text
stringlengths 189
273k
| alnum_ratio
float64 0.17
0.99
| avg_line_length
float64 3.75
70.4k
| char_rep_ratio
float64 0
0.75
| flagged_words_ratio
float64 0
0.01
| max_line_length
int64 19
220k
| num_words
int64 37
73.2k
| perplexity
float64 6.3
25.1k
| quality_score
float64 4
4.53
| special_char_ratio
float64 0.02
0.86
| word_rep_ratio
float64 0
1
| _id
int64 7
1,828B
| industry_type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可以从国际成熟市场投资银行的内部控制得到以下四点启示:重视公司文化,避免英雄主义,全面管理风险,系统指定决策,完善风险管理架构,匹配经营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先进风险管理技术,但不可过度依赖. 投资银行的内部控制,是指投资银行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国际成熟市场投资银行的内部控制由五大要素构成,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督.
从整体风险来源角度划分,国际成熟市场投资银行的风险依其影响面大小主要分为以下六大类:宏观层面的市场风险,行业层面的系统风险,公司外部层面的信用风险,公司层面的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
依照目前国际成熟市场投资银行的发展状况来看,其风险管理已经进入了全面管理模式.而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架构包括六大要素:企业风险管理战略和策略,健全的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和规范的风险管理流程,完整的风险管理手册,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有效的防范机制,高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现行的风险管理方法主要有:
第一, 风险管理流程中,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两个环节.
第二, 风险管理主要技术及方法.在理论层面有资产组合理论,套利定价理论以及期权定价模型;在现实层面,90年代几起震惊世界的金融危机大案,使一些大的国际银行开始研究和建立自己的内部风险管理测量和资本配置模型,并出现一大批专门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的咨询公司和电脑软件公司,推动了风险管理技术,方法以及软件的不断更新,发展.
市场风险方面,有针对投资银行主要面临的利率风险的缺口分析法,久期和凸性分析法.
信用风险方面,主要采用基于对客户或交易对手履约能力和违约肯能全面分析而做出决策的风险管理方法.全面风险管理方面,主要包括统计分析法及情境分析法. 除了上述几类风险管理方法之外,还有现代的金融工程方法,这种方法的 产生得益于70年代的利率市场化以及随后金融衍生工具的迅速发展.其中典型代表就是风险价值增量模型VaR Delta,可以用于投资银行整体的风险测量.
第三, 风险管理模型的内在缺陷.定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模型曾经一度被认为是风险管理的一大突破,但模型必须嵌套于某种假设当中,而模型假设与现实的不吻合就为模型结果的有效性打了折扣,此外,对于证券未来价格单模拟技术也有待进步,目前依赖于历史数据或者某种假设模拟出的数据都可能经不起理论和现实的验证,这些都构成了模型风险.
二,引导市场参与者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 我国证券公司,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才略嫌空白,相关的风险管理方法也尚待发掘,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可以从国际成熟市场投资银行的内部控制得到以下四点启示:重视公司文化,避免英雄主义,全面管理风险,系统指定决策,完善风险管理架构,匹配经营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先进风险管理技术,但不可过度依赖.
同时,次贷危机也说明,市场参与者内部风险管理与外部监管不可或缺,两者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伴随着金融业的创新与开放,对所有金融产品和交易进行全面与实时的外部监管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引导市场参与者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理应成为监控风险的根本措施.
第一,提高对内部控制体系的认识,督促证券公司运用定性及定量的风险管理技术,对经纪业务,承销业务,自营业务等进行风险控制,形成组织严密并能实时识别,判断风险的控制框架.
第二,动态的设定不同发展时期内部控制目标重心.
第三,指定内部控制战略目标时,应重视对风险的识别与应对.
第四,重视文化对内部控制的作用,有效的内部控制除了需要诸如预算,内部审计等硬性的控制工具外,还必须依赖于公司文化,管理哲学和经营作风等"软性"控制工具.
第五,适度分散股权夯实内控基础,优化股权结构是完善公司内控结构的基础.一定程度上可大大抑制管理层"内部人控制"等现象,通过公司内控机构的完善,充分发挥内在机制作用,促进公司自身经营业绩的提高,达到一个良性循环.我国证券应当推进产权主体的多元化,精心挑选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改变股权结构,形成彼此制衡的产权格局.几年来,我国部分证券公司开始引进外资,并吸收民营资本参股,这些做法有力地推动了公司内控结构的完善.证券公司应努力抓住这个契机,不断改革创新,努力拓宽公司内控改革的渠道,促使从根本上改善证券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 | 0.910609 | 116.0625 | 0.049784 | 0 | 272 | 411 | 968.6 | 4.304688 | 0.098546 | 0.089249 | 200,200,013,549 | 金融_经济 |
美国马里兰州一名钢铁工人在车间工作(美国之音资料图片)
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议委员会(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USCC)11月16日公布了向国会提交的2016年年度报告.报告说,经济方面,美中贸易赤字在2015年创下新高.报告建议美国国会禁止中国国营企业收购美国公司资产或是获得美国公司的有效控制权.
2016年的USCC最新报告说,美中经济与安全审议委员会的最大担忧是,美中之间的贸易赤字继续扩大.报告发现,2015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已经达到3657亿美元,创下了新高.2016年头八个月,美中贸易赤字已经达到2250亿美元.报告说,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美国与对中国的累积贸易赤字达到3.5万亿美元.
报告说,委员会的另外一个担心是,中国的投资环境持续恶化,中国对外国投资者设定市场准入限制.中国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和反竞争法律,禁止外国企业参与到中国的广泛经济活动中去,并要求技术转让.报告说,由于中国法律不明晰,行政执法不连贯,对国内企业优惠政策等等,美国公司发现越来越难在中国运营.
报告说,与此同时,中国在美国的企业却没有类似的限制.2015年,中国在美国的投资总额达到150亿美元.2016年,这个数字可能会增长到300亿美元.报告指出,中国公司,无论是国企和私营企业,在中国政府"走出去"的战略下鼓励下,加大了对中国政府认为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行业的对外投资.
报告说,中国共产党政府利用国企作为经济工具来推进国家安全目标.
美中经济与安全审议委员会副主席卡罗琳·巴尔瑟洛谬(Carolyn Bartholomew)星期二(11月15日)对记者说:"受到中国政府打造国内龙头企业的鼓励,其中一个重要的例子是中国试图购买美国半导体行业的支 持.因为这些趋势,委员会建议国会修改法律,授权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 禁止中国国企获取美国公司的资产或是获得对美国公司的有效控制权."
报告还说,中国政府的补贴和优惠贷款加大了包括钢铁,铝业,煤炭等行业的产能过剩的问题,从而导致这些过剩产能在世界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的倾销.报告说,这不仅夺走了美国钢铁制造业的就业机会,而影响了美国社区的发展并削弱了美国国防工业的基础.
报告说,如果钢铁工业被掏空,美国的军工和武器制造业被迫去中国和其他地方购买达不到标准的劣质材料,从而影响美国的军工人员和美国对军事威胁反应能力.
报告还认为,中国加入WTO15年以来,无论在言语上,还是在行动上都没有真正达到自由市场的准则.委员会认为,中国现在不是市场经济,而且在不远的将来也不可能成为市场经济,因此委员会建议,在美国授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之前,必须要得到国会的批准.
经济方面,报告还对中国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活动以及对美国的影响进行了评估.报告对中国的"一路一带"政策加以评估.报告说,中国通过对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的建设,加大了在印度洋的存在, 因此,因为这个原因,美国和印度的合作应该会得到加强.
报告认为,中国继续支持朝鲜的金正恩政府,并没有真正履行联合国针对朝鲜核问题的第2270号决议.
报告还说,中国继续利用经济力量刺激或是威慑台湾和香港.报告认为,中国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领导下,越来越走向威权政府模式,而美国正面临总统的换届,这是一个调整美国对华经济政策的好时机. | 0.905233 | 108.769231 | 0.009253 | 0 | 178 | 475 | 752.2 | 4.113281 | 0.14215 | 0 | 200,200,013,792 | 金融_经济 |
在第五波疫情下,香港的"动态清零"政策及延长封关导致经济不振,本地生产总值(GDP)比去年同期收缩4%.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本港经济受疫情拖累,复苏缓慢,中小企的借贷成本将进一步上升.尽管逾半本地中小企对于克服疫情抱有信心,企业老板仍需透过改变业务营运及操作模式,提高应变能力.有见及此,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生产力局)为配合中小企和初创公司的需要,增设"知创企业家网络"(InnoPreneur Network) 交流平台,让不同行业因应科技带来的转变,交流最新行业技术应用,行业痛点,分享创新思维及讲述他们的创业故事.
数码转型已非新事,然而我们在过去两年见证数码科技发挥的重要作用,既让遥距工作的员工互相保持协作,也让他们轻松交流最新消息.在此期间,我们亦见证不少企业无奈裁减人手,并探索精简团队的方法.企业实践数码转型并不代表要裁员,反而在把耗时的工作变得自动化和系统化后,大家可以更专注思考营运策略,规划和发展.
其中一个经自动处理后让企业大大受惠的部分是财务工作.举例说,Xero会计解决方案能将交易纪录自动配对及分类,银行对账工作从此变得简便快捷.数码会计工具有助管理交易纪录,并让企业随时随地查看各方面的现金流.随着愈来愈多企业善用数码工具,有利管理业务的快速方案变得愈来愈重要,尤其是需要更快收到款项以保持稳健现金流的时候.
任何企业都希望尽早收到款项,而其中一个加快收款的方法就是开立电子发票.目前超过55个国家已采用或正考虑采用电子发票授权框架,包括香港的卓越贸易伙伴新加坡,澳洲和法国.开立电子发票不仅有助加快收款,同时也能促进支付发票的流程,开立资料准确的发票,以及改善现金流状况.以数码方式开立发票,既能让发展中的企业受惠,也能实践无纸办公,为零碳未来出一分力.
从技术解决方案衍生而出的业务构思明智又可行,成为企业的致胜关键.这些方案能够支援不同业务流程,例如库存管理,制作财务报表及银行账户同步等.由于Xero的平台可连接逾千个第三方应用程序,企业可自选符合所需的工具,透过Xero的生态系统设计专属且完善的业务管理方案,轻松掌握过人优势.
举例说,使用Xero会计软件时连接Stripe作为电子付款方案,能让中小企以Xero发出的发票收款,而Stripe的交易也能于Xero系统内自动对账,大大节省核对交易纪录的时间.
Xero最近发表的报告指出,在Xero账户连接5个或以上应用程序的小企业,比其竞争对手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疫情期间,其销售额跌幅较少 - - 比去年同期下跌13%,非数码化企业于同期则录得21%的跌幅.
这些企业的收入较高,较能挽留员工,疫情期间每7名员工流失1名,非数码化企业于同期则录得每5名员工流失1名.
更重要的是,这些小企业于2020年12月已回复接近零人手流失,而其销售额也渐渐增长至疫情之前的水平.相反,Xero账户没有连接任何应用程序的企业,到了2020年年底,仍然未能于销售额或人手方面"收复失地".
一个崭新的数码会计平台(例如Xero)足以影响企业的成败 - - 大大提高效率,善用数据作出决策.这类平台能够提供许多特点和功能,效果固然理想,然而一个整合逾千应程用式的生态系统,更能加强企业优势,占尽先机.
"商务诊所vClinics"Xero早前于本平台上举办了一场午间网络分享会 分享有关怎样帮中小企利用云端科技为业务转型.
想重温有关活动,即到知创企业家影片库.
在各方协力下,平台已获得超过130间商会及工商机构,私人机构及服务供应商支持,凝聚了不少中小企和初创力量.其中"商务诊所"更邀请不同行业的策略伙伴及行业顾问,提供与技术和营运相关的一对一咨询服务. | 0.901704 | 109 | 0.005274 | 0 | 260 | 357 | 1,448.7 | 4.109375 | 0.122543 | 0 | 200,200,013,845 | 金融_经济 |
银保监会近日发布通知,就"保险代理人监管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文件是对2018年7月首次征求意见稿的修订版本,变化主要体现在取消许可证3年有效期,明确提出加快建立独立个人代理人制度等九大方面,进一步体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主基调,以适应保险中介市场改革要求,进一步完善保险代理人监管制度.监管新规加上时代转型需求,900万从业人员面临着新的发展期.
保险代理人是指根据保险公司的委托,向保险公司收取佣金,在保险公司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机构或者个人,包括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及个人保险代理人.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保险专业代理法人机构1779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3.2万家,网点22万个,个人保险代理人900万人.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长期以来,保险代理人法律关系不清,监管体系不明,管理标准不同,对保险代理人的监管散见于不同的文件当中,不能形成有效合力.起草"规定",可理顺法律关系,统一监管尺度,形成监管合力.
上述人士介绍,2018年7月,"规定"首次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所提意见普遍中肯,银保监会最终采纳了部分合理意见,并决定再次公开征求意见.
此次的征求意见稿与首次相比,变化主要体现在九大方面:一是调整代理机构工商变更登记相关事项要求;二是调整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准入条件;三是修改保险中介行业自律组织的有关表述;四是取消保险专业代理公司,保险兼业代理机构许可证3年有效期的规定;五是明确保险机构高管人员的近亲属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应当符合履职回避的有关规定;六是规范保险专业代理公司的广告行为;七是调整区域性保险专业代理公司注册资本;八是明确提出加快建立独立个人代理人制度;九是加强对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行为的约束.
在上述九大变化中,其中之一便是取消许可证3年有效期的设置.上述人士介绍,此举是落实"放管服"要求,加强和改进保险监管的重要举措,将激发企业活力,支持优质公司加快发展.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完善监管手段,加大对扰乱市场的劣质公司的检查和处罚力度,实现扶优限劣.
"规定"还提出,保险机构高管人员近亲属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应符合履职回避的有关规定.此举措的背景之一,是在前期监管实践中,监管部门查处了一些保险机构高管人员近亲属通过虚列费用,虚构业务等方式,违规经营保险中介业务,为保险机构及其高管人员套取费用,牟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规定"还专列一条,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对个人保险代理人实施分类管理,加快建立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制度.这是监管首次明确提出加速独立代理制建设.分析人士表示,900万个人代理人均有机会分享这一政策红利.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险企收入的提高离不开销售渠道的扩展.在我国寿险公司销售的渠道中,代理人销售渠道占比约50%.这一比例凸显了代理人的重要性.
但随着时代发展,代理人的角色也发生着变化.业内人士分析,传统的增员驱动或越来越多地转向专业化和产能提升.国寿股份战略部指出,疫情之下公众保险意识上升,各大险企代理人数量有增有减,但摒弃人海战术,注重质态提升已经成为共识.
太平财险相关人士表示,随着保险业产业升级,代理人数量会出现下滑.科技赋能保险代理人,从而提高人均产能,是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以及个人保险代理人的共同命脉.因此,保险公司通过丰富产品线并不断迭代,优化个人展业的硬件工具和软件平台等,都会促进个人代理人成长.
"我们现在线上线下自由转换,感觉推进了时代的迭代升级,比以前绩效更好了.每天成交一个客户,不管线上线下,这是我们给大家的理想目标,"一位保险代理人对记者表示,"严格监管对我们有益处.马太效应下,强者愈强,弱者越弱." | 0.903747 | 129 | 0.020793 | 0 | 233 | 409 | 1,217.6 | 4.136719 | 0.135659 | 0 | 200,200,013,851 | 金融_经济 |
2017年已经结束,这一年越南经济打下了许多烙印.可以说,2017年是越南经济取得诸多成功的一年.今天节目里,请各位观众一起来盘点由越通社经济新闻编辑部评选的2017年越南十大经济事件.
2017年是越南连续几年第一次完成或超额完成国会提出的全部13项目标的一年,宏观经济稳定,通胀率保持在合理区间,财政收入及主要经济目标得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81%,创2011年以来新高.一系列经济指标大幅增加,如:越南出口总额达到史上最高,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资金约达360多亿美元,接待国际游客达1300万人次,新成立企业12万家等.
题为"打造全新动力,开创共享未来"的2017年越南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双边和多边层面取得圆满成功,为新时期促进亚太经济合作指明方向,有助于深化越南和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之间的合作,进而提高越南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今年6月3日签发关于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动力的第10号决议.10月3日,政府发布关于履行这一决议的行动计划的第98号决议.据此,政府决定取消所有壁垒和去除偏见,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创造便利,力争到2020年,企业数量至少提升为1百万家,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为50%.
在国会第十四届第三和第四次会议,国会先后通过关于试行处理不良贷款和"金融机构法"若干条款修改补充法案的第42号决议,其中包括处理担保财产和允许银行破产倒闭等.其为清理营业低效,无效的银行和实现信贷组织重组方案等打下重要法律基础.
2017年,凭借整个政治体系之力,越南经商环境中的各种壁垒逐步被消除.值得一提的是,9月份,越南工贸部决定精简675条经营与投资审批事项,该数字占经营投资审批事项总数的55.5%,进而为系列部委行业进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注入动力.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2017年越南竞争力在137个经济体中排第55位,经营环境在东盟区域排名第四.
2017年诸多重大腐败,经济案件得以严厉查处.丁罗升被免除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职务,暂时终止他国会代表的权限和任务.丁罗升被公安部发出起诉书和拘留令,以弄清越南国家油气集团诸多高官的违规行为,让所有相关个人和组织承担法律责任,充分肯定各级政府部门和全社会对反腐败斗争"无禁区"的决心.
2017年,系列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模式的交通项目出现问题,引起社会舆论纷纷,尤其是部分地方居民和车主反对BOT收费道路项目的收费方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总理指出,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有些问题虽然依法按规实现但没有符合实际情况,没有获得民心,因此届时必须认真倾听,吸纳人民的意见,做到实事求是.
2017年,越南遭受16场台风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共有375人死亡和失踪,636人受伤,基础设施损失总额约达25.2亿美元.南中部以南地区突然遭遇近几年来最强台风 - - 第12号台风袭击,造成严重影响.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预估,第12号台风对越南经济造成的直接损失为10亿美元.
2017年越南证券市场创下许多新纪录.其中VN-Index指数突破970点,同比上涨46%.今年年底,市值达近3360万亿越盾,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74.6%.2017年也是外国投资商交易频繁的一年,股票净购买量达26万亿越盾.今年8月10日,衍生证券在河内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标志着越南证券市场结构完善进程的重要进展.
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同各部委,行业领导以及Vin集团9月2日按钮开工VINFAST汽车制造综合体项目.VINFAST不仅为国内消费者使用环境友好型和符合成本的汽车,而且将越南正式列入世界汽车生产商名单.(越通社-VNA)
越共中央反腐指导委员会(简称:指委会)8月17日在河内召开第22次会议,对2022年上半年反腐败和反消极工作进行总结,并部署今年下半年工作任务.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主持会议.
地处红河平原地区南部的宁平省正在利用"聚山汇水"等其它多种资源的优势,实现旅游产品多样化.从而,根据国内外游客的趋势,嗜好和需求为目的地创造吸引力.
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暂停2年后,2022年宣光城市节即将重新登场.像往年一样,巨型中秋灯笼游行活动是宣城文化节的亮点.为了制作出鲜艳跳脱的灯笼,这几天来宣光省诸多居民已狠下功夫,希望能够点亮宣光城市节的中秋之夜.
德国外交部8月15日向越南驻德国大使馆发出照会,表示德方将临时承认附有备注出生地的越南新版护照,意味着德国将为越南新版护照持有者签发签证,允许签证申请者凭新版护照入境德国.
在对英国进行工作访问期间,越共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陈俊英主持了题为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的背景下,加强越南与英国的经贸合作"对话会. | 0.911213 | 123.1875 | 0.001019 | 0 | 175 | 587 | 1,332.9 | 4.015625 | 0.171994 | 0 | 200,200,014,222 | 金融_经济 |
4月18日,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在"踏上新征程,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年会上发布了"加强全球抗疫和经济合作倡议书".
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全球主席,德国前总统武尔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秘书长林建海,日本众议院议员,财政部大臣政务官伊佐进一等三位海外重要嘉宾发来视频表示祝贺.
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及由此产生的世界性经济衰退是百年未有的全球危机.疫情和世界经济大衰退,这使得各国中小企业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发展中国家困难加重,世界经济出现新的贫富分化,约1亿人跌入贫困线以下.
目前,全球疫情虽有一定程度的好转,但世界经济发展很不均衡,不确定性仍然很大,各国均面临着如何在进一步抗击疫情同时加大经济复苏力度的巨大挑战.为了助力世界早日战胜疫情和经济稳定复苏,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全球中小企业联盟特在上海发出此倡议.200多位政界,商界,学术界和艺术界嘉宾见证了上述倡议的发布.
倡议同时指出:"疫情越是严重,经济形势越是严峻,各国越是应该凝聚共识,互联互通,抱团取暖,共同倡导并积极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呼吁加强全球合作,各国在资金,技术,人才,税收,市场拓展等各个方面向中小企业倾斜,开辟绿色通道,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低收入国家中小企业,使之尽可能多地创造就业机会;倡议各国政府增强疫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缩小目前存在的免疫"鸿沟",争取早日实现全民免疫,全球免疫,使各国中小企业尽快恢复生产,携手战胜疫情;广大中小企业要化危为机,危中寻机,紧跟第四次工业革命步伐,努力创新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新动力;特别呼吁支持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反对保护主义,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各国特别是低收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营造有利的,稳定的市场环境."
据介绍,全球中小企业联盟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咨商机构.2017年以来,经公安部门批准,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先后在上海,杭州两地设立了代表处.在全球主席,德国前总统武尔夫的领导下,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在全球经济治理尤其是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产品开发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全球中小企业联盟拥有世界制造业大会,全球中小企业峰会等一批高端国际会议品牌,其中世界制造业大会由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发起,联合工信部,商务部,科技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机构共同主办,已在2018年,2019年,2020年成功举办了三届,大会的永久会址已落户合肥.
近年来,全球中小企业联盟高度重视公共服务产品的开发,已发布了"全球中小企业发展白皮书"""一带一路"商业机会与投资风险白皮书""世界智能制造业发展报告"和"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等一批高质量公共服务产品.
此外,在本次年会上,还举行了中欧制造业(中国)合作中心,世界传统医药科创基地,全球直播经济发展大会,全球隐形冠军企业大会,世界中医药发展大会以及"资智通建"全球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一站式服务平台筹备启动仪式.上述项目的实施,将为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年会上还举行了颁奖仪式,联合国支持基金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德国联邦中小企业联合会和上海美国商会荣获全球中小企业最佳服务奖;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荣获全球中小企业服务最佳智库奖. | 0.905882 | 136 | 0.011843 | 0 | 335 | 435 | 643 | 4.058594 | 0.129412 | 0 | 200,200,014,228 | 金融_经济 |
日本为什么长期以来持续通货紧缩?至今对此仍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争论还没有最终解决,现有理论也有许多无法圆满解释的部分.
例如,"通货紧缩预期自我实现通货紧缩"理论认为,如果人们预期"今后物价将继续下降",就会延缓消费和投资,导致商品滞销,结果使物价下降成为现实.不过,用这个理论解释超过10年之久的通货紧缩,实际上存在困难.
长期通货紧缩得以成立的条件之一是对"将来货币量减少"的预测.货币一旦减少,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就会低于货币,从而引起通货紧缩,这是19世纪的古典通货紧缩.不过,日本银行可以任意增加货币供给,除了一部分时期以外,实际上也一直在增加货币量,因此很难考虑发生过对"将来货币量减少"的预测.
美国纽约大学的Jess·Benhabib教授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Stephanie·Schmidt·Groghe教授等在2002年的研究中,把通货紧缩预期严密地理论化,显示出在零利率的情况下会发生长期通货紧缩.不过,这篇论文也认为货币数量(原文为政府债务)会持续减少.也就是说,实际上与古典通货紧缩的状态相同.
关于日本的通货紧缩,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保罗·克鲁格曼(Paul Robin Krugman)教授在1998年的著名论文中指出,如果在零利率的情况下也能产生对"将来通胀率上升"的预期(预测),就能够摆脱通货紧缩.他认为,暂时冲击导致的需求不足引发了通货紧缩,只要充分降低利率就可以消除供求差.但是政策利率无法低于零,所以当冲击太大时就无法消除不均衡.
美国布朗大学的Gauti·Eggertsson副教授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Michael·Woodford教授2003年的论文,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Alan·Orbach教授和Maurice· Obstfeld教授2005年的论文也基本上持相同的理论结构.
这些论文的共同点在于,都假设"在将来的某个时点,经济美国布朗大学的Gauti·Eggertsson副教授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Michael·Woodford教授2003年的论文,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Alan·Orbach教授和Maurice· Obstfeld教授2005年的论文也基本上持相同的理论结构.在与政策无关的情况下恢复正常,零利率结束".如果把通货紧缩视为短期现象,保证将来在零利率结束后提高通胀率,那么即使零利率的现在也会产生效果.但是,这种理论很难适用于持续10年以上的通货紧缩,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效也不明确.
纽约市立大学的Mark·Gertler教授和欧洲央行(ECB)的Peter·Caradee先生2011年的论文,以及Gertler教授和普林斯顿大学的清泷信宏教授2010年的论文,分析了欧美的非传统性货币政策.这些论文把通过买进资产等实施的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作为由于某种原因银行丧失了贷款能力时,央行向企业直接贷款的政策,进行了模型化.
根据这些理论,美国的非传统性货币政策之所以收到了效果,是因为金融部门陷入暂时功能不全时,央行填补了金融部门的功能.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的Vasco·Cardia先生和哥伦比亚大学的Woodford教授也进行了相同主旨的分析.
不过,在2000年代中期以后的日本,很难说银行部门陷入了功能不全.如果说现在在日本,宽松的货币政策具有发挥扩大经济的效果,那就需要用不同于美国非传统性宽松政策效果的机制来加以解释.
那么,发生长期通货紧缩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思考一下从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预期(预测)通胀率的关系来解释市场利率的费雪(Fisher)方程式(参见下图).长期来看,预期通胀率与实际通胀率是一致的.而且,对通胀率的预测反映了长期政策.因此,可以推导出"如果零利率政策长期持续,就会产生长期通货紧缩"的结论.
本图可以做如下解释:长期实际利率反映了实际经济增长率,因此应为正值.另一方面,在零利率状况下,名义利率一直是零.其结果,根据费雪方程式,通胀率="名义利率(零) - 实际利率(正值)"=负值.也就是说,"如果预测把名义利率降至零的政策长期持续,对未来通胀率的预测就会成为负值,实际上就发生通货紧缩".
不过,这种解释与以往的通货紧缩期理论一样,面临着下述问题:"如果货币供给量减少,通货紧缩预期将会持续,但是货币增加了,为什么通货紧缩预期还能维持?"
关键在于,这不是对央行货币政策的预测,而是对政府财政运营的预测.
实际上货币的实质与国债相同,无非就是"政府债务".物价长期下降意味着货币的价值相对于商品和服务持续上涨.另一方面,货币不过是一张纸片,它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因为国家保证它的价值,纸片的信用是由政府的支付能力,反过来说就是征税能力支撑的.在这个意义上,货币和国债具有相同的性质.
如果由于通货紧缩,使已发行的货币总价值(政府债务)持续增加,那么要想支撑这个价值,将来就必须增税.如果人们认为:"虽然继续实施增加货币价值的零利率政策,但财政运营良好,当前不会发生问题",实际上就等于在预测将来增税.
这个假说与经常被指出的日本财政问题非常相似,日本的政府债务已经膨胀到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2倍的规模,为了重建财政需要大幅度增税,这是普遍的看法.
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Gary Hansen教授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的Selahattin Imrohoroglu教授在2012年的研究(未公开发行)中进行了试算,要想把日本的政府债务长期控制在GDP的60%,就必须把消费税提高到35%.
对此,由费雪方程式得出的"零利率产生对将来增税的预测"现象,是货币政策在财政上遭到报应的因果机制.这一点与对财政的不安导致增税预测不同.总之,对财政的信任一旦崩溃,就会引发急剧的通货膨胀.
如果零利率政策长期化本身会引起通货紧缩,那么从中可以引导出什么样的政策含义呢?
首先,要想加快经济增长,需要提高潜在能力本身的整体水平,推进宽松的货币政策未必是正确的方法.相反,更重要的是把日本银行提供给金融机构的资金贷给企业,为新产业的发展对资本市场等进行改革.
如果人们相信名义利率将来也会继续零利率,那么试图摆脱通货紧缩的"促进通货膨胀预期的政策"就有可能与目的相反,产生通货紧缩预期.政府需要在推进财政稳定的同时,使人们能够相信"将来名义利率会适当上升",如果只依靠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操纵预期,效果是有限的.
2013年6月17日"日本经济新闻"
2016年11月17日[RIETI经济政策观点] | 0.9 | 110.833333 | 0.03923 | 0 | 266 | 643 | 1,007.9 | 4.292969 | 0.134962 | 0.052751 | 200,200,014,292 | 金融_经济 |
中央财经大学皇冠足球比分与新中国同龄,是新中国最早的高级金融专门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双一流"学科,国家特色专业,以及教育部金融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70年来,学院秉持"求真求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培养了三万余名高素质金融专业人才,形成了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
在新技术变革的时代,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货币理论,银行管理,证券投资与国际金融等传统学科优势,着力打造"以金融学为主体,金融工程与金融科技为两翼,金融安全工程为引擎的学科体系",以服务新时代国家战略为目标,以风险管理,大数据金融,监管科技,智能金融为特色,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专业素养,能够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金融学科.
学院建设的应用经济学下二级学科金融学, 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支撑我校应用经济学获评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017年支撑我校应用经济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第一,同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院专业建设研究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两次,拥有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双语示范课程,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等多门优质课程.学院教师主编的教材先后有20多部入选国家精品教材,教育部全国推荐优秀教材,国家"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教材等优秀教材系列.
学院拥有一支以王广谦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优秀师资团队,现有专任教师65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31人,讲师14人),其中有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5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国家教学名师,3名北京市教学名师,以及一支以金融学系教师为主体的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学院还聘请了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约翰?威廉姆森等国际著名经济学家,以及戴相龙,吴晓灵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担任荣誉教授和兼职教授.
学院定期举办经济与金融名家论坛等活动,围绕国家经济金融发展需要,积极开展金融前沿问题研究与探索,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等大批重要课题,为国家相关部门和业界单位提供了学术理论研究支持,部分课题成果获得国家领导批示,不少咨政报告的观点被采纳或付诸实践,学院教师在国际国内顶级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中国社会科学"等发表重要学术研究成果,出版有影响力的学术专著,推动金融经济理论发展.
在学校各类海外访学交流项目的基础上,学院大力推进国际合作办学,形成了以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世界名校访学项目,海外大学3+1+X学位项目,英国剑桥大学本科生暑期学校项目为主要载体的多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与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十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关系,同剑桥大学,康奈尔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伦敦大学,蒂尔堡大学等建立了学生联合培养机制,签订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
学院秉承"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服务"的育人理念,积极探索金融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加强精品优质课程和教材建设,推动教学研究和改革,依托综合素养提升平台,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平台,科研创新平台,职业素养提升平台和文化育人平台,形成了以卓越系列人才培养项目为特色的全方位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学院高度重视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实施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形成了国家资助 - 学校资助 - 学院资助 - 社会各界资助四位一体的完整奖助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全面发展奖学金,单项奖奖学金,经书平奖学金,涌金奖学金,鸿基世业奖学金,仲利国际奖学金,汇健奖励基金,鸿儒奖学金,融金弘德爱心基金等.
近五年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中金所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知识大赛特等奖,全国英语辩论赛冠军,全国高校互联网金融应用创新大赛一等奖,团中央"最具影响好项目"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北京市体育大会百米定向第一名等奖励百余人次,30余名同学参加中国青年金融领袖峰会等高端会议,与教师合作在"经济研究"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
学院本科毕业生有三分之二继续深造,出国深造的学生70%被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前100名的大学录取.选择就业的同学大多进入央企,国有银行,证券公司,投资基金,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海外金融机构等.毕业生社会竞争力强,因专业基本功扎实,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优异受到用人单位好评,校友的社会声誉高.
皇冠足球比分2019年按照金融学类专业大类招生,学生进校后,在大学一年级接受基础课和通识教育,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按照学院专业分流方案,根据学生兴趣,职业发展和学习成绩进行专业选择并进入相应的专业学习,皇冠足球比分金融学类专业包含金融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科技三个本科专业.
本专业创设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我校最早建设的学科专业之一.金融学专业注重宏观金融理论与政策,微观金融理论及应用,金融与科技融合等的教学与研究,不断完善培养方案,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金融人才的要求.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系统掌握金融理论知识和现代信息科技基本知识,熟悉金融实务操作,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能够胜任银行,证券,基金,信托,期货等金融机构,国际金融组织以及政府企事业单位专业工作的精英人才.
本专业学生应该系统掌握经济学,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金融分析的基本工具,具备从事金融实务的良好素养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家经济与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通晓国际金融活动的规则和惯例;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专业阅读能力和基本的听,说,写,译能力,能利用外语获取专业信息;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和数学统计工具;既有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宽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金融市场学,公司金融,商业银行经营学,金融工程概论,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金融风险管理,行为金融学,金融统计分析,金融科技概论等.
本专业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并达到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设立于2002年,是我国高校中首批设立的金融工程本科专业.本专业注重经济学与金融学理论,数学与统计方法,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等多学科跨学科知识的掌握,以及用工程化思维分析和解决金融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鲜明的技术性和应用型特色.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系统掌握现代经济金融理论,能够与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等领域跨学科融合,具备金融量化分析与实务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胜任银行,证券,基金,信托,期货等金融机构及政府企事业单位专业工作的复合型精英人才.
本专业学生应该系统掌握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金融分析,建模的基本工具和方法,具备从事金融实务的基本技能;熟悉国家经济与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专业阅读能力和基本的听,说,写,译能力,能利用外语获取专业信息;能够熟练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利用计算机及大数据分析技术解决金融问题;既有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宽厚经济学与金融学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量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金融工程概论,公司金融,金融数值计算,金融计量学,金融经济学,证券投资学,金融风险管理,衍生金融工具与动态金融,金融科技概论等.
本专业的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并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是2019年刚获教育部批准设立.本专业注重经济学与金融学,统计学,计算机技术尤其是软件编程,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突出现代科技在金融领域融合应用的教学与研究,培养适应当今金融科技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系统掌握经济金融学和现代信息科技理论知识,熟悉金融实务操作,熟练掌握信息科技,数据科学,算法和智能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适应银行科技,智能投顾与程序化交易,保险科技,监管科技等领域需要的金融精英人才.
本专业学生应系统掌握经济学,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金融分析与现代信息科技,尤其是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基本技术,具备从事金融实务的科学素养和基本技能;把握金融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专业阅读能力和基本的听,说,写,译能力,能利用外语获取专业信息;熟练开展计算机编程,具有将科技手段应用于金融服务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Python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量经济学,金融学,现代密码学,金融科技学,金融工程概论,公司金融,大数据与金融,金融风险管理,软件工程,区块链技术及应用,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等.
单位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 中央财经大学3号学院楼 邮编:102206 | 0.896313 | 150.230769 | 0.045933 | 0 | 259 | 1,455 | 547.3 | 4.011719 | 0.12468 | 0.067882 | 200,200,014,334 | 金融_经济 |
青农商行改制十周年:八家村镇银行资产规模破百亿 国际业务结算量十年增长323.14%
金融界6月26日消息 "十年,青农商行(行情002958诊股)从一株新芽成长为参天大树;十年,我们像一粒粒种子,将自己深埋进青农商行这片深沉的土地."十年,虽是天地间的沧海一粟,但对于青农人来说,却是荡气回肠的奋斗岁月.
2012年6月26日,青农商行改制成立,距今已过去整整十年.在这期间,青农商行虽经历了银行化改革,曲折上市路,跨区域发展,互联网金融转型等考验,但青农商行凭借着锐意进取的精神创下了一项又一项历史佳绩.
青农商行的前身要追溯至拥有60余年发展历史的青岛市农村信用社.
1951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央行决定大力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就在这一年,青岛市第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即墨县移风店试点成立,拉开了青岛市农村信用合作社事业的帷幕.1953年底,青岛市除即墨县以外的其他县市信用社大部分完成了组建,成为农民生产,生活上的参谋助手和扶持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
顺应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的新趋势,2012年,原华丰,城阳,黄岛,即墨四家农村合作银行,胶州,胶南,平度,莱西四家农村信用联社及青岛市联社共9家单位,正式组建成立青岛农商银行.自此,青岛农商银行完成了信用合作社到信用联社再到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的历史性跨越.
相较于常熟银行(行情601128诊股),江阴银行(行情002807诊股)等早于2000年便挂牌成立的首批试点农商行,2012年初改制的青岛农商行资历尚浅.不过,正是这位"后来者"却刷新了中国银行(行情601988诊股)业从改制到上市的新速度,成为全国最年轻的A股上市银行和长江以北第一家A股上市农商银行.
据了解,2016年10月,证监会正式受理青农商行A股IPO申报文件,2019年3月26日,其成功登陆深交所主板上市,彼时浙商银行(行情601916诊股),渝农商行(行情601077诊股)尚处于"预披露更新"阶段.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当年,青农商行成为青岛三家入围"沪深300"指数的上市企业之一,市值总额位居"中国上市公司市值500强"第377位,山东省上市金融企业第1位.
十年立业,筚路蓝缕.青农商行历经探索与变革,始终以昂扬的姿态屹立在时代潮头,实现了质量,效益,规模均衡协同下的强劲增长,在区域市场中取得了引领发展的靓丽业绩.
这十年,青农商行的资产总额从2012年的1016亿元增加至2022年3月末的4426亿元,增长超3倍.截至2022年3月末,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分别为2833.94亿元,2380.84亿元,分别为成立之初的3.3倍,3.8倍.
这十年,青农商行的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22.74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102.97亿元,增幅为352.81%,是该行历史上首次破百亿元;同期,净利润则由5.69亿元增加至30.92亿元,增幅为443.41%.值得注意的是,自2019年上市以来,青农商行的盈利能力始终稳居A股上市农商行第三的宝座,仅次于渝农商行和沪农商行(行情601825诊股).
作为面向韩日,辐射东南亚,路连中亚欧的"一带一路"综合枢纽城市,青农商行的国际化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国际业务在这十年实现突飞猛进.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青农商行国际业务结算量从49.23亿美元增加至208.31亿美元,十年增长323.14%,连续8年超过100亿美元.
据悉,青岛农商银行现已开办了国际结算,贸易融资,外汇交易等七大系列50多个业务品种,开立了10个外币币种,18家境外账户行,建立了覆盖60多个国家,近600家代理行的国际结算网络.2018年9月,其获批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韩元直接交易做市商资格,成为全国首家地方法人银行韩元做市商.
与此同时,在跨区域发展方面,青农商行表现出绝佳的行动力.2013年,该行提出设立村镇银行实现跨区域经营的可行性;2014年,其便向银监会递交申请;2016年6月,8家"蓝海系"村镇银行全部挂牌开业.截至2022年3月末,8家村镇银行资产总额已突破100亿元大关.
青农商行自成立之时便深深打上了"三农"服务的烙印,成为其一以贯之的行动宗旨.近年来,青农商行充分发挥金融支农主力军优势,加速产品及服务模式创新,持续深入推进基础金融服务.
一是以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积极拓展场景金融,推动"三农"贷款增量扩面.据了解,2018年,青农商行全面上线了线上个人信用贷款产品"信e贷",实现小额个人贷款全流程自动办理,上线仅一年便实现了2倍增长.与此同时,青农商行还积极探索"银行+政策性担保模式",联合青岛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推出"农担贷"产品,截至2020年,其规模已突破7亿元,有效解决了涉农客户融资难问题.
二是加强渠道建设,打通农村综合服务"最后一公里".一方面,青农商行不断加大硬件设施投入,致力于提升传统网点渠道服务效能.2021年,该行改造农村地区网点15个,占农村网点的10.7%,有效助力推进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另一方面,整合遍布城乡的便民服务点,智慧厅堂,政务派出柜台,在青岛市行政审批局,人社局等政府部门支持下,搭建了"政银互联e站通"服务体系,打造集"政务+金融+便民+生活"于一体的服务平台.
三是储蓄国债承销顺利推进,有效助力农村居民财富稳健增值.2021 年,该行销售储蓄国债17.10亿元,在青岛区域承销团成员中销量最高,其中涉农区域销量占比近七成,为广大城乡居民,尤其是涉农区域客户财富稳健增值提供了有效助力.
四是深入推进"金融助理服务乡村振兴工程",选派120余名业务骨干作为金融助理进村入社区,开创"党建+金融"双轮驱动乡村振兴的服务新格局.据青农商行公众号发布的消息,到5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达到533.31亿元,而金融助理所在支行贷款余额达到1024.50亿元.
正如青农商行总行信息科技部张金萍在"十年 我们情系农商"中所言:"农商的脚步穿过城市的脉络,深入偏远的村庄;农商的双手收拢起百姓的财富又倾心助力于勤劳创业的人们,奋力谱写出乡村振兴新篇章."
在第一个十年,青农商行已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展望下一个十年,其又将书写怎样的传奇?
当大企业纷纷入局元宇宙时,普通人该如何把握时代机遇?
无人配送,也许就是美团的"元宇宙"?
为什么互联网越发展,人们越追求真实? | 0.886173 | 109.083333 | 0.005366 | 0 | 202 | 705 | 1,694.7 | 4.023438 | 0.237586 | 0 | 200,200,014,367 | 金融_经济 |
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大影响.目前人们更多的关注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与背后的机制,体制等问题联系在一起.国际金融危机毕竟是外在冲击,内在的机理是我们的经济机体积累了一些毛病,经济机体的免疫力低下.如果我国经济机体的免疫力强一些,金融危机的影响范围就会少一点,危害程度就会小一点.免疫力低下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以来我们推动发展中的某些行为或某些认识出现了一些偏差.
最近我做了一些思考,总结了十个问题,都是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对中国今后的健康发展,特别是走上科学发展道路的十个特别重要的关系.
我提纲挈领地谈一点认识,希望引起大家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这个关系严格来说是哲学关系,也是一个思想方法的问题.在遵循规律基础上,重视国情,从国情出发确定道路,方针和政策,是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法宝,也是改革开放30年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辉煌成就的成功经验.但是,在具体的经济工作中,在制定政策措施时,不应将把握国情泛化,不能把任何行为都说成是从国情出发,更不能把国情当成不作为或少作为,当成不遵循规律和不改革的"借口".有几个观点应该牢牢把握.
第一,把遵循规律放在首位.要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把握国情,而不能国情第一,规律和科学第二,这样会出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政策的制定都说是从国情出发,而这种"从国情出发"恰恰丢掉了事物本身的规律,丢掉了科学.在遵循规律基础上把握国情,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符合从实际出发的路线.实事求是不仅仅是尊重事实,更重要的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探寻规律,遵循规律行事.
第二,把握国情服从遵循规律.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后来又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最后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典型的把握国情服从遵循规律的结果.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前后,我们的基本国情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而这些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在中国,发展经济,走出一条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必须遵循发展经济自身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市场经济.提出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典型的把握国情服从遵循规律的结果.我们应该用这样的思想方法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第三,"小国情"服从大国情.小国情主要指某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具体现象,具体实际,东部,西部,中部的情况各有不同,在处理一个地区和整个国家的国情时,首先要把握长期存在的基本国情,而不是把握一个地区在某个时间和空间下的具体情况.有些地方认为本地区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的比重还很低,经济规模还很小,不存在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这实际上是把自身特殊的"小国情"放在国家的大国情之上.大国情是我国的资源很匮乏,生态环境很脆弱,不能按照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走下去.
总结:我们应该在思想方法上正确处理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正确处理把握国情与遵循规律的关系,在讲究重视国情时,千万不要忘了规律,要在遵循规律,尊重科学的基础上把握国情.
我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1953年提出学前苏联,到后来的"大跃进","洋跃进",再到十二大提出"翻两番"的目标,各阶段的发展目标都立足于加快发展的理念.在尊重科学,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加快经济发展无可置疑.在解决温饱问题的经济起飞阶段,由于加快发展而付出代价可能再所难免.但是,不顾发展的大趋势变化,不顾发展阶段的变化,一味强调加快发展,所有目标,方针,政策都围绕"加快发展"展开,这确实会带来很多问题.要扭转三个思想深处的基本逻辑定式.
第一,科学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国家把社会的主要矛盾确定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从八大到改革开放以后,一直这么提.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必然要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简单的说,就是加快发展.对于人民群众的需求,过去强调比较多的是对物质产品的需求,除此之外,可能对两个方面重视不够,一个是公共产品的需求,另一个是对生态产品的需求.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和生态产品的需求,仅靠发展生产力,做大"蛋糕"是不行的.
重点讲一下生态产品的需求.如果损害甚至破坏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去发展社会生产力,结果可能房子盖多了,汽车生产多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产品需求的能力强了,但同时也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产品需求的能力破坏了.当然,人民群众的需求取决于发展阶段.在解决温饱问题阶段,人民不会有更多的对生态产品的需求.1982年我到北京时,感觉当时北京最拥挤的地方是王府井大街和前门,为什么呢?因为产品很短缺,全国人民到了北京都会去那里买东西.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北京什么地方最拥挤?香山.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重大变化?就是人们的需求在发生变化,不仅仅想吃饱穿暖,有车开,有房住,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绿色生态的需求也在增加.如果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而损坏了生态产品的提供能力,这就不是科学的发展.
第二,增长不会自动解决问题.发展和增长这两个概念有一定的区别.早期的发展经济学认为,贫穷,失业,收入差距,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动荡等问题的根源都是经济的欠发达所致.只要经济增长,这些问题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所以发展经济学最关注的是增长问题.联合国成立之后制定的经济计划,最主要的目标就是GDP增长,因为二战以后,无论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面临的首要问题都是发展经济.但是,由于忽视了人类社会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增长,因而单纯的增长不能必然带来人们所期待的社会福利.后来发展经济学开始转变,提出以人类发展为核心,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消除贫困,扩大就业,改善分配以及提高收入的过程.如果这些没有同时进行,那就仅仅是增长,而不是发展.
我们也存在这样的思维定式或基本逻辑.我们面临的失业,"三农"问题,收入分配不公等,也认为归根到底都是发展不足,只要加快发展,问题自然而然地就解决了,其实没那么简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增速达到年均10.2%,相当快,远远超过当年的日本.但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这些矛盾并没有缓解,有些甚至在恶化.道理很清楚,如果仅仅为了增长的增长,在增长的过程中,这些问题并不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如果体制不顺,政策不协调,发展得越快,问题可能越大.比如,有人说早期的沿海开放战略使区域差距扩大,我经过总结和分析发现,不能简单地做出这个判断.由于体制不完善,人没有真正转移到沿海地区,导致了各个地区之间人均GDP差距扩大,这并不是沿海开放战略本身的错.
第三,经济发展不是全部.过去讲四个现代化,现在主要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方面.事实上,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这两个重大战略思想提出以后,大家发现经济建设不等于现代化发展的全部.我们从事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个事业是四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十七大提出的这四大建设,再加上党的建设,其实经济建设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是只搞经济建设,而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建设.比如,很多地方制定了率先实现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等目标,选择的一些指标,都是经济方面,似乎这些指标完成了,就现代化了,这是片面的.
总结:我们应该在发展理念上进行一些转变,坚持科学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把加快发展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要从单纯地扩大蛋糕的发展,转向扩大并分好蛋糕,解决问题的发展;从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发展,转向更加全面地满足人民物质文化,公共产品和生态产品需求的发展;从经济建设的"一军"突进,转向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解决就业问题成就斐然,但就业问题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大难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大学生就业,农民工就业以及一些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再次凸显.很多人认为,扩大就业必须加快发展,我们提出保"8%"的目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就业压力很大.反过来看,如果在发展的目标上做一些改变,在推动增长的方式上做一些转变,在扩大内需的出发点上做一些调整,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第一,把扩大就业作为首要目标.一般来讲,经济增长可以增加就业,但增长并不总是在任何条件下都会自动地扩大就业.2007年GDP增长13%,2008年增长9%,相差4 个百分点,但增加就业的数量差别很小,失业率也差不多.这说明,就业和增长的关系有时是非线性的.不同的时期,产业结构,推动增长的方式,政策的出发点等等,增长与就业的关系不同.扩大就业是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加快增长作为首要目标或直接目标,把扩大就业作为次要目标或间接目标,作为增长的"副产品".
第二,通过扩大就业实现增长."扩大就业,实现增长"是一种方式,还有一种方式是"促进增长,带动就业",这两种方式的效果不同.
我们采取的是"促进增长,带动就业"的方式,这造就了我国目前的外需主导型,投资主导型增长模式,以及不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促进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是扩大投资,除了政府投资以外,还有招商引资.在这次四万亿的投资计划中,主要是民间投资和银行贷款,中央政府的投资规模很小,主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其他方面的投资.这种模式有助于形成投资主导型的增长模式.
再来看"扩大就业,实现增长"的效果.第一个效果,实现增长.扩大就业,劳动者报酬增加,增加值增加,实现经济增长.第二个效果,有助于形成消费主导型增长模式.实现就业就有收入,收入不会完全用于储蓄,有一部分要用于消费,通过最终消费增加来带动增长,能够促进消费主导型的增长模式.第三个效果,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在投资主导型得增长模式中,重化工业占的比重很大,资本投入占的比重很小,劳动力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越来越低.而"促进就业,实现增长"的方式可以扩大就业,提高劳动者贡献份额,使劳动者报酬所占的比重提高.
第三,立足保就业实现促增长.我国的经济结构属于外需主导,投资主导,工业主导,当国际金融危机这种外部冲击到来时,面临的失业压力要比内需主导,消费主导,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强烈得多.面对外部冲击,需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如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效果不同.我们做一个分析,假设有两千万农民工失去就业岗位,若按照每位农民工平均月工资1500元计算,全国居民总收入将减少3600亿元,按85%的消费率计算,将减少3000亿元消费,占2008年GDP增量5万亿元的5.8%,减少的消费将使经济增长下降0.58 个百分点.如果我们通过各种措施,保住这2000万个就业岗位,就会自然而然地使经济增长增加0.58个百分点.
总结:我们应该在宏观调控目标选择和扩大内需的出发点上进行一些转变,既要重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更要重视保持持续平稳扩大就业,坚持以人为本,应更多地立足于就业而不是增长来推动发展.
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本质上属于经济开发战略,不是空间开发战略.一个国家既要有经济开发战略,也要有空间开发战略.经济开发战略的出发点和目标是促进区域之间的经济平衡,缩小GDP差距和增长速度差距.而空间开发战略既考虑区域之间的经济平衡,也要考虑区域之间人口分布的均衡,还考虑了经济和人口与农业,生态之间的均衡,实质是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我曾经计算过各地区之间的GDP差距,贵州和上海是两个极端,一个人均GDP最高,一个人均GDP最低.在十五计划前期,两个地区的人均GDP差距是13倍,五年之后,差距缩小到10倍.发生这样的变化,并不是因为贵州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上海,而是上海的人口增长大大快于贵州,贵州人均GDP的分母在减少,而上海的分母在增大.国家统计局调整统计口径之后,北京,上海,江苏等人口净流入地区的人均GDP都大幅下降.如果仅仅考虑经济增长,不考虑人口问题,人均GDP的差距是解决不了的.
空间开发战略不仅仅要考虑经济与人口的分布,还要考虑经济,人口与生态之间的平衡.比如土地,现在耕地18亿亩,人均1.3亩,2012年人口将突破14.5亿,至少要达到人均1亩的保命田,如果都占了,农业怎么办?另外,也不能把生态地区都占了.比如水资源,我国洪水灾害频发,洪水也是水,分子结构和普通的水是一样的,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我们国家的湖越来越少,越来越小,装水的"盆"越来越小.现在搞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还草,就是因为原来主体功能错位了,把本来应该是水的空间搞成农田,现在发现水没地方呆了,再把这些空间还给水.本来是树的空间,砍掉树,搞成农田,现在看来不行,还得把空间还给树.如果不考虑农业和生态的问题,盲目进行开发,最终会导致生态地区的肆意开发和农业地区的盲目开发,经济上去了,但是生态产品和农产品的生产能力下来了,经济聚集与人口分布失衡,区域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扩大.
中国不仅需要区域性的经济开发战略,更需要基础性,战略性,约束性的空间开发战略.既要重视区域经济平衡,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更要树立经济,人口,生态三者空间均衡的理念和原则,构建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
第一,全面把握区域协调发展的涵义.
一是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大体均衡.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如果占有40%左右的GDP,相应的,就应该有接近40%或者大体差不多的人口.西部地区,如果GDP少,人也少,最后西部和东部的人均GDP的差距就会缩小.美国的经济集中在几大经济圈,日本三大经济圈既集中了日本75%的GDP,也集中了日本60%的人口,日本各地区的人均GDP差距只有1.5倍.
二是各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各地区之间GDP的均等化或经济发展水平的均衡化,而是实现不同地区人民享有的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人民生活条件的均等化,人民生活水平的均等化.为什么提出均等化?就是因为各地区差距太大,特别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农村地区和城市之间的差距很大,这都属于区域协调发展要解决的问题.
三是人口和经济的规模应该控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比如北京,城市规划的人口是1800万,这是根据北京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来确定的,特别是短缺的水资源,即使南水北调,北京最大的人口承载量是1800万.一个地区集聚多少经济,就要积聚多少人口,要根据产业结构,把人口和经济规模控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四是空间结构清晰高效.在发达国家,从飞机往下看,都是"三片一线",一片农田,一片森林,一片房屋,都是连在一起的.中国情况不一样,比如在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等地区的农村,是我家门前有棵树,但是树不成林;我家门前有块田,但田不成片;道路也没有很好的规划,很难连接到每家每户.城市也存在分散化的问题.也就是说,空间结构不够合理.区域协调发展不仅仅是人与人的协调,还有人与自然的协调.具体来说,就是城市化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者之间的比例要恰当,三类空间的内部,如城市化空间中的工业空间,居住空间,水的空间,森林的空间等的比例要恰当.比如城市化空间可以分成工业空间和居住空间,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工业空间非常多,占的比重很大,但是居住空间相对来讲较少.比如日本,1.3亿人口的人均居住用地是80平方米,中国(不考虑农村)城市人口的人均居住占地只有22平方米,和日本的差距很大.日本的GDP总量高于中国,但工业空间只有1600平方公里.而我国的工业空间非常大,独立工矿区达3.6万平方公里,加上其他的工业占地,大概有5万平方公里左右,这是非集约式的利用空间的方式.如果把工业空间拿出一部分给居住空间,相信房价会大幅下降.
第二,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就是我国的空间开发战略.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就是要明确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空间中,哪些区域应该优化或重点推进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开发,哪些区域应该限制或禁止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开发,并配套实施相应的新规划,新政策和新管理,从而形成若干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集聚人口和经济为主体功能的城市化地区,形成若干以提供农产品,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为主体功能的农业地区,形成若干以提供生态产品,保障全国生态安全为主体功能的生态地区.
国家层面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要构建"三大战略格局".
一是以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市化空间战略格局.二是以基本农田为基础的农业空间的战略格局,像东北平原等地区要保住.三是以重要生态功能区为主体的生态空间战略格局.大的格局叫做"两屏三带",即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云贵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东北森林带,南方丘陵山地带.进行这样的战略布局,全国生态功能或者说生态安全就会得到基本保障.当然,各地区情况不一样,还有更小的生态功能区.
第三,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
主体功能区规划完成之后,全国2860个县级单位,每个县都会形成一个主体功能.要据此调整财政,投资,土地,人口,环境等政策.其中最关键的政策是改革财政体制和绩效考核.应尽快启动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根据县级行政区的主体功能定位确定财政收支,建立以均衡性财政转移支付为主体的转移支付体系,提高中央财政对生态地区和农业地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系数,增设生态地区的生态支出项目,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应根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而不应对所有地区都实行同样内容的考核.
总结:我们应该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目标和原则上进行一些转变,既要重视不同区域或不同国土空间的经济平衡,更要考虑经济,人口,生态的空间均衡,加快推进形成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区,既要开发和建设好集聚经济的城市化空间,也要保住并修复好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
"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三农"问题得到了相当程度的缓解.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和体制的变化,"三农"问题也在不断派生出许多新的课题,农民工问题就是这样一个派生于"三农",又必须跳出"三农"来考虑的一个全局性问题.农民工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问题产生于我国城市化政策的不彻底,产生于只允许农民进城就业,不允许农民进城定居的"半城市化"政策.每年一度的"春运",消费不足,收入差距,保护耕地以及服务业滞后等发展难题无一不与农民工定居问题密切相关.解决我国一些发展难题,必须在继续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同时,实行积极的,彻底的城市化政策,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改革措施,积极解决农民工定居问题,允许农民工及其家属在打工地定居,帮助自愿在打工地定居的农民工建立起定居的物质条件和制度基础,帮助他们解除失业,看病,子女就学,居住,养老保险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这样,不仅可以解近忧,有助于解决当前金融危机带来的内需不足问题;更能破远虑,有助于解决许多我们认为的长期发展难题.
第一,有助于扩大消费.如果农民工在城市定居,就会购房或租房,购买家具,电器,日用品,如果不定居,就不会有这些消费.因此,农民工在城市定居会在很大程度上扩大消费.
第二,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允许农民工及其家属在城市定居,尽管不会改变城乡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但可以解决或缓解差距扩大问题.如果把农民工收入计入城市居民收入,把农民工的家属也计入城镇人口,计算结果就会显示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因为分子和分母共同发生变化.如果把农民工收入计入农村居民收入,把农民工和家属也计入农村人口,那么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永远解决不了.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是由二元结构造成的,但是收入差距扩大和城市化政策有很大关系.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应该"三管齐下":第一,促进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即减少分母;第二,尽可能发展现代农业,即扩大分子;第三,"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即增加补贴.
第三,有助于保护耕地.1997年到2005年,从城市建设,建制镇建设和村庄建设三类用地看,占地最多的是村庄建设,比城市建设占地多82%;其次是建制镇建设,比城市建设占地多12%.村庄建设占地中主要是农民建房占地.某个地方搞社会主义新农村,盖了23栋小楼,每栋占地180平方米,水,电,气,路全通,可在这24栋楼中只有四栋亮着灯光,其他楼常年无人居住,因为楼房的主人都是农民工,他们绝大多数时间在城市生活和就业,只有过年的时候回家居住.如果农村建房这样搞下去,我国的耕地没法保住.
第四,有助于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这次经济下滑是金融危机与房地产业调整双碰头的结果,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房地产业已经开始调整.从长远来看,房地产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在任何国家,住房需求都是总需求中最主要的部分,都是支撑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以美国为例,汽车,钢铁,信息产业等曾经的支柱产业现在已经不再是支柱产业,但是房地产业一直是支柱产业.
要实现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有两方面:供给方面,要降低房价,控制和减少税费,控制和降低地价.耕地要保护,要调整工业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农村现在人均居住用地是220平方米,是城市的11倍.在农村,一方面,人口在减少,另一方面,住房用地增加,很多地方出现"空心村".现在很多地方在搞城乡统筹,通过空间结构的调整,耕地不仅不会减少,还会增加,因为农村居民用地污染程度相对较低,有些可以会恢复成耕地,有些可以恢复成生态用地,最终增加总的耕地面积.当然,城市建设用地会相应增加,农民工进城以后,通过人的空间结构调整,从农村到城市,地也随之进行调整,最终会使人和地之间取得平衡.
需求方面,就是要通过实行综合性的政策,把农民工逐步培育成支撑城市住房市场的消费群体.这是一个综合性措施,需要一定时间.目前城市住房中没有农民工的份,为什么定居不下来?除了政策,住房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到2020年,五亿农民工要到城市来,要解决住的问题.应该逐步采取综合性措施,通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农民工收入.通过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等后顾之忧,间接增加收入,增强消费能力.东亚国家的做法是土地流转和宅基地转让,现在我国也开始逐步调整,农民拿到这部分收入,到城市租房或者购房.当然,还有廉租房供给,发展二手房市场等综合性措施.如果不把农民工培育成为城市住房的消费群体,五年,十年之后,没有新的消费群体,房地产业怎么发展?
总结:我们应该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上实行一些转变,改变只允许农民进城打工,不允许农民进城定居的城市化政策,在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的同时,实行积极的改革措施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决心积极解决农民工在城市定居问题,使我国的城市化走入既遵循规律,又符合国情的健康发展轨道.
实现工业化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早在50年代初就提出这个目标,现在的提法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现在我国已建立起相当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产品位居世界前列.但是,服务业比重偏低,许多服务产品特别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服务贸易多年逆差.服务业发展缓慢,主要在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上,没有把服务业放在应有的位置.应该认识到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全球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二十世纪60年代始于美国的服务经济,在迅速而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而今,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成了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蜕变,整体上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许多新兴国家也呈现明显的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趋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当今时代服务经济终将取代工业经济的大趋势,仅发展工业,我们跟不上时代步伐,难进现代化国家行列.
第二,不要从本本出发.在思想上不重视服务业,因为我们过于拘泥于传统的经济学定律(配第-克拉克定律和霍夫曼定律),没有看到在新的趋势面前有些定律已经失效.印度工业化水平只有27 - 28%,人均GDP只有820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服务业仍旧快速发展.中国有60%的GDP增长来自工业,而印度60%的GDP增长来自服务业.中印两国模式的区别在于,印度主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而中国主要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中国是通过大海把国外的铁矿石运回国内,加工冶炼之后再卖给外国人,消耗的是电力,人力.而印度是通过互联网,消耗的主要是人力资源.印度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中国小得多,因为工业占的比重没有中国那么大.信息化和全球化两大趋势已经破除了配第-克拉克定律.很多人有这样的思维定式:只有发达的农业发达和发达的工业,才可能有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还是继续推进工业化.这种思想一直在影响我们的重要决策.
第三,以"四化"为方向发展服务业."四化",即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服务业的垄断性很强,是准入限制非常高的产业.服务业既包括公共服务,也有社会化或商业化的服务,要区分开来,而不是简单的都进行市场化,产业化.对于公共服务部分,政府要负起责任.对于应该放开的部分,要打破垄断,放宽准入,让更多的经济体进入.
总结:我们需要在产业结构上进行一些转变,改变过于依赖工业实现增长的模式,转向更多依靠服务业实现增长,过度依赖工业带动增长,不仅增长难以持续,国家竞争力难以提升,而且,我们的资源难以承载,环境难以容纳,人民难以承受.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我国经济发展30年来取得辉煌成就的非常重要的成功经验.但是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对"对外开放"全部内涵缺乏全面的理解,过于看重外资,外贸快速增长对带动国内经济增长的正面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外资,外贸过快增长带来的负面效果,形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目前这种不得不依靠外需带动增长的局面.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比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得多,范围也广得多.很重要的原因是,在过去的十年,我们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是内外需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对外依存度提高了一倍.
第一,全面把握对外开放的内涵.对外开放是一个涵义更多,外延更宽的概念,不仅仅是发展对外贸易和更多利用外资问题.很多地方对于对外开放的理解就是两件事,第一,吸引外资,第二,扩大出口.不管有没有条件,都在做这两件事.这就形成了目前的局面.
第二,全面认识外需作用的大小.有一种观点认为,内需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外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很小.形成这种观点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运用支出法GDP中的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个项目来分析内外需,以及投资与消费对增长的贡献.按照这一方法测算,30年来我国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超过1个百分点,相对于年均10%的增长来说贡献率是10%.用净出口测度经济增长的方法有两个假设,一是只有一般贸易,没有加工贸易;二是进口能够实现进口替代.从第一个假设来看,我国加工贸易占对外贸易的50%,至少一半的进口是为了出口的进口,而不是用来满足国内最终需求.从第二个假设来看,石油,粮食,铁矿石等很多进口产品是国内无法生产的,无法实现进口替代.总的来说,不能简单地用净进口来测度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和影响程度.
第三,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把握定位.今后我们发展的压力将来自二氧化碳的减排.中国排放二氧化碳不是为了提高本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因为相当一部分产品是出口的,是为了外国人的幸福生活而排放.因此,要努力争取改变不合理的国际规则,确立承载二氧化碳排放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负担的原则.当然,改变规则需要过程,取决于我们的话语权.从中国自身来说,要把握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产业定位,将越来越稀缺的二氧化碳排放,更多地用来满足提高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而不是用来提高其他国家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适合发展那些面向国外市场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以及人力资本密集型的服务业.但我国水土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短缺和环境承载力低,这种"比较劣势",又使我国不适合发展那些面向国外市场的,高消耗我国水土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污染物排放较多的工业.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改变了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的情况下,我国应该选择怎样的产业结构,在全球分工中扮演什么角色,要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第四,培育内需导向型经济区.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吸引外资,发展对外贸易等,走出了一条更多的依靠外需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实现了比较快的发展.这一适用于特定区域的经验,对我国的很多地区来说,并不适合,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很难完全照搬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模式,它们的发展,可能而且必须主要立足于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实现区域经济发展.
西部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在西部地区实行了优惠的外商投资政策,但外商还是不去,当然有很多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物流成本抵消了劳动成本和土地成本.如果上海,苏州,昆山的土地价格和马鞍山,合肥,武汉,重庆,成都的价格一样,那么外资肯定会选择上海,因为土地价格一样,劳动力是可流动的,差别没有那么大,足以弥补物流成本.
外需主导的模式,在一些地区可以取得成功,但不是在所有地方都可以取得成功.如果我们已经培育出几个与珠三角,长三角经济规模相当的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区,当经济危机来临时,受到的影响可能就小得多.如果都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只要国际上出现一点波动就会全军覆没.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看,要保证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就不能把所有地区都发展成为像长三角,珠三角那样以外需为主导的经济区.
总结:我们需要全面把握对外开放的内涵,在内外需结构上进行深度调整,改变过于依赖外需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外需主导型增长模式,转向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增长.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引进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但只是当作人口控制,生态建设,资源保护,环境治理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几条单兵作战的战线,缺乏统筹兼顾,没有树立经济,社会,自然三者空间均衡的理念.要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有效的开发和保护自然,需要树立几个观点:
第一,确立生态产品的理念.产品通常是指经过劳动加工制造而生产出来的产品.产品又是用来满足人的需求的,人的需求除了对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等的需求外,也包括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产品既可以从生产角度定义,也可以而且应该从需求角度定义.从需求角度,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宜人气候也具有产品的性质,因为能满足人的需要,对我们的实际生活也非常重要.
将生态产品定义为产品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从思想深处树立人与自然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二是有利于解决生态地区的发展权问题.把某些地区确定为生态地区,有人说,我也要发展,发展是人权的基本权利,怎么能限制呢?要限制的不是发展,而是不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发展.这个地区被确定为生态地区,未来的定位是提供生态产品,提供生态产品也是发展.如果认为只有提供工业品和农产品才是发展,提供生态产品,保护生态就不是发展,认为是限制发展权,这是没有道理的.三是解决生态补偿问题.生态产品也有价值,也是可以"卖"的,只是由于技术上还无法切割或计量每位生产者贡献大小和每位消费者消费多少,目前只能采取政府统一购买即"生态补偿"的方式进行交换.生态补偿实质上是政府代表生态产品的消费者购买生态地区人民提供的生态产品.这不仅对中国,对全世界解决生态地区的补偿问题都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根据自然特点开发.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自然状况有很大差异,开发适宜性及其适宜程度不同,开发对自然带来的影响不同.比如青藏高原就难以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的开发,但其生态功能非常重要,这是由自然状况而不是人为决定的.从提供产品类别来划分,一国的国土,可以分为三类空间:城市化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城市化空间的主体功能是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农业空间提供农产品,生态空间提供生态产品.要根据自然属性来区分主体功能,根据主体功能进行开发,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从满足人类需求来讲,三类空间都是稀缺的.因为稀缺,所以要选择,要遵循规律,防止在出现"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的实质是对过去主体功能错位的一种纠偏,退的是"耕","牧","田"等错位了的主体功能,还的是"林","草","湖"等根据自然属性决定的正确的主体功能.
第三,根据承载能力开发.在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时代,人们要求较高的生活水平后,有些地区就很难再做到在"养活"水平较高情况下的"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承载较高消费水平人口的能力有限,必然要有一部分人口转移到城市化空间,这是规律,不可抗拒.同时,城市化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人口和经济的过度集聚也会给资源,环境,交通等带来难以承载的压力.我国有些地区的开发强度已经达到40 - 50%.东莞市国土局局长说过一句话,如果东莞辖的开发强度达到60%,东莞将变成一块水泥板.相信没有人会愿意在水泥板上生活,最终这样的地区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无论城市化空间,生态空间,还是农业空间,都要有节制地开发,自觉控制开发强度.
总结:我们要在处理开发自然,保护自然的关系,在把握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进行一些转变,既要继续实施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要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综合平衡的角度开发和保护自然.
各级政府都是增长的推动者,也应该是增长的管理者.
第一,增长需要政府来管理.由于不同利益主体的存在,在追求增长中,可能会出现为了谋求个人或小集体或部分地区的利益,而牺牲他人利益,牺牲大集体利益,牺牲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甚至牺牲子孙后代利益的行为.耕地,森林,草原,海洋,地下水等空间资源需要在增长中加以保护,这些空间在当代的价值可能不是很高,但对后代人的发展则具有极高价值.这就需要政府对增长进行管理.
管理增长不同于宏观调控,前者是对经济增长的日常管理,后者是经济增长出现大的波动时的总量管理,前者是微观管理,后者是宏观管理.
我们经常出现一些混淆,比如2003年提出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很多人把土地管理当做宏观调控,其实不是.无论经济过热还是过冷,土地管理,环境管理,空间管理都是一样的,经济过热时严格控制土地,经济过冷时放松控制,那是不行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如果增长管理站得住脚,今后政府四大职能应该做一些调整,将"经济调节"改为"经济管理",并明确经济管理包括宏观调控和增长管理两个方面.
第二,管理增长要给政府减负.管理增长并不是说政府对有关增长的事都要管,恰恰相反,政府应专注于关于增长中政府该管的事,各级政府应专注管好增长中本级政府该管的事.需要深入研究四个问题:有多少事是政府该"负总责"的事?各级政府之间如何区分负总责的事?哪些事应该进行部门任务分解?各级政府应该提出哪些指标管理增长?
第三,管理增长的管理依据.首先要依法管理,其次要依据规划管理.现在的规划体系还不太适应管理的需要,我们设想,如果有一个全面覆盖960万平方公里的电子规划图,就能省很多事.必须做好这样的规划.
总结:我们需要在政府角色方面进行一些转变,在坚持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中,政府既要扮演好经济增长推动着的角色,也要切实做好经济增长的管理者,并从主要作为经济增长的推动者,转向主要作为经济增长的管理者.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近年来我国先后提出的一系列方向明确,意义重大的目标,方针,道路,战略,为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走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轨道指明了方向,并且在思想认识上已经深入人心,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但是,相对于理念的更新,行动还不够快,有些行动还不够坚决.
第一,深化改革也要抢抓机遇.发展需要抓住机遇,改革也需要抓住机遇.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发展带来了很多困难,但一定意义上给某些领域的改革提供了机遇.
第二,长远问题须从短期入手.所有的长远问题,都要从某一时点的短期去入手,不能因为是长远问题就不出手,否则长远问题永远难有解决之日.有些长远问题我们已经行动起来开始逐步解决,但有些长远问题还缺乏具体实际的行动.我们认识到了很多问题,但有时又认为这些问题属于长远问题不断地往后拖,使一些问题越来越严重,一些矛盾越来越尖锐.
第三,抓紧行动的重点任务.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考虑我国发展难题及其破解难题条件的成熟程度,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当前亟待在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几个方面下决心抓紧行动.主要包括: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进服务业全方位的改革等.
这十个问题都是大问题.这里只能是提纲挈领地谈一些基本观点,主要是工作中的感觉和体会,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 0.90024 | 195.012987 | 0.010662 | 0 | 505 | 4,191 | 890.9 | 4.246094 | 0.125133 | 0.001013 | 200,200,014,498 | 金融_经济 |
最近几个月银行贷款利率开始出现趋势性下降,前期实施的一系列微刺激政策效果初步显现.
当前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是大幅下降的,但金融市场利率下降影响到实体经济,影响到整个融资成本会有一个缓慢的过程.
"最近几个月的数据显示,前期实施的一系列微刺激政策效果初步显现.贷款利率开始出现缓慢的趋势性下降.这将是银行业的新常态."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13日出席2014年中国银行家(陆家嘴)高峰论坛时如是表示.
"从二季度开始,银行贷款利率出现趋势性的下降,不像前期不停地朝上走."盛松成说.
根据央行调查统计司的数据,2013年年初至2014年一季度,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利率基本上呈上行的态势.今年3月份,新发放贷款利率比年初上升了17个基点(一个基点就是0.01%),比去年同期高了42个基点.
但从今年二季度开始,新发放贷款利率的走势发生了改变.4月份利率上升趋缓,5月份开始下降,到了6月份金融机构当月新发放贷款利率降至6.7%,比利率最高的4月份低7个基点,已经接近今年以来各个月的最低水平.
从金融市场看,今年上半年短期利率出现大幅度下降.截至9月10日的一周,利率比年初下降了209个基点;七天回购利率比年初下降了218个基点;银行间市场的五年,七年,十年的国债收益率分别比年初下降了43个基点,37个基点和26个基点.
与此同时,银行理财,资金信托和余额宝等市场化产品的收益率基本上都呈现回落趋势.7月份,理财和信托平均预期收益率比年初分别下降了54个基点与42个基点.而截至9月10日,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率为4.1540,比年初大幅下降了259个基点.
随着定向降准等一系列微刺激政策陆续实施,企业贷款利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有所改观.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以来,微型企业新发放贷款(4月份到6月份)每个月平均降幅达到15个基点,而同期全部企业贷款利率月降幅是3个基点.
而从所有制性质来看,非公有控股企业的贷款利率下降幅度大于公有控股企业.
对此,盛松成指出,当前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是大幅下降的,但金融市场利率下降影响到实体经济,影响到整个融资成本会有一个缓慢的过程.
尽管如此,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仍然相对较高.因此,其贷款利率仍总体高于大中型企业.
信贷风险是决定贷款利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借款企业规模来看,截至今年6月末,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分别比中型,大型企业高0.54个百分点和1.57个百分点.
与此相对应的,6月份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分别比中型,大型企业高了49个基点和84个基点.
从所有制性质看,6月末非公有控股企业的贷款不良率高于公有控股企业1.71个百分点,同期前者贷款利率比后者高出45个基点.
"银行发放贷款面临资产与负债的双重压力."经济学家连平在同一论坛上指出,银行业不良贷款压力或持续至明年上半年,银行对于贷款质量将严格把控.另外,银行存款流失速度快,存贷比考核也会直接影响贷款发放数量.
深究目前我国企业融资成本较高的根本原因,盛松成认为,应该是资金供不应求的矛盾比较突出.
他说,一些市场主体,比如地方融资平台存在财务软约束,对利率的敏感性不高,这就在一方面推高了贷款利率,另一方面对小微企业产生了挤出效应.此外,融资成本较高还和较快的经济增速以及直接融资占比较低等因素有很大关系.总体看,"是由我国特殊的经济社会环境决定的,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融资贵问题需要长时间努力."盛松成说.
值得注意的是,盛松成强调,利率市场化不是企业融资成本上升的根本原因.
他进一步解释称,"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市场化产品越来越多,理财产品余额宝收益率明显高于存款利率,整体上推高了银行成本.但是银行成本的提高并没有同步导致银行贷款利率上升,这说明利率市场化并不一定推动贷款利率上升." | 0.905216 | 74.857143 | 0.048624 | 0 | 153 | 383 | 1,576.2 | 4.183594 | 0.166031 | 0.04878 | 200,200,014,572 | 金融_经济 |
无法建立在"经济人只利己不利他"的前提上,因为在"天性自私贪婪","人对人像狼"的"战场"上,交易双方根本不可能同时进入随意任性的自由状态,更不可能对对方抱有公正,平等,诚信的态度.相反,正如许多事例可以表明的那样,在交易行为中,只要其中的一方将利己心凌驾于利他心之上,他的不再受到利他心约束的利己心,就会驱使他为了实现自己从心所欲的自由,不惜侵犯甚至剥夺另一方从心所欲的自由,结果让市场自由失去它对于交易双方原本具有的公正,平等,诚信等特征,沦为不公正,不平等,不诚信的单向度利己自由.[15]人们往往用这类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的扭曲现象作为证据,论证"市场自由只是少数人不惜坑人害人也要为自己谋取暴利的片面自由"的污名化见解,却忽视了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这类损人利己的"市场自由",完全是按照"你给我以我想要的东西,我却不会让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的原则展开的,在本质上类似于偷盗抢劫的不义举动,因而恰恰实质性地违反了"请给我以我想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东西"的交易通义,根本不是严格意思上的双向度"市场自由",毋宁说只是单向度的"非市场或反市场自由".换言之,那些破坏市场自由的因素,不是市场经济本身造成的,而是某些人违反交易通义,缺乏利他心制约的自私贪婪动机造成的.
富于黑色幽默意味的是,在"国富论"里,斯密虽然激烈抨击了当时英国社会屡见不鲜的企业家诉诸同业组合,垄断特权等途径,为自己谋取高额利润不惜欺诈普通民众,压制自由竞争的做法,严厉斥责了那些"诱骗软弱的消费者购买自己全不需要的东西"的"下流商人"[9](P55-62,246-247,342)[10](P79,99-103),却似乎一直未能看出造成此类现象的要害:这些"下流商人"的"黑心之处"恰恰在于,他们是按照斯密自己预设的"经济人只利己不利他"的扭曲前提行事的,结果严重违反了斯密自己指出的"请给我以我想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东西"的交易通义.也正是由于这种无法自圆其说的逻辑矛盾,斯密对市场自由的真诚捍卫不仅是苍白乏力的,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那些污名化的流行成见,让市场经济理论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深度悖论.
更重要的是,单纯凭借斯密描述的交易通义,只能在交易双方的限定范围内,让单个交易行为具有自由,公正,平等,诚信的特征;只有在超出了交易双方的更广泛范围内,也严格遵循"不可害人,尊重人权"的正义底线,才能确保市场自由为整个社会的良序运行奠定稳固的基础.因此,这就向市场经济的参与者提出了一项普遍性的伦理诉求:交易双方的利他心不应当仅仅指向对方,而是还应当指向一切社会成员,凭借这种普遍适用于所有人的利他心,限制约束各自的利己心,以免双方从事的互利交易行为自觉不自觉地损害了其他人的应得权益.举例来说,毒品贩子的交易行为也许对双方来说是自由,公正,平等,诚信的,但这绝不意味着它们就是符合正义底线的了;相反,这些交易行为恰恰实质性地损害了其他社会成员的应得权益,让它们本身具有的"市场自由"沦为了一种不可接受的不义自由,因此应当受到正义法律的严厉惩罚.在人们的日常言谈中不时以贬义方式出现的"交易"二字(如"这是一个卑鄙的交易"),主要也就是指那些尽管对交易双方来说具有自由,公正,平等,诚信等特征,却会给其他人带来严重恶果的相互输送利益的不义交易行为.从这个角度看,斯密指出的交易通义仅仅是自发地揭示了单个交易行为内在包含的市场自由的实然性特征,还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自觉地提出针对市场自由的应然性诉求.
不过,斯密在"道德情操论"里阐发的有关见解,却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弥补他在"国富论"里留下的这个理论漏洞:"正义是一种消极的德性,阻止我们伤害邻人",构成了整个社会生活的"主要支柱",因此要比仁惠这种积极的德性更富于强制力,集中表现在:人们做了符合正义的事情很少会获得奖赏,但如果从事了不义之举就应当受到惩罚.[11](P96-108)就其规范性内涵来看,这种"不可害人"的伦理诉求明显是与斯密主张人们应当凭借利他心约束利己心,防止自己去做损人利己之事的道德理念直接相关的,清晰地展示了他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从事一切行为划下的一道不可逾越的正义底线:人们必须在严格遵守"不可害人"这条道德原则的先决前提下,努力追求自己的可欲目标,而不应当为了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不惜侵害其他人的应得权益.
再从这个角度理解在自由市场中与"自由交易"交织并存的"自由竞争",可以有助于我们一方面揭示在这个领域为什么时常发生某些不义事件的内在机制,另一方面回应那些因为这些不义事件就将自由市场污名化的扭曲误解.
问题在于,与经营者和消费者相互交换商品和货币的自由交易有所区别,自由竞争主要发生在生产和销售同类商品的经营者之间,因此是以争取数量有限的消费者购买自己经营的商品,从而为自己谋利作为首要的目的.所以,与自由交易中的买卖双方会对对方怀有利他心不同,彼此竞争的经营者之间一般是缺乏指向对方的利他心的:如果说交易双方在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同时,也会帮助对方得到对方想要的东西的话,那么,竞争各方在努力让自己获取利润的同时,通常却不会帮助竞争对手获取利润,因为在需求有限亦即市场有限的情况下,竞争对手获取了利润,往往就意味着自己减少甚至没有利润.正是由于这个实质性的差异,在自由竞争领域,才会不时出现竞争各方为了销售自己经营的商品,在缺乏指向竞争对手的利他心约束的情况下,单纯基于利己心,不惜诉诸尔虞我诈,打压垄断等手段,争夺数量有限的消费者的不正当现象,不仅把竞争对手变成了"战场"上想要击败的"敌人"("商场即战场"的说法也只有在这种严格限定的意思上才能成立),而且有时还会出于想要在竞争中获胜的利己动机,对消费者也采取坑蒙拐骗的不正当手段,诱导他们购买自己的不合格商品(而非竞争对手的合格商品).结果,倘若人们忽视了自由交易与自由竞争之间的这种鲜明反差,不加辨析地把自由竞争领域的某些不正当现象说成是自由市场(包括自由交易)普遍具有的本质特征,就很容易得出经济人只利己不利他,市场自由仅仅在于经营者自己谋取最大利润的片面性自由的污名化见解了.
可是,在承认市场经济的确存在这类不正当竞争现象的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下面这个同样难以否认的事实:尽管竞争对手之间常常缺乏利他心,但这一点并不足以证明经济人只利己不利他的片面性前提,因为事情的另一面是,在按照交易通义行事的情况下,竞争各方恰恰是基于指向消费者的利他动机,才会在彼此间展开缺乏利他动机的自由竞争,以求达成为自己谋取利润的目的.换言之,竞争各方虽然在自由竞争中相对缺乏指向竞争对手的利他心,却不一定在自由交易中也缺乏指向消费者的利他心.相反,倘若竞争各方作为经营者都能遵守交易通义,与缺乏自由竞争的情况相比,他们之间展开的激烈甚至残酷的自由竞争,反倒还能让消费者更充分地实现购物自由:竞争者越多,竞争越自由,消费者就越能基于自由意志,在他们提供的各种商品或服务之间做出自由的选择,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换言之,自由竞争虽然对商家来说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战场",但对顾客来说,却构成了想怎么买就怎么买的"天堂",因为他们现在不仅能在一户商家提供的多种商品之间展开自由的选择,而且还能在众多商家提供的同类商品之间展开自由的选择,最终买到价廉物美,最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商品 - - 唯一的前提是,商家在与顾客的自由交易中,遵守了斯密指出的交易通义.从这个角度看,那些流行的污名化曲解显然忽视了自由竞争能够帮助消费者充分实现购物自由的重要意义:自由竞争不仅仅是经营者们的利己心之间的竞争,而且同时也是他们指向消费者的利他心之间的竞争,看谁能够生产和销售可以最有效地满足消费者需要,对消费者最有利的商品,所以并非只是经营者们自己想要怎样就怎样的从心所欲,而是同时还考虑到了消费者想要怎样就怎样的从心所欲.从某种意思上说,自由竞争的激烈残酷恰恰在于:缺少利他心的经营者,会由于对消费者利益重视不够,难以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缘故,无法吸引足够的消费者前来"惠顾",购买自己经营的商品或服务,结果在自由竞争中输给更富于利他心,更注重消费者利益的经营者,以致陷入血本无归,破产倒闭的境地.
当然,自由竞争能够帮助消费者充分展开自由选择,实现购物自由的实然性特征,并不足以为那些由于缺乏利他心的约束而在经营者之间发生的尔虞我诈,打压垄断等不正当现象提供应然性的辩护,更不足以为那些对消费者缺乏利他心的经营者从事的坑蒙拐骗行为提供应然性的证成.正像对于在自由交易中发生的那些单靠利他心无法有效加以约束的坑害对方的不义之举那样,对于在自由竞争中发生的那些单靠利他心无法有效加以约束的坑人害人的不义之举,我们也应当诉诸遵守"不可害人"底线的法治体制,对坑人害人者实施正义的惩罚,一方面还受害者以公道,另一方面防止类似的不义事件再次发生.换言之,当利他动机这只"看得见的手"难以发挥自律效应的时候,我们就应当毫不犹豫地诉诸正义法治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他律效应;两只"看得见的手"结合起作用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确保自由市场在严格遵守正义底线的前提下正常运行,防止任何人的谋利自由或购物自由严重损害了其他人的应得权益.
从这个角度看,尽管符合交易通义的市场交易行为对于交易双方的确可以说是"天然"自由的,但这并不等于说,包括自由竞争在内的整个自由市场也在遵守"不可害人,尊重人权"的意思上是"天然"正义的.如同社会生活中的其他自由一样,只有严格遵守正义底线的市场自由,才是我们应当全力追求,积极捍卫的市场自由.同时,正如前面的分析可以表明的那样,无论我们是想从理论上说明交易行为本身具有的自由特征,还是想在实践中达成符合正义底线的市场自由,都必须根本否定"经济人只利己不利他"的片面前提,明确承认利他心的存在及其对利己心的约束作用,不然就难以有效地纠正针对市场自由的种种污名化曲解,当然更谈不上在实践中确保市场自由在符合正义底线的前提下正常运行了.在这个意思上说,"市场何以自由"这个难题的解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决于我们如何依据"需要-想要-意志-自由-价值"这根逻辑链条,深入理解经济人兼有的利己和利他动机之间的实然性互动机制,努力确立"不可害人,尊重人权"这条应然性正义底线对于市场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支柱地位.
① 出于行文统一的考虑,本文引用西方译著的时候,会依据英文本或英译本略有改动,以下不再一一注明.
② 从这个角度看,现当代经济学理论经常讨论的"稀缺"一词,就不是抽象地泛指一般意义上的"缺少"或"有限"了,而应当具体地归结为引发了交易双方的"需要-想要"的特定"缺失":正因为对方拥有自己"缺失"的东西,而自己又拥有对方"缺失"的东西,他们才会试图通过"互通有无"的交易行为,从对方那里获得能够弥补自己"缺失"的益品.相反,假如某个益品对双方来说都是"稀缺"的,他们就不可能从事市场交易行为了.
本文原载"江西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谨此致谢.
本文责编:limei | 0.905987 | 346.923077 | 0.031104 | 0 | 840 | 842 | 959.2 | 4.046875 | 0.111973 | 0.014537 | 200,200,014,743 | 金融_经济 |
本文摘要:原标题:在金融和地产的盛宴中民间资本无以分一杯羹4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之后滑行,总计同比增长率上升到5.2%,只相等于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10.5%)的一半.这引起了人们对民间投资的更好注目,分析其滑行的原因,并找寻增进民间投资的对策.例如,最近中金公司研究部的一份报告对民间投资展开了解析,其中说明了了制造业对于民间投资的重要性.
原标题:在金融和地产的盛宴中民间资本无以分一杯羹4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之后滑行,总计同比增长率上升到5.2%,只相等于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10.5%)的一半.这引起了人们对民间投资的更好注目,分析其滑行的原因,并找寻增进民间投资的对策.例如,最近中金公司研究部的一份报告对民间投资展开了解析,其中说明了了制造业对于民间投资的重要性.
制造业,房地产,基础设施这三大块投资是当前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根据2015年的数据,制造业投资占比为32.7%,房地产投资占比为23.0%,基础设施投资占比为18.4%.而在2015年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占到于多约44.7%,基础设施投资(缺少适当数据,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替代)占到比只有7.6%.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我们没寻找民间房地产投资的数据.
根据其他数据来源估算,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投资的占比有可能低于23%.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需要平稳在10%以上,主要是靠基础设施投资的夹住,1-4月的同比增长率为19%,低于去年全年的水平.但在政府主导,PPP模式助力的基础设施投资中,民间资本今年分给的蛋糕增加了,民间基础设施投资1-4月的同比增长率大约为7%,近高于整体水平.
与此同时,占到民间投资近一半的制造业投资1-4月仅有同比快速增长6%,比起去年更进一步滑行.民间资本有优势的制造业发展陷入困境,又在没优势的基础设施领域被吸管,这就是民间投资滑行的主要原因.
民间资本在房地产领域遇上了与基础设施领域差不多的情况--一定程度上被吸管了.1-4月,民间制造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速度都低于民间投资总体,这解释,同期民间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应当高于总体增长速度的5.2%,而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为7.2%.有媒体报道,数据表明,截至5月23日,按照总价来计算出来,最低的50宗地王里,27宗地被国企取得,42宗为上市公司取得.
似乎,在融资能力更加显著地起要求起到的房地产业,民间资本显得更加弱势.有可能有人不会指出,民间资本在基础设施领域被吸管,是因为管理制度问题.
那么,适当地,增进民间投资的关键在于限制管理制度,使民间资本有门可入.但我们指出,管理制度问题并非当前民间投资滑行的主要原因.
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但之前未沦为妨碍民间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的因素,何况这些年仍然在门口,例如希望民间资本参予PPP.而且,即使限制管理制度,由于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周期长,经营风险大,并不合适大多数民间资本转入.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小,实力很弱,我们无法一说到民间资本就只想起那些大资本.
对于大资本来说,限制管理制度有可能是急迫的问题,但对于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制造业稳步发展才能有更加多机会.但现实的情况毕竟,制造业的发展前景很不明朗.这几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持续上升,今年一季度仅有为5.5%.
但人们或许回应不以为意,甚至悲观地指出这是经济结构的提高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到比增加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到比减少(只不过第三产业中多数行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也不低).也因如此,对于如何使制造业衰退,并没过于多明确的规划和行动,这引人注目地体现为制造业投资增长速度大大减少,进而影响了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与制造业增加值较低快速增长构成对比的是金融业增加值低快速增长,其去年全年的增长率为15.9%,今年一季度也有8.1%.
这是依赖不断扩大融资规模大位快速增长思路的反映,不仅靠信贷低快速增长,还靠各种金融创新,因此,金融业步入大发展.同时,不断扩大融资规模还不利于政府主导(更容易取得融资)的基础设施投资,不利于金融化的房地产业(收益率低),而制造业则很难借此获益,反而有可能在资源竞争中正处于劣势.依赖不断扩大融资规模大位快速增长,带给了一场金融,地产和基础设施的盛宴.大资本(还包括一些国企)是这一场盛宴的主要分享者,而融资渠道较少的大多数民间资本却无以分一杯羹.
因此,增进民间资本发展,关键在于转变不断扩大融资规模的思路,远见卓识地通过产业规划和实施为中国经济培育长年快速增长动力,还包括反对制造业的将来发展.那样,民间资本大自然就能借此找到合适自己的发展机会. | 0.896945 | 148.538462 | 0.044225 | 0 | 223 | 439 | 1,462.6 | 4.148438 | 0.151735 | 0.167508 | 200,200,015,169 | 金融_经济 |
首次公开发行和首次公司上市是一个行为的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一家企业要上市由一家券商进行保荐并通过证监会的审核,经过一系列的路演,询价等程序,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成功.
第二个阶段:一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完成,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这个过程就是首次公开上市.
首次公开发行是由中国证监会审核,公开发行股票是生产货物是工厂,因此也被称之为一级市场.
首次公开上市是由交易所审核的.上市是交易货物是市场,公司在上市之后的交易,被称之为二级市场.
公开发行股票之后企业的资格得到认可,这种时候企业一般就会要求上市.
狭义的上市即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IPO)指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增发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当大量投资者认购新股时,需要以抽签形式分配股票,又称为抽新股.
广义的上市除了公司公开(不定向)发行股票,还包括新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发布/推出.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 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之前,应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2)公开发行股票与上市区别扩展阅读:
通过股票上市得到的资金是不必在一定限期内偿还的,另一方面,这些资金能够立即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这样就可以允许公司借利息较低的贷款.此外,如果新股上市获得很大成功,以后在市场上的走势也非常之强,那么公司就有可能今后以更好的价格增发股票.
上市公司通常通过其股票(而不是付现金)的形式来购买其他公司.如果你的公司在股市上公开交易,那么其他公司的股东在出售股份时会乐意接受你的股票以代替现金.股票市场上的频繁买进卖出为这些股东提供了灵活性.需要时,他们可以很容易地出卖股票,或用股票做抵押来借贷.
公司常常会通过认股权或股本性质的得利来吸引高质量的员工.这些安排往往会使员工对企业有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因为他们能够从公司的发展中得利.上市公司股票对于员工有更大的吸引力,因为股票市场能够独立地确定股票价格从而保证了员工利益的兑现.
一个公司因公开上市而在产生的种种变动中失去"隐私权"是最令人烦恼的.美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公开所有账目,包括最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给中层管理人员的红利,以及公司经营的计划和策略.
虽然这些信息不需要包括公司运行的每一个细节,但凡是有可能影响投资者决定的信息都必须公开.这些信息在初步上市时就必须公开披露,并且此后也必须不断将公司的最新情况进行通报.
公司一旦公开上市,那就意味着管理人员放弃了他们原先所享有的一部分行动自由.非上市公司一般可以自作主张,而上市公司的每一个步骤和计划都必须得到董事会同意,一些特殊事项甚至需要股东大会通过.
许多公开上市的股票的盈利没有预期的那么高,有的甚至由于种种原因狂跌.导致这些不如意的原因很可能是股票市场总体上不景气,或者是公司盈利不如预期,或者公众发现他们并没有真正有水平的专家在股票上市时为他们提供建议.
首次公开发行和上市是公司的不同阶段,首次公开发行是公司的第一个阶段,上市是公司的第二个阶段.首次公开发行是由中国证监会审核,公开发行股票是生产货物是工厂,因此也被称之为一级市场.首次公开上市是由交易所审核的.上市是交易货物是市场,公司在上市之后的交易,被称之为二级市场.
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是指一家企业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监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
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 [1] 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之前,应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是一个证券市场术语.狭义的上市即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IPO)指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增发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
当大量投资者认购新股时,需要以抽签形式分配股票,又称为抽新股,认购的投资者期望可以用高于认购价的价格售出.
在中国环境下,上市分为中国公司在中国境内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中国公司直接到非中国大陆的证券交易所(比如香港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等)
以及中国公司间接通过在海外设立离岸公司并以该离岸公司的名义在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红筹股)三种方式.
从2011年开始,国务院就明确提出建设以第一级主板,中小板,第二级创业板,第三级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第四级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为构架的多层次资本交易市场.
在各地方政府的发文中也清晰可见"完善上市和挂牌企业后备资源库,建立市场优选机制,推动创业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上市,挂牌融资."的通知.
因此,广义的上市除了公司公开(不定向)发行股票,还包括在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交易,以及新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发布/推出.
这个是两个概念.
1,首先股票发行是指符合条件的发行人以筹资或实施股利分配为目的,按照法定的程序,向投资者或原股东发行股份或无偿提供股份的行为.
2,其次股票上市是指已经发行的股票经证券交易所批准后,在交易所公开挂牌交易的法律行为,股票上市,是连接股票发行和股票交易的"桥梁".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主要采取两种形式:
第一,发起设立.发起人一般在2 - 200人之间,注册资本为500万,这个时候公司发行股票是不公开的,只对内部发起人发行.
第二,募集设立.也是有一定的发起人发起,但是发起人只要凑齐注册资本的35%,其余的资金可以向社会公开募集.这个时候公司的注册资本也是500万,是公开发行,但是未上市.
再则就是,上市发行股票,作为上市公司最低注册资本要到达3000万元,才具有上市发行股票的资格,而且上市发行股票是需要经过国务院,证监会的批准才可以.所谓的上市是指在国内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或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买卖股票.
上市是表示股票可以在国家级的平台上交易了,发行就简单,你我几个成立一个股份公司,只要合规,就可以发行股票,比如你姑姑认购20万股,我小姨认购八万股,要交易的话就是私底下几个人,比如我朋友张七把你姑姑的20万股买了,然后你的发小李九认为有赚把我小姨的八万股买了.
概念不同:
首先股票发行是指符合条件的发行人以筹资或实施股利分配为目的,按照法定的程序,向投资者或原股东发行股份或无偿提供股份的行为.
股票的发行包括设立发行和新股发行两种.股票的设立发行:指为使公司成立以募集到法定资本数额为目的的股份发行.是指公司在设立过程中发行股份,也是公司第一次发行股份.
股票上市是指己经发行的股票经证券交易所批准后,在交易所公开挂牌交易的法律行为.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经过承销商辅导一段时间,报经交易所实地审查通过,其股票即可挂牌上市.股票上市,是连接股票发行和股票交易的"桥梁".在我国,股票公开发行后即获得上市资格.
股票市场可以分为一级市场(发行市场)和二级市场(交易市场),我们在证券公司交易的股票是在交易所成交的,属于二级市场.实务上看发行新股和新股上市的区别在于,有没有进入流通.
发行可以是发行流通股也可以是非流通,发行了不见得就是进入流通领域(二级市场);上市是股票进入流通领域(二级市场),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可以通过交易所的交易系统进行交易.
再换一个角度说,发行是在股票一级市场是指拿钱认购上市公司的股份交易主体是买方和上市公司之间;上市是股票的二级市场访到交易所来交易交易主体是买方和卖方之间不涉及上市公司.股票首发(首次发行)只能申购(买入),股票上市则可以自由买卖.
已经公开发行的股票须符合一定条件才能上市交易;而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以说,上市公司概念真包含于股份有限公司概念里.
两者都可以发行股票.股票分记名和不记名股票,发行方式有公开和非公开发行,排列组合一下,可以有很多种.
现在所谓的"炒股",炒的是属于公开发行的记名股票,也只有这种股票可以上市挂牌交易,其他只能依法转让而不能上市买卖.所以股份有限公司或上市公司都可以发行很多种股票,区别在于上市公司永远比股份有限公司多了一种:可以上市买卖的股票.
一,两者之间没有区别.公开募股(IPO)指的就是上市.
二,公开募股(IPO)和上市之间的联系:
狭义的上市即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IPO)指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增发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当大量投资者认购新股时,需要以抽签形式分配股票,又称为抽新股,认购的投资者期望可以用高于认购价的价格售出.
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监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之前,应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募股(IPO)的发行要求:
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核准已公开发行.
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
3,公开发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
4,股本总额超过4亿元的,公开发行的比例为10%以上.
5,公司在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上市和公开发行股票是一个叫法和做法的关系,公开发行股票标志着公司上市,进入资本市场;公开发行股票是上市的一个手段.
第二,募集设立.也是有一定的发起人发起,但是发起人只要凑齐注册资本的35%,其余的资金可以向社会公开募集.这个时候公司的注册资本也是500万,是公开发行,但是未上市. 再则就是,上市发行股票,作为上市公司最低注册资本要到达3000万元,才具有上市发行股票的资格,而且上市发行股票是需要经过国务院,证监会的批准才可以.所谓的上市是指在国内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或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买卖股票. | 0.903751 | 73.086207 | 0.052009 | 0 | 192 | 1,240 | 789.9 | 4.269531 | 0.142015 | 0.262257 | 200,200,015,276 | 金融_经济 |
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基金)是指通过发售基金份额,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独立财产,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管理人管理,以投资组合的方法进行证券投资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
1,依据运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
封闭式基金是指基金份额在基金合同期限内固定不变,基金份额可以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交易,但基金份额持有人不得申请赎回的一种基金运作方式.
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份额不固定,基金份额可以在基金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场所进行申购和赎回的一种基金运作方式.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对基金类别的分类标准: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股票的为股票基金;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债券的为债券基金;仅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的为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于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但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的比例不符合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规定的为混合基金.这些基金类别按收益和风险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即股票基金的风险和收益最高,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和收益最低.
①系列基金.又被称为伞型基金,是指多个基金共用一个基金合同,子基金独立运作,子基金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转换的一种基金结构形式.
②保本基金.是指通过采用投资组合保险技术,保证投资者的投资目标是在锁定下跌风险的同时力争有机会获得潜在的高回报.
③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与ETF联接基金.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通常又被称为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s,简称"ETF"),是一种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额可变的一种开放式基金.它结合了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运作特点,其份额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卖,也可以申购,赎回.但是,由于它的申购是用一篮子成分券换取基金份额,赎回也是换回一篮子成分券而非现金.为方便未参与二级市场交易的投资者,就诞生了"ETF联接基金",这种基金将90%以上的资产投资于目标ETF,采用开放式运作方式并在场外申购或赎回.
④上市开放式基金(Listed Open-ended Funds,简称"LOF")是一种既可以在场外市场进行基金份额申购赎回,又可以在交易所(场内市场)进行基金份额交易,申购或赎回的开放式基金.
⑤QDII基金.QDII是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的首字母缩写.它是指在一国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门批准从事境外证券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投资的基金.它为国内投资者参与国际市场投资提供了便利.
⑥分级基金.是指通过事先约定基金的风险收益分配,将基础份额分为预期风险收益不同的子份额,并可将其中部分或全部分额上市交易的结构化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评级是依据一定标准对基金产品进行分析从而做出优劣评价.投资人在投资基金时,可以适当参考基金评级结果,但切不可把基金评级作为选择基金的唯一依据.此外,基金评级是对基金管理人过往的业绩表现做出评价,并不代表基金未来长期业绩的表现.
本行将根据销售适用性原则,对基金管理人进行审慎调查,并对基金产品进行风险评价.
基金费用一般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在基金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由基金投资人自己承担的费用,主要包括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和基金转换费.这些费用一般直接在投资人认购,申购,赎回或转换时收取.其中申购费可在投资人购买基金时收取,即前端申购费;也可在投资人卖出基金时收取,即后端申购费,其费率一般按持有期限递减.另一类是在基金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基金管理费,基金托管费,信息披露费等,这些费用由基金资产承担.对于不收取申购,赎回费的货币市场基金和部分债券基金,还可按相关规定从基金资产中计提一定的销售服务费,专门用于本基金的销售和对基金持有人的服务.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第70条的规定,基金份额持有人享有下列权利:
(二)参与分配清算后的剩余基金财产;
(三)依法转让或申请赎回其持有的基金份额;
(四)按照规定要求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
(五)对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审议事项行使表决权;
(六)查阅或者复制公开披露的基金信息资料;
(七)对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份额发售机构损害其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提起诉讼;
(一)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理财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交易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百分之十时,投资人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持有的全部基金份额.
(三)基金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旗下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旗下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
(五)本行将对基金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调查和评价,并根据基金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推荐相应的基金品种,但我行所做的推荐仅供投资人参考,投资人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基金产品并自行承担投资基金的风险.
(一)对基金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调查和评价.
(二)基金销售业务,包括基金(资金)账户开户,基金申(认)购,基金赎回,基金转换,定额定投,修改基金分红方式等.我行根据每只基金的发行公告及基金管理公司发布的其它相关公告收取相应的申(认)购,赎回费和转换费.
个人投资者携带有效身份证件,机构投资者携带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注册登记证书(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民办非企业),法人代表及经办人有效身份证件等,并需提供有效的银行结算账号在柜台办理基金开户,填写基金开户申请书,个人投资者需填写风险承受能力调查表.
投资人携带本人签约的信通借记卡(个人)或公司账号的预留印鉴(机构)和凭证到柜台办理,填写代销基金业务交易类申请表,柜台受理认申购,赎回,转换等交易申请.
(一)基金投资人可以通过拨打我行客户服务中心电话或以书信,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对营业网点所提供的服务提出建议或投诉.对于工作日受理的投诉,原则上当日回复,不能当日回复的,在3个工作日内回复.对于非工作日受理的投诉,原则上在顺延的第一个工作日回复,不能及时回复的,在3个工作日内回复.
电话:010-585352888(中国证券投资者呼叫中心)
(三)因基金合同而产生的或与基金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如经协商或调解不能解决的,基金投资人可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根据当时有效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地点为基金合同约定的地点.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各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
投资人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基金.本行和基金管理人承诺投资人利益优先,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态度为投资人提供服务,但不能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能保证基金的最低收益.投资人可登录中国证监会网站( | 0.90048 | 91.911765 | 0.022786 | 0 | 272 | 948 | 800.1 | 4.191406 | 0.11904 | 0.004635 | 200,200,015,531 | 金融_经济 |
在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了外国保险集团公司和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外资保险公司的准入标准!而据最新消息显示,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也因此进入崭新阶段.
2019年5月,银保监会提出允许外国保险集团公司和境外金融机构成为外资保险公司股东,外资保险公司的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同年10月,国务院发布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决定,规定"外国保险集团公司可以在中国境内设立外资保险公司""境外金融机构可以入股外资保险公司".为落实"条例"规定,明确外国保险集团公司和境外金融机构准入条件,亟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进行修改.
此次"实施细则"修改后,外资保险公司的外方股东增加为三类,即外国保险公司,外国保险集团公司以及其他境外金融机构.同时,为保证外资保险公司的专业优势,进一步规定外资保险公司的外方唯一或者主要股东应当为外国保险公司或者外国保险集团公司.
"允许符合条件的多元化主体持股外资保险公司,可以丰富外资保险公司的股东类型和资金来源,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细则"参照外国保险公司的准入标准设定了外国保险集团公司的准入条件.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保险集团公司监管实践的差异性,"实施细则"规定外国保险集团或者其主要保险子公司需要满足相关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为巩固对外开放成果,保持制度一致性,前期银保监会发文取消了合资寿险公司的外资比例限制,此次修改删除了"实施细则"中有关外资股比的限制性规定,外国保险公司或者外国保险集团公司作为外资保险公司股东,其持股比例可达100%.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表示,""实施细则"修改后,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形成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使中外资保险机构在同一规则下开展业务,努力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对于外资险企来说,新规完善了公司股权结构,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提高外资保险公司投资国内保险行业的积极性".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包括保险业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末,境外保险机构在华共设立了66家外资保险机构,117家代表处和17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外资保险公司总资产1.71万亿元.
"2018年以来,共批准新设各类外资银行保险机构100多家.其中,一批在财富管理,商业保险,信用评级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国际专业机构,通过独资,控股或参股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外资机构投资中国金融市场积极性显著提高."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日表示.
据悉,自银保监会宣布实施取消合资寿险公司外资比例限制的开放举措以来,外资保险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666.77亿元,市场份额为6.61%,同比上升1.17个百分点.从保费增速来看,外资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7.21%,高于人身险公司平均13.49%的增幅,外资产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7.78%,高于产险公司平均0.07%的同比增幅.
业内人士认为,外资加大对中国的投资,不仅丰富了国内保险市场主体和产品,并且引进国际保险行业的资金,经验和人才,对我国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利.
王绪瑾认为,"相比国内险企比较追求做大规模的发展路径,外资险企的经营理念更值得借鉴.此外,在公司治理方面,随着更多外资险企进入国内市场,可以助力推进国内保险行业的公司治理改革".
某险企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外资持股人身保险公司比例的放开,外资进入寿险业的组织形式更加灵活,有助于提高外资寿险公司在中国内地保险市场的发展动力."与此同时,开放有助于促进竞争,竞争有助于提高效率,中国金融市场容量巨大,而保险行业更是方兴未艾,我们可以凭借各自的优势在市场中形成良性竞合,取长补短,共同在中国市场实现成功,推动寿险业的发展."该负责人说.
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保险机构法人名单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共有238家保险机构.从经营情况来看,虽然财险,寿险,再保险领域都有外资保险公司参与,但整体上我国保险公司的同质化倾向依然非常明显.比如,曾有中小公司因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直接照搬大公司的产品费率表,在产品销售环节打"价格战";还有公司以创新为名,通过期限错配,高费低价搞恶性竞争,最终被监管处罚.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一些外资保险公司以独资的方式登陆中国市场,其不同的经营理念,文化传统会在中国市场得到更多体现,这对于市场多元化,差异化的经营管理都具有积极意义. | 0.896751 | 127.2 | 0.041074 | 0 | 226 | 558 | 1,130.9 | 4.046875 | 0.146751 | 0.002081 | 200,200,015,714 | 金融_经济 |
世界当代理论经济学的殿堂中群星灿烂,然而,能够对整个当代人类经济社会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数来可能只有两个经济学家,那就是凯恩斯和哈耶克.
说凯恩斯是影响当代人类经济社会进程的经济学家,可能没有多少争议.他在1936年出版的一本薄薄的"就业,利息和货币的一般理论"(简称"通论"),不仅创生了宏观经济学,从而有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分野,而且他的思想观念和政策主张,亦在1929-1933年的大萧条后被西方国家的政府所普遍采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数十年的经济繁荣,被称为"凯恩斯革命"时代,这足以说明了其巨大影响.
正是因为凯恩斯的重大影响,在1946年他逝世时,英国"泰晤士报"的讣告中就曾称:"要想找到一位在影响上能与之相比的经济学家,我们必须上溯到亚当?斯密".在凯恩斯逝世后,其影响不但不减,反而不断增强.尽管1973年西方国家在石油危机冲击下陷入较深的经济衰退,出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滞胀",以至有了"凯恩斯革命终结"之说,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只要一些国家出现经济衰退或不景气,各国政府就屡屡重操凯恩斯主义的宏观政策.可以认为,凯恩斯的影响一直在,时隐时现,时弱时强.数年前,"凯恩斯传"的作者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曾在这部巨着的结尾预言:"只要这个世界有需要,凯恩斯的思想就会一直存在下去."2008年的世界经济衰退突然来袭,世界各国政府包括中国政府的决策层又几乎不无例外地重操凯恩斯主义的宏观刺激计划与政府干预,再一次验证了斯基德尔斯基的这一预言.
说哈耶克也是一位影响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思想巨擘,可能就有一些不同意见了.然而,细想一下,从20世纪20-40年代以奥斯卡?兰格和阿巴?勒纳等经济学家为一方,以米塞斯和哈耶克为另一方的社会主义可行性大论战,到1944年一出版就石破天惊的"通向奴役之路",再到1960年的"自由的宪章"和1988年的"致命的自负",哈耶克数十年持之以恒所宣扬的自由市场经济理念,以及他对中央计划经济的理论批判,曾唤醒了世界各国多少人对中央计划经济的效率和可行性的盲信和迷梦?美国里根总统和英国撒切尔夫人等西方保守主义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所推行的私有化改革和减少政府对市场干预政策,可以被认为是哈耶克思想和理念的实现.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社会转型,中国,越南等国家的市场化改革,也似乎是标识了哈耶克所信奉的市场经济理念的凯旋.没有哈耶克,21世纪初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哈耶克与凯恩斯均赢得了世界性的巨大声誉,这一点似乎今天无人能置否.然而,似乎有点奇巧的是,凯恩斯与哈耶克,在经济理论,政策导向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见解,可谓是一对宿敌.在公开出版物乃至许多学术聚会的场合,二人曾进行过旷日持久的争论.即使在凯恩斯逝世后(凯恩斯长哈耶克16岁),这场争论还没有结束.一直到1992年逝世前,哈耶克还悻悻地说,他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好好地清算凯恩斯的思想和理论.
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尽管哈耶克与凯恩斯在经济学方法,学术观点,理论建构和政策主张上格格不入,但二人却是私交甚笃的诤友,且上帝似乎一开始把就他们二人的命运关联在一起送到20世纪的人类社会.上帝好像正是为了凯恩斯而造了一个哈耶克,或反过来说,正是为哈耶克后来的成就和巨大影响而先造了一个凯恩斯.哈耶克晚年一次访谈中亲口承认,正是伦敦经济学院的院长罗宾斯先生看不顺眼凯恩斯在剑桥的风光和日益俱增的理论影响,才专门从奥地利请来当时只有35岁的小伙子哈耶克来伦敦,做他对付和批判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枪手".对此,哈耶克曾公开说,当时罗宾斯请他这几乎在维也纳还没有正式教职且不怎么会讲英语的小伙子来伦敦经济学院这经济学的顶尖学府,并直接聘他为经济学和统计学教授,"这从头到尾全是运气".由此似可认为,没有凯恩斯,可能就没有后来哈耶克的学术之路.
哈耶克与凯恩斯,不但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主张上几乎针锋相对,在语言风格上也几乎截然相反.自幼受德奥思辨哲学语言教育的熏陶,加上其研究领域横跨经济学,哲学,法学,政治学以及心理学诸多领域,使得哈耶克的语言极其晦涩难懂.近些年来,我接触到许多外国经济学的教授,法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名家,好像大家都说哈耶克的思想和文着极其难懂,甚至连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前院长都直言告诉我说他读不懂哈耶克.而凯恩斯无论是着述,还是讲演,均妙趣横生,语言极其极美.这与哈耶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英语世界的学术圈子中,许多人都认为,凯恩斯在散文写作方面已达致炉火纯青的境界.
然而,尽管凯恩斯语言极其优美,但他的"通论"也是一本举世公认的晦涩难懂的书,以致像美国当代经济学泰斗萨缪尔森这样的大师也承认很长时间读不懂这本书,并在20世纪50年代还说"在麻省剑桥没有任何其他人真正知道该书的内容是什么".另外,制度经济学大师张五常也常说他十分欣赏凯恩斯的天才,文笔,赚钱之道和广泛兴趣,但他也一直读不懂凯恩斯的"通论".
正是由于凯恩斯和哈耶克的主要著作和思想都是极其艰涩难懂,多年来,这两大思想巨人也成了被人们误读最多的经济学家.一方面,由于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坚持弘传自由市场经济的自发秩序理念,几十年从未改变过,使国内外许多人把哈耶克理解为一个主张政府无为而治的"小政府主义者"甚至"无政府主义者";另一方面,大家又几乎全把凯恩斯想当然作为一个主张大政府,赤字财政,国有化和政府干预主义的鼻祖.殊不知这均是对这两位杰出经济学家和思想大师的误读.
为什么会如此?两位思想大师的著作和理论高深只是问题的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当今国内外大学的经济学教育中,大家都只读教科书,只读时髦的最新papers,别说学生,就连大部分教师们也花不起时间去啃哪些艰涩难懂的经典古董了.加上网络搜索时代的突然来临,今天还有几人能坐下来读些旧书经典?一些名家大腕说凯恩斯和哈耶克是什么,大家就人云亦云,众传我播,结果把哈耶克,凯恩斯等这些人类思想史上的大家理解和传播得面目全非.在此情况下,能安静地坐下来再读一些思想家的经典之作,理清他们的真实思想,还他们理论的本来主张,就变得尤其珍贵和难得了.于是,在本专栏中,笔者将重读哈耶克,重读凯恩斯.如时间允许,也许还会有重读斯密,重读马克思等系列.
记得当代法国大哲学家德里达生前曾提出过一个"播撒"(dissemination)理论,意思大致是说,一旦某一思想家把自己的着述出版或发表了出去,原来的文字思想好像就成了独立生命的种子,在人世间和思想界不断地"播撒".现在,凯恩斯和哈耶克两大思想巨人的思想和理论在当今世界仍在不断地"播撒"和"延异"(la diff口rance).但愿笔者的重读经典系列,能够尽量接近这些大师思想的原义,而不再产生新的"误读",且尽量少些"延异". | 0.908141 | 252.363636 | 0.001446 | 0 | 381 | 744 | 787.4 | 4.316406 | 0.135086 | 0 | 200,200,015,787 | 金融_经济 |
亚洲四小虎是指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四国.这四个国家的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高速发展,经济实力仅次于亚洲四小龙,因而得名.
可惜的是,随着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打击,这四小虎未能像四小龙一样打稳经济基础,经济发展速度减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泰国,印尼和菲律宾欠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大笔债务,马来西亚实施多项硬性保护国家金融体系的货币管制条例,并在种族问题方面有不平等政策,遂开始固步自封.而在印尼,亚洲金融风暴的打击也间接引发了当地的排华暴乱.
泰王国(泰语: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通称泰国(泰语: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其西部与北部和缅甸和安达曼海接壤,东北边是老挝,东南是柬埔寨,南边狭长的半岛与马来西亚相连.
泰国旧名暹罗,1949年5月11日,泰国人用自己民族的名称,把"暹罗"改为"泰",主要是取其"自由"之意.
泰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突飞猛进,跻身成为"亚洲四小虎"之一,是世界的新兴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经济体之一.泰国是亚洲的粮食净出口国,世界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之一.电子工业等制造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变化明显,汽车业是支柱产业,是东南亚汽车制造中心和东盟最大的汽车市场.
泰国是世界最闻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泰国是佛教之国,大多数泰国人信奉四面佛.佛教徒占全国人口的九成以上.泰国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和创始国之一,同时也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泰国为吸引外资,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
1990年4月,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有关义务,取消了经常项目国际支付的限制.
1991年,开始减少了对资本项目交易的外汇限制.
1992年,对外资开放,允许国内投资者直接通过银行获得低息的外国资金,立刻就吊起了人们肆意借贷低息资金的胃口,一发而不可收.
1994年,又进一步放松了这方面的限制,比如放宽出入境时可携带的外币限额;允许持有泰国离岸银行执照的外国银行在泰国各城市设立分支机构等等.
但是,在实行金融自由化的同时却未能完善金融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不经意间使外汇投机的渠道增加,引"狼"入室,门洞大开,从而加剧了投机者对泰国金融稳定性的冲击.
菲律宾共和国(他加禄语:Republika ng Pilipinas),简称菲律宾,位于西太平洋,是东南亚的一个群岛国家,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菲律宾人的祖先是亚洲大陆的移民.在14世纪前后,建立了海上强国苏禄王国.1565年,西班牙侵占菲律宾,统治菲300多年.1898年美国占领菲律宾.1942年,日本占领菲律宾.二战后,菲律宾重新沦为美国殖民地.1946年,菲律宾独立.
菲律宾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它融合了许多东,西方的风俗习惯特点,富于异国风情.菲律宾群岛的种族与文化为数众多,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菲律宾最早的居民,随后南岛民族的迁徙陆续带来了马来文化,随着宗教与贸易发展也带来了印度文化,华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
菲律宾主要分吕宋,米沙鄢和棉兰老三大部分,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主要成员国,也是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24成员国之一.
菲律宾为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及世界的新兴市场之一,但贫富差距很大.菲律宾经历数次经济快速成长.然而政局时常动荡,政府贪污腐败,社会的不安定已成为阻碍其继续发展的一大因素.
菲律宾是东南亚国家联盟主要成员国,也是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21个成员国之一.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 0.896164 | 84 | 0.013307 | 0 | 162 | 508 | 527.1 | 4.269531 | 0.161376 | 0 | 200,200,015,898 | 金融_经济 |
本文摘要:概要:当前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统合开始面对困境内部的次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态势有增无减.
概要:当前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统合开始面对困境内部的次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态势有增无减.与长三角地区稳健趋向的诱致型统合模式比起泛珠三角的区域经济统合具有显著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烙印.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效应是将西部大研发,中部兴起与东部对外开放融合一起构建国内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与对外经济战略融合的理性自由选择.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效应;泛珠三角 一,问题明确提出与研究综述 2003年9月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概念月明确提出.
之后到2006年7月底泛珠三角区域总计签订各类合作协议65个其中官方协议43个非官方协议22个.截至2007年第四届绿珠洽谈会完结合作各方总计签下项目1.4万个总金额多达1.6万亿元.预示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前进泛珠三角地区学术界和政府特别是在是广东,香港,广西,云南等地区对于该项议题的研究一度方兴未艾.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大自然有针对咄咄逼人的长三角等地区合作形势的考虑到然而与长三角地区稳健趋向的诱致型统合模式而言泛珠三角的区域经济统合则具有显著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烙印1].不可否认由于国内权威主义导向的管理模式政府是制订各级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中不可忽视的关键介入变量.当前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统合开始面对困境内部的次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态势有增无减.
预示2007年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准后重庆和成都成立全国专责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沦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特别是在是批准后绿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下降为国家战略不言而喻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统合的战略地位和功能更进一步下降.基于此目前广东的区域经济战略有所膨胀战略焦点改向全面前进粤港澳密切合作的大珠三角战略.
与此同时稳健前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2].2009年1月国务院施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 - 2020年)"其中将绿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划入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绿珠合作中面对的战略前景问题与不确认因素有所减轻.
预示区域经济战略调整与形势演进关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国内学者从现代科学分析与规范分析层面一度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例如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提倡初期多数学者则对泛珠三角统合所持认同和反对态度.
但有的学者指出绿珠统合与大小珠三角的发展实质上包含冲突运作好后两者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总结一起现有成果是以经济学,管理学的现代科学研究居多3].然而现有关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依然不存在显著的功利导向与战略缺位.
当前各地政府在经济发展中都不存在本地区利益最大化的个人政绩博弈论与理性预期在横跨区域根本性基础设施建设上对己不利的就积极参与有利的就消极对待甚至阻扰推迟4].有的省区政府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建设实质上所持从容态度对于自己在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定位和参予国际竞争的定位不存在战略缺陷.作为一种比较对外开放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一直缺少战略效应的系统研究区域经济合作缺少具体的整体利益指向和战略效应导向那么绿珠统合不致逃不过短期行为的发展终局.因此本文基于宏观研究视角注重演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效应问题.
二,区域战略效应的分析框架 在西方区域经济学中一般来说注目经济快速增长的空间特性市场和制度等因素作为外生条件一般不予考虑而中国现有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因未引进体制转轨和制度变迁的变量仅有从政府不道德角度来思考问题因此无法深刻印象说明了当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参予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实践中的全部简单内涵.制度快速增长分析关于经济快速增长的主流理论的着眼点主要是整体经济结构变动中的资源有效地配备和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制度变迁并不关心制度变迁的空间差异性5].当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以分税制的创建为标志创建了以地方分权化管理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运营模式.国内区域经济格局的构成在充份获释了放开管制充分发挥地方优势以推展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极大潜力以后早已开始展现出诸多负面战略效应.
从战略效应的特征来看:一是地方政府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中占据主导地位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影响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并在市场条件,经济基础和地区优势等方面构成差异化的空间特征.二是区域经济向比较独立国家且具备堵塞偏向的综合经济系统发展使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空间受到限制.在宏观经济层面这一偏向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为整体经济结构的流失并常有渐渐激化的趋势这早已沦为制约国内区域经济长年稳定增长的主要障碍.
三是由于地方性企业在茁壮中的空间蔓延首度超越了地区经济的封闭性进而有可能引起地区间经济利益的冲突和竞争激化.这一空间结构能否向着合理化方向演变关键是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和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能否为此获取合理的制度决定与确保. 在中国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背景下市场化进程是推展区域经济合作的最重要动力.
在转轨经济学理论显然我国渐进式改革的路径自由选择客观上是由地域广阔,地区差异相当大的现实国情所要求的.因此市场深化发展具有自身的进化逻辑在国内国际两个有所不同层面上按照一定次序深化发展6].
就目前经济发展演变所处的阶段来看对外开放是一旦对外允诺对外开放某个领域的市场则立刻包含自下而上的压力被迫本地市场规则逐步与外部市场规则互通.由于转轨过程中改革和对外开放同时起到于市场化进程而中国泛珠三角区域地域广阔各地区差异大市场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有所不同国内的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进程因地区差异而早已构成市场化在地区间的战略效应差异.差异化的地区战略效应展现出为有所不同地区在改革和对外开放两方面进程的异步性并在市场容量,结构,范围和规模上具备显著的地区特征统一的大市场不能首先通过区域或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来前进.
从理论上分析区域对外经济战略可以带给贸易移往效应和建构效应增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提升低收入.前者是由于区内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避免性刺激了区域内贸易的发展后者主要是由于区域贸易具备一定的排他性带给的是由于对区外保持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使区外出口商失去某些竞争优势而使区内原本与区外的贸易改向区内.
对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来说交易成本的减少不利于增进区域合作进程对于国内的区域统合进程来说也某种程度如此.因此利益涉及的区域经济合作已沦为国内各地区提高竞争力的现实自由选择. 三,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效应分析 区域经济合作客观上具备统合地区要素资源的功能它对减缓建构和完备区域市场体系改变地方政府职能改良区域资源配置方式创建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协商机制顾及有所不同地区的均衡发展等都明确提出了新的拒绝.另外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扩大了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空间早已沦为宏观经济调控在有所不同国家,地区,产业以及经济微观层面产生实际效果而无法容忍的一个中间环节和层次7].
对于泛珠三角区域的统合进程来说区域合作的战略效应研究包括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贸易模式,中央与地方关系,地区与地区等多层次简单关系的综合性战略效应研究. 1.增进中部兴起与西部研发 中国经济学家在糅合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总结国内外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型更为成型的有梯度研发战略,"T"字型战略, "∏"字型战略以及由"∏"字型战略特京广线包含的"进"字型战略等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国经济高速快速增长的同时地区发展差距日益不断扩大早已沦为影响社会人与自然,政治平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隐患.针对现实情况中央政府在2006年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构和谐社会的拒绝明确提出了构建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按照功能区建构区域发展格局和完善区域对话机制的总体战略.然而泛珠三角不少内部成员在区域统合概念明确提出以前早已分别与其他区域经济体系维持着某种联系而且目前依然维持紧密的经济关系.
在区域合作格局多元化的情势下每一个成员在参予区域经济合作方面是权利的他们可以展开开放式的多元化自由选择.例如江西利用区位优势制订了和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同步带入全球化的发展战略;福建则北承长三角,南相接珠三角,东连台湾,西进湘赣;广西与云南则要相连东盟等.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多种形式展开.
因此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首先不会从地缘经济结构和资源配置方面构建要素优化提高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整体国内和国际竞争力以看见的手来引领和筑堤因中部兴起与西部研发而在经济发展方面面对的困境和难题解决问题东部沿海繁盛省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 0.958036 | 175.15 | 0.043503 | 0 | 332 | 946 | 1,431.1 | 4.226563 | 0.067656 | 0.033605 | 200,200,015,999 | 金融_经济 |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托管业务专业委员会发布行业数据,截至2022年6月末,浦发银行资产托管规模突破15万亿元,位居全市场第四,多项重点产品排名领先.
浦发银行是业内较早开展资产托管业务的商业银行之一,自2003年至今,已经成为国内托管资格最全,服务客户最广,运作经验最丰富的托管银行之一.秉承"专业化引领,数字化驱动,立体化风控,集约化运营,特色化服务"的经营思路,持续推动业务结构转型,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体现"金融为民"的使命担当.近期,该行推出"靠浦托管"业务品牌,加强了托管业务的体系化经营,进一步助力"轻型银行"建设.
专业化引领,落地业内多项"首批"
据浦发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该行近年来托管业务加速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就是"创新"二字,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流程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
近年来,浦发银行聚焦金融要素市场建设,相继落地多项重大创新热点产品,包括托管市场首支公募REITs基金,首批多支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首批多支利率债指数基金,首批上海金ETF基金等.凭借专业能力的提升,推动业务高速发展.据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该行已实现行业首批全国职业年金托管业务全覆盖,近三年的公募基金托管规模平均增长率超过70%,互联网托管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在50%以上.
数字化转型是金融机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资产托管业务作为全行数字化应用和体验的排头兵,积极构建"全程可视,全域可控,全线智能,全景服务"数字化服务体系.以互联网托管业务为例,系统日处理业务数据文件达300G,单日交易峰值笔数超1亿笔,服务6亿投资者.
应用RPA,人工智能等科技技术,以数据流驱动工作流,实现业务流程全面线上化.打造全渠道,全链条的综合化服务平台,以多层次分析体系为客户投资决策与管理提供更专业,全面的帮助.
浦发银行托管系统采用微程序和分布式架构,具备稳定,可靠和快速横向扩展能力,具有物理独立的多重托管清算应急通道,在极端情况下确保资金清算业务高效处理.托管运营风险监控平台,可实现全流程实时,动态预警.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托管业务完善的自动化事中,事后投资监督,内嵌的托管账户多级管控体系,为客户资产安全和合规投资保驾护航.
面对各类突发事件可能导致的业务连续性风险,浦发银行按照"人员互备,多点切换,无缝衔接,远程保底"策略建立了应急灾备体系,实现全时段服务输出,多种管控手段组合叠加,保障业务平稳运行.2022年3月上海突遭新冠疫情反弹影响,合肥分中心发挥异地备份优势,应急承接上海大批量业务,确保"快响应,零差错,优服务".
随着托管业务规模日益增长,业务运作的复杂程度也不断提升,浦发银行自2016年开始着力打造"一个中心,两地运营,统一标准,高效响应"的全行托管集约化运营体系,并成为业内首家托管业务全部集中总行运营的商业银行,大幅提升运营承载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有力支撑业务快速发展.
私募基金托管个性需求多,运营风险高,投资监督复杂,作为全行业领先的私募基金托管机构,浦发银行组建了具有法律,会计,审计,科技等专业背景人员组成的专家服务团队,自2020年6月起,针对80余项私募业务特定场景制定处理规则,实现了流程标准统一,运营规范高效,监督提示到位,资产保管安全,得到私募基金头部公司的广泛认可,为行业规范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服务为本,客户为要.浦发银行在2018年于业内率先搭建托管业务分层分类客户服务体系,可快速识别流程堵点,精准定位服务痛点,敏锐把握需求变化,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浦发银行还通过集团协同赋能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例如,2022年6月某头部基金公司需在一天内完成募集超百亿资金,浦发银行前瞻布局,在产品发行的关键时刻,给予客户支持 及时解决了发行问题,顺利完成既定募集目标,也提振了市场信心.
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资产托管业务在服务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作为总部位于上海的浦发银行,积极担纲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重任,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19年7月,落地市场首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题ETF基金托管业务;2022年4月,落地首支张江自主创新50ETF基金托管业务.
今年3月上海遭遇新冠疫情反弹,浦发银行迅速搭建服务绿色通道,全力保障业务畅通,自2022年3月中旬至6月末,累计响应1600余笔投资应急划款需求,5800余笔退休人员年金待遇支付,践行"金融为民"的责任使命.
此外,浦发银行还积极推进金融普惠,主动减免小微企业养老金账户管理费等费用,2021年减免相关管理费超80万笔,金额超500万元.
鉴往知来,砥砺致远;匠心所致,成就所托.浦发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浦发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将沿着该行十四五发展战略的路径,凝聚新动能,增创新优势,展现新作为,立足上海,服务全国,放眼全球,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加快建设等方面贡献更大力量和智慧. | 0.899024 | 120.588235 | 0.0049 | 0 | 208 | 487 | 1,567.6 | 4.136719 | 0.15122 | 0 | 200,200,016,133 | 金融_经济 |
一般来说,负债增加会导致净资产收益率的上升.
企业资产包括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股东的投资,即所有者权益(它是股东投入的股本,企业公积金和留存收益等的总和),另一部分是企业借入和暂时占用的资金.企业适当的运用财务杠杆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借入的资金过多会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但一般可以提高盈利,借入的资金过少会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股东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财务指标.
其中,平均净资产=(年初净资产+年末净资产)/2
该公式的分母是"平均净资产",也可以使用"年末净资产".如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可按下面公式计算: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年度末股东权益×100%
ROE(杜邦公式)=净利润/净资产=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财务杠杆).
(1)净资产收益率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2)一般认为,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的保证程度就越好.
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因素主要有总资产报酬率,负债利息率,企业资本结构和所得税率等.
净资产是企业全部资产的一部分,因此,净资产收益率必然受企业总资产报酬率的影响.在负债利息率和资本构成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资产报酬率越高,净资产收益率就越高.
负债利息率之所以影响净资产收益率.是因为在资本结构一定情况下,当负债利息率变动使总资产报酬率高于负债利息率时,将对净资产收益率产生有利影响;反之,在总资产报酬率低于负债利息率时,将对净资产收益率产生不利影响.
因为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子是净利润即税后利润,因此,所得税率的变动必然引起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通常.所得税率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反之,则净资产收益率上升.
下式可反映出净资产收益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明确了净资产收益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用连环替代法或定基替代法,可分析各因素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5.净资产收益率的因素分析案例[1]
税率变动的影响为:10.56%-9.91%=十0.56%
可见,公司2000年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主要是由于总资产报酬率下降引起的;其次,资本结构变动也为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带来不利影响,它们使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了6.72%;利息率和所得税率下降给净资产收益本提高带来有利影响,使其提高了0.85%;二者相抵,净资产收益率比上年下降5.88%. | 0.876248 | 58.941176 | 0.018127 | 0 | 166 | 202 | 310 | 4.160156 | 0.164671 | 0.014493 | 200,200,016,179 | 金融_经济 |
中国经济显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为全世界所瞩目,特别是高速发展中呈现出自身鲜明特色的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无法用现有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进行解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宇在接受"经济日报"专访时认为,如何正确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增强中国经济学的自觉自信,是当前中国经济学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也为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创造了难得的历史契机.
记者:你近期提出,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近年来之所以屡屡提出"中国经济崩溃论"却频遭失败,是因为西方经济学理论存在着严重缺陷,不能简单套用于中国现实.为什么这样说呢?
张宇:这是因为西方经济学历来具有二重性,既有合理有用的一面,也有不可否认的意识形态因素.比如,崇尚私有制而反对公有制,崇尚个人自由而反对集体利益,崇尚资本主权而反对劳动主权.同时,在理论上还存在一些严重弊病.比如,重逻辑轻历史,重形式轻内容,否认不同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差异,排除技术,制度,政治,文化等因素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当做人类永恒不变的经济形式.其中一些即使是在一定时期属于比较科学的理论,也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历史经验,价值取向,文化背景和逻辑结构为前提的,不能照搬照抄,而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
特别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崇尚普遍性一般性,排斥特殊性个别性,试图用一种统一模式强加给多样化的无比复杂的现实,以这样的思维逻辑看待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必然结果就是:把中国改革开放在实践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曲解为"市场扭曲";中国经验至多是"转型经济学",即向资本主义完美市场的过渡阶段,没有经济学的普遍意义.总之,一切不符合主流经济学标准模型的做法,都被看作是对一般规则的偏离和扭曲.很明显,这种思维逻辑是完全错误和极其有害的.
记者:你提出,当前中国经济的理论发展正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如何理解这一机遇呢?
张宇:建国之初,针对当时经济建设照搬苏联模式的问题,毛泽东就提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发展奇迹,为世界发展做出了的历史性贡献.中国是一个具有广袤的土地,众多的人口,悠久的传统并处于发展和转型中的社会主义大国,面临着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几重重大的历史变革在同一个时代的交织和叠加,使中国的实践为当代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无比丰富和鲜活的素材.
早在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通过之后,邓小平评价这个决定"写出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30年过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伴随着实践的蓬勃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着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丰富实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学术话语体系的任务,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更加重要,这是在经济领域中树立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记者:中国的经济理论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
张宇:中国经济理论和经济学发展方向概括起来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习吸收国外优秀成果,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扎根历史,服务现实,开放融通,兼容并包,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中国的经济学理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持,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作出贡献.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的立场和价值观,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科学理论和分析经济现象的完整的理论范式,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就失去正确的方向.
第二,正确借鉴西方经济学.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深入地加以研究,批判性地加以借鉴,有条件地加以运用,吸收其合理有用的成分,摒弃其错误的和意识形态的因素.以我为主,洋为中用,绝不能盲目崇拜,全盘照收.
第三,紧密联系中国的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活的源泉,绝不能脱离实际,脱离时代,脱离国情,沉溺于追求所谓的"普适价值"和"普适理论".要立足中国实践,面向中国问题,并从中总结经验,构建话语,提炼思想,创新理论.
第四,扎根中国的历史.当代中国的经济学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悠久历史和丰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只有深深扎根中国历史,坚守优秀传统,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才能根深叶茂,生生不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脱离了中国的历史,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脱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脱离了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是难以正确认识中国的.(经济日报记者 张 伟 孙 璇)
原文链接: | 0.901897 | 135.0625 | 0.010688 | 0 | 266 | 684 | 684.6 | 4.351563 | 0.110134 | 0 | 200,200,016,366 | 金融_经济 |
行销是指接触客户,让他们购买产品和服务. 用于行销的方法和技术多种多样,很难确定哪一种适合您的公司. 为了接触目标受众,最成功的公司采用各种行销策略. 一些最成功的公司结合使用这些技术,而另一些则只专注于一种. 例如,迪士尼-ABC 公司制作了第一个电视广告.
行销是探索目标市场需求并为其创造价值的过程. 它可能包括选择目标受众,开展广告活动,参与公共活动或设计吸引客户的产品. 它还可能包括创建品牌社区并与零售商就要销售的产品进行谈判. 在大多数情况下,卖方将进行行销. 这一点在康卡斯特等最好的品牌中很明显,它们在 Twitter 上吸引客户.
公司在创建品牌时需要了解可能购买其产品和服务的人的人口统计数据. 就消费品而言,这很可能是零售店或批发商. 在工业市场上购买产品需要更多的时间,也需要更多的决策者. 一家公司可能只在网上销售其产品. 无论如何,重要的是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客户对不同行销策略的反应.
今天有许多行销方法可用,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来实现预期的结果. 虽然对外行销在过去很流行,但新的沟通渠道和世界的数字化转型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过程的性质. HubSpot 的行销创新时间表是对行销发展的有趣观察. Convince & Convert 总裁兼 The Now Revolution 的作者 Jay Baer,Clayman Advertising 客户开发总监 Marjorie Clayman,Steve Dawson 和 Gini Dietrich 只是依赖这种方法的众多示例中的一小部分.
最优秀的行销人员明白行销不仅仅是关于广告; 它是关于吸引目标受众的过程. 信息和行动的结合是行销成功的关键. 行销是整个业务. 它包括产品,品牌和客户. 客户体验是行销的核心. 从产品展示到服务,公司就是一个品牌. 因此,它与观众互动的方式对于成功至关重要.
行销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涉及识别和分发产品或服务. 它涉及确定产品的需求和价格. 它还包括确定价格. 它有助于确定产品是否有利可图. 它还包括购买的时间. 创建产品后,就该开始对其进行广告宣传了. 只要受众感兴趣,行销就会提高企业的效率. 如果它传达了令人信服的信息,它将增加销售额.
行销需要奉献精神和不断的努力. 使用各种方法来接触目标受众是增加收入的好方法. 通过将合适的价格和产品放在合适的客户面前,您可以建立持久的关系. 良好的行销策略还将通过您的品牌故事与他们建立联系. 无论您销售哪种产品类型,您的目标都是产生收入.
这七个 P 为制定战略行销决策提供了指导. 这有助于您吸引正确的受众并吸引正确的人. 如果在正确的位置找到您的产品和/或服务,您将能够发展您的公司. 这些 7P 可以帮助您找到您的受众. 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们来吸引他们. 将它们用于您的优势.
多种格式的广告将帮助您推销您的产品和服务. 在电视,广播和印刷品上投放广告都是接触客户的好方法. 社交媒体的力量可以用来建立关系. 对于推广产品和建立关系,电子邮件可以证明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联系客户的另一种有效方法是向他们发送电子邮件通讯. 您企业的成功取决于正确的产品和定价. 这些是成功行销活动的关键.
Amanda Welch | 0.878877 | 135.4 | 0 | 0 | 259 | 300 | 657 | 4.050781 | 0.135894 | 0 | 200,200,016,440 | 金融_经济 |
人民币只在国内才叫"人民币"出了国就变了称呼?不是"RMB"
古人云"物以稀为贵".人们最稀罕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钱"(货币)了.早在上古时代,人类就懂得用贝壳进行交易,之后发展成铜钱或金银.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便捷高效,方便携带的纸币应运而生.
而随着国际交易市场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也变得更加频繁.就拿中美两国为例,前两个月,中美之间的贸易总值为7163.7亿元,增长达69.6%.频繁的经济交流也使得各自的货币在对方2022内不断流通.外国货币到中国,都有一个中国的名称.美国的货币流到中国后,中国人叫它美金.后来美国货币又与黄金脱钩了,人们又改口叫它美元.
美国的钱叫美元,泰国的钱叫泰铢,法国的钱叫法郎,俄国的钱叫卢布......那中国的钱呢?国际上是如何称呼人民币的呢?叫法着实出人意料.
可能大多数人们会认为应该叫"RMB",即人民币的拼音缩写,这其实是不对的.这只是国内人们自己的叫法,外国人一般不这么叫,或者说这不是普遍的叫法.
在国际上,外国人普遍把人民币称为"中国元".即"ChinaYuan"英文缩写为"CNY".因为CN代表中国,即China的缩写代码,后面加个Yuan的缩写Y,即是"中国元"的缩写了.
而且目前我国人民币也得到了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认证,CNY成为了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官方称呼.所以说,CNY才是国际标准货币符号,"中国元"才是国际标准叫法.这种叫法在中国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并且叫起来拗口,也很奇怪,但它是国际上唯一的标准称谓.你以前知道吗?
有道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货币的发展也是如此.每个2022都希望自己的货币有朝一日能成为国际通用货币,中国也不例外.自2009年中国启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已正式开始国际化.
在过去的12年里,从贸易结算到金融投资再到储备货币,人民币已连续8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结算货币.除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外,人民币迅速崛起,成功跻身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
2022年,在全球疫情依旧严峻的大背景下,国内严防严控,迅速遏制了疫情的蔓延,这使得中国能够GDP平稳有序地增长,达到101万亿元的水平,增长了2.3%,成为包括欧美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2022.
也是在2022年,中国货物贸易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均创历史新高,全年进出口总值超过32万亿元,国内经济也正朝着稳步复苏的方向发展.到了2022年,我国经济向好态势明显,其中境外投资方面表现抢眼.
截至今年7月末,境外机构投资者累计持有银行间市场的中国债券3.48万亿元,较2022年7月末增加2228亿元,创2017年7月份债券通开通以来新高.而且,交易的便利,也会促进"中国元"的国际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又将金钱交易进一步便捷高效化,衍生出"扫码"和"刷脸"等新型交易模式,出门不用带钱包,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全部搞定,这就是所谓的货币"去纸化".
除了"扫码"和"刷脸"这些大家相对熟悉的支付方式,一种新兴技术的诞生,更加速了货币去"纸化"的进程.这就是NFC(近场通信)技术.作为一种小额度电子货币交易方式,其操作方式也十分便捷.
使用了NFC技术的设备(例如移动电话)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交换,也就是说,在交易过程中,只需两个手机碰一碰,便可完成交易.该系统操作简单,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适合用于多种场合的日常付款,令其迅速打入了国际货币交易市场.
如今,人民币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和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就是说,大家做生意都用我们的"钱"来交易.而且全世界有70多个2022使用人民币作为官方储备货币.意思就是,全球许多2022存钱都用我们的"中国元".这就是国际社会对我们2022信用的信任.
所以说,人民币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相比于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人民币国际化道路还任重道远.
不管中国的纸币叫"人民币"还是"中国元"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纸币的价值,价值越高表明中国的经济越发达,这是最关键的.
随着我国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上升,未来使用人民币的2022会越来越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民币也会成为世界货币.我们也相信我们的2022会越来越强大,毕竟人民币的价值不仅造福2022,也同样可以让我们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 0.878771 | 94.210526 | 0 | 0 | 170 | 576 | 1,080.2 | 4.125 | 0.183799 | 0 | 200,200,016,460 | 金融_经济 |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备受关注.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主要数据日前均已出炉,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国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在总体"稳"的基础上继续向着高质量发展"进",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但与此同时,经济增速回落,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全国多地限电......全球疫情走势和经济走势趋于复杂,一些新情况和老问题交织叠加,风险挑战依然不减.
观察中国经济,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方能在短期波动中认清大势,在压力挑战中发掘深层动力,在亮点韧性中提振信心,为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新华社记者近日梳理了十大社会关切,海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采访权威部门和权威人士作出回应.
(一)如何看待当前经济走势,中国经济后劲何在?
相比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第三季度同比增速回落至4.9%,如何看?
9.8%的前三季度增幅,远高于年初制定的"6%以上"的年度增长目标,也高于全球平均增速和主要经济体增速,可谓来之不易,殊为难得.应该说,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着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的持续恢复态势.
但相比今年一季度18.3%,二季度7.9%的经济增速,三季度增速"破5"却颇受关注,甚至引发一些担忧声音.
季度增速放缓原因何在?
基数效应是一大因素.-6.8%,3.2%,4.9%,6.5%,中国经济在去年四个季度划出的这条上扬线,预示着今年中国经济走势必然会"前高后低",而且坡度比较陡峭.
短期性因素也带来一定冲击.下半年以来,国内疫情局部多点散发,河南,山西先后遭受暴雨洪灾,加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原材料价格高企等多重因素,经济复苏之路遭遇困难.
在调控工具充沛的情况下,经济增速再快一点非不能也 - - 面对经济下行挑战,中央保持战略定力,坚决不搞"大水漫灌",采取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减少对房地产和债务依赖等举措,释放出不走粗放增长老路,坚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信号.
"第三季度增速放缓,从长远来看对中国经济是好事."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评论称,如果中国不经历这些结构性调整,经济增长会更快,但中国经济可能就不会走上正确的轨道.
观察经济形势,既要看短期,更要看长远,看大局,方能拨云见日辨明大势.
多重风险挑战下,中国经济"稳"的特征依然鲜明,并且亮点突出.
前三季度经济仍在合理区间运行;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4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95%;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物价总水平低位平稳;进出口和利用外资依然保持高位增长,外汇储备已连续5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6月8日,收割机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的麦田里收割小麦.新华社发(武纪全 摄)
生产形势稳中向好,创新动能不断增强 - -
另一方面更要坚信,尽管中国经济面临较为复杂的阶段性,结构性和周期性问题,但我们有办法,有能力稳住持续恢复态势,保持战略定力,不断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压力面前,信心比黄金更珍贵.
中国是具有强劲韧性的超大型经济体,这种韧性来自近1.5亿市场主体的竞争力,来自经济体系的完整性,来自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和亿万人民通过艰苦奋斗实现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目前,国际机构普遍预测中国经济今年仍能实现8%左右的经济增长.
纵观大势,我们完全有能力也有条件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大势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也必将会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二)消费投资后劲怎样,扩内需这盘棋该如何下?
消费和投资是实现扩大内需的"双引擎".今年上半年,内需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超过80%.
消费在回暖.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057亿元,同比增长16.4%,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4%,比上月加快1.9个百分点,市场销售进一步加快.
全球疫情蔓延下,中国消费市场韧性更加凸显,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8%,比上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同时,升级类消费较快增长,线上消费持续火热.
消费也呈现跌宕起伏之势.8月,受疫情多点暴发冲击,消费同比仅增长2.5%,增速比上月回落6个百分点,为近一年来的新低;9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叠加促消费政策和中秋消费拉动,消费进一步回暖.
投资也不乏亮点.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3%,实现稳定增长.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高于全部投资增速7.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7%.
但也要看到,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均较上半年有所放缓.疫情反复对服务消费,接触性消费造成持续负面影响;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幅度较大及疫情和汛情影响,投资增速放缓.
考虑到当前外部环境多变,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出口增速可能的回落,稳住并扩大内需更为关键.
未来消费走势如何?鉴于去年基数因素,今年消费增速总体将呈现"前高后低"格局,10月份乃至整个四季度消费仍将延续平稳恢复态势,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达到44万亿元.
总体而言,我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升级势头明显,消费复苏基础仍然稳健.
中国百姓的消费潜力有多大?透过这组数据可见一斑:国庆档电影"长津湖"上映以来,票房已突破52亿元,超1亿人次观影,外媒称赞这是"疫情暴发以来好莱坞电影无法比拟的惊人数字".北京环球度假区开园之日,门票快速售罄."华尔街日报"认为,"门票秒空"反映了中国游客巨大的消费热情.
未来,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将持续落地:进一步稳定和提振大宗消费,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加大农村市场开拓力度,促进餐饮市场更快更好恢复,促进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投资稳定增长也有支撑基础.连日来,浙江,天津,湖南等多地重大项目陆续启动开工."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扩大有效投资的"路线图"已然绘就,102项重大工程项目稳步推进.未来几个月,更多扩内需举措的出台,有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进一步畅通国内经济循环,更有效激发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
(三)外贸"高光时刻"能否持续,如何稳主体稳订单?
外贸,在最新出炉的中国经济三季报中,可谓是众多数据中表现十分亮眼的一个 - -
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8.3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7%,特别是9月出口异常强劲,同比增长达28.1%,远超市场预期,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今年以来,一些外国机构和外媒多次注意到中国外贸的强劲增长.路透社称,中国的供应链韧性难以低估.巴克莱银行分析师表示,这反映了"全球对中国商品的持续需求".
疫情冲击下,全球贸易萎缩,中国外贸却连续16个月保持正增长,特别是今年以来一直保持在两位数增长:陆运上,有着"钢铁驼队"之称的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4万列,成为各国携手抗疫的"命运纽带";海运上,前三季度,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5.48亿吨,同比增长8.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1亿标箱,同比增长9.5%.
外贸的"高光时刻",源于中国有效防控疫情的"红利效应",也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的体现,外贸韧性与实力的凸显.
全球商品贸易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疫情.中国率先控制疫情,有序复工复产,为生产和出口提供了良好环境.
亮眼数据背后,并非没有隐忧.纵观今年以来的外贸数据,从季度看,一,二,三季度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速呈现逐步回落态势.从月度看,9月份当月进出口增速较8月份回落了3.5个百分点.
考虑到去年下半年外贸基数走高等因素,今年外贸增速回落,总体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是大概率事件.特别是近期部分地区的汛情,疫情和电力供应紧张等情况,也对出口形成一定制约.订单高涨的背后,运力不足,运费高涨,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有货出不去,有单没利润,成为当下不少外贸企业心头担忧.
外贸"高光时刻"能持续多久?
一方面,随着全球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复工复产加速,外部需求增大,将会对中国出口产生进一步拉动作用;但另一方面,防疫物资出口量剧增等"一次性因素"也会逐步消退.正反因素相互影响,外贸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小.
展望未来,尽管四季度进出口增速或略有回落,但我们依然有理由充满信心: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外贸量稳质升的发展态势有较好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中国外贸附加值及出口产品水平不断提升,一系列稳外贸举措陆续落地,助力缓解外贸企业担忧.
根据有关部门监测,到明年一季度甚至上半年,重点外贸企业订单依然充足.可以预见,全年进出口仍有望保持平稳增长,在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中,外贸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四)如何看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之路如何走好?
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复杂多变形势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怎么抓好?
10月21日晚,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将分步实施,有序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工作,首批聚焦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重点行业.
越是在经济发展承压的时候,越是看清问题背后的本质,就越能凸显高质量发展的定力和决心.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点更加鲜明,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动能持续增强.特别是工业产能利用率处于较好水平,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教育,卫生等补短板投资增速快于全部投资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持续巩固.
但与此同时,受国内经济加快恢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一些资源型行业再度呈现扩张态势,"两高"项目上马有所抬头,上半年9省区能耗强度同比不降反升.
相关分析人士警示,随着国外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主要经济体产能开始恢复,要警惕出口回调后可能导致产能过剩问题抬头.
这些现象,凸显供给侧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也仍然是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 - -
随着一系列务实举措相继落地:9月份,粗钢,钢材,电解铝等产量在上半年分别创出近年单月新高后继续回落,钢材出口量也已从上半年的高位回落至500万吨以下.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不足以阻止其出台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优先考虑的是长期的结构性改革,而非短期增长."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分析称,前三季度9.8%的增速,远高于6%以上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这为中国摆脱传统增长模式提供了"机会之窗".
事实上,早在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要用好宝贵时间窗口,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要靠改革创新.今年以来,从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到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从统筹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到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到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改革创新持续布局落子,着力打通制约供需适配和要素流动的堵点.
行百里者半九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持久战.把握好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抓住这条主线,坚定地干,大胆地干,扎实地干,精准地干,决不回头地干,中国经济必定会迎来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前景.
(五)如何有效应对限电问题,今冬明春如何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9月中旬以来,全国电力供需紧张,一些地区采取了有序用电措施,9月23日至26日,个别地区出现拉闸限电,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我国发电量煤电占比较高.限电,反映出能源尤其是煤炭供需紧张.
从全球范围看,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经济在逐步恢复,全球能源需求都在大幅增加;很多国家都遭遇了能源问题,能源价格大幅上涨.
从国内看,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导致煤炭供需紧张,价格大幅上涨.发电企业大面积亏损,影响了发电能力和意愿.
与此同时,一些省份经济复苏强劲,电力需求快速增长.1至9月全国用电增速达到12.9%,多个省份用电增速达到16%至20%.如此高的用电增长给电力保供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有的地方对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依赖性仍然较强,大量上马"两高"项目,加剧了能源供需的紧张局面.
此外,水电来水不足,新能源出力不稳定,也影响了电力供应能力.
眼下,北方地区陆续进入采暖季.据预测,今年冬季北方等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甚至可能出现极端天气.
这个冬天,中国能否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剑指煤炭价格非理性上涨 - - 10月19日晚,国家发展改革委连发三文,表示将采用包括依法对煤炭价格实施干预等一系列必要措施,促进煤炭市场回归理性,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19日当晚,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短时间内便"锁定"跌停板.现货市场上,一路高歌猛进的煤炭价格相继下调.
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加快释放煤炭产能.9月底以来,已核增一批生产煤矿,日均产量已比9月份增加了120万吨以上,10月18日的日产量已超过1160万吨,创今年新高.
国家能源局日前通知,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能并尽并,多发满发,进一步提高电力供应能力.
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由现行的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这项改革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燃煤发电企业经营困难,激励企业增加电力供应,也可以更加充分地传导发电成本上升压力,抑制不合理的电力消费,并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今冬明春,如何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国家相关部门近期多次表态,全力保障今冬明春民生用电和用气.
据统计,我国居民用电量占全部用电量的15%左右,民生用气占全部用气的比例不到50%.为确保民生用热用电供应稳定,价格平稳,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发电供热用煤和民生用气中长期合同全覆盖.目前绝大部分省份合同签订率达到或接近100%,部分省份中长期合同煤炭缺口已落实煤源,正在抓紧签约.
同时,有关部门指导地方和企业坚持民生优先,科学制定有序用能方案,确保民生用能不受影响.
(六)全球供应链新一轮重构,中国如何掌握主动权?
部分国家逆全球化而动,叠加全球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对全球产业链稳定和供应链畅通带来空前挑战.从防疫物资短缺,生产停摆,到疫苗供应不足,制造业"缺芯",供应链风险问题正在世界范围内愈发凸显.
当下的"芯片荒",正是其中典型.从手机,电视,电脑,汽车等行业,到5G,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驾驶领域,很多都受"工业粮食"芯片短缺的困扰.这也让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供应链布局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
外部冲击下,供应链条越长,断裂风险也越大.谈及供应链,业界热词已由前几年的"低成本",转换为如今的"复原力".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考虑兼顾生产效率和产业安全,全球供应链调整加速.
供应链本土化,区域化,分散化趋势更加凸显:美欧等经济体加快出台制造业回迁计划,加速全球供应链向本土化布局.跨国公司在收缩全球供应链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供应链向近邻区域化集聚;为降低集中采购风险,让全球采购多元化,分散化,包括增加中国以外的采购来源地.
这种形势下,全球供应链的调整会否给中国产业链安全带来挑战?
就中国市场而言,确有一些在华外资企业加快布局调整.特别是疫情发生之后,时而有外资企业宣布关停中国工厂的消息,一度引发担忧.
但要看到,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布局一直在动态调整之中,随着中国产业升级和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变化,有些跨国企业会离开,一些新的企业也会进入.但总体看,外资企业进的多,出的少,增的多,减的少.对于一些中低端产业的迁出,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也顺应中国高质量发展趋势.
此次中国及时控制住疫情,为产业链和供应链正常运行提供了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加了跨国公司布局的黏性.有外媒报道,一批曾想离开中国的跨国公司,正打算把在东南亚的工厂尽快搬回中国.因为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愈发成为"可靠的生产地点".
中国对外资的"磁吸力"与日俱增.据调查,90%以上的在华外企主要面向中国市场.中国拥有14亿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市场规模和成长潜力无可比拟.再加上产业配套齐全,基础设施完善,人力资源丰富等综合优势突出,都成为吸引外资的磁力.
日前商务部发布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1至9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595.1亿元,同比增长19.6%,继续保持了两位数的高增长,凸显中国仍是全球最佳投资目的地之一.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又如何在全球供应链加速调整中掌握主动权?
疫情冲击下,中国供应链表现出了强大韧性,但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未来聚焦产业链供应链断点堵点,提升稳定性和竞争力,重要而紧迫.
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国正在补链强链行动上不断发力.
值得注意的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并不意味着走向封闭和内顾,而是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在开放合作中锻造更强大综合竞争力.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充分调动生产要素活力和红利;加大对区域和全球的分散化布局,形成多维立体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推出更多扩大开放举措,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中国才能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占据更有利位置.
今年以来,随着促进共同富裕部署渐次展开,社会关注度持续升温.同时也出现个别偏颇的声音,把促进共同富裕曲解为"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甚至"劫富济贫".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为什么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又如何促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
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
促进共同富裕,也是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深刻影响,包括一些负面影响,需要有效应对和解决.
如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样,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
从全面性上看,共同富裕是14亿人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
从差异性上看,我国不同地域,城乡间的资源禀赋不同,每个个体的能力和素质也存在差异.共同富裕绝不意味着所有地区,所有人同时富裕,也不可能不同区域,不同人群达到整齐划一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从阶段性上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要保持历史耐心,不能超越实际发展阶段;也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上.
实现共同富裕,在高质量发展中"做大蛋糕"是前提基础和必要条件.
共同富裕不是养懒汉,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避免"内卷""躺平".
共同富裕更不是"吃大锅饭",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大力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要强调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
实现共同富裕,有效办法之一是通过收入分配改革"分好蛋糕".
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其中,慈善等第三次分配是在自愿基础上,起到改善分配结构的补充作用,不是强制的,国家税收政策要给予适当激励,不能曲解为"劫富济贫".
在"分好蛋糕"的过程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推动我国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实现共同富裕,将是伴随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实现共同富裕,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看得到,摸得着"的目标,激励我们更加积极有为地为之奋斗.
(八)如何看待规范部分行业发展,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将带来什么?
近段时间,有关部门针对资本无序扩张,垄断等违法违规行为出台了系列监管举措.
依法整顿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是成熟市场经济的表现.一系列监管举措,针对的是"无序",强调的是"规范".
近年来,在一些领域,资本无序扩张造成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强迫经营者"二选一""掐尖式并购"等行为挤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损害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大数据杀熟,隐私数据被泄露等侵害消费者权益,引发公众质疑与担忧.
面对市场乱象以及一些行业高度集中的发展态势,一系列监管举措是推动相关行业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务实行动,必要之举.
伴随着监管部门对一些行业加强规范,出现了少数"打压民营经济"的曲解和杂音,这是毫无根据的.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本质要求,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2020)"显示,从垄断行为看,涉及"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结案数量较多.从领域看,涉及公用事业,医药等领域的反垄断执法较多.
这充分证明,反垄断,针对的是违法违规行为,而不是针对特定所有制企业,更不是针对特定所有制的特定企业.
资本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经济经过数十年持续发展,已经积聚起巨大的资本能量.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就是要通过引导和规范,让资本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促进科技进步,繁荣市场经济,便利人民生活,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是与社区商贩争夺最后一块"铜板".
应该看到,通过严格执法,完善规则,部分领域社会反映强烈的垄断和竞争失序行为得到纠正,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初见成效,也受到民众和业界的广泛认可.
数据显示,在一系列政策引导下,资本的流向正在悄然生变,科技创新,新能源领域,高端制造业,产业互联网等成为资本布局的新取向.
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必将有效推动创新,促进共治.我国是公认的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较为领先的国家之一,更需要通过规范治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更好推动平台经济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服务.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要抓紧补齐短板,尤其是围绕平台经济,科技创新,信息安全,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加强研究,明确规则,划出底线,设置好"红绿灯",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规范健康发展提供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竞争环境.
(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如何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怎样开好局?
2021年,中国"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 - -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乡村振兴又如何布局落子,国内外对此十分关注.
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围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国建立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认定的易返贫致贫人口进行精准帮扶,动态清零.
做好政策,队伍,资金的衔接.保持政策的连续和稳定,"扶上马,送一程",继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目前乡村振兴机构和队伍调整基本到位,30余项衔接政策稳步推进,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出台多项倾斜支持政策,实施"万企兴万村"等行动.
在过渡期内,继续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并继续加强驻村帮扶.到8月底,全国在岗驻村工作队17.2万个,驻村干部56.3万人,其中驻村第一书记18.6万人;全国有5.2万名任期届满的驻村干部主动请缨,继续驻村.
到今年9月底,全国纳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约500万人.从监测情况看,应该说,能够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
布局谋篇的关键就是聚焦"两个确保""两个要害"和"两个开好局起好步" - - 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解决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两稳"方面,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涝自然灾害等困难,夏粮,早稻,秋粮全面增产,"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为明年更好全面推进提供保障.
"两进"方面,农业现代化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种业振兴行动方案"通过,启动种质资源普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现代化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乡村建设行动等积极部署,取得一系列进展.
10月7日,游客在河北唐山遵化市团瓢庄乡山里各庄村乘坐观光小火车欣赏稻田秋景.新华社发(刘满仓 摄)
开局的成绩单显出沉甸甸分量:
- - 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生猪生产全面恢复.
- - 乡村富民产业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2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
- -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8%,医疗养老教育等保障制度加快完善,乡村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踏上新征程,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难点仍在"三农",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十)如何守牢金融防风险底线,怎样处理稳增长和防风险关系?
下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个别企业出现债务风险,准确判断当前金融风险形势十分重要.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持续几年努力,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目前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但金融风险仍然存在,并呈现出新情况新特点.
一方面,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大步推进,包商银行等风险机构依法稳妥处置,在营P2P网贷机构全部停业......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高风险银行的总资产目前仅占银行业总资产1.4%,金融脱实向虚,盲目扩张得到根本扭转.
另一方面,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隐患仍未消除,部分行业处于周期底部,个别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加大,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主要集中在几个省份,国际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面对老问题新情况交织,如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首先要稳妥处理好个别企业的风险问题.当前个别房地产企业出现的债务违约问题,原因在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未能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审慎经营,反而盲目多元化扩张,造成经营和财务指标严重恶化.
应看到,个别房地产企业债务违约是个案风险,对金融行业的外溢性总体可控.目前,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正依法依规开展风险处置化解工作.
与此同时,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做好试点工作.就当前整个房地产市场而言,合理的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足,风险总体可控,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整体态势不会改变.
守牢安全底线,要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
进入下半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迹象逐步显现,国际上则面临美联储等发达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可能转向的冲击.在此情况下,把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对金融部门是一个考验.
从数据来看,9月末,广义货币(M2)8.3%的同比增速和社会融资规模10%的同比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前三季度信贷总量稳定增长,人民币贷款增加16.72万亿元;上半年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74.9%,保持基本稳定,为巩固经济恢复向好势头提供了金融助力.
这得益于我国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注意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既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又不搞"大水漫灌".
当前,金融管理部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防范外部冲击,同时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统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与防风险,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守牢安全底线,要压实各方责任,形成合力.
防范金融风险,不仅需要金融管理部门扎牢制度的笼子,也需要地方政府担起相应的责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要落实地方党政同责,压实各方责任.
当前,一些区域性金融风险隐患仍然存在.这些风险的处置与化解尤需地方政府压实责任,防止地方财政风险,行业风险,区域经济风险向金融风险转移,着力改善地方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助力中小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增强内生动力.
经济兴,金融兴;金融活,经济活.当下,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金融业平稳健康发展.我国有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金融风险,以金融活水助力中国经济稳健前行.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置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迈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坚定步伐,中国经济虽面临不少挑战,但机遇更大.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办好自己的事,锲而不舍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中国经济航船一定能行稳致远,开拓更加光明的前景.(记者赵承,张旭东,安蓓,韩洁,于佳欣,赵晓辉,于文静,高敬) | 0.876087 | 74.138554 | 0.008863 | 0 | 177 | 3,279 | 1,050.9 | 4.300781 | 0.157878 | 0.002018 | 200,200,016,471 | 金融_经济 |
倏忽间,人已中年.想想70一代本土学人的成长,总体上伴随着中国研究的进展.这几乎是必然的,正如我所说过的,学术在本质上也是贸易,同样适用于比较优势的原则.而在现阶段,在学术研究百花齐放的同时,中国研究恐怕仍然是大多数中国学者的比较优势.这样说,证明我胸无大志.
比较优势不是政府干预出来的,而是被我自己发现的.1998年的时候,当时的中国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国有企业改革,那时我还是一个硕士生,刚刚开始写论文,也并没有什么固定的研究方向.于是就从就业体制的角度写了一篇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文章"就业体制转轨中的渐进改革措施",投给了"经济研究",很快就被接受了.据说当时的"经济研究"甚至会拒绝一些著名经济学家的文章,而现在,等自己有了一些名气,同样会被"经济研究"拒稿.即使有幸文章被接受了,从投稿到发表,过程也可能两年之久,甚至更长.如果知道了这些,我想现在的年轻人完全可以更加坦然一些,专心做好研究,少想自己受到了年龄和名气的歧视.
关于中国研究,我一直觉得,研究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尤其是当这个国家是自己的祖国,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在我博士毕业前后那段时期,正当数理模型在中国经济学研究中大行其道.在当时的高校,经验研究的方法还没有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也因为当时没有什么可用的数据,所以我自己也是从理论研究开始的.2001年的时候,我将博士论文的主体部分投给了法国一个有关中国经济研究的国际会议,居然被接受了.结果到了会上才大吃一惊,居然很少人在用理论模型研究中国经济.后来我下定决心要补经验研究的课,但是又苦于没有很好的数据.于是我和陈钊就从省级面板数据开始,把统计年鉴的数据一个一个的输入到电脑中去.当时我们俩一个人录入,一个人同时校对,建起了省级面板数据库.后来有了我们第一篇经验研究论文,就是发表在2004年"经济研究"的"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这篇文章可以说是边学边做,其中还存在一些今天看起来非常幼稚的问题.但历史就是这样,蓦然回首,发现问题多多,恰恰证明中国的学术研究进展非常之快.幸运的是,由于我们较早地用经验研究的方法关注了中国非常重要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使得这篇文章成为引用率最高的中文文献之一.
对我个人而言,可以这么说,2004年有关城乡收入差距的文章,直接开启了之后我的一系列研究,对我的影响一直到今天.2005年,"经济研究"发表了我的"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影响",直接关注了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收入差距是不是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这个问题放在国际经济学界,也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问题,当时在中国还没有这个方面的研究.现在回想起来,坚持研究重要的问题是我从"经济研究"那里得到的鼓励.放在今天,由于微观实证研究的各种因果推断方法大行其道,像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这样的主题,可能因为难以应用到"高大上"的方法,恐怕已经很难被更年轻的一代关注了.这是经济学的进步还是退步?此问一出,佛祖当捻花微笑.
在我们这一代跨入经济学学术界的时候,国际化还刚刚起步.一直到今天,可能在很多人那里,中国研究和经济学研究仍然是可以区分开来的不同领域.那些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我的同龄人们,甚至还可能刻意回避中国研究,以避免被人认为仅仅是中国问题专家.而今天在国外读书的中国学生已经开始大量研究来自于中国的问题,简直可以说是改天换日了.在这种中国研究和国际学术界逐渐融合的过程中,我始终觉得,既然是以中国研究为对象的,那么自己的文章就首先需要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然后再回答如何产生了学术上的创新."经济研究"作为本土经济学杂志的领头羊,恰恰是因为它刊载大量与中国实际有关的文章而备受关注.我自己的一些理论工作也认为,有关中国研究的创新,需要结合既有的主流经济学理论,更需要对中国的制度背景有准确的把握.比如说,在区域经济学里通常假定生产要素是跨地区自由流动的,但是中国却存在市场分割和地方政府的策略性行为(陆铭,陈钊,严冀,"收益递增,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分割","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类似的,在国际上,二元经济理论模型是城乡间不存在劳动力流动障碍的模型,但是在中国却并非如此.我和陈钊在2008年"经济研究"发表的"从分割到融合:城乡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学",构建了一个包括劳动力流动制度障碍的城乡二元经济增长模型.这些工作直接影响了我最近这些年提出的"空间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框架.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的思想始终源于对于现实问题的洞见.有一些宏大问题的解释,并不是一篇文章能够完成的."经济研究"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2007年的时候,当时仍然是"青椒"的我和王永钦等同事们大胆地提出了一个关于大国发展道路的分析框架,并结合研究文献和我们的思考,形成一篇纯粹文字的文章(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陆铭,"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当时抱着试试的想法,投给了"经济研究",没想到却很快被录用了.这篇文章从制度基础出发,剖析了中国经济的经验与困境,能够成功发表,表现出了"经济研究"的前沿意识和开放精神.此文的引用率高,恐怕也是因为我们较早系统地总结了中国的制度背景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今天的年轻学者,不知道还有没有时间来对一些大问题做一些系统性的思考?这一问,佛祖又该笑了.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必然与制度背景,历史起点等发生关系,即使人的行为逻辑基本上是一样的,即使我们不用文化差异来解释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差异,制度背景和历史起点的差异也是现实存在的.这一学科性质就决定了,经济学研究的创新必须是多向度的.如果我们把创新简单定义为增加新的知识的话,那么中国经济的研究就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创新:第一是为那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提供来自中国的证据;第二就是为那些具有中国特色制度背景和历史起点的问题提供新的发现,理解和政策建议.这两者无法截然分开,甚至是相辅相成的.我发表在"经济研究"的文章和我自己一系列中国研究的起点就是中国特定的制度和历史.为此,我一直提醒自己,经济学的很多理论模型都是以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为背景的,比如不存在扭曲性的政策,不存在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而中国经济问题常常需要在市场经济模型中加上一些政策性的"磨擦".因此,不要盲目地把基于中国特殊性看到的现象,视作给具有一般性的理论提供了经验证据.有时候,直接将中国数据嫁接到既有理论上,得到的证据似乎可以推出"加强管制"的政策含义,但恐怕那些现象恰恰是中国过度管制和政策扭曲的结果.有一些哪怕发表在中外文顶尖杂志的文献也存在"误读中国经验"的嫌疑,对此,我曾以"城市最优规模"的经验研究为例进行了批评.我指出,根据人口规模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倒U型关系,有些超大城市看上去似乎"太大"了,这不是"城市最优规模"的证据,而是因为中国的超大城市严重地制约了土地,住房,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供给.此处不再赘述.(具体参见:陆铭,"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我们在争论什么?","比较"2017年第2期.)
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国经济研究也必然面对着与国际接轨和与国际经济学界对话的需要.直到今天,在我不同的研究里,我分别用英文和中文写作.如果是特别有中国政策涵义的研究,我会倾向于用中文来写作.但是如果一个研究具有比较强的一般含义,同时又更符合国际经济学界对于研究方法的强调,那么我就会更倾向于用英文来写作.在中国研究与国际学术界逐步融合的过程中,由"经济研究"等期刊引领的中文文献正在逐步成为中国研究前沿.一些对于中国具有重大实践价值的问题,理论的基础还不够扎实,现有的数据质量和丰富程度也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着不小的差距,通行的因果识别技术也未见得能够有恰当的制度背景来作为应用.但是对于有重要价值的题目,也必须要做,至少可以启发后来更为严谨的研究.我关于户籍制约消费的研究(陈斌开,陆铭,钟宁桦,"户籍制约下的居民消费","经济研究(消费金融专辑)"2010年)就是首先发表在"经济研究"上的,之后,我们才又在新的数据和估计方法之下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发表在几年之后的英文期刊上.近年来,我关于城市劳动力市场上技能互补性的研究,也是首先发表在"经济研究"上的(梁文泉,陆铭,"后工业化时代的城市:城市规模影响服务业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微观证据","经济研究"2016年第12期).尽管国际经济学界特别强调经验研究中"干净的识别",但我认为对于开创性的,重要的研究,像"经济研究"这样的杂志可以一如既往地给予更大的支持.我这样想,是不是在把经济学往不科学的沟里带?对于这个问题,佛祖啊,你想笑就笑吧.
此文也许恰巧是个"40自述",从此别再叫我"青年经济学家".回想过去与"经济研究"共同度过的青葱岁月,我只默默提醒自己, - -
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别忘记脚下的土地. | 0.898189 | 364.4 | 0.005777 | 0 | 690 | 1,007 | 886.5 | 4.273438 | 0.136114 | 0 | 200,200,016,622 | 金融_经济 |
在刚刚开幕的全国人大第十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保证6.5%的经济增长率.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呢?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答案:即搞活实体企业,促进企业创新.政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持续实施各项改革,完善税费优惠政策,简政放权,商事制度改革等.从而为企业营造宽松的环境,激发企业内在活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具体来看,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持续实施税费制度改革为企业减轻税负.过去的一年,我国实施的财税改革已经为企业提供了税费的减免和资金使用的便利.如2016年全年降低企业税负已达5700多亿,并实现了对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目标.而对于2017年的税费制度改革,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更加明确的答案,其措施也更加具体可行.这包括如下内容:其一,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落实和完善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政策.即要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并将四档税率简并至三档.其二,多措并举降低企业成本.如扩大小微企业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的范围,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取消或停征中央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5项,收费项目再减少一半以上;减少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性收费,清理取消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违规收费,推动降低金融,铁路货运等领域涉企经营性收费;继续适当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等等.我们有信心地看到,2017年将要或正在实施的这些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措施必将能够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激发企业创新能力.
其次,进一步强化商事制度改革为企业创新铺路.我国自2014年3月开启商事制度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特别是自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后,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世界银行"2017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的营商便利度排名,由2013年的96位,上升到2016年的第78位.不难看出,已经实施的商事制度改革已经全面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而"先照后证"的改革更是释放了企业活力.应该说,已经实施的商事制度改革已经为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而 2017年总理的报告对于商事制度改革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继续为企业创新铺好路,垫好石.具体说来,这些措施包括:要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鼓励大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要继续加强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支持,并对面向大众的"双创"建立起全程服务体系;要清理取消一批生产和服务许可证;要实行多证合一,扩大"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的范围,等等.不难看出,报告中提出的对企业创新的支持措施都是非常具体明确,且具有实操性.这对于企业而言无疑又是一个利好.
最后,强化市场监管制度改革为企业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2016年已经实施的各项市场监督制度的改革,尤其是国务院推出的一系列"放管服"改革举措已经初现成效,健全了监管部门职能,整合了市场监管机构,推进了信用平台建设等.不可否认,在实践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主管部门协同合作不够统一,行业主管部门改革动力不够充足,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不够完善等.为此,政府工作报告针对时弊,切中要害,明确提出了要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同时还提出要进一步加快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形成全国统一政务服务平台,等等.这些进一步的改革举措,必将为打造我国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秩序提供坚实保障.
总揽政府工作报告,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是企业家应该感到振奋,应更有信心和干劲.这是因为,2017的各项持续而深入的改革措施展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坚决除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的宏伟蓝图,也显示了党中央,国务院要让企业和群众更多感受到"放管服"改革成效,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决心和信心.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 0.902548 | 261.666667 | 0.006406 | 0 | 465 | 353 | 1,018.6 | 4.183594 | 0.15414 | 0 | 200,200,016,793 | 金融_经济 |
在全面放开疫情防控限制措施后,英国劳动力短缺问题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岗位空缺数量反而再创新高.分析人士认为,不少50岁及以上人士因疫情提前离开就业市场,与复工需求叠加,加剧了就业供需失衡,可能对疫情后英国经济复苏带来不利影响.
英国国家统计局称,从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16岁到64岁之间的人群中,英国就业率保持在75.5%,失业率下降至3.8%.不过,同期英国经济不活跃率上升0.2个百分点,升至21.4%,形势不容乐观.
经济不活跃率是指既不工作也没有在找工作的人所占比例.该季度的增长主要来自于那些因为照顾家庭而无法工作的人,退休人士以及因长期疾病而无法工作的人.
按照统计规则,只有失业后再次寻找工作,有工作意愿的人才会被统计进失业率.所以,如果失业率下降,就业率没有上升,而经济不活跃率上升,就意味着越来越多英国人离开了就业市场.
与此同时,英国就业市场需求随着疫情限制放开而迅速上升,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大幅裁员的企业开始重新招募员工.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3月,英国岗位空缺数量再创新高,增至128.8万个.
英国就业研究所负责人托尼·威尔逊认为,中老年群体提前退休是英国劳动力短缺的主要原因.
英国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经济学家杰克·芬尼认为,经济不活跃程度较高将成为英国就业市场的长期特征,因为在这些年龄较大的劳动者中,约60%表示未来并不考虑重返工作岗位.
分析人士指出,疫情带来的健康问题,经济不景气,再就业及技术升级难度等迫使英国中老年人提前退休.率先将中老年工作者裁员的企业又不愿重新招募年龄较大的求职者,再一次打击了年长者的就业意愿.大量中老年工作者永久离开就业市场,可能持续影响英国经济复苏.
英国老年生活促进中心专家埃米莉·安德鲁斯认为,这一群体提前退休不仅对个人无益,而且影响经济复苏."在一个技能严重短缺的就业市场,我们无法承受从不断萎缩的劳动力中失去这么多熟练工人."
英国人力资源协会劳动力市场专家乔纳森·博伊斯表示,企业应该设计适合每个人特点的工作,更加关注工作质量,并做出合理调整,帮助那些有慢性健康问题的年长者继续工作.(赵修知)
英国最大住房贷款金融服务商之一哈利法克斯公司8日公布的房价监测数据显示,4月份英国房价较3月份下跌0 1%,是年初以来首次环比下跌.
华润集团旗下公司华润置地23日宣布,其参与的企业联合体以3亿多英镑收购伦敦金融城核心地产项目.虽然近期英国地产市场有所下行,但今年以来中资频频出手英国高端商业地产,表现活跃.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英国新车销量已经连续4个月下滑,7月销量同比跌幅达到9 3%.这主要与英国退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新汽车消费税的实施以及英国治理空气污染的相关政策有关,预计未来英国汽车销量还将呈下行趋势.
根据奥罗拉研究中心(AuroraResearch)的数据,7月燃煤发电量仅占英国发电总量的2%,同比减少了一半.去年全年,燃煤发电总量占英国发电总量的9%,而2015年这一数字为23%.英国的煤炭消费量达到了近13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 0.90652 | 90.928571 | 0 | 0 | 122 | 314 | 1,181.5 | 4.089844 | 0.154753 | 0 | 200,200,017,086 | 金融_经济 |
7/23 社会创新论坛"从公司治理与供应链管理谈社会创新和企业永续"
继5月的论坛后,7月23日下午于台大管理学院正大厅,延续企业创新及社会责任之主题,由台大EMBA校友基金会董事长吴德丰(资诚会计师事务所副所长)亲自主持,邀请到了台积电副总经理暨财务长兼发言人何丽梅女士,全球定位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攸信先生以及国泰金控投资长程淑芬女士几位重量级的人物与谈.此次谈话希望借由与谈人的经验与见地,和校友们分享企业的社会责任所在,以及如何以创新的方式回应社会之需求.
当我们提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大家往往会想到公益与慈善,但是关于实践责任,与谈者们一致认同要由企业永续做起.程淑芬女士认为:"企业是为了社会需求而存在."首先它必须Workable,可行之后开始Bankable,最后才能往Sustainable前进.何丽梅学姐也肯定企业无需好高骛远,"把员工照顾好,本业做好,是企业永续的第一步."
以台积电为例,由于公司规模庞大,电子业的供应链亦长,影响范围难以计数.光是透过大型采购者的力量来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关注产业结构中的劳雇问题,环境议题等,就能达到强而有力的效果.何学姐强调影响力的范畴应该要由员工,股东和社会层层相推,并且将社会的永续纳入企业运作的精神之中.
在整个产业链的管理上,国泰金控也有相似的做法.程女士提到国泰金控在2014年成立责任投资小组,观察,筛选投资人,对优良且符合社会期待的企业进行放款.此外,他们也鼓励太阳能融资,针对弱势家庭推动微型保单,赞助云门至偏乡表演.
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永续经营,主持人吴德丰董事长做了相当精辟的总结.当慈善与公益没有和企业理念结合时,它只是一种消耗性的附加行为,"要将社会企业责任的思维揉进公司策略与管理中,才能继续执行,对社会产生效益."
谈及企业永续及社会责任,就不能不提"创新"在这当中扮演的重要性.许多人认为"做好事"会增加企业额外的成本因而止步不前,但论坛一开始,汤明哲教授就开宗明义地说明实践责任要由创意达到企业与社会的双赢.
全球定位由于看到基层需求,前年创造了"村里平安箱",将祭拜用品借由大量采购降低成本,让企业认购,再用网络监控箱子定位,送给邻里中的边缘户.去年他们又以专长推动"失智老人手环"计划.透过林攸信学长带来的精采案例,让我们了解"做好事"必须创新思考,发挥所学所长,同时也印证他所说:"痛苦之所在,就是需求之所在.能力之所在,就是责任之所在.创新之所在,就是商机之所在."
何学姐也谈到,供应链管理短期看起来是增加成本,但只要加入创意,长期即会有所收效."这不是一个零和游戏",她说,所谓效益不只是金钱的回收,它亦深切影响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企业在客户与大众心中的地位."一切最后还是会回到企业品牌的核心价值."
末尾,以程女士的话语作为总结:"企业应该是资源的管理者,而不是资源的拥有者."我们应由社会本质的需求去看企业该不该存在,而过往我们所忽略的成本如今企业也应肩负回来."社会责任是没办法用表演来做的,"企业无法自外于社会,社会的永续实是企业永续的基础,因而,回归到一个"人"的价值,"所有社会责任的行为都应该内化成我们的信仰." | 0.894297 | 131.5 | 0 | 0 | 197 | 352 | 1,241.9 | 4.082031 | 0.123954 | 0 | 200,200,017,212 | 金融_经济 |
从上海2006年首破万亿,到2011年深圳,天津,重庆,苏州同时破万亿,再到2019年佛山破万亿,万亿GDP俱乐部不断扩容,成为中国内地经济的主要增长极.
2020年,哪些城市会跻身万亿GDP俱乐部?
根据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2020年万亿GDP俱乐部的后备军共有7个:泉州,南通,济南,合肥,西安,东莞,福州.
今年前三季度,7城的GDP分别如下:
2019年,这7大城市GDP均已突破9000亿,与紧随其后的烟台,常州,大连,沈阳等拉开明显差距.只要不出现意外,这7个城市可能携手齐进万亿GDP阵营.
然而,2020年出现了意外,新冠疫情这只超级"黑天鹅"的出现,加上全球大流行的持续肆虐,以及国际关系的风云变幻,连带外贸,内需甚至制造业都深受影响,所有城市都难置身事外.
可以说,凡是外贸依存度过高,外来人口占比过高的城市,GDP所受到的影响更大.
东莞,泉州都是如此,这两城的GDP增速相对较低,东莞仅增0.2%,泉州只有1.5%.
相比而言,深居内陆,外来人口占比不高,外贸依存度相对较低的西安,前三季度GDP增速高达4.5%,在主要城市里位居第一.
同时,随着"强省会"战略的持续推进,省会城市的优势越发突出.济南,合肥,西安的发展优势日益凸显,
不过,随着国内经济逐渐恢复常态,加上疫情大流行国际对中国制造产业链的依赖,外贸城市经济增速出现明显反弹,内陆城市在"双循环"时代的领先优势进一步加大,这些城市均不乏破万亿的可能性.
泉州,福州,厦门,谁是福建第一城?
福建有两个万亿后备军:泉州,福州.
作为东部主要省份之一,福建区域经济相当独特.省会不是经济体量最大的城市,也不是知名度最高的城市;而行政级别最高的城市,经济体量却仅仅位居第三;至于GDP最高的城市,却一直缺乏曝光度.
泉州是福建GDP第一城,经济总量连续20年位居全省首位.福州是福建省会,但GDP却一直受到泉州的压制.厦门虽然经济总量不高,但却坐拥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的双重身份,级别最高.
2019年,泉州GDP9946.6亿,福州9392.3亿,厦门5995亿.
泉州离万亿只有一步之遥,只要今年能保持正增长,破万亿就毫无悬念.泉州或许声名不显,但安特,特步等国民品牌均出自于此,一个小小的地级市坐拥100多家上市公司,民营经济实力在地级市中位居前列.
不过,泉州也存在明显短板.纺织鞋服,建材家居,石油化工,机械装备是泉州的主要支柱产业.这些产业在全球化时代均不乏竞争力,但随着经济产业向科技创新转移,传统产业竞争力不足的优势就相当明显.
数据显示,2019年泉州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508家,而同期东莞接近6000家,佛山接近4000家,南通也有1300多家.
另一方面,泉州经济体量虽然不弱,但主要产业分散在各县区,反而中心城区人口集聚量,资金集聚量均不足,加上来自福州,厦门的竞争,泉州的城市能级很难得到迅速提升.
福州2020年前三季度GDP尚未破7000亿,离万亿门槛尚有距离.福州面临的一大问题是,虽有省会之名,但很难像中西部省份聚全省资源于一身,迅速做大"强省会".
事实上,厦门由于城市面积小,常住人口总量不大,GDP总量不及福州泉州两市.
但论城市地位,论城市能级,论国际知名度,论高新产业实力,在福建省均首屈一指.
一旦厦门经济总量坐大,整个福建乃至海峡西岸中心城市之位就能稳拿手中.所以,整个福建城市格局,面临的变数要超过一般省份.
济南,合肥,西安,都是强省会的代表.
在主要省份中,成都,杭州,南京,武汉,长沙,郑州早已跻身万亿俱乐部.虽然东北,西北,西南多地省会离万亿门槛相距甚远,但济南,合肥,西安,福州等强二线城市仍未破万亿,不能说不令人意外.
近年来,随着"强省会"战略的推进,这些城市的发展可谓如虎添翼,破万亿基本没有悬念.
有意思的是,这三地都经历过城市扩容.合肥三分巢湖,济南合并莱芜,西安代管西咸新区,通过合并,三地不仅城市面积得以大幅扩容,经济体量也得到明显提升,拉近了与万亿之间的距离.
同时,这三地都得到国家战略的加持.
西安GDP虽然尚未破万亿,但早已是9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求是"杂志重磅文章,点名西安为区域增长极,与北上广深,杭州,南京,武汉,郑州,成都等相提并论,足见对西安的重视.
合肥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去年底安徽全员加入长三角,加上高铁"米字型"枢纽的成形,让合肥一改区位尴尬的劣势.同时,合肥又有"中国最敢赌的风投城市"之称,先后将显示面板,芯片,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纳入旗下,城市产业升级之路愈发顺畅.
济南是山东省会,但长期以来处于青岛之下,坊间有"山东济南,中国青岛"之调侃.但自从"强省会"战略推出以来,做大济南就成为山东的明牌,济南发展可谓一日千里.
这背后最大的战略支撑,当属黄河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七大重要战略之一,与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具有同等重要性,而济南正是黄河流域的中心城市之一,未来或将担起带动山东再崛起的重任.
可以说,西安,合肥,济南GDP破万亿,基本没有悬念.
东莞,南通,则是大城市群中的佼佼者.
东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从属于深圳大都市圈,高新产业聚集,外来人口众多;南通位于长江三角洲,与上海只有一江之隔,是上海大都市圈的核心成员之一.
这两地均不乏区位优势,也不乏制造产业,还是大城市群,大都市圈模式的最大受益者.
东莞自不用说.前两年,华为终端总部从深圳迁往东莞松山湖,就曾引发热议.这几年,深圳众多高新企业受制于土地成本,人力成本,不断向东莞迁移,东莞顺势成为这一轮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东莞之所以能承载深圳的高新产业,在于其本身就是首屈一指的"世界工厂".早年间,东莞的电子,玩具,家具,纺织服装等产业一度横扫国际市场,甚至获得了"东莞堵车,全球缺货"的美誉.
近年来,东莞产业向高新产业跃进,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成了新的支柱产业.2019年,东莞拥有5798家高新企业,位居地级市前列,超过众多省会城市.
虽然作为外贸重镇,东莞面临相当大的冲击.但随着国际贸易关系缓和,中国制造产业链的优势在全球得到重估,东莞经济增速还会迅速反弹.
南通则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代表.
前不久,最新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作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知道,江苏GDP最高的城市苏州,欲求机场而不得.而南通却能借助靠近上海的地利之便,成为国际航空枢纽的新势力,这是近水楼台的优势.
同时,今年7月,连通上海与南通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通车,自此南通正式融入上海"1小时交通圈",作为上海"北大门"的地位日益巩固.
不过,南通存在人口流出,老龄化率全国最高,出生率在长三角垫底等问题,如果不能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长期发展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
下一个万亿之城?
可以说,这7个城市在未来1-2年内,全员都有望晋级万亿GDP城市.
随着这一轮万亿俱乐部大扩容,中国城市经济矩阵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断层,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不断被拉大,不同层次的城市将会相聚越来越远.
根据2019年GDP数据,泉州,南通,济南,合肥,西安,东莞,福州均处于9000亿量级,城市之间差距并不明显.
但这7个城市之后,烟台,徐州,常州,大连均在7000亿量级,唐山,温州,沈阳,昆明还在6000亿量级,厦门,长春,石家庄均未突破6000亿.
面对经济形势的空前不确定性,这些城市离万亿GDP门槛还要相当长的时间. | 0.868514 | 59.673077 | 0.00905 | 0 | 113 | 1,109 | 933.9 | 4.085938 | 0.189816 | 0 | 200,200,017,253 | 金融_经济 |
民营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展现着蓬勃发展的生机.2015年作为"十三五"开局的第一年,昆明市委市政府在加快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方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然而回顾之前的发展情况,融资问题一直成为困扰昆明市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
目前,据昆明市工信委统计显示,民营经济2014年1-9月份预计增加值11940267万元,占GDP比重达45.8%,增长9.1%.2014年,全市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预计完成1620.67亿元(剔除安宁,嵩明,大板桥目标任务),同比增长16.1%(现价);民营经济吸纳就业突破200万人(剔除安宁,嵩明,大板桥目标任务),同比增长9%;引进全国大型知名民营企业3户,全年目标任务数已超额完成.以上数据表明,民营经济在增加税收,吸纳就业和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是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然而,融资问题一直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障碍.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市场风险中 资本是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集中表现 此即所谓"本大利宽,本小利薄".民营企业除少数几家大型民企外,普遍存在规模小,资本少 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商业运作 迫切要求改善融资方式 拓宽融资渠道.但是融资渠道狭窄这一问题并不容乐观.首先就债权融资而言我国目前实行"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规模管理的严格控制有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行额度要求中小型企业很难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直接融资.其次在股权融资方面我国对企业发行股票上市融资有十分严格的限制条件对于实力单薄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在二板上市可谓十分困难.再次就风险投资来说缺乏具有高等级效力的法律法规支撑仍不是中小型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方式.另外由于国家禁止所有的企业乱集资,入股等社会融资活动民营企业向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以外的其他融资渠道更为狭窄.受这些条件限制中小型企业基本上无法进行直接融资.中小型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不畅仅能依靠间接融资即向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但是银企对接差距大,信息不对称,缺乏担保,抵押物,难以获得优质信贷服务,市级财政资金扶持方式单一等等融资困境制约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归结起来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985年国务院制定的"借款合同条例"至今有效 该条例的第2条规定就排除了为数众多的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借款主体资格.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贷款通则"虽然将借款主体扩大为"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 但对中小企业的借贷并未作任何特别规定.既如此 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向或不愿向中小企业放贷就不足为怪了. 在传统的体制下 由于缺乏法律有力支持和保护 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和效益性的考虑,往往不愿意为民营中小企业贷款.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说,昆明的融资环境还不算十分完善,这成为了制约昆明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银行出于降低信贷风险的考虑,对民营经济申请贷款的条件非常严格,缺少抵押和担保,走银行贷款这条渠道可谓步履艰难.此外,一些大企业看中民营经济的技术,也会进行收购,但是这样的情况十分少见.
由政府控制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实际上成了为政府经济发展目标服务的一种特殊金融工具,主要为政府控制的国有经济提供服务,以民营经济为主的民营中小企业则被排斥在这个既定的官方金融体系之外,一方面民间资本被禁止或变相禁止进入金融领域,另一方面民营企业求资若渴却告贷无门.正是这种金融抑制促成了我国民间借贷的涌现及其火爆,也是这种金融抑制导致我国民间借贷不得不屈身地下以致问题丛生,严重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健康发展与民营经济活力的充分发挥.由于国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得不从非正式的金融市场上寻找融资渠道.由于缺少法律和制度的规范 其高利贷等违法活动相当普遍 中小企业很难以合理的利率融得资金.
除股权融资外 发行债券是企业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融入资金的另一条重要途径.然而 由于调整我国债券发行关系的法律,法规在规则设计上存在一些缺陷 致使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筹集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在相关法律,法规中 排除了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等众多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小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的可能性;而"公司法"则以所有制为标准 将基本上属于中小企业范畴的全部民营企业通通排除在债券发行主体之外.除此之外 "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和"公司法"还规定了比较苛刻的发行债券的条件 如"企业规模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发行企业债券前连续三年盈利" "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等沪深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这使得出于成长期的效益好但是规模较小的企业难以进入证券市场.同时债务市场受到"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约束,民营中小企业很难以发行债券方式筹集资金.这就使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民营企业进行股权融资 不但能够迅速筹集到巨额资金 而且为今后的持续融资和资本运作提供了平台.但迄今为止能进入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民营企业数量非常有限.
为了配合中央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激发民营经济活力的的精神,2008年开始云南省开始执行"云南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该条例在给与中小企业资金支持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省人民政府应当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主要用于下列扶持中小企业的创业培训,建立担保体系,技术创新等事项."云南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旨在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2008年12月31日,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联合发文("关于支持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昆通〔2008〕65号),对支持金融业发展给予了政策支持.2009年我市出台了"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昆发2009[13] 号)这些政策从产业扶持,资金支持,完善金融市场,提供法律保护,加大平台建设等方面为企业融资提供了不少政策支持:
1. 合理规划金融产业布局,加快引进金融机构.规划全市范围的金融产业布局,将金融业纳入昆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在城市中心商务区和其他重要地区规划设立昆明商务集聚区及金融配套服务基地,形成金融机构和功能的集聚.
2. 鼓励企业积极利用国内外市场上市融资.加大工作力度,下决心突破金融和融资瓶颈,使财政,国税,地税,金融和市属7个投融资公司的工作迈上新台阶.拟上市重点企业占有的划拨土地转出让的,在用地性质不变的情况下,按出让价款总额的80%以内予以奖励.
3. 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行债券,信托等金融产品.推动一批经营稳定,业绩优良,市场信誉良好的地方企业和项目,通过发行信托产品,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和短期融资券,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鼓励和引导资产质量好,现金流量稳定的企业积极争取资产证券化融资试点.地方企业成功发行债券和信托金额在5亿元以上,期限5年以上的,给予成功融资企业不低于50万元的奖励.
4. 引导国内外各类投资基金在昆设立和投资,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创新政府资金使用方式,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资源配置作用,推动昆明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设立和发展.完善产权交易市场,进一步规范产权交易行为.
5. 扶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提高其信用担保能力.建立和完善政府扶持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多方吸引社会民间资本兴办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机构发展.
各级司法机关要加大依法打击逃废金融债务的力度,坚决打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金融企业的合法权益.积极探索建立金融案件立案,执行绿色通道,切实维护好金融秩序.
为各类融资租赁机构提供优质服务.将融资租赁业明确为全市支持和重点发展的行业,将各融资租赁机构明确为全市重点支持的企业.大力支持国内外的各类融资租赁机构在昆明成立总部或开设分支机构,在资金进入,公司登记等各方面简化手续,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全面落实"昆明市关于支持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融资租赁机构的省,市分支机构落户昆明金融商务聚集区的,由当地政府给予相关政策扶持.
1. 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融资租赁行业的交易信用信息纳入全市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维护社会信用;加强诚信社会的宣传和教育,营造良好的诚信社会;强化中介机构诚信执业,支持中介机构独立执业.
2. 发挥全市融资体系对融资租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完善全市的金融体系,在促进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中,鼓励银行,担保,保险等金融机构在融资租赁业务中发挥作用,降低风险.
3. 鼓励融资租赁中介机构的设立发展.支持发展融资租赁中介机构并促进其充分发挥作用,扩大融资租赁的交易范围和规模,促进融资租赁行业健康发展.
尽管昆明市在民营企业融资方面进行了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多方面的社会考量,但是由于具体措施不完善,不合理,地方财政紧张,扶持资金不到位等原因,政策并没有最大限度发挥作用,与此同时,法律制度的欠缺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另一方面的阻碍.
虽然法律在有限范围内,允许企业通过民间借贷方式融资,但是这样的融资方式,由于法律本身的漏洞,为高利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从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认定着手,或许对民间借贷会有较好的法律解读.
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认定. 一般说来,要认定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首先需要认定民间借贷的范围,其次需要认定无效的民间借贷行为,最后有必要对企业间拆借行为进行详细分析,由此我们可以在民营企业融资方式上初步画出法律保护的轮廓.
关于民间借贷的范围,"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一条规定,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非金融机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协议.经政府金融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小贷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法人及其分支机构,通过担保,租赁,典当,小额贷款等形式进行贷款业务,引发的纠纷适用本规定.经政府金融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发放贷款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这代表了目前的主流司法观点,可以说是目前界定民间借贷的范围最为权威的观点.此外,最高法院副院长奚晓明在全国商事审判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提到,对"民间借贷"这一概念的范围,司法部门与行政监管部门的理解并不一致.按照1991年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中的规定,此类案件是指自然人之间的借贷纠纷,自然人与法人之间的借贷纠纷,以及自然人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纠纷.而金融监管部门所掌握的标准是,凡商业银行金融借贷以外的借款合同纠纷均属于民间借贷.其中,既包括自然人之间的生活消费性借贷,也包括企业之间的生产经营性借贷.就企业间的借贷而言,既包括具备金融从业资质的小贷公司,典当公司等非银行机构与企业间的借贷,也包括不具备金融从业资质的企业之间的资金拆借行为.奚晓明院长的讲话精神与前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也是契合的.
综上,民间借贷应指自然人,非金融机构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纠纷,这也说明我国法律在一定程度上认可民营企业通过自然人,非金融机构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进行融资.
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合同,自然人与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合同一般均认定为有效.如下系民间借贷作无效认定的主要情形:
①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借贷行为无效,下列借贷合同无效:a.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b.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社会集资;c.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d.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关于无效民间借贷行为的责任承担问题,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存在两种观点:观点一认为:应按照有关司法解释规定,判令返还本金,对出资方已经取得或者约定取得的利息应予收缴,对另一方则应处以相当于银行利息的罚款;观点二则认为:应当区别情况进行不同处理.
在我国,货币借款作为金融业务,只能由国家指定的金融机构和经批准的非金融机构专营,企业间的借贷合同认定无效,这与肯定自然人间及自然人与企业间民间借贷的态度截然相反.具体而言,企业间的拆借违反了以下规范: ①国务院"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第2条:"任何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必须予以取缔."第4条:"本办法所指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从事的下列活动:...非法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票据贴现,资金拆借."②人民银行"贷款通则"第61条:"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第73条:"企业之间擅自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对出借方按违规收入处以1倍以上至5倍以下罚款,并由中国人民银行予以取缔."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借款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应如何处理的批复""企业借款合同违反有关金融法规,属无效合同".
然而,仅因为担心高利贷,非法集资以及暴力催收,而机械的依据企业主体身份就将企业借贷一概界定无效的立法无异于因噎废食.事实上,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客观上扩宽了融资渠道,解决了融资需求,促进了信贷市场发展,增强了经济运行的自我调整和适用能力,一味的否定企业间借贷显然是以偏概全.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迁,面对上述问题,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企业间借贷的态度明显缓和.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12月5日发布的"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通知"中强调,要依法认定民间借贷的合同效力,保护合法借贷关系,且明确肯定了企业借贷在经济生活中的积极意义.最高人民法院民间借贷调研课题组的调研报告也认为:"可以在坚持资金自有性的基础上有条件的放开,即企业将自有资金出借给其他企业帮助其解决生产经营所急需资金的,认定为有效."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在全国法院商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也指出:"对不具备从事金融业务资质的企业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所进行的临时性资金拆借行为,如提供资金的一方并非以资金融通为常业,不属于违反国家金融管制的强制性规定的情形,不应当认定借款合同无效." 与此同时,司法实务中大量判例的出现也印证了上述趋势."舟山浩耀置业有限公司与恒尊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借贷纠纷申请再审案"[最高人民法院(2012)民申字第1511号],浙江大东吴集团有限公司与嘉兴乍浦恒泰联运运输有限公司借款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2013)民申字第02037号],"郑州广厦置业有限公司,毋尚梅与被上诉人郑州佳德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李振州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最高人民法院(2014)民一终字第39号],均支持了企业间借贷的合法性.
上述案例是在这一类纠纷当中具有很强代表性,但并不代表这样的案例只局限于上述地区.就昆明而言,许多民营企业中也存在类似的纠纷,类似的案例在昆明地区也应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关注.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法律,一方面保护民营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股权转让,基金等方式融资,另一方面法律又限制民营企业通过上述方式融资.我国法律在认可民间借贷的同时,对民间借贷行为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这使得民营企业被迫选择民间借贷的方式融资,法律一方面允许企业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融资,另一方面又为高利贷的存在提供了法律保障.高利贷的各种手段在法律上是无效的,但是法律是以法律事实为依据的,法律事实又是以证据做基础的,如果债务人不能举证证明上述手段违法,那么就要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法官就算知道是高利贷,也不能认定为高利贷,因为证据不足.实践中,使得高利贷合法化的手段千变万化,债务人通常情况都不能拿出有效证据证明高利贷的存在.因此,法律在禁止高利贷的同时,反过来被高利贷所利用,成为了高利贷的盾牌,这就是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法律保护存在一定的盲区所造成的后果.
就昆明的实际来看,民营经济总量小权重低,与东,西部发达城市相比差距较大;规模小实力弱,缺乏主业突出,发展后劲足,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企业实力不强;从事生产型,科技型,外向型的企业不多,民营工业大企业少,缺乏"专精特新"产业特色;中小企业扶持体系不完善,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人才聚集平台,资金融通平台,技术创新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尚未形成完整,专业的服务网络;融资难成本高,渠道狭窄,银企对接差距大,信息不对称,缺乏担保,抵押物,难以获得优质信贷服务,市级财政资金扶持方式单一;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环境还不够宽松,民企与国企在政策享受上存在不对等现象,社会化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政策落实不到位.由于内部外部的种种原因,使得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受到的政策保护不足,存在明显的问题:
除此之外,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遇到的问题还包括上位法与下位法之间的冲突.2007 年"物权法"实施后,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这一规定也与"物权法"的相关规定相冲突."物权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所有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第六十五条规定:"私人合法的储蓄,投资及其收益受法律保护."根据"物权法"的这两条规定,财产所有权人可以依法对自己的财产行使所有权,那么财产所有权人将自己拥有的财产投入到中小企业中并获取利息的行为,实质上就是行使财产所有权的行为,只要不违反国家有关利率,平等自愿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均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按照我国法律效力层级的划分,"物权法"是上位法,行政法规,规章是下位法,这种上下位法之间的冲突,使得行业监管和司法审判对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问题观点往往不一致,不利于法律监管和引导.由于中小企业融资难,关联企业或者有良好合作关系的企业之间,常常会互相借款,用于短期周转,但对其是否合法没有明确的,统一的规定,现有法律规范也存在着冲突.中国人民银行1996 年发布的"贷款通则"第六十一条规定:"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这也使得中小企业之间的资金拆借游离在合法与不合法的边缘.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一直是由政府强力主导的,即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所谓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政府在经济增长中处于主导性地位和发挥着导向性作用.政府在资源配置中控制着关键性和基础性资源的配置,政府公共权力的重点不是提供公共物品,而是作为经济发展和运行的主体组织和领导经济运行与经济发展.在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下,政府主要从三个方面深刻地控制了资源配置:一是政府直接控制了土地及矿产等自然资源,公共建设项目,政府消费产业准入行政许可等软硬性资源;二是政府通过绝对控制银行等金融机构而控制了金融这种最为重要的资源;三是政府通过绝对控制国有企业,控制了各种垄断性资源和垄断性经营业务,具体到金融业长期以来我国奉行严格的金融管制.金融立法主要集中在官方金融领域无论是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还是银行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都没有对民间融资做出明确具体肯定的规定.民间借贷的法律地位始终没有被确认.按照"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昆发〔2008〕9号)有关规定,市政府每年安排500万元中小企业融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信息库,以及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从事对中小企业(非关联企业)担保业务发生的代偿损失,按实际损失由同级财政给予20%的补偿(最高不超过30万元),以提高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能力.而这样数额的专项资金 ,对于广大的民营企业而言,可谓杯水车薪,更何况一些专项资金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落实.
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目前 仍有一些领域不向民营企业开放.这些领域不开放竞争不但效率低下 而且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融资能力.在金融,铁路,航空,邮电,公用事业等相关行业民营企业很难进入.还有一些行业进入的"门槛"过高民营企业很难达到.投资高利润行业被挤出投资高技术行业风险太大过高的"门槛"把民营企业逼入了一般竞争性行业 一方面 压抑了民营企业追加投资的积极性及对资本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获利微薄甚至亏损 为民营企业融资增添了障碍.其结果是:政府控制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主要为政府控制的国有经济提供服务.以民营经济为主的中小企业则被排斥在这个既定的官方金融体系之外.一方面民间资本被禁止或变相禁止进入金融领域,另一方面民营企业求资若渴却告贷无门正是这种金融抑制促成了我国民间借贷的涌现极其火爆,也是这种金融抑制导致我国民间借贷不得不屈身地下,以致问题丛生,严重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健康发展与民营经济活力的充分发挥.换言之,金融抑制不仅是民间借贷生发的原因更是导致民间借贷系列问题的重要根源.
针对融资难的问题,各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各种融资手段,建立健全包括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信用担保,财政资金扶持在内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支持金融机构设立专营部门,进一步创新信贷业务和抵(质)押方式,为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鼓励民间资本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变为村镇银行.加快建设覆盖市,县,重点乡镇和各类园区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组建政策性再担保机构,为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供风险分散,信用增级等再担保服务.拓宽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股权融资渠道,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具体说来,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中小企业促进法"明确规定了负责中小企业问题的国家机关及其职责 有利于解决对中小企业的组织,协调和服务问题.特别是该法在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方面作出了总的原则性规定 这十分有利于国家通过其他的相关立法和政策对中小企业在资金,信贷,税收,人才,技术,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实行有效的政策倾斜.当前需要我们做的是:认真贯彻执行"中小企业促进法" 尽快形成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政策支持体系 以大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都是有一套完整的配套法律予以支撑的.美国国会早在1953 年就通过了"中小企业法案"另外还有"中小企业政策法","中小企业投资奖励法"等.担保配套法律的出台有助于明确政府各部门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应负担的责任特别是金融机构在担保业务中所承担的出资义务和风险分担责任.
从已有的风险投资实例来看 基本上都很好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目前,昆明市在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鼓励国内PE(私募股权投资)和VC(风险投资)进驻昆明,投资各产业的民营企业方面已经取得初步进展,据昆明市工信委消息称,全市共有130余户企业通过昆明市创业企业融资服务有限公司获国开行贷款13亿元,小微企业通过昆明小微企业金融交易平台获得28亿元融资支持.鉴于此 应顺势而为,加快制定和完善风险投资方面的法规 并可借鉴深圳2003年颁布的"深圳经济特区创业投资条例"的成功经验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开辟新渠道提供法律保障.
股权融资.目前,昆明市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加强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按照规范化的股份制要求改组改造企业,加快企业上市步伐,促进私人资本社会化,使一大批私营企业转化为社会化企业.2014年7月2日,一心堂成功上市,注册地在昆明的上市企业达21户,其中有7家民营企业,占全市上市公司的33.3%;共有103户中小企业进入上市后备库,其中上市后备企业51户,新三板挂牌后备企业52户.目前,我市已有10户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另有5户小微企业10月17日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21家企业通过前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融资 7200万元,这不仅拓展了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更重要的是推进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可借鉴国际经验,创建主要面对中小高科技企业的二板市场.对企业进入二板市场的法律要求可在企业设立年限,资本金要求,获利能力,股权分散等方面低于主板市场;并可规定在二板市场上市的企业发展成熟时可升到主板市场上市;而对不符合二板市场上市要求但又需要股权流通的可规定在有条件的地方组织法人之间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产权交易以吸引各方融资.
债权融资.昆明市积极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2013云中小债"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成为国家发行的第13支,云南省发行的第一支中小企业集合债,6户优质中小企业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4亿元,启动了第二期中小企业集合债的发行工作.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鼓励国内PE(私募股权投资)和VC(风险投资)进驻昆明,投资各产业的民营企业,130余户企业通过昆明市创业企业融资服务有限公司获国开行贷款13亿元,小微企业通过昆明小微企业金融交易平台获得28亿元融资支持.建议尽快修订"企业债券管理条例" 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型企业发债筹资的正常市场行为摆脱过分依靠银行贷款的筹资模式消除对中小企业事实上的歧视.
依照"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和"破产法"的规定 借助融资租赁公司为企业间接融资.由于租赁资产所有权归租赁公司所有不会因中小企业的破产而被列入破产财产范围安全系数高.而且融资租赁的出资方侧重于对中小企业项目现金流的考察对承租人过去的负债情况要求不高这可使创新型中小企业在项目设备需求方面容易得到信用支持.因此 政府应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租赁公司的发展 通过设备租赁和设备贷款的形式支持中小企业成长.同时,还应进一步扩大租赁公司业务范围允许租赁公司向银行借款公开发行债券和以私募形式向机构投资者筹资等形式壮大租赁公司的资金实力从而为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提供方便 .制定地方条例或办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第十四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加强信贷政策指导鼓励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各地银行近年来也在积极响应中国人民银行的号召.昆明市的民营企业应该积极利用政策所带来的优势,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从目前情况来看,无论是"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还是"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都没有对民间融资做出明确,具体,肯定的规定,民间借贷的法律地位始终没有被确认.其结果是,我国政府控制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实际上成了为政府经济发展目标服务的一种特殊金融工具,主要为政府控制的国有经济提供服务,正是这种金融抑制促成了我国民间借贷的涌现极其火爆,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健康发展与民营经济活力的充分发挥.换言之,金融抑制不仅是民间借贷生发的原因,更是导致民间借贷系列问题的重要根源.国家金融体系既要包含制度金融,也要包含非制度性的金融,比如民间借贷,亲友借贷,互助会,合作基金会等,这些都有合理存在的必要性,至少它能满足一些小额的金融需求.
虽然进入21 世纪以来,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的健康运行,但该项决策并没有落到实处,民间借贷的法律地位始终没有被确认,政策的预期效果也就无法实现.由于立法滞后,在民间借贷活跃兴旺时,法律不能乘势而为,充分发挥指导,规范作用,优化民间融资的市场环境;而在民间借贷出现问题,遭遇信用危机和面对债务风险时,法律又无能为力,无所作为.正是由于既没有合法身份又没有规章可循,我国民间借贷只能潜伏地下,由此必然呈现盲目,无序甚至无法无天的自由主义状态.于是,频频发生借贷纠纷,偶尔发生大案要案就在所难免,加大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也不足为奇.
2003年颁布的"中小企业促进法"第19 条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推进和组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动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 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从本质上说 信用担保法律依从于"中小企业促进法".如前所述 我国信用担保行业现行政策,制度比较分散 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信用担保机构是联系企业与银行的桥梁和纽带.其活动所涉及的法律相当复杂 其中相当一部分会涉及行业以外人的利益 这不是部门规章所能完全调整.鉴于此情况,建议尽快实施专门的民间借贷方面的法律法规,以法律形式确立民间借贷的合法地位,实现民间借贷的法律全覆盖.
由于民营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以及信息不对称受利率管制约束的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业务往往风险高,成本大.在现行银行制度框架内民营企业难以得到足够的信贷支持.所以应激励银行进行制度创新具体而言政府应放松金融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和利率管制允许成立多种形式的民营金融机构并利用利率杠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民营金融机构逐步与民营经济的发展相互协调,相互适应最终构建内生于民营经济发展过程的金融体制.努力实现信息支持制度.逐步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库",一方面为获得审批的非正规金融主体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另一方面,为司法部门打击非正规金融活动中的犯罪行为提供证据支持.
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和融资成本上升,很多中小企业自然萌生了把资金从实体经济抽离,转向民间借贷市场的想法.这样的模式让游离的民间资金走不上正常的道路,转向资本炒作,想以钱生钱,民间借贷开始像癌变的细胞一样侵蚀着实体经济.民间借贷资本如果能够善加引导,可以被用来投资于非公有制经济中一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民间资本得不到有效引导,其本身的逐利性就会使资金失控,不仅容易发生资金链危机引发借贷纠纷,也会因为高利率使债务人跑路,造成社会的极大不稳定,还非常容易影响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虽然国务院出台 36 条意图引导民间资本走向健康发展,在现实中民间资本仍然难以进入一些领域,尤其是基础设施.打破民间投资壁垒,给民间资本开拓切实可行的投资渠道,可以尝试允许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引导民间资本回归到实体经济,发挥其积极作用,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也让游离的资金得到规范运作,易于监管让民间资本更加理性地参与到经济市场中,有利于流动资金的稳定性,也可以增强民间借贷市场的稳定性.值得欣喜的是,据春城晚报报道,截至2014年8月,昆明市已有37家民间融资登记服务有限公司获得筹建资格,已开业14家,成功对接项目85个,对接资金达2.52亿元,扶持中小微企业78家.同时,云南省"五小"民营金融机构培育发展工作也实现了新突破.截至目前,由云南省金融办组织专家评审的新型正规民间金融机构达到1122家,其中,民间融资登记服务机构已达64家之多.可以预见,随着市场对民间资本需求的进一步增大,民间金融资本管理的逐步规范化,科学化,相信我市的民营金融服务行业将进入一个高速有序的发展阶段.
(五)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合理定位政府经济功能.
国有经济的垄断已成为影响民营企业投资欲望和融资 能力的重要障碍.产权演进的历史表明国家财富的来源渠道有一个由 直接控制资源向通过提供产权保护换取税收的转化过程.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只有当国家财富主要来源于通过提供产权保护而换得的税收时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富的增长才有可能统一起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供应公共物品外政府的主要经济功能应定位于保护产权,提供公平合理的制度环境促使民营经济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所以政府应处理好国家资本与民间资本, 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的关系冲破既得利益集团的干扰逐步减少国有经济垄断领域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空间. | 0.915394 | 279.043478 | 0.021595 | 0 | 786 | 3,252 | 999 | 4.058594 | 0.114755 | 0.060554 | 200,200,017,257 | 金融_经济 |
6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围绕"助企纾困,支持市场主体发展"主题,召开2022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会上获悉,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场主体的发展韧性不断增强,今年以来新设市场主体数量保持基本平稳.下一步将积极推动更多支持政策尽快出台,为经济发展留住"青山".
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底气所在,韧性所在,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关键力量.截至2022年5月底,全国登记在册市场主体1.59亿户,比2021年底增长3.6%.其中企业5011.9万户,增长3.5%,个体工商户1.07亿户,增长3.7%,农民专业合作社222.7万户,增长0.4%.2022年1至5月,全国新设市场主体1151.4万户,同比增长0.8%.其中个体工商户805.7万户,增长3.8%.
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副局长王赟松介绍,针对疫情以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需求,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印发通知,部署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纾困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专项行动,提出一揽子具体实在的措施,助力企业降成本,提质量,增效益.
个体工商户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市场监管总局登记注册局局长杨红灿指出,当前个体工商户发展总体平稳,但受多重因素影响,仍存在政策获得感不强,流动性不足,成本上涨,融资难等诸多困难和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充分发挥部际协调机制作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
据悉,市场监管总局会同相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个体工商户解难纾困和长远发展,在集成疫情以来市场主体各项帮扶政策基础上,从税费优惠,房租减免,金融支持,就业培训等方面提出一揽子支持措施,同时,深入研究对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帮扶,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等,健全个体工商户服务保障体系,优化发展环境.
杨红灿还提到,"个体工商户条例"是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中唯一针对个体工商户的专门性立法.但现行条例更多涉及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和日常监管内容,与当前支持发展的总体要求不相适应.市场监管总局正在推动尽快修订条例,立足服务个体工商户发展,完善各项扶持政策,保障个体工商户政治经济地位,保护其合法权益,促进健康发展.
此外,市场监管总局将于第三季度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聚焦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需要,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政策咨询,用工对接,金融支持等各项服务. | 0.887586 | 146.142857 | 0.003945 | 0 | 197 | 234 | 1,493.5 | 4.160156 | 0.176931 | 0 | 200,200,017,261 | 金融_经济 |
在12月28日召开的资本市场建立30周年座谈会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发表了6760字的重要讲话,他谈及了资本市场30年取得了的发展成就,总结了积累下来的发展经验,布局了下一阶段资本市场的改革路径.
在谈到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成果时,易会满提到:
目前,我国股票,债券市场规模均居全球第二,商品期货交易额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为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体系,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科创板开板以来,IPO融资金额已占同期A股的近一半,资本市场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的枢纽作用明显增强.稳步发展交易所债券市场,存续余额近16万亿元,融资工具品种不断丰富,有效拓宽了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今天上市公司已超过4100家,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实体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相当于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的五成,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盘",产业升级的"领跑者",经济运行"晴雨表"的功能日益提升.
目前,公募基金管理资产近19万亿元,权益类基金比重近两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近2.5万家,管理资产约16万亿元.
以证券法修订为契机,我们加快完善投资者保护组织体系和制度机制,有效涵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持股行权,先行赔付,多元纠纷化解,支持诉讼,代表人诉讼等关键领域环节,为1.7亿投资者更好分享我国经济发展红利提供有力保障.在2019年世行营商环境评估中,我国保护中小投资者指标排名大幅提升至第28位.
在谈到我国资本市场30年来的发展经验时,易会满表示:
实践证明,只有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资本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有机结合起来,自觉把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去谋划,去推动,才能够乘风破浪,攻坚克难,行稳致远.
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直接关乎亿万家庭,数亿群众的切身利益,尊重投资者,敬畏投资者,坚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各项合法权益,是资本市场监管人民性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发展,监管执法的全流程,要想投资者之所想,虑投资者之所忧,解投资者之所难,积极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财富管理需求,不断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面向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对资本市场发展规律的认识,尊重市场首创精神,坚持依法治市,学习借鉴国际最佳实践,把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前推进.
30年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经过早期的孕育,萌芽,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为标志,中国资本市场应运而生.今天,我们在这里共聚一堂,就是为了一起回顾我国资本市场30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在面向"十四五"的新起点上,总结经验,展望未来,进一步凝聚智慧和力量,携手谱写新时代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建立和发展资本市场是党中央深化改革开放,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实践探索.30年来,资本市场在改革中前进,在开放中成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资本市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着力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市场体系的包容性不断增强,市场主体的竞争力稳步提升,双向开放的深度广度日益拓展,市场生态的向好趋势持续巩固.目前,我国股票,债券市场规模均居全球第二,商品期货交易额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为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体系,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一是服务实体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30年来,我们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从服务国企改革起步,到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科创板相继推出,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规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渐趋完备.资本市场促进资本形成,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普及市场经济理念等重要功能日益得到各方认可,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面和深度持续拓展,在支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国资国企改革和脱贫攻坚等国家战略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30年来,资本市场累计实现股权融资超过21万亿元.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更加聚焦服务科技创新,通过改革推动要素资源加速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科创板开板以来,IPO融资金额已占同期A股的近一半,资本市场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的枢纽作用明显增强.稳步发展交易所债券市场,存续余额近16万亿元,融资工具品种不断丰富,有效拓宽了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平稳推出了90个期货期权品种,基本覆盖国民经济主要领域,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等功能有效发挥.
二是深化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史.30年来,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着力破除制约市场功能有效发挥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系统谋划和推动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落地.开创性地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消除了两类股份,两个市场,两种价格并行的制度性缺陷,为市场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持续推进股票发行审核制度改革,在历经审批制,核准制等实践的基础上,为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科创板为突破口试点股票发行注册制,并稳步扩展至创业板,探索建立了"一个核心,两个环节,三项市场化安排"的注册制架构,发行定价市场化程度,审核注册效率和可预期性大幅提高.紧扣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注重整体谋划,加强统筹协调,制定实施"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12个方面的重点改革任务,扎实推进交易,退市等关键领域的一揽子基础制度改革,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进一步增强.
三是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和竞争力日益增强.30年来,资本市场有力推动了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健全,大大促进了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结构优化.从沪市"老八股"和深市"老五股"上市开始,建立并逐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公司治理运行,坚决清理大股东占用和违规担保,持续推进市场化并购重组,今天上市公司已超过4100家,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实体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相当于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的五成,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盘",产业升级的"领跑者",经济运行"晴雨表"的功能日益提升.
行业机构方面,1987年首家专业证券公司在深圳特区创立,行业发展迅速起步,机构数量,资产规模快速增长.但由于内外部约束机制不健全,早期探索中积累了一些问题.我们采取风险处置,日常监管和推进行业发展"三管齐下"的措施,实施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有效解决了长期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顽症痼疾,推动证券行业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轨道.证券公司业务种类不断丰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全面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基本建立,资本实力明显增强,"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文化理念逐步成为行业共识.期货公司的规范运作水平和专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险机构,企业年金等境内专业机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正在逐步形成,市场资金结构呈现趋势性改善态势.目前,公募基金管理资产近19万亿元,权益类基金比重近两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近2.5万家,管理资产约16万亿元.
四是高水平双向开放的新格局加快形成.开放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从一开始,我们就坚持开门办市场,坚持"引进来,走出去"一体推进,推动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建立健全QFII,RQFII制度,不断深化沪深港通等互联互通机制,并抓住"一带一路"倡议重要机遇,开展与境外市场多种形式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这两年,我们坚决落实国家关于金融对外开放的进度安排,加快推进市场,产品和机构全方位开放.行业机构外资股比限制全面放开,沪伦通,中日ETF互通相继落地,A股纳入国际主流指数的比重稳步提升.境外投资者持股市值不断提升,外资连续3年保持净流入.原油,铜,铁矿石等期货品种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同时,我们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系统性开放,看穿式监管等特色制度得到国际同行广泛认可,跨境监管合作,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五是市场发展的法治根基不断夯实.法治兴,则市场兴.从最初依托部门规章,行政法规,到公司法,证券法,基金法相继出台以及此后的一系列修订完善,我们逐步建立了一套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法律规范体系,稳步将改革实践上升为制度规则,法治化运行的制度基础不断巩固.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新修订的证券法今年3月正式施行,在全面推行证券发行注册制,大幅提高证券违法违规成本,加大投资者保护力度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刑法修正案(十一)刚刚获得审议通过,期货法立法取得重大进展.以证券法修订为契机,我们加快完善投资者保护组织体系和制度机制,有效涵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持股行权,先行赔付,多元纠纷化解,支持诉讼,代表人诉讼等关键领域环节,为1.7亿投资者更好分享我国经济发展红利提供有力保障.在2019年世行营商环境评估中,我国保护中小投资者指标排名大幅提升至第28位.
六是市场监管和治理效能持续提升.证券期货监管从最初的分散管理到1998年开始实行集中统一的监管体制,我们坚守监管主责主业,持续完善查审分离体制,提升稽查执法效能,逐步形成了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相互补充,会机关,派出机构,交易场所,行业协会等各司其职,紧密协作的监管执法体系.30年来,资本市场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斗争中不断成长成熟,从早期果断处置"8.10"事件,"327"国债期货事件,到有效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再到2015年应对股市异常波动,有经验,也有教训.去年以来,面对极其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疫情的严重冲击,在国务院金融委的统一指挥协调下,我们沉着应对,资本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30年来,我们坚持实事求是,顺应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监管理念,监管方式和手段与时俱进,动态完善.始终着眼于更好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大力深化简政放权,持续加强监管透明度建设,推进科技监管,市场活力和运行效率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稳步提高.30年来,在资本市场改革攻坚,风险防范,稽查执法等工作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先进典型,锻造了一支勇于担当,敢于斗争的高素质专业化监管干部队伍,薪火相传,接续奋斗,为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保障.
30年筚路蓝缕,30年砥砺奋进,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场开拓者和建设者大胆探索,锐意进取的结果,是市场各参与方和社会各界精心呵护,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的结果.这里,我谨代表证监会党委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作出贡献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习总书记深刻指出:"无论我们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30年风雨探索,披荆斩棘,中国资本市场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改革发展之路,积累的宝贵经验是资本市场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传承创新,为开启新征程积蓄充沛力量.
- - 30年的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资本市场的全面领导.我国资本市场白手起家,但仅用30年就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30年来,无论是在股权分置改革的紧要关头,还是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吃劲阶段;无论是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冲击的艰难时刻,还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响正常开市的重大抉择,资本市场之所以都能攻坚克难,化危为机,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归根结底在于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实践证明,只有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资本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有机结合起来,自觉把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去谋划,去推动,才能够乘风破浪,攻坚克难,行稳致远.
- - 30年的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站稳资本市场监管的人民立场,这是新时代资本市场践行初心使命的核心要义.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公众投资者群体,他们始终与资本市场共担风雨,共同成长.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直接关乎亿万家庭,数亿群众的切身利益,尊重投资者,敬畏投资者,坚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各项合法权益,是资本市场监管人民性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发展,监管执法的全流程,要想投资者之所想,虑投资者之所忧,解投资者之所难,积极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财富管理需求,不断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 - 30年的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方向.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资本市场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关于资本市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改革的主线贯穿始终,改革的内容占据绝大多数.我们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实践证明,必须坚持用改革的方法破除市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刀刃向内的勇气不断自我革新.改革不仅拉近了市场与监管的距离,改善了市场预期,也激发了系统干部职工的斗志和士气.面向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对资本市场发展规律的认识,尊重市场首创精神,坚持依法治市,学习借鉴国际最佳实践,把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前推进.
- - 30年的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防范化解风险摆在突出位置.金融本质上是经营和管理风险的行业.做好改革发展工作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稳字当头.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规模体量,结构层次与发展初期不可同日而语,在周期性,体制性,行为性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下,风险的传导机制更加隐蔽,突发性和传染性特征也更为突出,稍有不慎,容易形成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外环境异常复杂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正确处理好稳与进,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努力把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攻坚战,持久战.
- - 30年的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发挥各方合力.实践证明,资本市场是一个兼具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特征的综合体,建设好,发展好资本市场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离不开法治供给的持续加强,离不开货币,财税,产业等领域政策的协同发力,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的群策群力,离不开新闻舆论方面的引导监督和环境创造.我们提出"四个敬畏,一个合力"的监管理念,着力推动科学监管,分类监管,专业监管,持续监管,就是为了顺应资本市场规律,进一步聚合各方力量.去年以来,我们在加强基础制度建设,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打击证券违法违规行为等方面之所以能取得重大进展,靠的就是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必须继续坚持系统观念,主动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协调,积极寻求最大公约数,加快形成各方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良好治理生态.
30年春华秋实,30年风华正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也对资本市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经过30年的积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正在不断形成和巩固,实体经济潜力巨大,宏观环境总体向好,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旺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增强,我国资本市场处于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资本市场发展也走过弯路,经历过坎坷,发展还不充分不平衡,离市场和投资者的期盼还有差距;市场结构还不尽合理,上市公司结构,投资者结构和中介机构结构仍需优化完善;监管能力提升依然任重道远,对资本市场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健康的投资文化有待培育巩固,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还需进一步倡导和弘扬;良性发展的市场生态需要持续涵养,完善资本市场治理还需久久为功.
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两个大局",更加自觉站位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聚焦"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核心任务,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积极贡献力量.
我们将着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科学把握各层次股票市场定位,完善各板块差异化制度安排,继续规范发展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深入推进债券市场创新发展,积极稳妥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和场外市场,努力形成功能互补,有机联系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推进投资端改革,壮大理性成熟的中长期投资力量,不断拓展市场深度,增强发展韧性.
我们将把支持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发挥好资本市场在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激发企业家精神和人才创新活力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支持沪深交易所加快建设优质创新资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建立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我们将以注册制和退市制度改革为重要抓手,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坚持尊重注册制基本内涵,借鉴国际最佳实践,体现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三原则,稳步在全市场推行注册制.进一步畅通多元化退出渠道,强化优胜劣汰.统筹推进发行承销,交易,持续监管,投资者保护等领域关键制度创新,扎实推进制度型开放.
我们将持续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认真落实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持续优化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安排,推动上市公司改革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争取各方支持,助力上市公司加快转型升级,做优做强,更好发挥创新领跑者和产业排头兵作用.
我们将坚持底线思维,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着力健全市场风险的预防,预警,处置机制,努力维护市场平稳有序运行.全面贯彻"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稳步推进重点领域风险有序化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我们将加快监管职能转变,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强科技监管能力建设,推进科技与监管深度融合.加快健全证券执法体制机制,提升证券执法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持续优化市场生态.
我们将全面提升证监会系统党的建设质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忠专实"的监管干部队伍.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廉洁从政,加强全流程全链条的公权力监督制约,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 0.901252 | 210.694444 | 0.028643 | 0 | 528 | 1,994 | 897.2 | 4.152344 | 0.126038 | 0.187293 | 200,200,017,372 | 金融_经济 |
随着信息和服务业的兴起,1971年在美国诞生了一个完全采用电子交易,为新兴产业提供舞台,自我监管,面向全球的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纳斯达克(Nasdaq)是全美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的英文缩写,但目前已成为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Nasdaq Stock Market ,Inc.)的代名词,其职能是操作并维持纳斯达克报价系统的运转,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纳斯达克市场属于全美证券商协会(NASD).该协会还有另外一家子公司,即全美证券商协会监管公司,根据全美证券商协会自立的证券交易规则和联邦证券法来对纳斯达克系统公司以及场外交易进行监管.因此,纳斯达克是全美也是全球最大的股票电子交易市场;全美证券商协会是美国最大的金融自律组织.
在30年的时间内,纳斯达克发展成一个上市公司总数和成长速度超过纽约证券交易所(始建于1792年,1896年以其上市公司为成分股的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建立)的股票市场,其成交额和市值等指数也与纽约证交所处于伯仲之间.目前,纳斯达克指数通常同道-琼斯指数一起被用来作为市场分析的基本数据.1999年底,一座8层楼高的数据显示塔在纽约时代广场竖立起来,打破了道-琼斯指数多年独占这一广告要地的局面.因纳斯达克吸引力强,美国证券交易所(20世纪70年代前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并存的两个全国性股票交易所之一)于1998年同它合并,组成纳斯达克-埃迈克斯市场集团.1999年纳斯达克成交额11万亿美元,首次超过纽约证券交易所,当年日均交易额415亿美元(纽约证交所日均350亿美元).1999年底收盘时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比市场成立之初上涨33倍.该年底纳斯达克指数首次突破4000点,2000年3月9日达到了5046点,纳斯达克市场的总市值是6.7万亿美元.然而,到2001年3月20日,纳斯达克指数却跌落至2000点以下,纳斯达克市场和纽约证券交易所损失的市值是5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一半,是1987年10月华尔街崩盘市值损失的5倍.纳斯达克市场的总市值从2000年3月的6.7万亿美元,1年后只剩下2.7万亿美元.市值减少4万亿美元,大于公众持有的美国联邦债券总金额;超过社会安全及健康医疗信托基金的总金额;相当于日本及韩国经济的总和;等于美国的汽车,钢铁,电机及石油产业瞬间化为乌有;相当于美国所有住宅的总金额;相当于布希10年减税方案总金额的2到3倍;相当于布希2001年预定减税金额的1000倍.曾经吸引全球经济界人士目光,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纳斯达克指数的暴涨暴跌,对于新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究竟意味着什么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但是,新经济发展中的泡沫正在被市场无情地挤压和破灭却是不争的事实.
纳斯达克迪拜(NASDAQ Du)是阿联酋一家证券交易所,总部位于迪拜.纳斯达克迪拜也是一个国际性交易板块.纳斯达克迪拜交易所股东为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和阿联酋政府,其交易所的初衷即为将该交易所打造成为亚非地区的"纳斯达克",因此在交易制度以及运行规则上与纳斯达克相似.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更加灵活方便.同时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作为纳斯达克迪拜证券交易所的股东,两者对企业采用相似的法律制度以及财务准则.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也极其欢迎已经在纳斯达克迪拜上市的企业到纳斯达克进行转板上市.
迪拜为中东地区的金融中心.该地区有伊斯兰教庞大的基金池,可助力纳斯达克迪拜的上市公司.公司在该交易所上市后,可以通过股票,伊斯兰债券和债券筹集资金.交易所交易基金,衍生品,交易所交易商品以及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也可以上市和交易.金融产品众多,操作更为灵活.
目前,中国企业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企业在迪拜纳斯达克发行债券募集资金,规模和体量都很大.值得一说的是2017年宁夏通联资本在迪拜纳斯达克发行了3亿美金的债券,也是非常难得.
另外,中国企业去纳斯达克迪拜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可查的应该有一家叫"安防科技",后来辗转回国内借壳飞乐音响上市,现在应该是ST中安.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海外上市募集资金发展壮大之后回到国内上市也是理所应当的,毕竟国内估值更高.
可以去网易,新浪,雅虎或搜狐的股票板块里面的中国概念股查询.
英文好的话,可以去看看纳斯达克网站看看.
社交平台Soul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招股说明书,以SSR的交易代码申请在纳斯达克上市. 摩根士丹利,杰富瑞,美国银行证券和中金公司共同担任承销商.招股说明书显示,Soul的股东包括腾讯和元升等投资机构.
它的概念被解释为"出生于现实世界,与现实世界平行,以及身临其境,始终在线的社交场景. 它具有完全可操作的经济性,数据,数字项,内容和IP,所有这些都可以在两者之间传递."为了实现"完全可操作的经济性",Soul引入了具有虚拟货币的平台硬币(Soul硬币),用户需要使用它来购买平台内的消费和服务,根据招股说明书,Soul App的货币化方法包括增值服务,广告和Giftmoji social e. 于今年第一季度成立的电子商务公司.
Soul在2021年第一季度拥有154万付费用户,平均每月用户付费率为4.8%,而每个付费用户的平均每月收入为 第一季度为48.6元,第一季度毛利率为86%,今年3月17日,国外媒体"信息"报道,Soul计划在美国上市. 熟悉此事的人Soul计划筹集大约 2亿美元的估值超过10亿美元,而投资者的估计最高值为20亿美元,但Soul否认了有关上市的传言. Soul由于内容审核问题,他于2019年6月被除名. 6月28日,中国国家网络空间管理局通知有关部门,针对网络音频混乱采取了专项整治行动. 在同一天,Soul已从所有主要应用程序商店中删除.
随后在8月28日,Soul被重新列出,要求其注册用户年龄为18岁,并为现有青年更新了青年模型. Soul在招股说明书中还提到,其产品的最大风险是它是否能够维持付费用户的增长. 如果在品牌声誉,用户隐私,数据安全性等方面存在问题,并且用户无法按预期增长,那么整个公司的运营也将受到重大影响. 在几年前短暂发泄之后,陌生人的社交圈子逐渐进入了沉默期. Momo,Tantan,Soul甚至更小的Uki都面临着退市风暴,在监管之外,此类应用程序的常见问题是用户规模和流动性. 从招股说明书Soul来看,其用户粘性已取得初步进展. 接下来的故事Soul将告诉资本市场,如何进一步发展成千上万的DAU.
全球各大公司喜欢在纳斯达克上市,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纳斯达克是各个国家企业喜欢的一个地方,在这里上市似乎是企业的最爱,原因有几个方面,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朋友们可以参考:
三,纳斯达克运作成熟,得到企业的认可:
纳斯达克作为全世界最大的金融产品,可以说拥有非常成熟的运作机制,因此得到了世界各个大企业的认可,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原为创立于1971年的美国全国证券经纪商协会的一个下属交易系统,全名为"全国证券经纪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National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NASDAQ为其英文缩写. 分众传媒终止在NASDAQ上市交易,其私有化背后的联合出资方由下可知: 分众传媒于2005年7月13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每股发行价17美元.2012年8月,分众传媒创始人兼董事长江南春联合方源资本,凯雷,中信资本,CDHInvestments,中国光大对分众传媒发起私有化要约.根据此前协议,最终私有化价格为27.50美元每股,估值为37亿美元.收购完成后,GiovannaAcquisition实体将不存在,分众传媒将成为GiovannaParent的全资子公司,归属于GiovannaGroup所有.至此,江南春将 持有 GiovannaGroup30.9%的股权,凯雷与方源各持股19.7%,原分众传媒股东复星集团将持有17.4%的股权,中国光大,中信资本等其他股东持有剩余12.32%的股权.
纳斯达克(英语:NASDAQ),全称为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表(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 是美国的一个电子证券交易机构,是由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所拥有与操作的.
NASDAQ是全国证券业协会行情自动传报系统的缩写,创立于1971年,迄今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
(7)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背后的股东扩展阅读:
1,双轨制:在上市方面分别实行纳斯达克全国市场和小型资本市场两套不同的标准体系.
2,交易系统:纳斯达克在市场技术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它采用高效的"电子交易系统"(ECNs),在全世界共安装了50万台计算机终端,向世界各个角落的交易商,基金经理和经纪人传送5000多种证券的全面报价和最新交易信息.
3,造市人:纳斯达克拥有自己的做市商制度(Market Maker),它们是一些独立的股票交易商,为投资者承担某一只股票的买进和卖出.
纳斯达克是美国的一个电子证券交易机构,是由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所拥有与操作的.
纳斯达克是由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为了规范混乱的场外交易和为小企业提供融资平台于1971年2月8日创建.纳斯达克的特点是收集和发布场外交易非上市股票的证券商报价,它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的证券交易市场.
每一只上市证券均拥有各自的证券代码,证券与代码一一对应,且证券的代码一旦确定,就不再改变,这主要是便于电脑识别,使用时也比较方便.
企业想在纳斯达克上市,需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及一个原则:
有形资产净值在美金五百万元以上,或最近一年税前净利在美金七十五万元以上,或近三年其中两年税前收入在美金七十五万元以上,或公司资本市值(Market Capitalization)在美金五千万元以上.
SEC及NASDR审查通过后,需有300人以上的公众持股(NON - IPO 得在国外设立控股公司,原始股东必需超过300人)才能挂牌,所谓的公众持股依美国证管会手册(SEC Manual)指出,公众持股人之持有股数需要在整股以上,而美国的整股即为基本流通单位100股.
纳斯达克流行一句俚语:Any company can be listed,but time will tell the tale(任何公司都能上市,但时间会证明一切).意思是说,只要申请的公司秉持诚信原则,挂牌上市是迟早的事,但时间与诚信将会决定一切.
纳斯达克(NASDAQ),全称为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表(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 ,是美国的一个电子证券交易机构,是由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所拥有与操作的.
NASDAQ是全国证券业协会行情自动传报系统的缩写,创立于1971年,迄今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纳斯达克是由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为了规范混乱的场外交易和为小企业提供融资平台于1971年2月8日创建.纳斯达克的特点是收集和发布场外交易非上市股票的证券商报价,它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的证券交易市场.现有上市公司总计5400多家,纳斯达克又是全世界第一个采用电子交易并面向全球的股市,它在5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6万多个计算机销售终端.
作为纳斯达克最大而且交易最活跃的股票市场,纳斯达克全国市场有近4400只股票挂牌.要想在纳斯达克全国市场折算,这家公司必须满足严格的财务,资本额和共同管理等指标.在纳斯达克全国市场中有一些世界上最大和最知名的公司.
股东权益(公司净资产)不少于1500万美元,最近3年中至少有一年税前营业收入不少于100万美元.
股东权益(公司净资产)不少于3000万美元.不少于2年的营业记录.
在纳斯达克流通的股票市值不低于7500万美元,或者公司总资产,当年总收入不低于7500万美元.
3.每年的年度财务报表必需提交给证管会与公司股东们参考.
4.最少须有三位做市商参与此案[每位登记有案的做市商须在正常的买价与卖价之下有能力买或卖100股以上的股票,并且必须在每笔成交后的90秒内将所有的成交价及交易量回报给美国证券商同业公会(NASD)].
纳斯达克CEO 罗伯特·格雷费尔德纳斯达克小额资本市场(Nasdaq Small Cap Market,简称NSCM)
纳斯达克专为成长期的公司提供的市场,纳斯达克小资本额市场有1700多只股票挂牌.作为小型资本额等级的纳斯达克上市标准中,财务指标要求没有全国市场上市标准那样严格,但他们共同管理的标准是一样的.上市开盘价4美元以上必需维持90天,之后不得低于1美元,否则就要降级到柜台交易告示板,反之若公司营运良好且股价上升在5美元以上,则可申请到全国市场交易.
上市条件: 单位:美元 条件 首次上市 持续上市 净有形资产① 或总市值或净收入( 在上一个会计年度或者前三年中的两个会计年度) 400万或5000万或75万 200万或者3500万或者75万 公众持股数② 100万股 50万股 公众持股的市场总值 500万 100万 最低买入价 4 1 做市商数 3个 2个 股东数(交易单位股东)③ 300个 300个 经营历史总市值 1年或5000万美元 不作要求 注: ①无论是首次上市还是持续上市,公司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一项净资产要求,总市值要求或者净收入要求.
②对非加拿大的外国证券和美国存托凭证并不适用.
③所谓交易单位股东系持有该公司股票100股或以上的股东.
纳斯达克在成立之初的目标定位在中小企业,但只是因为企业的规模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越来越大,所以到了今天,纳斯达克反而将自己分成了一块"主板市场"和一块"中小企业市场". | 0.904389 | 133.534884 | 0.046921 | 0 | 803 | 1,612 | 911.2 | 4.035156 | 0.167712 | 0.080507 | 200,200,017,418 | 金融_经济 |
[摘要]京交会全城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是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服务贸易交易会,旨在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洽谈交易平台,国际服务贸易政策的研讨发布窗口,各国服务贸易企业的交流合作桥梁.
距离首届京交会开幕还有6o天在北京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和组委会的领导下,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张而又有序地推进.
据悉,首届京交会以"服务贸易:新视野,新机遇,新发展"为主题,设立开幕式暨高峰论坛,高层论坛,专业交易洽谈,综合展示,主题推介,权威发布会六大板块组成,展示世界范围内服务经济领域的知名企业和高端服务.
5月28日上午举行开幕式暨高峰论坛,将邀请国内外政要,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负责人,知名专家,学者从全球视野和宏观层面发布权威观点,探讨中外服务贸易合作的潜力.
和高峰论坛不同的是,高层论坛突出专业性,主要由圆桌会议和专业大会组成,围绕国际服务贸易重点发展领域,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中外服务贸易合作路径.
专业交易洽谈是京交会的核心板块,涉及服务贸易12大领域,由服务外包,技术贸易,设计服务,会计服务,会展服务,品牌服务,广告服务,文化暨版权服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27个洽谈交易专题组成.
综合展示由主题核心区,省市展区,港澳台展区,国别(国际)展区,跨国公司展区组成,集中展示国内外服务贸易发展成就和创新成果,促进企业相互交流与合作.
主题推介由省市主题日,国别主题日和项目推介活动组成.项目推介活动拟请省市和行业协会推荐具有重大技术突破,巨大市场潜力及行业引领作用的服务类项目进行推介.
权威发布会由商务部,国务院有关部门,国际组织或国家级服务贸易行业协会发布相关政策信息以及发展研究报告.
京交会官方网站上设置有"注册报名"区,参展企业和个人在注册或者和各个板块组织方联系时,都可以提出自己的需求,展会期间,会根据各个参展方的需求组织专业对口洽谈,目前仅动漫行业就有七八十家确定参与对口洽谈.
京交会已经在许多城市举办了推介会,包括商务部,北京市领导都参与推介,不管是海外企业还是国内企业,反响都非常热烈.许多人士把京交会的举办看做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风向标,认为其中蕴藏着很大商机,他们对展位面积的需求普遍翻番,现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只能要求参展商压缩规模.
截止2月16日,国外政要,外国团组等邀请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合作组织和联合国贸发会议三大国际组织和非盟都将应邀参会;交易洽谈板块承办单位基本确定;港澳台,国内7个服务贸易发达省市和其他省,自治区等将参加京交会;开幕式,高峰论坛,高层论坛,专业会议,洽谈会,发布会,推介会等100余场各类活动初步确定.截止目前,已有500多家参展商,参观人数预计达5万人次.
京交会选择永久落户北京,首先基于北京具有良好的服务业产业基础.北京服务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去年服务贸易额达到895.4亿美元,接近全国的20%.同时,北京GDP 75%以上来自于服务业,远高于43%的全国水平.
其次是北京服务业呈现高端化态势.从1994年开始,北京服务业(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形成三,二,一产业格局.而且北京产业聚集度高,中关村科技园,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界,CBD,临港经济区,奥林匹克中心区,这 6大产业聚集区以占全市7%土地面积,实现了48%利润,创造了42%的纳税额,支撑了36%的地区生产总值,功能区对产业的聚集和辐射作用非常明显.
再次是北京国际化水平和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近年来,北京吸纳国际资本,吞吐全球货物能力都显着增长.去年,北京市利用外资实际金额达到70亿美元,其中88%投入服务业.另外,北京商业存在(指服务提供者到境外开业,如家乐福,沃尔玛等)的服务贸易规模达到上百亿美元,这说明北京的投资环境非常优越.
京交会的举办将推动实现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从发达国家发展历程来看,发展服务业是现代化进程中推动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其次,京交会的举办将有利于引进国际知名服务企业来华投资,有利于国内企业创新发展.京交会是服务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重要渠道,国内服务企业在家门口就可以了解国际发展前沿,能够提高国内服务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和创新能力.
再次,京交会的举办还将引领服务消费,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京交会涉及教育,体育,文化,旅游等众多生活性的服务业,有利于丰富服务产品的类型,催生服务领域新业态,提升服务品质,引领消费.
最后,京交会的举办有利于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我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话语权.京交会将吸引许多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的政要参加,政府和政府之间也有交流,这能够增加中国的影响力.
同时,它也能提升国内制造业的竞争力.京交会汇集的国际知名技术贸易,设计,广告,物流,金融等行业企业也会和国内制造企业和服务对接,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合作,达到共赢发展.
另外,单就展会本身来说,海内外众多商家汇聚北京,这也会增加北京的食宿,交通,旅游等相关行业的收入.
作为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的服务贸易盛会,京交会坚持促进和培育服务贸易,努力打造全球唯一的综合性服务贸易交易平台,希望经过若干届的培育,形成南有广交会,北有京交会的格局.
保运通提示: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京交会将于2012年5月28日至6月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进行国际服务贸易的洽谈. | 0.894175 | 97.782609 | 0.00625 | 0 | 186 | 753 | 963.7 | 4.023438 | 0.132948 | 0 | 200,200,017,475 | 金融_经济 |
肖钢:金融科技伦理失范或放大风险危及公共安全
原标题:肖钢:金融科技伦理失范或放大风险危及公共安全
中新社北京4月14日电 (记者 王恩博)随着金融和科技融合愈加紧密,金融科技伦理问题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14日在北京强调,金融科技伦理失范可能放大金融风险,危及公共安全.加强金融科技伦理治理是维护金融安全稳定的重要防线.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当天在北京发布"构建金融科技伦理治理体系"课题报告.这份报告指出,当前金融科技"数字化""虚拟化""网络化"属性使得金融活动过程出现违约成本低,隐私信息泄漏,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加之金融行业本身的外部性,逐利性,高杠杆特征,导致伦理问题更加突出.
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
中国银行
,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机构自主开展以及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服务的金融科技业务规模合计7.5万亿元人民币,金融科技独角兽企业23家,占全球金融科技独角兽企业总数的41%左右.这意味着金融科技一旦存在伦理失范问题,往往会引起较大社会危害.
作为课题牵头人,肖钢在解读报告时说,侵犯隐私,泄露数据,垄断数据,数据鸿沟等问题带来的风险事件和不良影响近几年时有发生,算法歧视和算法控制问题突出.例如,底层算法的不完善,技术路线的偏差等技术失灵,在高频交易,
海量数据
等特定场景下一旦触发风险可能会造成连锁反应,引发风险急剧扩散的"蝴蝶效应".
为此报告提出,金融科技伦理治理应做到伦理风险可控.金融科技发展变化快,复杂程度高,不确定性强,必须安装"控制阀",建立审慎评估制度.对新技术运用,新产品开发要有清晰控制流程与问责机制,确保行为可中断,过程可逆转,责任可追溯.
报告建议,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设立专门的金融科技伦理委员会,指导和协调推动金融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同时,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构建多层次金融科技伦理规则体系,实施金融科技伦理标准,强化对违反金融科技伦理有关行为的责任追究. | 0.88848 | 68 | 0.037175 | 0 | 133 | 231 | 1,264.1 | 4.148438 | 0.134804 | 0.027842 | 200,200,017,902 | 金融_经济 |
博时丝路主题基金如何玩转"一带一路"
博时基金认为,"一带一路"是目前A股市场最大的投资风口之一,其顺应了中国资本输出的时代需要,由国家自上而下推动,对外输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重塑全球金融贸易格局,对内推动改革深化和转型升级,推动中国从商品输出国蜕变为资本,标准,金融以及文化输出国,推动中国进入大国崛起2.0版.积极把握风口投资机会,博时丝路主题基金(001236)目前正首募发行中.
投资理念:"一带一路" 国家战略下的投资机遇
"一带一路"是中央政府带领中国企业,通过资本输出和区域合作,对内深化改革,对外输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重塑全球贸易和金融格局的大战略,具有强烈的划时代意义.
"一带一路"将助力大国崛起."一带一路"意在为中国经济寻找新的增长红利,通过经济发展模式的输出,推动中国从世界工厂蜕变为输出资本,标准,金融和文化的经济大国,助力中国进入大国崛起2.0版.
"一带一路"板块已初显锋芒."一带一路"主要包含的行业:建筑工程,交通运输,轨交能源和通讯设备,钢铁有色,国防军工,商贸,旅游,传媒等.上述行业过去一年表现较好,14年和15年至今平均涨幅分别达59%和84%!成分股以建筑,机械,交运,油气为主的中证一带一路主题指数2014年至今涨幅达152%,超越同期沪深300指数49%!(数据来源:Wind 截至日期:2015.4.30)
投资策略:博时丝路主题基金如何玩转"一带一路"
大国崛起2.0,资本输出刚起步 - - 这显然构成了"一带一路"主题概念最基础的投资逻辑.作为过去三十多年全球最成功的经济体,中国已积累了巨大的经济体量,工业能力和资本实力,传统经济增长动力的衰减抑制了资本回报率,中国开始进入资本输出时代."一带一路"战略顺应这一趋势,是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大战略,将助力中国进入大国崛起2.0版;
博时丝路主题基金的投资策略包括三个层面:紧跟国家政策,分析产业路径,优选受益行业;结合公司综合竞争力和成长能力建立股票池;再以估值为标尺选择投资标的:
一,紧密跟踪国家政策,分析中国资本输出和金融贸易开放的路径和发展阶段,通过比较国内和国外相关产业周期,市场容量,增长前景,竞争格局等,选择重点行业.
二,以受益先后顺序,受益程度大小,长期海外空间,公司自身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扩张意愿等几方面来初步筛选股票池,再结合估值对个股做进一步评估.
三,个股选择的要点主要包括:
竞争力分析:通过国内外竞争对手研究,实地调研考察,产业链上下游印证等方式,从公司业务的国际比较,管理层能力,竞争策略,产品技术储备,成本控制等多方面指标,综合判断公司的国内外竞争力和长期成长潜力;
财务分析:重点关注公司的重点关注公司的盈利指标,成长和订单指标,再投资收益率分析,反映行业特性的主要财务指标等,选择财务状况优良,经营效率高的企业;
关注海外并购:从企业层面来看,海外并购是企业获取海外资源,市场,技术和品牌的捷径;过去几年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涉及行业越来越多,相关标的在资本市场表现不俗.我们会持续跟踪国际优势企业的国内对标公司,密切关注国内公司对外并购重组;
估值比较:根据国内外行业及公司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和竞争格局,选择合理有效的估值方法.考察国内国外的市场空间和公司国际竞争力,判断公司潜在市场份额,根据行业供需和利润率趋势判断等,测算公司长期盈利能力,再以合理估值测算中长期市值空间,以规避短期相对估值陷阱.
投资范围:积极布局五大重点领域
博时丝路主题基金将在确定的趋势性投资机会下,透过细分行业精确寻找投资机会,再精选最受益和最具成长潜力的上市公司作为投资标的.投资范围上较宽泛,除了建筑工程,交运,高端机械,原材料等基建先导产业外,也会积极布局军工,旅游,商贸,互联网等配套和跟进产业.
具体到投资者最关注的问题:基金成立后要投什么行业?博时丝路主题基金明确表示,将积极布局五大重点领域:
基建投资=="建筑工程,交运/能源/通信设备,原材料等
交通运输=="运输物流,枢纽区域
配套服务=="商贸,旅游,军工等
中国品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制造
中国文化=="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创造
在市场发展大趋势下,博时丝路主题基金会做好预判和行业配置,有效规避行业轮动带来的影响.
在博时丝路主题基金投资组合中,股票投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80%-95%.其中,投资于"一带一路"主题相关的上市公司股票的资产占非现金基金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 | 0.872099 | 71.269231 | 0.029826 | 0 | 189 | 570 | 1,479.1 | 4.066406 | 0.173772 | 0.002092 | 200,200,017,931 | 金融_经济 |
广州日报数字报
广经观察 之金融稳经济 最近几个月,从中央到地方金融助力稳经济的措施密集出台.在广东,继4月印发"金融支持受疫情影响企业纾困和经济稳增长行动方案"后,为推动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在广东落地落实,6月1日广东省印发"广东省贯彻落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共出台6方面131项具体措施,其中货币金融政策22条. 广州日报记者调查发现,近期,金融机构也多措并举助力稳经济,通过建立"绿色通道"加大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根据客户实际情况适当延期还款,助力企业降低各种成本等,扩增量稳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文,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晓丽 王楚涵 对因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 "这笔资金太及时了!"在江南果菜批发市场从事果菜批发的李先生激动地说道.记者了解到,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果菜批发基地,江南果菜批发市场承担着广州全市的蔬果供应.为保障疫情期间的市民果菜供应,李先生经营的批发公司急需一笔临时资金进行订货.民生银行广州白云支行了解情况后,立即为该批发商客户制定了匹配的融资解决方案.最终,在上级行抗疫专属绿色通道的助力下,在最短时间内为客户审批了1200万元贷款. 要打好"稳经济"政策组合拳,小微企业是主要受力方之一,其承载着就业,民生之基.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广东金融机构主动作为.如建行广州分行对广州专业市场客户建立抵押快贷"绿色通道",对专业市场客群提供"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放款"服务.农行广州分行加强金融创新,持续丰富小微贷款产品体系,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存在临时性经营困难,确有还款意愿和吸纳就业能力的小微企业,综合运用续贷,展期等方式给予支持,对因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交行广东省分行出台针对住房按揭,信用贷款等相关延期还款政策.开通住房按揭征信异议受理绿色通道.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所长刘佳宁表示,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保住市场主体,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成为稳经济各项政策的重心所在.为此,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货币金融等6个方面33项措施.其中,有多处提及中小微企业,强调推动解决企业现金流严重不足,还本付息压力较大,市场需求持续不振等实际困难. 巧借跨境贸融为企业减成本超17万元 稳外贸是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广州某外贸企业作为我行外汇结算客户,受疫情期间汇率波动影响较大,时常造成汇兑亏损."华夏银行广州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中旬,该行贸易金融部了解到该企业现状后,立马为企业定制"远期结售汇一纸通",详细介绍业务办理流程,"通过把握人民币汇率市场窗口期,专人每日盯市,成功帮助客户办理远期结汇500万美元,有效规避汇率风险."该负责人表示. "一笔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对企业来说就是久旱逢甘霖."广东坚士制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道.据了解,农行珠海分行了解到企业急需一笔资金向原料供应商支付货款后,为这家企业办理了3900万元跨境贸融,利率3.3%.相比国内流贷融资成本,为企业节省成本约17.2万元,解决了企业资金短缺难题.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还有许多像坚士制锁一样的外贸企业面临原材料成本上涨,货款回收时间变长等困扰,生产运营资金出现缺口."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表示,该行指导辖内银行靠前服务,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帮助企业获得低成本融资,解决运营资金短缺困难. 另一方面,广东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减费让利的力度在进一步加大.广东交行实施收单商户手续费统一下调措施,并根据商户行业类型开展分类优惠定价,对公益类商户予以零费率优惠,降低商户经营成本.截至4月末,广东交行民营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970亿元,让利商户超2000万元,有效降低商户经营成本.截至2022年4月末,兴业银行广州分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含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较年初新增13.01亿元,当年新发贷款利率4.31%,较年初下降0.19%. 加大重点经济领域信贷支持 "为提升企业发展能力,补充经营流动所需,我们向银行提出融资授信申请,然而我们资产以流动资产为主,固定资产在资产总额中的占比仅8%,未能提供足值抵押物担保."广州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是一家集技术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提供数据备份容灾服务的企业,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广州农商银行了解到该情况后,综合评估企业现有知识产权,认为其自主开发程度高,核心技术水平领先,同业竞争力强,预计未来的市场价值将逐年增长,因此转而追加企业专利权及知识产权质押,给予广州某科技有限公司授信额度3000万元.截至2022年4月末,广州农商银行已为326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融资余额达77.24亿元. 记者观察到,广东金融机构聚焦重点领域助力"稳增长".农行广州分行表示,扎实做好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工作,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及专精特新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响应广东省建设制造强省的要求.为有效解决制造业企业缺乏中长期资金的现实痛点,兴业银行广州分行在2022年以来加速推动制造业长久期资产构建,对制造业表内融资中长期融资补贴30BP.广发银行针对交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重点领域建设需要长期资金支持的特点,推出"股权+债权"的"投融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建议 加强监测防范潜在资金脱实向虚风险 "对比以往,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金融支持企业纾困,助力稳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覆盖面更广,服务性更强.一系列惠企政策精准性突出,优惠力度加大,实实在在为企业减负.各级利好政策叠加,有利于推进广东金融业进一步用足各项金融政策服务实体经济,将达到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的效果."刘佳宁表示,随着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政策成效正在逐步显现.信贷投放总量持续增加,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撬动更多低成本信贷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企业经营和融资成本逐步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呈"量增,面扩,价降"良好趋势. 不过,刘佳宁提出,在金融机构助力稳经济,帮助企业纾困的过程中,需重点关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要结合企业融资需求,推动更多金融资源精准配置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实现金融资源供给与企业融资需求的匹配转化,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另一方面,帮助企业纾困的同时,金融机构需将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避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需加强对受疫情影响重点企业流动性风险监测,早发现,早处置次生金融风险隐患.同时,助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守法诚信.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指出,接下来需要落实落细出台各项金融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推动金融机构完善内部治理,提升金融经营与风控能力,提升政策传导效率,进一步打通金融机构到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加强监测防范潜在资金脱实向虚风险. "广东省贯彻落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中,货币金融政策22条,其中提道: ●鼓励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及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 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继续按市场化原则与中小微企业(含中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等自主协商,对其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努力做到应延尽延,本轮延期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不超过今年底. 对今年6月30日前发放的商用货车消费贷款给予6个月延期还本付息支持. ●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 实施"首贷户"贷款贴息补助,对今年4月1日至6月30日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首次申请贷款的小微企业给予不高于1%的贴息补助,并视贴息效果,对补贴时限给予适当延长. 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对发放普惠小微贷款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由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按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2%给予激励资金. ●继续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提高资本市场融资效率. 鼓励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依法依规到境外公开募集股份及上市. ●加大金融机构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 | 0.898826 | 1,660.5 | 0.033816 | 0 | 3,313 | 810 | 1,559.6 | 4.09375 | 0.136405 | 0.019618 | 200,200,018,157 | 金融_经济 |
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宝剑:推动外贸创新发展 应构筑全方位支撑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薛仁政,陈泽云报道:"推动外贸创新发展,要构建起技术,产业,园区,政策,人才等全方位的贸易创新支撑体系." 19 日,第 130 届广交会圆满落幕.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宝剑教授评价称,广交会不断创新业态和功能,推动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也推动了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发展;接下来,要持续推动外贸创新发展,需进一步构建起全方位贸易创新支撑体系.谢宝剑认为,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新一代技术的支持.企业应充分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契机,把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应用嵌入外贸会展行业,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健全国内物流体系和降低物流成本,加快推进海外智慧物流平台的建设,培育国际贸易新增长点,为广大境内外服务商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他表示,在线直播在外贸领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相比国内直播,外贸领域的直播尚面临不少困难."要加强线上外贸展销人才的培养培训,"谢宝剑说道:"外贸需要具备流利的英语水平且能兼顾小语种,熟悉企业产品,能够全方位展示品牌价值,企业形象,具有娴熟直播技术的人才."自由贸易区的制度创新优势是推动外贸创新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助力.谢宝剑建议,应加大政策创新力度,把制度创新与国家级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各类开放平台的贸易业务创新需求结合起来,适时推进现有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区,把政策创新优势与贸易发展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谢宝剑认为,中国经济具有韧性强,产业体系全的优势,在推动外贸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要依托外贸优势产业集聚区,培育外向型产业优势突出,创新能力强,配套服务体系较完善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以及推进原有基地的转型升级. | 0.908108 | 370 | 0.02736 | 0 | 702 | 204 | 927 | 4.019531 | 0.105405 | 0.019851 | 200,200,018,171 | 金融_经济 |
关于延迟退休,这份报告有新发现!
2023年,延迟退休仍旧是热门话题. 当地时间1月31日,CNBC援引招聘公司任仕达发布的"工作趋势报告"(Workmonitor)称,只有一半的受访劳动者认为,他们可以在65岁之前退休,这一数据低于去年的61%;70%的受访者表示,对财务状况的担忧使他们难以离开工作岗位. 横向对比发现, 亚洲地区的劳动者更倾向于认为"工作是生活的必需品",因为拥有稳定的工作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同龄人的重视和尊重". 报告还有许多有趣的发现 :大部分阿根廷人担心经济形势对工作的影响;罗马尼亚人需要更加努力工作以增加收入;葡萄牙人优先考虑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法国人宁愿失业也不愿充满怨气地工作.这些都是全球性劳动危机广泛存在的生动体现. 亚洲人:价值感,尊严感更重要 最近几年,世界各地纷纷掀起"延迟退休潮".任仕达的报告共调查了34个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共有3.5万位劳动者参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生活成本上涨并非许多亚洲人延迟退休的唯一原因,从工作中获得的价值感,存在感,尊严感更加重要. 任仕达首席执行官Sander van't Noordende表示,亚洲特有的文化因素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这一结果. 根据该报告,89%的中国劳动者认为工作在生活中非常有必要,90%的印度劳动者持有相同观点,这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近20%.此外,大约五分之一(21%)的亚太地区劳动者认为雇主需要他们,且会阻止他们退休,而全球平均水平为12%. 调查还关注了亚洲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深刻影响. 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估的数据为基准,2022年,印度取代英国成为五大经济体之一,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和印度合计占全球GDP的一半以上,这其中包含3个亚洲国家. 此外,东南亚经济增长的势头也将带动当地工资水平上扬.2023年,马来西亚人的工资可能会上涨20%,根据行业的不同,马来西亚的劳动者预计在今年将获得3%至20%的加薪幅度,科技业,制造业等高增长行业将看到工资结构的重大变化. 不过,亚洲不断变化的劳动环境给予了劳动者更多机会,同时也充满了挑战. 超过一半的亚洲受访者表示,如果他们觉得自己对企业没有归属感,便会辞职,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尤其如此,他们认为从工作中寻求的满足感比薪水更重要.也正因如此,亚洲的大型雇主更应当努力吸引和留住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劳动者身在何处,他们都希望雇主能提供"整套服务",也就是安全,灵活,包容和财务稳定的工作. 此外,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亚洲的人才短缺问题将在未来几年加剧,因此,亚洲的大型雇主也可以转变用工策略,让那些接近退休年龄的人慢慢从全职过渡到兼职,直至完全退休. 法国人:工作得给生活让道 调查发现, 法国人对工作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35%的法国人宁愿失业也不愿干着一份不满意的工作;57%的法国人会毫不犹豫地拒绝一份影响自己生活的工作;近四分之三的法国人表示,工作场所的灵活性对他们至关重要;只有24%的法国人担心失去工作,远低于全球平均(37%). 这也和社会文化环境有关,巴黎政治学院政治研究中心(Center for Political Research at SciencesPo)高级研究员吕克·鲁班(Luc Rouban)表示,对许多法国人来说,退休就像是到达天堂一样. 今年达沃斯论坛年度"全球风险报告"强调,生活成本危机是目前世界面临的最大短期风险,气候变化则是最大的长期威胁.眼下,全球经济停滞不前,通胀高企,政府援助减少,许多劳动者不得不重新审视其退休计划. 通货膨胀也影响了法国人对养老金的预期.近三分之一(30%)的法国"婴儿潮一代"因其财务状况而被迫推迟退休.与此同时,认为会在65岁之前退休的人群比例也发生了变化:去年这一数据为72%,今年则只有67%. 法国是计划延迟退休的国家之一,政府拟将劳动者退休年龄从62岁推迟至64岁,这引起许多法国人的不满,而马克龙对法国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更是激起了民众的愤怒情绪. 近期,法国最大的在线求职平台Indeed France调查发现,许多法国老年人找工作时都遇到了年龄歧视.尽管年龄歧视在法国是非法的,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在2014年的研究发现,该国工作场所对老年人的负面看法阻碍了雇主招聘55岁以上的工人.欧盟统计局也表示,55至64岁的法国人中只有一半以上在工作,是欧洲的最低水平;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60岁以上的法国人在工作,略低于德国和北欧国家. 无论如何,被延迟退休困扰的国家不在少数.如何处理好劳动者,雇主,政府之间复杂的矛盾关系,将是一场长久的考验." | 0.886506 | 956 | 0.001051 | 0 | 1,895 | 503 | 851.3 | 4.269531 | 0.165795 | 0 | 200,200,018,206 | 金融_经济 |
跟女王一起落下的还有英国经济
" 帮你发掘商业趋势的小助手" 这是"商业侦探佳"的第 60篇视频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离世,一个时代就此落幕,而她在位的70年,英国从一个衰落的一流国家蜕变成为优秀的二流国家,这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呢?在英国皇室权力更替这个特殊的时间点, 盘点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英国经济的大变迁 . 女王见证英国"坠落" 首先能看到,英国的大转型其实和女王关系不大,女王作为英国形象代言人和国民偶像,一直很卖力,但是按照传统,完全不参政.虽然关系不大,但她绝对是这个时代变迁的见证和代表符号. 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接任王位时的英国,刚刚二战归来, 当时英国经济体量全球第三 ,排在美国和苏联的后面.现在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看, 2021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调整后,英国全球排第10位 .当年被英国殖民过的印度,眼瞅着GDP都要超过英国了. 而英镑的地位,70年更是大幅衰落.1952年,全世界差不多一半的外汇结算用英镑,现在呢,美元早早爬到第一,英镑在2021年排名第三,全球结算的占比只有5.89% .而几个宏观数据变化的背后, 英国经济其实发生了6个重大的具体转变 . 去工业化 大家可能还记得伦敦曾经有个外号叫做雾都,其实不是雾,是雾霾太严重, 1952年12月的伦敦雾霾,杀死了至少4000人 ,为什么雾霾这么大,因为老牌工业化国家英国当年是 以煤炭开采,重工业和制造业为主,污染太严重了 . 女王上位时,英国就已经开始经历去工业化,倒不是为了环保,首当其冲的原因是生意被其他国家抢走,先是美国, 同一时期更善于创新的美国高速发展,美国的制造业1979年达到顶峰,英国的很多订单开始跑到便宜的新兴市场国家 . 我们看几个明显指标,一个就是煤矿数量大量下降,到2000年,从3000多个降到30个,2015年英国最后一个煤矿也关闭了,另外一个指标,就是工厂的工作,1952年,占英国劳工市场的30%,现在就只有7%. 服务业的兴起 上面提到的去工业化,其实是有代价的,最明显的就是大量失业,失业率的巨增使英国非常痛苦,所以举国开始发展服务业. 其中特别要说一下金融业的兴起,伊丽莎白女王在位期间,做得最久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1986年进行了金融大改革,大量降级监管,又引入了很多电子管理手段, 伦敦在这样的情况下,成为了国际金融中心,使得整个金融产业对英国GDP的贡献达到8.3% . 另外,服务业中重要的旅游业(9%),医疗(11.9%)等,整体占据了英国经济差不多五分之四,特别是旅游业,应该说女王一家都贡献不小. 能源转型 从下面这张英国GDP1949到2020年的变化图(基本就是从女王快继位前到现在),可以看出,第一次GDP出现负增长就是1974年,发生了什么呢? 1973年10月,当时是开始了第一次的石油危机,实时的油价涨了差不多4倍,英国通胀爆表.而那个时候的英国,前面也提到过,刚好是去工业化高峰,本来就大量失业,再加上汽车普及等因素,对石油依赖很大.相当于整个给英国最脆弱的时候,又来一个重创. 不过 英国在70年代末,在北海发现了石油储备,很快英国就从一个煤炭生产国转型成为了石油净出口国 ,而石油出口对于英国经济和政治的问题都至关重要. 贸易结构变化 最开头提到过,伊丽莎白女王继位的时候, 全球结算的一半用的是英镑,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英国和自己的前殖民地之间的贸易往来非常密切 . 但二战结束以后,印度,锡兰,缅甸等等国家接二连三得独立,而到了1956年,苏伊士危机爆发,英国实力露怯到了顶峰,在中东的影响力直线下降.这之后大英帝国版图不断缩水,到97年香港回归,算是给大英帝国画上句号. 在这个过程中,英国相关的贸易虽然也不断缩水.但英国的新贸易机会也没有间断过,从1973年加入欧盟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打开了欧洲的大市场;撒切尔夫人当首相时,对贸易工会进行改革,限制工资增长,增加了英国的竞争力. 这些都助力了英国的贸易,到现在还能保持是全球的第五大进口和出口国 . 房产业的爆发 要说英国人,在80年代之前其实不怎么流行买房子,有很多政府出资的政府补助房,普通老百姓觉得很好,但依然没有什么买房的诉求.不过 到了80年代,还是要说到撒切尔夫人,要对英国房产市场进行改革,推行所谓的"房产所有制民主" ,也就是允许屋主们折价买下政府房. "房产所有制民主"的结果是债台高筑的英国政府,虽然多了财政收入,但英国的房产市场的私有化加剧 ,除了英国本土人,还吸引了大量国际买家,价格也在市场化变化下大幅提高,这也造成了很多英国人的不满,觉得房子反而越来越住不起了.在1952年的时候,平均英国房价是2000英镑,换算到现在就是差不多6万英镑,但现在的实际价格是达到平均27万英镑. 劳动力构成的变化 现在到英国大街上走一走,我上一次去是在2020年1月,伦敦街头已经看不到几个英国人.而且伦敦分了什么印度人区,土耳其人区,俄罗斯人区,中国人区等等,非常多元化. 到2020年英国人口还有0.6%的年增长,明显超过美国,德国,法国等欧美国家.这些都是移民增加带来的 ,移民增加一个是1948年开始,英国实行过一段时间的国籍法,为战后重建带来了殖民地的移民;另外一个刺激因素就是加入欧盟,现在14%的英国人是出生在海外. 当然英国人还是在女王执政期间变得更富裕了,人均每周的工资70年翻了差不多100倍,到了605镑,同时英国的经济体量,差不多翻了5倍,而人口增加了1/3,所以富裕程度涨了4,5倍. 可以看出,伊丽莎白女王离开时,面前的英国经济和她继位时,已经完全面目全非,在全球格局变化和大国博弈间,有得有失.进入新一个王朝,和新上任的查尔斯三世一样,并不像自己的妈妈那么受欢迎,很多声音喊着要废除王室. 和查尔斯三世处境相似的现在的英国经济,也是危机重重,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的地位因为脱欧受到挑战,俄乌危机下的高通胀问题则在阻拦疫情后复苏的脚步 ,您觉得未来会如何呢? | 0.885412 | 1,230.5 | 0 | 0 | 2,446 | 749 | 1,487.4 | 4.109375 | 0.188541 | 0 | 200,200,018,222 | 金融_经济 |
博时基金万琼:寻找港股的价值洼地
经历了去年以来的互联网反垄断监管以及外围 地缘 冲突,香港疫情反复等不确定因素,港股受到不小的冲击. 恒生指数 自从去年7月份以来大跌,一直在低位波动,今年2月中旬一度出现反转,在反弹阶段有没有逢低布局的机会?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ETF组副主管兼基金经理万琼分享最一线的港股投资策略. Q:港股整体情况大家都非常关心,首先请万总为我们梳理一下港股出现低位波动的原因? 万琼:我们看到最近港股波动比较大,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前期港股受到俄乌争端,整个全球通胀上行,美联储加息,包括国内监管政策,还有中概股受到美国证监会监管政策影响,多重因素叠加,出现比较大的下跌,加剧了整个市场的波动. 第二,在国务院金融委员会发声,提振了市场的信心之后,整个市场预期出现扭转,情绪面上有一些缓解,整个风险偏好跟之前比稍微有所好转.在一些抄顶资金或做空回补资金的共同作用下,这一波港股短期出现了非常快速的反弹. 第三,随着空头回补的结束,包括像短期抄底资金的获利了结,最终投资者关注的重点还是会重新回到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市场对港股龙头公司基本面的预期差比较大,最近一些互联网平台公司的财报前后,股价也出现比较大的波动.整体来讲,权重股财报一出,它们的波动也造成了港股市场的波动. 第四,中美当前有着不同的经济政策,不同的货币政策,这对港股的估值和基本面都会有影响.港股市场从经济基本面来来看受到中国经济的影响,但是从市场参与者结构上来看,目前还是以外资为主,因此估值受到海外货币政策的影响相对更大些.目前国内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相对比较宽松,因为整个经济稳增长还是有压力.但是美国面临比较大的通胀压力,目前又处于加息周期,所以在海外和国内不同政策的大的宏观背景下,港股波动加剧. 主要是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 Q:最近发现一些比较可喜的变化,从年初到现在有股票出现飘红,但科技股出现了比较低迷的状况,目前恒生指数整体表现有没有企稳回升的迹象? 万琼:刚才也说到了科技板块,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例.恒生科技指数在3月15号见底之后,最高反弹幅度到了40%.从股价层面上来看可以说基本企稳.从估值上来看,不管是恒生指数还是恒生科技指数,包括指数当中的权重股估值,都处于历史低位.目前整个困扰科技板块或恒生科技指数最核心的因素还是当中的成分股,尤其是占比比较大的互联网平台公司.因为港股跟欧美的权益市场或资本市场比较像,非常注重这些公司基本面.刚才也讲到投资者结构不一样,外资比较多,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到这些公司的基本面.基本面企稳了,估值上基本上就企稳了. 最近也是财报陆续公布的时间阶段,从已公布的2021年年报的公司看,目前基本面还是处于触底过程中,不管是收入还是利润增速也好,跟前期相比还是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从去年开始的监管政策,我们看到政策层面的影响比较显著. 同时,从管理层的交流上来看,各平台的一些公司在主动的收缩战线,好的是平台公司核心业务体现了很强的韧性.经过这一轮降本增效,这些平台公司的利润还是比较有希望率先去触底的.至于这些互联网公司的基本面到底在什么时候能够触底回升?目前阶段比较难以去估计,或者说难以预测.也有一些行业的分析师预计今年下半年,这些龙头公司的基本面有望触底回升,我们可以保持跟踪和关注,时刻对此类公司保持比较紧密的跟踪. Q:港股投资者的资本范围,资本成分和A股有很多不一样,港股纳入了很多全球资本,有很多外资参与.从这个维度上,港股投资逻辑和A股有哪些不同? 万琼:确实香港市场是一个以外资为主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外资机构大多数会去做全球配置,港股仅仅是全球配置的一部分,很有可能是比较小的一部分.当出现风险事件的时候,外资往往会优先去减少这些非核心的股票仓位,比如港股.香港市场受到海外风险事件影响的时候,本身市场波动也会更大,今年年初港股调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其次,因为外资对中国公司的理解有限,外资可能更倾向于去配置确定性比较高或比较强的中国资产,当出现不确定事件的时候,可能优先选择的是去规避.比如像去年一些平台经济公司,反垄断政策出来之后,可能有一部分外资选择在第一时间规避这类资产. 第三,香港市场还有一个特点,因为是发达的资本市场,而且有非常完善的做空机制和做空工具,从工具属性上来讲更完备.港股没有涨跌停限制.这些机制如果出现调整,港股个股如果出现在下跌趋势中,幅度会比A股更剧烈一些,波动也会比A股更大一些. Q:港股在低迷状况中时不时出现反弹,也会引发大家对于超跌反弹机会的关注,后续您认为港股是不是还存在类似机会? 万琼:后续港股反弹可能最大的逻辑就是超跌.当前港股的主要指数,无论是恒生指数,类主题的恒生科技指数,策略指数比如恒生高股息,目前来看,估值都处于这一类的历史最低位.如果市场出现一轮反弹行情,是比较正常的现象. 如果要更细化的去做分析,反弹幅度取决于两方面,一是是中国稳增长政策的执行情况,二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或海外的货币政策.核心还是取决于中国稳增长的政策.为什么呢?我们把股价拆开来看,一部分要看盈利增长,一部分是估值.前面一直在讲一个逻辑,港股能不能企稳或持续有支撑的上涨,还是要看企业盈利.刚才说到的像稳增长政策执行的效果,影响的是港股基本面或港股这一类公司的企业盈利情况.海外的一些货币政策会决定港股的一些估值. 考虑到现在港股这样比较低或极低的估值水平,即使估值没有提升,如果基本面保持稳定的增长,就算去赚估值修复的钱,反弹幅度都比较可观.这一轮美联储加息预期非常充分,尤其是3月份加息基本符合预期之后,从美股来说也是企稳的,整个市场预期是非常充分的. 还要提一点,稳增长政策的效果现在来看还是存在着不确定性,特别是叠加现在国内疫情还是比较严峻的情况下,还要待定.刚才说到的到底幅度有多少,一方面要看基本面,一方面要看流动性,两方面综合来看. Q:从去年四季度一直到今年,大家都在反复提稳增长政策,稳增长会给港股带来哪些比较具体的利好?从行业角度来看,会有哪些比较有机会的方向吗? 万琼:稳增长主要是在投资端发力,因此直接利好的是偏周期的行业,像建筑, 煤炭 , 有色金属 等等这些周期性板块.同时,稳增长政策发力也有希望去带动信贷需求的增长,所以银行板块也会受益. 如果从主题或策略的角度来看,港股里面高股息股票受益非常明显.像恒生高股息指数里面,成分股主要还是分布在稳增长的周期性行业.另外,从历史上来看,如果宏观经济面临压力,整个市场偏好下降的时候,这一类资产其实是比较受到投资者青睐,像这类资产本身也属于抗风险能力比较强.这类资产核心公司特点是能够稳定分红,基本上企业盈利情况比较好,经营比较稳定,抗风险能力比较强. Q:除此之外,您还看好下半年港股的哪些行业? 万琼:我们还是很看好恒生科技指数这一类公司.换一个角度来看,像恒生科技的投资时点类似买入没有时间成本的看涨期权.恒生科技指数里面成分股基本面变差的预期基本已反应到当前的股价中来,已公布2021年年报的互联网龙头公司,核心业务的基本盘比较稳固,决定了公司基本面存在底部支撑,不会像部分行业或是公司基本面会出现持续恶化的状况. 其次,未来就算这类科技公司成分股基本面在底部,但对应到股价不太会继续恶化,基本上股价已反应了当前最坏的预期.一旦公司基本面出现利好因素,或出现反转,未来的上涨空间非常可观. 回到业务本身,这类公司本身核心业务壁垒非常高,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不断的发展有很好的成长空间,同时效率相比于传统行业来讲更高,即使与国际上的大公司去竞争,都有竞争力,所以整体长期来看,有很好的增长空间. 从政策层面来说,之前政策出台可能会有一些顾虑,说到底这些政策都是为了规范行业发展,使行业能够健康有序正常的去发展,同时也让资本能够健康扩张,所以本质是利好行业发展的. Q:关于香港本土疫情和外围环境复杂的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刚提到看好的行业基本面会不会还存在一些压力,比如港股消费,互联网,地产? 万琼:刚才说到的行业基本面是否有压力,确实互联网,消费,地产这些基本面有压力,我觉得还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疫情的反复,对消费端的冲击还是非常大的,同时地产的下滑对消费端的冲击也非常大.一方面,对于中国的居民来讲,居民财富的最大头还是房产,房价下滑加上疫情冲击造成整个收入下滑,对个人消费者意愿的影响确实比较大.另一方面,地产本身其也能带动很多消费,比如白酒,我们发现地产投资增速与白酒消费在历史上看有很高相关性. 但基本面存在压力不代表这个股票没有机会,核心问题还是股价反应的是什么样的基本面预期.举个例子,像地产行业目前从港股估值来看,整个市场认为大多数地产公司,港股民营地产公司的市净率大部分在0.3倍PB以下,即使是财务状况很健康的这些国企地产公司,PB市净率也远低于1倍.地产毕竟是一个万亿级别大的市场,尽管部分高的负债或者是高杠杆的地产公司在这一轮调控周期当中可能付出比较大的代价,但未来我觉得一批稳健的优秀的地产公司还是会发展壮大,而且这个行业也不可能消亡. | 0.913405 | 1,865 | 0 | 0 | 3,713 | 903 | 1,462.2 | 4.164063 | 0.110724 | 0 | 200,200,018,230 | 金融_经济 |
多方合力促进形成金融支持消费良性循环
多方合力促进形成金融支持消费良性循环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赵萌 发布日期:2022-11-11 15:23 眼下,"双十一"购物节已拉开帷幕.平台电商与银行业金融机构摩拳擦掌布局了各类信用卡透支,分期付款,支付优惠等消费金融促销活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内需",并强调"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毫无疑问,以消费拉动内需,畅通国内大循环,将成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消费"马车"跑得好,金融支持少不了.近年来,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创新,消费金融以其便利性渐渐受到大众的欢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提前消费或者分期付款.每到"双十一"购物节等重要消费时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推出形式多样的消费金融创新产品,立减,打折,分期,免息,轻松嵌入百姓消费各应用场景,为扩大居民消费,释放消费潜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消费者在面对各类促销时,并没有合理评估自己的收入水平和还款能力,过度消费,产生了过大的财务压力和债务风险.过度提前消费,超额消费,信用逾期等问题屡见不鲜.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既习惯线上消费,又具有信贷消费意识,已然成为消费信贷市场的主力军.而他们的金融素养水平却相对较低,存在着在消费方面缺乏理性,在借贷方面缺乏谨慎,在财务规划方面缺乏技能的问题. 人民银行发布的"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21)"显示,虽然总体上我国消费者在金融态度上的表现较好,但金融消费者的复利意识和贷款知识还存在不足,部分金融消费者需要提高债务管理能力,减轻个人债务负担. 未来,要真正发挥金融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更好释放消费潜力,无疑需要市场各方发挥合力.金融管理部门建立起适应市场新特点的制度规则,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帮助消费群体培养理性消费,适度借贷的理念,消费者自身则需提高金融素养,加强风险防范.三方共同夯实消费市场良性,稳健发展的根基,促进形成金融支持消费的良性循环. 首先,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大消费者保护力度,倡导理性消费,适度借贷.这几年,消费信贷搭上金融科技的"快车"加速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种类繁多的新型信贷产品,在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同时,也缓解了即期付款的压力.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该承担起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责任,一方面,既要在资质审核,发放流程,风险防控方面多下一番功夫,又要多释放一些诚意,把金融产品设计得更简单,更可达,满足消费者真实合理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和普及力度,培育理性消费,适度借贷的理念.只有做好消费者保护工作,营造健康,理性的消费金融生态,银行机构和消费者才能从行业长期稳健发展中持续受益. 其次,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风险监管,完善信息共享.一方面,要制定统一规则,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加强对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和监测,督促消费金融各方诚信,规范经营;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帮助消费者充分了解和掌握自身负债水平和真实还款能力. 再次,消费者自身应主动培养适度借贷的习惯,多一份冷静与理智,凡事量力而行,消费量入为出.一是消费者应了解网络平台贷款,信用卡透支及分期等借贷产品的基本规则,知悉借贷息费价格,期限,还款方式等与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切勿以贷养贷;二是消费者需掌握基础的金融知识,了解各类金融产品及其风险,提升自身的金融素养,合理使用金融服务,同时,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只为必要的消费负债,并量力而行;三是消费者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选择正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并确认其是否取得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详细了解具体金融服务和产品的收益和风险,切实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 0.89653 | 778 | 0.01616 | 0 | 1,537 | 365 | 1,045.2 | 4.023438 | 0.124036 | 0.007051 | 200,200,018,500 | 金融_经济 |
董希淼:投资者应理性看待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
董希淼:投资者应理性看待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
2022-03-28 19:58:40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3月28日电 题:投资者应理性看待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
作者 董希淼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中国理财网·理财20+论坛专家
近段时间来,部分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大.少数产品甚至出现了净值低于"1"的情况,即所谓"破净"现象.理财产品"破净"是近期金融市场波动的映射,应该全面,客观理性地看待.银行理财产品相对稳健的风格未改,仍然是公众投资理财的重要选择.应持续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平衡好风险和收益.
应该说,关于理财产品"破净",近期有两个说法并不正确:一是认为理财产品已经"全面破净",二是将理财产品"破净"等同于"亏损".根据媒体报道,截至3月24日,剔除近6个月无净值的产品,全市场共有28602支理财产品,在此之中,"破净"产品达到2218支,占比约7.75%.应该说这个比例并不高,不存在理财产品全面"破净"情况.而且,所谓的"破净"并不意味着理财产品亏损.目前理财产品期限相对比较长,所谓"破净"理财产品仍在封闭期之内.在产品尚未到期前,净值变化只有参考意义,不表示实际亏损.随着市场好转,部分理财产品在到期之后实现正收益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那么,为什么一贯以稳健见长的银行理财产品会出现一定比例的"破净"现象?理财产品净值波动,为什么在2022年突然就加大了?笔者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理财产品"破净"是金融市场波动在理财产品的映射.2022年以来,国际上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金融市场都发生较大波动.从中国情况看,资本市场出现单边下跌,债券市场也有所下行.银行理财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很难独善其身.
第二,理财产品"破净"与估值方法变化密切相关.2022年起,"资管新规"正式实施,银行理财产品已全面净值化.理财产品原来主要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现在主要采用市值法估值.所以,理财产品底层资产价格的变化会更及时,直接地体现在理财产品净值上.不是以前理财产品净值没有波动,只是以前净值波动投资者往往感受不到,而现在投资者能更直接看到净值波动.
第三,理财产品"破净"与投资资产变化有一定关系.随着监管政策调整和理财公司成立,部分理财公司提升投研能力,加大对权益类资产和债券投资,债券资产和权益类资产比例有所上升.这可能使得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比以往相对更大.
以前,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绝大部分能实现"保本".而且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隐含着"刚性兑付",即使出现本金亏损的情况,银行往往采取措施填补亏空.而根据"资管新规",银行理财产品作为资管产品,不是存款,金融机构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如果金融机构对理财产品承诺保本保收益,那就是一种违规行为,将会受到监管部门处罚.同时,资管产品应坚持"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原则.
总体而言,银行理财产品还是比较稳健的,广大投资者不必过于担心.但是,投资者应清醒地认识到,保本型理财产品已经全部清零,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是必然的.理财产品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业绩,业绩比较基准也不是对实际收益的承诺.在极端情景下,理财产品出现收益为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近期,不少银行和理财公司发布公告,解释净值波动情况,试图安抚投资者.还有部分理财公司动用自有资金,对部分理财产品进行回购.理财公司通过回购行为表明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信心,有助于稳定理财投资者的信心和预期,保持理财市场良好发展态势.后续或有其它理财公司跟进.当然,回购资金从总量上看相对有限,实际上发挥的作用也有限,更多是传递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
对于银行和理财公司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做好两点:一是要做好投资者的分层服务.在加强风险评测的基础上,向不同投资者提供不同风险等级,期限的理财产品.如果投资者对理财产品净值回撤比较敏感,理财产品应进一步平衡好稳健性和收益性,更加突出稳健性.二是要加强和改进投资者教育.在提高投资者金融素养的基础上,引导投资者全面看待市场变化,理性对待理财产品净值波动,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做价值投资者和长期投资者.
近年来,随着理财产品门槛降低,大量普通投资者进入银行理财市场.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显示,截至2021年底,银行理财投资者为8130万个,同比增长95.31%,创历史新高.其中,个人投资者占比高达99.23%.总体而言,银行理财市场部分投资者相对缺乏金融知识,理财投资经验相对不足.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应充分认识到,银行理财投资者教育具有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应采取多方面措施对投资者进行持续的教育和保护,提升投资者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投资者自身也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金融素养,提升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王蕾
(编辑:杨京川)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 0.883182 | 104.761905 | 0.037882 | 0 | 293 | 527 | 1,253.4 | 4.109375 | 0.155 | 0.028502 | 200,200,018,638 | 金融_经济 |
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 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
原标题: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 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
连线嘉宾:
新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副处长 程强
3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关于调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哪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将带来哪些影响?4月2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副处长程强就相关问题进行解读.
"兜底线,可持续"是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基本定位
主持人:此次最低工资标准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嘉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是自治区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的具体举措.2020年下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把握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时机和幅度,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及时作出抓紧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决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本着既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考虑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承受能力以及稳定就业的原则,经过深入调查,认真研究,统筹规划,精心测算,并充分征求自治区有关部门,企业和劳动者等各方面的意见,制定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方案.
考虑到疫情防控形势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现阶段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统筹考虑了企业和劳动者双方利益,既不能给企业过大的压力,也要保证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水平.因此,"兜底线,可持续"是新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基本定位.
主持人:什么是最低工资标准?
嘉宾:根据"最低工资规定"(原劳动保障部令第21号)的表述,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劳动者的最低劳动报酬.
主持人: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哪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嘉宾:按照"最低工资规定"规定,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自治区区域内的各类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其中,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在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按不低于当地含"三险一金"的月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其工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
劳动者由于本人原因造成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未提供正常劳动的,不适用最低工资规定.
最低工资标准自2021年4月1日起执行
主持人: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从何时起执行?
嘉宾: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月最低工资标准,含劳动者个人缴纳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费用分四个档次,即1900元,1700元,1620元,1540元.
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最低小时工资标准,按每月21.75天,每天8小时进行折算.
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依次为19.0元,17.0元,16.2元,15.4元(含用人单位应缴纳的"三险一金").
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文件规定,此次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自2021年4月1日起执行.
主持人:哪些项目不作为最低工资标准的组成部分?
嘉宾:"最低工资规定"规定,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1.延长工作时间工资;2.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3.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主持人:如果用人单位包食宿,所发工资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吗?
嘉宾:按照劳动法和自治区有关工资支付的规定,工资包括最低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不能以其他形式替代.因此,即使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食宿,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也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经过连续调整新疆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增幅达13.8%
主持人: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应当如何处理?
嘉宾:劳动者个人对提供正常劳动后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其工资的,有权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举报,投诉,新疆人社咨询举报电话为12333.对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的违法行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将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改正,并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主持人:最低工资标准能作为用人单位分配标准吗?
嘉宾:最低工资标准只是一个保障标准,不是分配标准.各类用人单位不能以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作为企业支付工资的标准,更不能以压低工资成本来增加企业利润.用人单位要在经济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切实关爱职工,提高工资待遇,尽好社会责任,凝聚职工力量,共同促进发展.必须将政府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在规定期限内向本单位全体职工公示,并从2021年4月1日起执行.
主持人:最低工资标准实行后,将为老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嘉宾:最低工资标准作为保障低收入劳动者的保障"底线",调整之后,全疆公益性岗位,领取失业保险的人员,以及机关事业单位聘用的工勤人员等群体收入将有所提高,且与最低工资标准相关联的职工内退工资,待岗工资,病假工资等待遇也将同步提高.
经过连续调整,新疆最低工资标准的最高档由2015年的1670元/月,增加到2021年的1900元/月,增幅达13.8%.确保了最低工资水平始终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与自治区的民生建设水平同步,与自治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同步,确保了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 | 0.897371 | 73.6875 | 0.0447 | 0 | 308 | 573 | 986.1 | 4.015625 | 0.145462 | 0.021311 | 200,200,018,885 | 金融_经济 |
世联动态 | 世联评估助力公募REITs,与北京大学再度联动!
作者: 世联评估 | 首发: 价值领地微信公众号 01 REITs政策监管层层升级 近年来,REITs成为不动产,基础设施和资产证券化等领域的共同热词,各方关注度很高.REITs,即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是以发行权益类证券的方式募集资金,并将资金专门投资于不动产类资产,将每年的投资收益按很高比例(通常高于90%)分配给投资者的一种投资载体.REITs作为直接融资工具,具有盘活存量资产,降低企业杠杆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降低项目融资成本,促进金融市场发展等正面作用.2020年4月30日以来,官方发布了公募REITs的众多政策,如下图: 02 评估在公募REITs中举重若轻 2015年9月10日"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物业评估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正式颁发.该"指引"的发布,标志着国内房地产评估行业在REITs领域进行房地产评估工作有了明确的操作指南.根据"指引",信托物业评估主要包括信托物业状况评价,市场调研及价值评估三方面工作.房地产估价师通过对信托物业进行物理状况,市场,经济等方面尽职调查,以得出该物业的公允价值. 因此,作为REITs上市发行前的准备步骤,房地产估价师必须在REITs上市发行前,审慎而又有投资眼观地对REITs所指向的底层物业资产进行估价,以此作为REITs发行时定价的参考,满足交易所对物业的披露要求.因此,REITs所指向的物业价值评估对估价师提出更高要求. 03 世联评估与高校联动 世联技术团队 在 国内最早 致力于证券化产品的研发与服务,世联在企业资产证券化领域和多家银行,券商和企业进行合作,服务过的证券化项目获批 200余个 ,参与项目发行量 超2700亿元 ,服务的证券化企业数量 超400个 . 世联评估拥有完善的讲师管理体系,现有内部讲师200余人,其中资深讲师50人,高级讲师70多人,服务于金融机构,政府机构和合作企业,每年累计授课数百次.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课程,同时与国际性论坛组织,各大重点高校建立紧密合作,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面,专业的培训服务. 今年11月,北京大学REITs实战高级研修班再度开班, 世联评估与 北京大学 再度联动, 集团副总经理陈迅先生 作为世联评估资产证券化负责人将进行专题培训演讲,为业界输出知识,为行业发展培养人才,贡献力量. 1 课程背景 基础设施REITs有利于落实中央部署,推动重大战略实施.党中央,国务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如粤港澳大湾区,雄安新区等,要加强区域经济和城市群的新发展,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要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于此同时我国基础设施进入了存量时代,前期基础设施建设的各类市场主体,包括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社会资本,形成了大量的负债.从政府治理角度看,基础设施REITs有利于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在公共政策,区域经济和城市管理方向有多年的教学和研究,依托学院学科背景,开设REITs实战高级研修班,从区域经济发展,国家政策顶层设计,交易架构设计,基础设施项目筛选,项目合规,财务等多个角度,通过经典案例分析,学员分组研讨等多种模式,助力原始权益人/发起人(项目产权人),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公募基金公司,市场中介,投资者等精准理解REITs,探索中国REITs发展路径,培育专业的运营机构,改变传统的基础设施运营方式. 2 讲师阵容 孟晓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产证券化REITs课题组组长 冯科 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陈迅 世联评估集团副总经理;世联评估资产证券化负责人;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 胡喆 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陈亚丽 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北方区房地产和基建行业税务负责人 3 课程内容 ●顶层设计:REITs核心政策解读 ●基础设施REITs基础资产的筛选标准与申报流程 ●基础设施REITs交易结构设计 ●REITs实务操作及案例分析 ●REITs资产评估及案例分析 ●REITs税务热点问题 欲报名或了解详情,请点击业务咨询: 本文作者 : 世联评估,全国领先土地房地产,资产评估机构,拥有强大的评估师团队,持有RICS,MAI,HKIS等国际学会资质,致力专业持续领先,以前瞻视角深度解读房地产市场,内容首发价值领地公众号,原创精彩不断!如需转载本文,请点击查阅转载规则. 价值领地 了解楼市|关注我们 有态度的房地产信息原创平台 支持我们就『星标』和『在看』一下吧! | 0.882353 | 935 | 0.01612 | 0 | 1,838 | 603 | 1,352.5 | 4.136719 | 0.142781 | 0 | 200,200,019,045 | 金融_经济 |
"区块链"正颠覆性地改变着很多行业,千万别小看
点击蓝字|关注理财周刊
近年来,加密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币等,不断刷新超预期,并伴随着巨幅波动,吸引了很多投资者的关注,作为支持"加密货币"交易的核心技术,区块链也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熟悉.很多人其实对"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投资非常懵懂,甚至有人都没有分清楚自己投资的是"区块链"还是"加密货币".
01
"区块链"就是"加密货币"吗?
首先,答案是否定的."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既有联系,却区别很大.
最初的"区块链",可以追述到2008年,中本聪当时在"比特币白皮书"中提出"区块链"概念,并于2009年开创比特币网络,并开发出了第一个区块,也就是目前称之为的"创世区块".
"区块链"是由密码学串接并保护内容的串连文字记录,称之为区块,而每一个区块皆包含了前一个区块的加密散列,相应时间戳以及事务数据,这就使得区块链这样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和设计,难以被篡改,且可永久查验;可为任何有价值的资产,包括有形和无形资产,进行交易和跟踪;它具有高率,安全,且低成本的特点.
02
"区块链"是"加密货币"背后的核心技术
根据区块链的特性,"加密货币"只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之一,如大家熟悉的比特币,以太币等,它们的发明就是基于区块链的技术."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关系,用我们大家熟悉的银行来打个比喻,"加密货币"就像银行里的自动柜员机(ATM),而区块链就是支持自动柜员机正常运营的"网银和支付"系统.
所有类型的加密货币都需使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区块链充当去中心化系统,用于记录涉及特定数位货币的交易,并促成区块链的安全性.所以,"区块链"是支持"加密货币"交易的核心技术.
03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价值,
远超加密货币本身
区块链的技术已被不同的行业认识,并投入运用和发展,首先涉及的领域就是金融和银行业.
区块链技术,帮助率先运用的机构和银行,在竞争中胜出.
首先,在支付和汇款方面,区块链技术支持的全球支付和汇款,将更快,更便捷,也更低成本;预计到2026年,用区块链技术支持的该业务规模,可高达到一万亿美元.
第二,区块链技术运用在银行核心业务如贷款和抵押贷款等,可大幅提高贷款交易量和效率;上述业务在验证,审核,处理和发放资金时,耗时耗力,而区块链技术可使贷款申请和审核放款的时间大大缩减,经认证的用户数据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金融文件的实时验证,分散的支付记录可高速完成贷款申请人的信用评估,整个流程不仅快捷,可靠,还能节省成本,这让率先使用区块链技术的机构和银行,可从众多竞争机构中脱颖而出.
值得一提的是,区块链技术支持的数字身份验证和数字资产保护,让金融机构每年可数量级地降低成本和操作时间.
04
运用区块链技术可提升客户体验
和对产品的信任度
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已获得传统的行业的重视,如食品业龙头雀巢公司已加入对区块链的运用,成为IBM Food Trust Blockchain Initiative 的会员,旗下咖啡品牌Zoegas的各层生产商,加工商都会将生产过程,材料来源,生产场地和时间填写在不可变共享分类账内(区块链技术),消费者输入自己购买的商品相关资料就可以获得授权,追溯其购买咖啡的来源.这将提升客户的体验,提高对产品的信任度,从而推升客户的忠诚度和重复购买率.
市场普遍的共识是,区块链技术的真正潜力才刚刚被发现,未来几年中,将会有更多的行业和专业公司接触和运用到区块链技术,并可能为该行业带来举足轻重的新模式和巨幅发展. | 0.870219 | 58.56 | 0.018557 | 0 | 219 | 414 | 555.1 | 4.171875 | 0.148224 | 0 | 200,200,019,116 | 金融_经济 |
平安证券解读1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鲍威尔讲话"全方位"打破市场的"鸽派幻想"
平安首经团队:钟正生/张璐/范城恺 核心观点 美国时间2022年11月2日,美联储11月FOMC会议如期加息75BP.市场感受先"鸽"后"鹰":声明公布后,美股三大股指由跌转涨,且道指最高涨1%以上,10年美债利率曾跌至3.98%,美元指数曾跌至110.4.鲍威尔讲话后,美股三大股指转跌,纳指大跌3.4%,10年美债利率回升至4.12%,美元指数回升至112. 一,货币政策与声明:加息75BP,在利率决策中将考虑货币政策的滞后影响. 加息方面,会议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75BP至3.75-4.00%目标区间.缩表方面,维持已经实施的缩表节奏,即每月被动缩减600亿美元国债和350亿美元机构债券和MBS.美联储在11月会议声明中,有关经济和通胀的表述相较9月声明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在表述货币政策的决策逻辑时,新增了"在确定今后的加息速度时,委员会将考虑货币政策的累积紧缩,货币政策对经济和通胀的滞后影响,以及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 二,鲍威尔讲话:"全方位"打破市场的"鸽派幻想". 首先,鲍威尔虽然并未否认会考虑放缓加息,但却强调暂不会讨论何时停止加息,且预计加息终点会比此前预期的更高.其次,其强调如果货币政策过紧,美联储有足够的工具来帮助经济复苏;但如果紧缩不够,使通胀变得根深蒂固(entrenched),美联储将更为被动.再次,面对"房地产降温"和"全球经济衰退"两大可能阻碍美联储紧缩的风险,鲍威尔的表述比市场期望的更加淡定.最后,鲍威尔直言美国经济"软着陆"的空间更窄,进一步表现出美联储宁可制造衰退,也要坚决抗击通胀的决心. 三,接纳不确定性:美联储加息路径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12月加息50BP或75BP都是可能选项. 1) 美联储新增"前瞻指引",可能考虑放缓加息但终端利率或更高.这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今年以来"前瞻指引"的可信性受到质疑,美联储需要占据更多主动.二是,在市场原来的预期中,12月加息决策对终端利率或有较大影响,美联储需要对此进行弱化.三是,美债收益率曲线平坦化(甚至倒挂)压力亟需缓解.但正如美联储提到"滞后影响",如果未来经济下行的节奏过快,又或者是通胀超预期反弹,即便美联储在12月选择加息50BP,未来加息的幅度和次数,仍是难以预测的. 2) 遏制通胀仍是美联储的首要任务;目前的经济放缓信号和金融压力,尚不足以成为货币紧缩的掣肘. 3) 展望未来1-2个月,市场波动风险仍存:不排除美债利率创新高,美股或难大幅反弹. 风险提示:美国通胀超预期,经济下行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等. 美国时间2022年11月2日,美联储11月FOMC会议如期加息75BP,并新增前瞻指引,提到货币政策对经济和通胀的滞后影响,市场短暂交易未来加息速度放缓;但鲍威尔讲话暗示加息终点会更远,打破了市场的"鸽派幻想".我们认为,美联储加息路径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12月加息50BP或75BP都是可能选项.在此背景下,未来1-2个月的市场波动风险仍存,不排除美债利率创新高,美股或难大幅反弹. 0 1 货币政策与声明 加息75BP;将考虑货币政策的滞后影响 美联储2022年11月议息会议, 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75BP至3.75-4.00%目标区间. 同时,为配合新的联邦基金利率区间,美联储同时上调了其他多个政策利率:1)将存款准备金利率由3.15%上调至3.9%;2)将隔夜回购利率由3.25%上调至4%;3)将隔夜逆回购利率由3.05%上调至3.8%;4)将一级信贷利率由3.25%上调至4%. 缩表方面, 美联储维持已经实施的缩表节奏,即每月被动缩减600亿美元国债和350亿美元机构债券和MBS. 美联储在11月会议声明中, 有关经济和通胀的表述相较9月声明没有任何变化 ,仍然强调美国经济温和增长,就业市场格外强劲,通胀仍然处于高位,地缘冲突的影响仍在持续等.但是,在表述货币政策的决策逻辑时,新增了两句重要的话:一是,美联储预计仍将继续加息,以达到 "足够限制性(sufficiently restrictive)" 水平使通胀重回2%的目标.9月会议时鲍威尔在讲话中已经首次使用"足够限制性"的描述,本次将其纳入声明,说明这一表述更能贴合一个大幅超过"中性利率"(2.5%左右)的政策利率目标水平. 二是, "在确定今后的加息速度时,委员会将考虑货币政策的累积紧缩,货币政策对经济和通胀的滞后影响,以及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 正如我们在报告"强数据"与"弱预期" - - 美联储会放慢加息脚步么?"中提到,当前美国经济正面临"强数据"(三季度GDP环比明显回升,失业率仍处于历史低位)和"弱预期"(经济高频数据走弱,美债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乃至倒挂)的窘境,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升温,继而也对美联储放缓加息抱有很强期待. 因此, 该声明一度被市场解读为美联储加息速度即将放缓的信号: 声明公布后,美股三大股指由跌转涨,且道指最高涨1%以上,10年美债利率曾跌至3.98%,美元指数曾跌至110.4. 0 2 鲍威尔讲话 "全方位"打破市场的"鸽派幻想" 鲍威尔在声明发布半小时后发表讲话并接受采访.在本月声明疑似释放转向信号的背景下,记者会十分关注任何放缓加息的信号.但是, 鲍威尔的发言"全方位"打破了市场的"鸽派幻想":首先,鲍威尔虽然并未否认会考虑放缓加息,但却强调暂不会讨论何时停止加息,且预计加息终点会比此前预期的更高;其次,其强调如果货币政策过紧,美联储有足够的工具来帮助经济复苏;但如果紧缩不够,使通胀变得根深蒂固(entrenched),美联储将更为被动;再次,面对"房地产降温"和"全球经济衰退"两大可能阻碍美联储紧缩的风险,鲍威尔的表述比市场期望的更加淡定;最后,鲍威尔直言"软着陆"的空间更窄,进一步表现出美联储宁可制造衰退,也要坚决抗击通胀的决心. 具体来看: 1)关于加息及加息路径. 记者们在开场时就迫不及待地询问,12月会议如何加息,是否会考虑再加75BP.鲍威尔并未直接回应,而是提到目前美联储加息决策要思考三个维度: 多快,多高和多持久 .他认为,美联储已经做到了"快加息",就目前而言,"速度"可能没有那么重要了,后两个问题(加息至多高,维持多长时间)更加重要.同时,其否认目前货币政策过紧(overtight),只不过美联储内部认为需要开始就何时放缓加息进行讨论了.但他强调, 本轮加息的终点应该高于此前(9月会议时)的判断;而且现在讨论何时停止加息为时尚早(very premature). 2)关于"滞后影响". 本次声明中提到,美联储将思考货币紧缩对经济和通胀的滞后影响,记者们也就此寻求更详细的解释.鲍威尔称,货币政策的滞后影响一直以来已受到学术界广泛讨论.以往的经验是,货币政策影响金融市场,再影响经济与通胀.但这一次的不同之处是,金融市场(通过"预期"的作用)早于货币政策做出反应.只不过,目前尚不清楚金融市场对经济的影响有怎样的滞后效应,不确定会否有更快的影响.但是,(或是为了打消市场的"鸽派幻想"),鲍威尔作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 如果货币(被证实)过紧(而影响了经济),美联储有足够的工具来帮助经济复苏;但如果紧缩不够,使通胀变得根深蒂固(entrenched),美联储将更为被动. 这说明,即便货币紧缩可能带来双向风险(过紧或过松),但现阶段美联储宁可选择过紧,也不愿承受过松的风险,这与9月会议传递的信息一致(参考我们报告"美联储信誉保卫战"). 3)关于就业. 鲍威尔认为,尽管职位空缺从历史高位回落,工资增速也略有放缓,但当下美国就业市场整体图景仍然是供需失衡,格外紧俏的.有记者问工资与通胀的关系.鲍威尔称,工资和通胀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不过其不认为工资上涨是通胀上升的主要驱动(因通胀还有其他驱动因素),但美联储不愿看到工资和通胀螺旋上升的风险. 4)关于通胀. 有记者问现在是否有迹象显示,通胀已经变得根深蒂固.鲍威尔称,长期通胀预期仍然比较稳定,短期通胀预期在近一个月有所反弹,这可能会影响工资.总之,目前美国通胀已经连续18个月高于目标水平,通胀预期的演绎还需观察. 5)关于房地产. 有不少记者关心加息对房地产业的影响,这是因为房地产对利率最为敏感,而近期数据显示美国房地产销售,施工,价格等都明显降温.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关注,本质上是关心加息的负面影响,继而寻求加息放缓的信号.鲍威尔承认,房地产市场受到了较大影响,但其试图淡化其对货币政策的掣肘.其强调, 美联储不仅只看一件事(房地产) ;而且重申,因没有紧缩到位而"犯错"的风险仍较(紧缩过度的风险)大. 6)关于"软着陆". 有记者问,目前美国经济"软着陆"的空间是否更窄,是否还有可能.鲍威尔称, "软着陆"的空间更窄了,但仍有可能. 记者追问为何说空间更窄.鲍威尔直言,因为 还没看到通胀下来,尤其核心服务价格仍在上升,因而货币政策需要更加"限制性" ,所以软着陆的空间更窄.此外,其称就业数据对经济强弱的指示作用可能下降;目前不知道是否会衰退,以及衰退程度多深.由于鲍威尔直言"软着陆"前景更加悲观,美股跌幅也进一步加深. 7)关于全球经济风险. 全球央行紧缩和经济衰退风险,也可能是美联储紧缩的掣肘之一.有记者问如何看待全球经济衰退风险.鲍威尔称,美联储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风险,但不仅提到经济衰退风险,也提到了国际能源紧缺的风险,及对美国的外溢效应,并强调了美联储更加重视国内的通胀风险(因此仍需要积极紧缩而不是过早放缓).有记者质疑美联储难以管控国际能源和食品价格.鲍威尔称,美联储通过管控需求,可以间接控制商品价格,况且除了能源和食品价格,还有更多环节的通胀压力需要缓解.鲍威尔的发言又一次打破了可能的"鸽派幻想". 0 3 接纳不确定性 1,美联储新增"前瞻指引",可能考虑放缓加息,但终端利率或更高,实际加息决策仍存较大不确定性. 本次会议中,美联储实质上新增了"前瞻指引": 一方面,告诉市场美联储的决策不像原来那样只依赖于即期数据,而会更加思考货币紧缩的滞后影响,为今后放缓加息节奏作了铺垫;另一方面,鲍威尔讲话暗示了本轮终端利率可能比预期得更高更远. 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这一举措: 一是,今年以来"前瞻指引"的可信性受到质疑,美联储需要占据更多主动. 今年以来,美联储的前瞻指引已经被频繁推翻:CME利率期货市场预计2022年累计加息水平,几乎随着时间推移不断上升,反映出市场不断接收"鹰派意外",加息预期不断上调.美联储理事鲍曼在10月12日的最新演讲中提到,"前瞻指引"可能限制了货币政策响应的速度,容易导致美联储紧缩力度不足,落后于曲线. 二是,在市场原来的预期中,12月加息决策对终端利率或有较大影响,美联储需要对此进行弱化. 假设加息放缓的节奏需要是循序渐进的(如果骤然放缓或停止加息,可能释放过于强烈的鸽派信号,使美联储前期的努力功亏一篑),那么12月加息75BP或意味着,明年终端利率至少要到5.25-5.5%(即明年2月和3月分别加息50BP,25BP),加息50BP对应的终端利率最少可以是4.75-5.00%(即明年2月仅加息25BP),继而两种情形下的终端利率至少相差50BP.此外,考虑到美联储已经连续四次加息75BP,在任何一个时点从75BP调整至50BP,都将具有较强的信号意义.然而,在某一个节点放缓加息是必然的,美联储需要提前铺垫,以弱化这种变化带来的(鸽派)影响.本次美联储通过强化加息终点可能更远的预期,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冲放缓加息节奏的影响,防止金融市场条件过快放松. 三是,美债收益率曲线平坦化(甚至倒挂)压力亟需缓解. 近期美债收益率曲线更加平坦化,尤其10年与3个月期美债利率倒挂,不仅强化了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悲观预期,也进一步加深了金融体系压力.在此背景下,暗示放缓加息节奏,而强化加息的可持续性,或可减缓短端利率上行幅度,抬升中长端利率,以缓解关键期限美债利率的倒挂压力. 但是,正如美联储提到"滞后影响",如果未来美国经济下行节奏过快,又或者是通胀超预期反弹,那么即便美联储在12月选择加息50BP,未来加息的幅度和次数,仍是难以预测的. 2,遏制通胀仍是美联储的首要任务;目前的经济放缓信号和金融压力,尚不足以成为货币紧缩的掣肘. 通胀方面, 正如鲍威尔本次强调,当前核心通胀压力(因住房,运输服务等)仍在上升,通胀预期也有失控风险,美联储需要持续紧缩. 经济方面, 当前美国经济放缓的信号主要是前瞻性,结构性的.例如,居民储蓄率下降,未来消费活动仍可能收缩;房地产等利率敏感行业明显降温;就业增长放缓,职位空缺下降等,反映劳动力市场出现重新平衡的初步迹象.然而, 主要的经济增长数据仍然强劲 :2022年三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升至3.1%,累计同比仍高达2.4%;9月失业率3.5%,为历史最低水平. 金融压力方面,主要金融压力观测指标显示风险可控: 近期美国芝加哥调整后的金融状况指数虽然升破0,但仍为历史分位68%以内;美国企业债BBB-AAA利差水平仍不算高,也处于历史分位的68%左右;圣路易斯金融压力指数(涵盖18个利率,利差相关指标)更是仍处历史最低水平.此外,今年以来欧元区,日本和英国央行先后成功处理了债券市场的剧烈波动,展现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下, 发达经济体央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意愿和能力. 综合判断,美联储短期放缓加息的必要性不强,12月再加息75BP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3,展望未来1-2个月,市场波动风险仍存:不排除美债利率创新高,美股或难大幅反弹. 首先,货币紧缩的累计效应值得关注. 当前5-30年期实际收益率曲线为正(1.6%左右),进入"限制性水平".因此,后续对经济的影响或是非线性的.鲍威尔本次讲话也提到了实际收益率转正的影响值得关注. 其次,缩表影响可能更为明显. 近一个月国债缩表符合计划(每月600亿),但MBS缩表(200亿)仍然不及计划(350亿),未来还有加速空间.在"更远加息预期"和"缩表加速"的推动下,不排除10年美债利率再创新高的可能性. 再次,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或压制美股风险偏好. 10月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指数,以及美股VIX指数均值,都升至2020年5月以来新高.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最后,美股仍需更加重视和纳入美国经济衰退风险. 据最新FactSet统计(10月28日),标普500(剔除能源行业)盈利增速的底(-5.1%)就在2022Q3,这可能过于乐观.美国经济衰退尚未兑现,上市公司盈利增速未来1-2个季度大概率进一步走弱. 风险提示:国际地缘冲突具有不确定性,美国通胀压力超预期,美国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美联储政策紧缩节奏超预期变化等. | 0.867584 | 3,051 | 0.036435 | 0 | 6,063 | 1,510 | 1,471.5 | 4.078125 | 0.187807 | 0.191942 | 200,200,019,222 | 金融_经济 |
上海打造碳普惠"样板间" 探索建立区域性个人碳账户
本报记者 刘 萌 12月5日,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七方面提出19项重点任务.目标到2025年,形成碳普惠体系顶层设计,构建相关制度标准和方法学体系,搭建碳普惠平台,选取基础好,有代表性的区域及统计基础好,数据可获得性强的项目和场景先行开展试点示范,衔接上海碳市场,探索多层次消纳渠道,探索建立区域性个人碳账户,打造上海碳普惠"样板间".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碳普惠体系的建设能够调动全社会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有利于我国绿色低碳转型.通过为碳积分高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优惠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能够促进企业和个人积极主动地积累碳积分,从而对其践行绿色低碳行为起到引导作用. 目前,已有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苏州等多个城市建立碳普惠相关体系建设.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各地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引导个人和企业绿色低碳消费,并进行具体的量化,也通过政府投入来完善绿色低碳基础设施.以上海为例,"方案"提出,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扩大"的原则,将个人衣,食,住,行,用等生活中有效的低碳行为逐步开发为标准化的个人减排场景;以"普惠积分换权益,普惠积分换荣誉"等方式实现个人碳普惠减排量的消纳,逐步形成个人碳普惠流量与商家经济效益相互带动的良性循环,提升上海碳普惠体系的可持续运营能力等.此举将引导消费和激励机制结合起来,更好引导公众行为向绿色低碳转变. 普惠的前提是普及."方案"提出整合社会力量,广泛对接各类碳普惠项目和场景,尝试与商业碳积分平台连接.此外,"方案"要求依托区域协作机制,提升协同效益.主要任务包括支撑长三角区域碳普惠机制联建;建立与长三角以外地区的碳普惠合作机制等. "方案"提出,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参与碳普惠绿色投融资服务,为碳普惠项目提供金融服务,为碳积分高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优惠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谈及建立碳普惠绿色投融资服务还需解决哪些问题,陈雳表示,一是要确保有成熟的碳普惠运转体系作为基础,为碳普惠项目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要逐步完善碳普惠绿色项目的认定标准和流程,为投融资活动的进行做好铺垫;三是可以为碳普惠绿色投融资服务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支持,增加企业和投资者参与投融资活动的兴趣;四是碳普惠与公众息息相关,调动公众参与节碳减排行为的积极性也可对建立碳普惠绿色投融资服务起到促进作用. | 0.898981 | 539.5 | 0.039252 | 0 | 1,053 | 270 | 1,251.9 | 4.148438 | 0.118628 | 0.02269 | 200,200,019,260 | 金融_经济 |
国家发改委权威发声:5%左右目标符合经济运行走势 工具箱还有很多政策来促消费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提出了2023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其中
GDP
预计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等.报告还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赤字率拟按3%安排,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稳健的
货币
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广义
货币供应量
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3月6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发布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李春临,杨荫凯介绍"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赵辰昕表示,
5%左右的预期目标符合经济运行走势,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各地区发展信心和劲头很足,31个省区市中有27个省份预期目标高于全国,其中有23个省份为5.5%或以上,为全国目标实现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如何看待5%左右的增长目标
2022年我国经济增长3%,在相对较低的基数基础上,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拟定在5%左右.这一增长预期目标,低于2022年5.5%左右,也低于2021年6%以上的目标.
考虑到中国较快实现疫情达峰,生产生活秩序恢复进程快与预期,从外部来看欧美经济表现好于预期,部分国际组织及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了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1月底,IMF上调了全球2023年经济增速到2.9%,将中国经济增速上调至5.2%.2月份以来,
摩根大通
,
高盛
,野村等国际金融机构对中国2023年经济增速预期基本为5.5%或以上.
从地方两会来看,东部经济大省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基本在5%以上,其中广东,山东,浙江均为5%以上,江苏为5%左右;中西部经济大省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则多在6%左右,其中河南为6%,四川为6%左右,湖北为6.5%左右.
也就是说,5%左右的目标,似乎低于部分国际机构的预期,总体也低于地方省份的经济增长目标.
赵辰昕表示,中国需要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基础上长期保持合理经济增长,统筹推进扩大就业,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风险等工作,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5%左右的预期目标符合经济运行走势,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中银证券
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今年的预期经济增速略低于市场预期.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预期值相对偏保守,一方面反映了对于当前内外部环境的严峻性,复杂性有较充分的估计,有助于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必须在提高质量效益基础上长期保持合理经济增长的要求,进一步确立了宏观政策不搞强刺激的总基调.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奇渊表示,考虑到去年的低基数效应,2023年我国经济增速较为乐观.从外部环境来看,2023年一些主要经济体面临衰退风险,全球经济增速势必较2022年出现一定降温.同时地缘政治局势仍有较大不确定性.由此,
5%左右的增速目标是一个比较稳健的目标,2023年我国有很大希望可以实现明显高于5%的增速.
从
PMI
数据来看,我国制造业在逐渐恢复,1月,2月制造业生产活动均处于扩张区间.官方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国内旅游收入和人次分别增长了3758亿元和3.08亿人次,同比分别增长30%,23.1%,这两个数字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3%,89%,显示我国消费也在逐渐复苏.不过,该组春节旅游的数据显示,旅游出行人次恢复更快,但旅游花钱相较之前要少一些.
有宏观分析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预计今年经济增速在5.3%-5.4%,将目标定在5%左右是比较稳妥的.
今年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多,外需趋于疲弱会影响我国出口,也会对制造业投资带来影响.另外,房地产投资能恢复到什么程度还需要观察.
北京腾景数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济预测部总经理崔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服务业受到1月春节因素的带动,有明显改善.不过,2月从票房数据以及酒店价格微观数据变化上看没有1月恢复的势头猛烈.目前来看,休闲服务类消费回升态势较为显著,房地产销售端有较为明显的回补,有望
家电行业
回暖.不过,服务业恢复相较工业较快,重点工业比如汽车制造业,电器机械制造业回暖较为缓慢.从微观货物吞吐量环比,以及波罗的海干散货运指数上看,都反映
进出口
表现疲软.PMI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但整体经济恢复相对平稳,未来需密切关注外贸改善和内需恢复状况.
如何促消费扩投资稳就业?
今年作为换届之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工作提出建议,但还有诸多具体政策有待新一届政府加以明确.
李春临表示,我国开年以来消费在加速恢复,一些制约消费的不确定因素在逐步消除,上半年消费领域主要指标增速有望逐步回升.
新的一年,我们政策工具箱里有很多政策工具来应对制约消费的不利因素.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证今年促消费措施落实,在全年GDP5%左右的增速中让消费做出更大贡献.
李春临介绍了促消费的重点工作,包括围绕稳定大宗消费,提升服务消费,拓展农村消费,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等方面出台务实有效的政策举措,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做好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工作,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新型消费,支持住房改善,
新能源
汽车,养老服务,
教育
医疗文化卫生体育等重点领域的消费,鼓励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等.
2022年我国投资增长5.1%,其中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9.4%和9.1%.2023年新增专项债规模为3.8万亿元,较上年提高了1500亿元,但是低于2022年专项债实际可用资金(超4万亿元).此外,2023年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6800亿元,较上年增加400亿元.
杨荫凯表示,要持续做好扩大有效投资工作,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着力巩固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
杨荫凯介绍了扩投资的重点工作,包括有序实施"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加强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领域建设,加快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城市
燃气
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城市内涝治理和社会事业等民生领域建设等.
"我们将在目前交通,能源,农林水利,社会事业,市政和产业园区,新型基础设施等投向领域的基础上,会同有关方面积极研究进一步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杨荫凯表示.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158万人,再创新高.今年高校毕业生依然是稳就业的重点群体.
"
今年确定的新增就业目标是1200万人左右,比去年目标多了100万,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对稳就业的信心和决心
",李春临表示.
李春临介绍了稳就业的重点工作,具体包括,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生活服务消费加快恢复,通过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拓展市场化就业空间;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开发更多知识型技术型岗位 - - 让高校毕业生和有一定技术专长的青年人稳定就业.深化职业
教育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共建共享,增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技能素质.大力发展
数字经济
,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 0.88392 | 49.852459 | 0.03595 | 0 | 174 | 761 | 2,120.9 | 4.011719 | 0.189411 | 0.020408 | 200,200,019,265 | 金融_经济 |
上半年盈利增长44.72% A股公司半年报彰显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A股上市公司交出了一份精彩的中期业绩答卷.截至8月30日21时已公布的半年报数据显示,4416家公司上半年合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24%,两年平均增长11.5%(与2019年同期同范围相比,下同);合计净利润同比增长44.72%,两年平均增长9.7%.
昂扬向上的A股上市公司群体,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增长潜力,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跨期高增长 凸显真实力
走出疫情影响,上市公司群体迅速展现出强劲的反弹实力,不仅较2020年同期大幅增长,而且较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同期也实现了高达19.39%的净利润大跨越(可比公司,下同).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上半年,4416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9.48万亿元,同比上升26.24%,占上半年中国GDP的55.39%,较2019年增长22.89%;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71万亿元,同比上升44.72%,较2019年增长19.39%;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92万亿元,同比下降53.43%,较2019年下降35.69%.
剔除金融类企业,"两桶油"后,A股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1.83万亿元,同比上升32.18%,较2019年增长30.66%;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4万亿元,同比上升59.81%,较2019年增长35.24%;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09万亿元,同比增长77.86%,较2019年增长38.12%.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日前表示,上半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上市公司群体增速明显强于整体水平,进一步凸显了上市公司的担当与实力.
二季度单季,4416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5.44万亿元,环比增长13.02%;合计归母净利润1.41万亿元,环比增长10.84%;合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9469.7亿元,环比下降42.55%.剔除金融类企业,"两桶油"后,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74万亿元,环比增长19.99%;合计归母净利润7819.85亿元,环比增长33.03%;合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18万亿元,环比增长1236.43%.
上下齐发力 内生韧性强
今年上半年,28个申万行业全部实现营收同比增长,其中休闲服务,钢铁当期营收同比增幅超过50%.除了房地产,农林牧渔之外,26个行业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交通运输,采掘,休闲服务,化工,有色金属,钢铁,汽车当期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
从绝对值来看,采掘等上游行业成为了业绩增长的主力军.中国神华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39.79亿元,同比增长37.1%;实现归母净利润260.26亿元,同比增长26%.公司表示,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大幅提升,持续向好,为国民经济加快恢复和稳定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与之类似的还有化工,有色,钢铁等行业.化工板块方面,万华化学,荣盛石化,恒力石化等一批龙头公司在上半年表现出彩,在高基数上实现了高增长,其中万华化学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377.21%.有色板块中,中国铝业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0.75亿元,同比增长8511%.在钢铁板块,宝钢股份实现归母净利润150.79亿元,同比增长276.74%.
上游集体起舞,下游消费也在发力.上半年,汽车行业实现合计营业收入1.36万亿元,同比增长31.98%;实现合计归母净利润541.25亿元,同比增长103.13%.家电实现合计营业收入4449.31亿元,同比增长28.61%;实现合计归母净利润265.55亿元,同比增长68.09%.
上下游同频共"增",表明经济的内生动能逐步增强,这与统计局数据不谋而合.上半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9%,比一季度上升了4.9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看点多 增长势头有望延续
有了上半年良好的基础,下半年的增长势头更值得期待.尤其是以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为代表的科技浪潮澎湃,有望带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先看今年最为火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以Wind锂电池板块为基准进行统计,79只成分股今年上半年实现总营收4638.3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实现净利润417.21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6.7%.在这背后,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过100万辆,保有量已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量的一半.这一趋势有望在下半年延续,国信证券上调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至301万辆,同比增长接近120%.
集成电路同样如此.在78家半导体公司中,上半年业绩翻倍的有45家,九成以上公司业绩实现同比增长.通过创新,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在逐步完成本土产业链,供应链的"补链""强链".
包括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行业在内,科技创新已成为A股公司共同的追求.据统计,A股共有767家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492家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超过10%,1188家研发费用同比增速逾50%.从资金"硬件"到人才"软件",研发投入为技术突破注入"燃料",科技创新为企业转型切换动能.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优化升级的产业结构,热度不减的创新活力,不断厚植的经济新动能,A股公司半年报中透露的这些亮点令人欣喜.上市公司作为中国经济的脊梁,也必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拓展更大空间. | 0.861137 | 103.904762 | 0.031753 | 0 | 201 | 491 | 3,118.9 | 4.003906 | 0.310266 | 0.06442 | 200,200,019,486 | 金融_经济 |
指数化投资有哪些参考指标和评估维度?
投资指数基金,除了弄清楚标的指数的基本特征(选样方法,市值风格,行业分布,主要成份股等),归根到底,大家最关心的还是"风险有多大","我能赚多少".指数基金的风险,收益怎么看,能否力争用相对更小的风险争取更高的回报,让我们来逐条理一理. 指数基金紧密跟踪标的指数,因此弄清楚标的指数的收益-风险特征,指数基金的收益-风险特征就可尽收眼底了. 1,历史业绩,怎么看? 指数的历史业绩一般从绝对收益率和相对收益率两个角度来看: 第一,绝对收益率. 累计收益率,年度收益率,年化收益率都是直接了解指数在一段时间内涨跌幅的主要指标.其中,累计收益率和年度收益率比较直观好理解;年化收益率则是把区间累计收益率换算成以年为单位,以复利计算的方式推导,每年能带来的收益,但这只是一个换算值,并不代表每年实际收益.以沪深300价格指数为例,截至11月29日,2013年以来的近10年,累计收益率为52.54%,年化收益率为4.48%,但这期间各年度收益率分化也较大(见下图). 近10年来沪深300价格指数的各类绝对收益率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3年以来至2022年11月29日 第二,相对收益率. 相对收益率是指数"和别人比的业绩",例如,可以和某一市场代表性指数相对比,看该指数是跑赢了还是跑输了.例如,A指数在某一时段收益率为20%,而沪深300同期收益率为10%,A指数就跑赢了沪深300指数 10个百分点. 2,风险水平,怎么测? 股票市场中,风险是多维的,针对指数常用的测度风险的指标为 波动率和最大回撤. 波动率,以指数一段时间收益率的标准差来表示,波动率越高,投资指数收益率的不确定性越高,往往阶段性持有出现亏损的概率也越高,风险越大.例如,大盘蓝筹风格的沪深300指数和中小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数相比,波动率相对偏小,风险相对低一些(见下表). 最大回撤是衡量指数风险的另一个常见指标,指给定时间区间内指数最大的下跌幅度,代表的是投资持有该指数基金如果"不幸"遇到最糟糕情况,会遭受多大比例的损失.近10年间,创业板指数的最大回撤幅度也明显大于沪深300指数(见下表).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3年以来2022年11月29日 3,收益-风险性价比,怎么评价? 我们买东西总想要物美价廉,做投资也类似,总希望在收益与风险之间,追求更高的"性价比",即努力让所承担的每一单位的风险能"换取"尽可能高的收益回报.因此,参与指数基金投资,需要更多关注指数的"性价比". 一般,衡量评估指数的"性价比",可以参考夏普比率这个指标. 夏普比率 = (指数年化收益率 - 年化无风险利率) / 指数年化收益率的标准差 简言之,夏普比率表达的意思就是:每承受一单位总风险,能(相对于无风险利率)产生多少的超额收益.还是以沪深300和创业板指数为例,从近10年的时间维度来看,虽然波动较大,但创业板指数凭借更高的累计收益,收获相对更高的夏普比例.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3年以来至2022年11月2日 综上,投资指数,解码指数基金,查收益,明风险,算"性价比",历史数据虽不能预示未来,但可以方便我们充分认知指数的特征,了解指数基金是否符合自己的风险偏好. 投资指数基金,分析指数成分股基本面财务指标,常用"整体法",简单而言,就是把所有成份股"打包"进行整体计算,相当于把所有成份公司假想为一家公司来观察. [常用指标1] 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ROE)等 净资产收益率(ROE),即企业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值,反映股东投进公司的每一元钱在某个阶段(如一个会计年度)赚了多少利润,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巴菲特曾多次强调:"我们用ROE衡量一家公司的好坏". 相应地,指数ROE表示指数成份股中企业的净利润之和与净资产之和的比值,可整体衡量指数中所有企业运用自有资本盈利的效率. 一般而言,盈利能力越强的指数,中长期来看收益率也越高.以沪深300和上证A股指数为例,2017-2021的完整5年间,沪深300每年的ROE均高于上证A股指数;同期,沪深300指数年化收益率为8.57%,也明显高于上证A股的3.35%. 沪深300指数与上证A股指数ROE和年化收益率对比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6/12/31-2021/12/31 沪深300指数与上证A股指数累计收益率(%)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6/12/31-2021/12/31 此外,毛利率,净利率,销售费率,总资产收益率(ROA),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等指标,也可以从更多不同角度反映指数成分股整体盈利能力. [常用指标2] 盈利水平:每股收益(EPS) 每股收益(EPS),是企业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也就是投资者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净利润.EPS常被用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一般而言,每股收益越高,表明股东的投资效益越好,是股东最关心的指标之一.对于指数而言,每股收益(EPS)等于成分股的归母净利润总额除以最新总股本. 从长期持有指数的角度来看,获得的回报归根到底还是成份股创造的税后总收益.回顾沪深300指数的长期走势与每股收益可以发现,由于受到估值等因素的影响,指数会阶段性上下波动,甚至大起大落,但是长期来看,指数走势与每股收益的变动趋势相关性较高(见下图). 沪深300指数与每股收益(EPS)走势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05/06/30-2022/09/30 [常用指标3]成长速度:归母净利润增速等 归母净利润增速是反映企业成长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归母净利润增速较高且增速加快,反映指数成份股的市场竞争力较强,业务扩张速度加快,经营业绩突出,体现出较好的成长性,一般而言,指数表现也会随之给予正反馈.成长风格的指数对该指标敏感度更高. 以创业板指数为例,2011年-2022年,在归母净利率增速为正且增速加快的时间区间,创业板指数展现出了更大的弹性,快速走高;而当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减速或者转负之后,创业板指数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调整回落(见下图). 创业板指数走势与归母净利润增速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1/06/30-2022/09/30 此外,营业收入增长率,经营性现金流增长率,总资产/净资产增长率等也能综合反映指数的成长性,可结合归母净利润增长率一同分析考察. [常用指标4]分红高低:股息率 指数的股息率是成份股一年的分红额总和与成份股市值总和的比值,衡量指数成份股的分红能力. 成份股股息率高且分红连续稳定,可反映出公司经营稳健,盈利能力较强,指数会更受中长期投资者青睐,给予相对较高且稳定的估值.不仅如此,对于股息率高的指数,长期来看,考虑红利再投资后的收益,累计收益表现也会更好. 以中证红利指数为例,近5年来成份股股息率稳步提升,红利全收益指数表现也明显高于红利价格指数.特别是在市场行情较好的2017,2019和2021年,通过红利再投资的复利效应,进一步放大了投资收益;而在行情不好的2018年通过分红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指数下跌幅度(见下表). 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与指数涨跌幅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6/12/31-2021/12/31 中证红利价格指数,全收益指数累计收益率(%)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6/12/31-2021/12/31 常言道:"基本面是用来称重的,估值是用来选美的".基本面固然十分重要,而把握好估值水平的变化节奏,在合意的时机,买到"物美"又"价廉"的标的;在市场泡沫迅速膨胀,估值畸高时,主动规避风险,对提高指数基金投资胜率和收益率也同样重要.本篇带大家一起看看如何围绕指数"比价","选美". 常用的指数估值指标 对于股票指数而言,估值指标主要包括市盈率(PE),市盈率增长比率(PEG),市净率(PB),市销率(PS)等. 常用的股票指数估值指标 其中,市盈率(PE)是相对更常用的指标,而其他估值指标则也会侧重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指数,例如: 特征鲜明的成长风格指数,还可以参考市盈率增长比率(PEG)估值指标; 部分指数(如行业指数)有比较明显的周期性波动,或者成份股有形资产账面价值对公司市场价值有较大影响,可以参考市净率(PB)指标,反映投资者愿意为每1元净资产支付的价格,例如银行,建材等行业指数; 部分指数成份公司正在快速发展扩张,以高研发投入,轻资产的模式运营,但还未实现盈利,就可以采用市销率(PS)指标,衡量指数估值水平,如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等行业指数. 从不同角度看指数估值 选定了合适的估值指标,怎么来看指数的估值究竟是"贵"还是"便宜"呢?这里介绍两个不同的角度: 第一,纵向看,自己和自己比. 就是和指数自己的历史估值进行对比,将指数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估值从小到大排序,看看目前估值所处百分位是多少,如果在较低的分位水平,表明可能存在相对较好的买入机会. 以沪深300指数为例,截至11月29日收盘,PE(TTM)为10.97倍,分别位于最近3年,5年,10年以来,2.4%,8%,22.8%的分位点处.回顾近10年历史,大致位于PE(TTM)最近10年均值向下1倍标准差附近.从这些客观数据可以看到,目前沪深300的估值水平处于近10年来相对偏低的区间. 沪深300指数PE(TTM)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2/11/29-2022/11/29 第二,横向看,自己和别人比. 比如,可将目标指数同市场主流基准指数进行对比,看相对估值处于历史上什么分位水平.以创业板指数为例,我们可用创业板指PE除以沪深300指数PE,观察创业板指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幅度,目前处于什么水平. 截至2022年11月29日收盘,创业板指估值(PE)是沪深300指数的3.43倍,落于近10年24%分位,处于10年来均值向下1倍标准差附近的水平.从这些客观数据可以看到,中小成长相对大盘蓝筹的估值溢价,目前处于历史上相对偏低的区间. PE(TTM):创业板指/沪深300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2/11/29-2022/11/29 指数的估值是一个相对指标,投资者可以通过纵横对比,了解估值大致所处的高低位置,判断指数投资的性价比,力争拿到"物美价廉"的标的,为未来有机会投资获利打下基础.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影响指数估值的因素非常复杂,估值的相对高低也只能作为投资参考,特别是证券市场的历史数据并不预示未来的趋势.从实践上看,过度跟随估值波动,频繁择时,难有常胜将军.注重成分股基本面,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客观理性看待估值波动,配合灵活适用的投资策略(如定投等),才是开展指数基金投资的中长期制胜之道. 领悟指数基金投资的奥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投教小课堂". 数据及图表来源:易方达投资者教育基地 声明:本资料仅用于投资者教育,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我们力求本资料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及时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0.864912 | 2,298.5 | 0.057759 | 0 | 4,578 | 1,011 | 1,318.3 | 4.164063 | 0.219709 | 0.003273 | 200,200,019,525 | 金融_经济 |
2023年策略陆续出炉 机构一致看好向上行情
临近年末,越来越多的
券商
2023年年度策略出炉.在这些实力卖方机构看来,虽然2022年在诸多不利因素下 A 股表现不佳,但随着市场预期的好转,以及拖累国内经济的因素有望得到修复,2023 年将成为中国经济的"大年",在各种拉动经济政策的刺激下,
GDP
增速将恢复到5%以上.而对于2023年A股行情,也几乎被一致看好,理由也很简单,2022年已经跌得差不多了,2023年会随着经济增速的回暖而有所表现.
国金证券
或有一轮反转行情
国内政策红利期叠加海外紧缩预期缓和期,把握阶段性做多窗口国内处在政策密集出台的红利期,防疫政策,地产政策和产业政策均陆续出台.但2023年国内经济或缺乏弹性.首先,防疫政策拐点已现,疫情拐点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疫后消费或呈现K型修复;其次,地产动态调整政策拐点明确,但中长期"房住不炒"政策思路一以贯之,地产销量和投资能否明显回升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最后,出口同时面临美国深度衰退的潜在风险.
海外紧缩预期缓和的核心逻辑是美国经济的持续下行,特别是美国劳动力市场呈现虚假繁荣,一是员工缺勤率在疫情影响之下明显提升,二是员工工作时长持续下降,也就是表面上紧张的劳动力市场背后是劳动生产力的明显下降.后续随着美国经济的衰退,劳动力市场紧张趋势的反转可能会很快.
整体来看,国内政策红利期,海外紧缩预期缓和期,双期叠加,海内外共振,A股市场或有望重演反转级别的行情.其中阶段性高点或在2023年3-4月,一方面全国两会召开引领政策预期达到高潮,另一方面美联储最后一次加息或发生在3月下旬或五月初的议息会议.随着重要会议的胜利召开,后续产业政策方向是市场重点关注的方向,政策催化是后市走势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此外,私募
基金
仓位为代表的市场情绪尽管有明显回升,但仍处在历史较低位水平.如果把今年4月底当作中期的市场底部,10月底市场二次探底结束.参照2018年底和2020年3月市场中期底部后的行情演绎,中期底部后市场都会经历一轮明显的反转行情.
建议重视产业政策对市场主线影响,自主可控无疑是最大的方向.特别重视那些产业政策和产业趋势共振的产业.比如计算机,通信等;硅料降价驱动组件价格下行,电站运营商
储能
投资能力的提升,光伏
储能
高景气延续;随着美国经济衰退以及美联储政策转为宽松,实际
利率
和美元指数或见顶回落,黄金价格或迎来中期上涨趋势.
信达证券
市场风格偏价值
经济预期会有一次系统性修复,兑现到盈利改善不会那么快,但对股市的正面影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鉴于最强的出口和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也开始下降了,大概率稳增长会有更强的力度.历史上来看,全A净资产收益率下降时长的最大值是一年零三个季度,当前大概率处于A股盈利下降的后期.此外,地产销售在一年内有恢复企稳的可能,即使是弱复苏对A股也有利好.从历史情况来看,地产销售增速和A股ROE在运行方向上一致,但幅度常有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制造业产能格局.而当前A股大部分行业产能格局较好,未来房地产景气度即使是走平或小反弹,A股的盈利增速也有可能会出现较大的上行.最后,2020年,2022年消费对GDP的拉动程度均降至历史极低水平,历史上类似情况只有1990年.今年消费分项增速的下降,主要源于疫情冲击,后续修复空间较大.
股市运行节奏整体分为三阶段,跨年前后第一波最强.2022年底到2023年初,季度级别的V型反转:
业绩
空窗期,疫情政策,房地产政策改善,海外通胀压力缓和.此外,2023年二季度至三季度,回撤后震荡:估值修复已经完成,但业绩改善还未出现.此外,2023年四季度以后,稳健走高:宏观指标大概率企稳.
市场风格则更偏价值,大小盘差别不大.由于宏观经济逐渐接近底部,过去3年利润强的板块逐渐面临产能释放,市场的风格会偏向寻找新赛道,价值风格整体占优.大小盘2023年差别可能不大,主要是长期小盘风格碰上了年度价值风格,此时大小盘往往不是很明显.熊转牛第一波上涨,估值比业绩重要,新逻辑比旧逻辑好,低位的比高位的好.2023年二季度开始,可能才会有具备业绩支撑的新赛道.
配置策略方面,成长方面关注新赛道,计算机,机械;金融地产,第一波上涨中后期到2023年上半年较强,建议关注非银地产;消费,方向较为确定,时间不确定,适合年度配置,关注酒店航空旅游;周期:年初关注地产链,整体机会在下半年.
国海证券
市场估值有望提升
2023年宏观最根本的问题是解决有效需求不足,海外经济衰退风险加大,出口确认拐点,外需低迷时基建和地产是扩大内需的主要抓手,地产有望阶段性企稳,修复前低后高;超前基建投资背景下动能仍强,资金项目均有保障.制造业投资具有结构性亮点,消费和服务预计将回升.
流动性:压制缓和,中性偏松.本轮美国通胀顶部已现,2023年一季度至二季度回落速率有望加快,对应着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将于2023年一季度进入尾声.若不出现新的供应冲击,4.3%或为本轮美债
利率
的高点,加息结束后,美债利率将趋势性回落.在本轮美国居民储蓄较为充足且能源价格中枢上移的背景下,2023年美国通胀回落至2%的难度较大,后续美国政策利率或经历较长的高位平台期.国内方面,2023年人民币升值可期,上半年
货币
政策有望宽松加力,但国内信用端回升任重道远,地产部门能否改善将成为关键.
政策:积极有为,应际而生.总量政策方面,美联储加息退坡打开国内宽松空间,基本面弱式复苏下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财政政策仍是稳增长首要抓手,准财政工具持续发力.中长期政策方面,重点关注扩大内需具体举措,二十大三中全会改革布局;产业政策聚焦安全发展,科技创新.
市场策略
上,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之义,2023年股票市场风险不断缓释,中美货币流动性即将结束背离叠加2023年是改革大年,市场估值有望提升.估值提升源于三点:一是美国暂停加息后,中国总量宽松具备契机;二是三中全会之年,重大改革预期;三是经济转型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结构性的业绩亮点在成长板块,A股市场逢3不差,市场有望演绎结构牛市,双创板块存在机会.
行业配置方面,制造强国,安全资产.主线一:制造强国.关注传统制造业成本下行带来的毛利率改善,以及主动补库和产能释放带来的盈利复苏,看好
工业母机
,
专用设备
,化工
新材料
,
有色金属
等赛道;主线二:安全资产.关注政策支持国产化率持续提升的计算机,电子和
军工
等细分领域高景气延续.布局
信创
,
半导体
设备和材料,航空航天和
军工
电子,医疗设备,风电,
储能
等领域的投资机会.主题投资关注"
一带一路
十周年",AR与MR"与"全面注册制.
平安
证券
有望迎来逆转
2022年资本市场经历了俄乌冲突,疫情反复以及房地产的风险释放,也经历了明显的调整.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国内外环境的基准假设并不会得以延续,而是有望迎来逆转,因此资本市场的逻辑得以重塑,或将迎来反转向上.
市场整体环境:海外美元见顶,国内经济见底.海外经济衰退预期进一步升温,欧洲经济相对承压;最大的利好来自于流动性,美国通胀顶点基本确立,美联储的加息进程接近尾声,美债收益率中枢和美元指数有望回落.国内防疫政策优化,经济有望迎来触底反弹,无风险利率中枢上移但是在稳健宽松的政策基调下预计维持低位波动;二十大后国内经济发展改革的中长期政策进一步明朗,更多产业政策有望步入新常态;企业盈利有望弱复苏,消费板块具备弹性,新兴产业向上趋势更明确.
市场底部叙事:大底后的基本面企稳评估易反复,月度波动大但整体收益佳;风格均衡为主,短期困境反转板块弹性最大,新兴产业风格仍长期占优.从2014,2016,2019年的三年历史经验来看,权益市场在高赔率下整体收益往往不错;不过在经济转型后,"四万亿"规模的政策刺激难再现,大底的修复并非能一蹴而就,市场对稳增长政策更加敏感而谨慎,对经济企稳反复评估,导致月度波动较大.从风格结构来看,2014年是年中以后价值搭台;2016年在供给侧改革推动下主要以价值为主,成长板块仍受资金去杠杆的制度变革的制约;2019年是普涨下的风格均衡,消费及电子的全年表现佳.
市场展望:大底修复,困境反转.当前市场在经历了多轮调整后处于底部配置区间,整体估值处于20%分位以内.中期建议布局经济周期和政策驱动的困境反转板块:一是受益于产业政策优化向上的新兴产业板块,例如医药生物,
游戏
,
半导体
,
信创
,高端制造等;二是受益于疫情好转且具备盈利弹性的消费板块,例如
食品饮料
,家用电器,社会服务,汽车等;三是直接受益于经济企稳预期的房地产产业链,例如部分地产及金融企业,建材,上游资源品等行业有望持续受益.
渤海
证券
指数将震荡向上
国内方面,拖累国内经济重要的两个因素,地产和消费在中期视角看有望获得修复.2023房地产市场整体处在一个走向稳定的过程,最大的确定性来自政策端"保交楼"的决心;消费则有望在防疫优化所带来的消费场景恢复下获得一定修复,其中服务消费可能改善较快.而货币政策方面,随着2023年海外加息节奏放缓,国内货币政策空间也进一步打开,但考虑到未来的通胀升温风险,货币政策将综合内需改善动力及通胀升温风险,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权衡.综合而言,对市场的影响也呈现此消彼长的相机抉择过程.
估值方面,A股无论从市盈率还是市净率的维度来看,都处在历史估值的底部区域.这就给了市场以底气,当一些不可控因素在未来出现发展及转化时,市场的下行空间是相对有限的.而从
保险
,外资为代表的机构资金和以公募
基金发行
为代表的居民资产配置意愿看,都处在底部,未来包括疫情,地产等因素的触发,有望推动相关资金配置意愿的转暖.对于居民资产而言,
理财
收益的波动加大及居民个人
养老金
账户的开启可能成为催化,带来居民资金的流入契机.从产业资本的情况来看,鉴于市场底部后减持恢复速度较快,或掣肘股市改善的幅度和持续性,令估值的修复过程更为缓慢.
就市场展望而言,我们认为2023年A股充满机遇,尽管一些负面因素仍待出清,但考虑到估值正处底部区域,这使得市场的下行空间相对有限.而市场长期方向越发清晰,一旦短期的负面向长期机会转化,那么A股将夯实向上的基础,确立反转行情,因而在2023年我们对指数的判断是震荡向上.在风格方面,考虑到大,小指数均处于底部,且两者均有催化的契机,因而我们建议弱化市值风格,注重对板块的逻辑的筛选.
行业配置,我们从两个维度进行选择,一是沿着"政策预期边际改善"带来修复或反转行情角度,可关注疫情防控不断优化下的可选消费板块,可重点关注食品加工,
白酒
,
医疗服务
,化妆品行业;融资"三支箭"齐发力以"保交楼"下的房屋建设,白色
家电行业
;行业政策基调正由对"未成年人沉迷"的担忧转向对"促进先进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视下的电子
游戏
行业.此外,还可关注低基数下将受益于阶段性行情回暖下的非银金融板块.二是沿着景气反转角度,可关注
半导体
行业库存现拐点,需求待复苏下的布局机会.
招商证券
进入震荡上行周期
2023年A股进入中期反转的结构性震荡上行周期.在进入新一轮五年周期后,A股的投资思路,选股模式都会发生重大变化,开始有新的思路,需要更加重视科技自立自强,能够安全发展,迈向制造业高端化,聚焦硬科技的
专精特新
成长标的.围绕以高端制造,医疗医药,
新能源
,自主可控,
军工
装备为代表的新时代五朵金花进行重点布局.兼顾稳地产带来的龙头地产和地产链消费的阶段性机会.偏中小成长风格相对占优,年度关注指数科创50,北证50,
创业板综
.
宏观层面来看,2023年预计在稳地产,基建和制造业继续发力的共振之下,中长期社融有望重回上行趋势,A股也将会回到2022年二季度开启的上行周期.医疗新基建和数字新基建也可能成为稳增长的弹性方向.但考虑到增量资金相对有限且有外部的一些风险和压力.2023年将会类似2003,2013年一样,呈现逢三逢四结构牛特征.风险可能来自外部尤其是美国对华相关产业不公平打压行为.
流动性方面,外资回流,股市资金供需转
净流入
.资金供给端,明年随着市场企稳公募基金发行有望回暖不过老基金赎回压力或相应增大;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双降将引导外资回流;个人
养老金
落地带来一定增量.资金需求端,IPO与再融资稳中有升,而解禁规模下降有助于缓解减持压力.综合供需测算,2023年A股资金或净流入700多亿元.
行业景气趋势方面,上游资源品景气度偏弱,中游制造业景气度处于不错的水平,消费服务和金融地产景气度偏中性,信息科技企稳且边际好转.短期内
新能源
,养殖等板块景气度较高且业绩兑现能力强.预计景气度改善的5大领域:医药,信息技术部分,高端装备,地产及地产消费,疫后修复板块.预计未来景气度改善空间较大的5个细分行业依次是
软件开发
,
医疗器械
,
化学制药
,自动化装备,传媒.
最后从A股盈利角度来看,进入2023年后,整体A股盈利增速有望边际改善,但上行幅度预计有限.预计全年全部A股和非金融及两油盈利同比增速测算值分别为7.3%,9.5%.盈利增速相对较高的板块预计主要集中在消费服务,信息技术,医疗保健,中游制造等领域.净利率提升拉动净资产收益率底部复苏.
川财
证券
风格向"成长"切换
展望2023年,市场风格有望再度向"成长"切换.从估值上来看,经过2022年调整,A股整体估值已回落至历史相对低位区间,成长板块估值泡沫也已得到释放,当前整体估值相对合理;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今年宏观经济受地产行业下滑影响较大,而随着近期对于地产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地产行业风险已逐步可控,同时叠加今年低基数,明年宏观经济有望超预期;从政策导向来看,加强对科技创新企业,科研项目的支持,是提升国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政策有望进一步加大相关企业的支持力度.明年伴随着经济的逐步企稳,市场风格有望再度向"成长"切换.
行业主题配置上,首先建议关注
数字经济
.发展
数字经济
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十四五"期间预计将继续推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
新产业
;政策文件陆续下发,行业有望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其次是高端制造.科技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要素,也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当下国内亟需发展高端制造;十四五规划提出"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强化高端制造发展,也有利于提升产业链韧性.
再者是
乡村振兴
.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
乡村振兴
;推动现代农业有利于推动共同富裕;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
最后在
国企改革
主题上,国有企业仍是市场主体,对宏观经济构成重要支撑作用;民营企业与国企联手合作有望提升国企整体效率;国有企业整体估值偏低. | 0.890633 | 41.612245 | 0.002947 | 0 | 356 | 1,641 | 2,062.8 | 4.0625 | 0.158411 | 0 | 200,200,019,527 | 金融_经济 |
聚焦数据来源,数据质量和模型性能构建小微企业信用画像
易观分析: 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银行的风控能力决定着小微企业客群的经营水平,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如何获得数据,用好数据,管好数据,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同时,能够保证资产质量的稳定和不良率的有效压降.易观分析认为,结合客户实际融资需求,客群特征和服务策略实行差异化的信贷评级模式,依托数字技术进行信贷全流程的监测和分析,在数据引入和使用的过程中关注数据来源和维度,提高数据质量和模型性能,建立与小微企业风险特征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是解决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的有利抓手. 目前,小微企业的信用数据来源主要包含几个部分:除了人行征信系统和银行内部自有数据以外,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或公共事业部门,其他同业金融机构,还有部分是分散在供应链核心企业,以及互联网企业中的替代性数据.数据来源的分散化,碎片化使银行获取数据的成本高,难度大,加上整个社会信用信息体系尚未完全打通,信息获取的渠道不通畅,彼此之间仍然存在着组织壁垒,数据孤岛的问题. 另外,由于替代性数据的信息采集和处理机制不同,来源复杂,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相对较低,银行出于合规考虑,对数据厂商的选择和合作也更加谨慎;供应链核心企业所掌握的上下游交易数据,产品数据等保密程度高,加上链条各环节数据口径不统一,数据质量难以保证,并且存在大量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造成银行实际可用的数据量和数据有效性不足,也加大了数据治理的难度. 优化建议: 1,探索银政与银银合作,安全合规获取高质量数据 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要求保护数据安全的同时,也重视对数据的合规开发利用.政务数据和金融同业数据本身的质量高,有效性强,能够帮助银行全面了解小微企业信息,银政,银银合作布局普惠金融,可以形成政府,银行,担保,保险等多方数据安全共享的体系,共同解决小微企业贷款的数据难题.隐私计算"可用不可见"的优势是这个过程中实现数据脱敏,脱密的关键,可以从技术上保障数据流通的合规和安全,满足政府,同业,供应链核心企业等对数据保密性的要求. 可以利用多方安全计算技术加强在信贷业务场景的应用,例如在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申请,客户评级,图像隐私保护,黑名单共享,贷款资金流向监测等关键环节,通过在各方部署隐私计算节点,共同完成任务调度.但隐私计算目前还尚未发展到大规模落地的成熟阶段,银行在考虑部署隐私计算平台前,需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IT架构进行充分评估和验证. 2,提高数据质量,加强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利用 在加强数据采集的基础上,需要对数据质量,真实性和合规性做进一步判断和治理.数据治理的关键是建立全行统一的数据标准,构建企业级的数据能力中台,打造数据底座,在数据治理的基础上,推进模块的快速迭代和复用,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形成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治理方案,结合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场景,合同文本,业务图像等非结构化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解析,融合计算机视觉,NLP,知识图谱技术,通过内容管理进行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实现智能搜索,内容安全洞察,内容自动化管理,提升小微企业数据的可用性,盘活数据价值. 3,提升模型性能,在数 据有 限的情况下充分挖掘数据价值 在数据量有限的情况下,对数据的挖掘,模型的建设变得更加重要,一方面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与知识图谱技术,通过业务规则设置,模型设计去识别,融合,分析自有数据,深度挖掘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的关联关系,建立小微企业的关系视图,挖掘风险传导的路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机器学习进行历史数据洞察,分析哪些数据可以更加有效,精准地识别客户,哪些数据具有普遍性,哪些数据只针对特定客群有应用价值,从数据中推导模式来帮助信用模型或业务策略的改善. 声明须知: 易观分析在本文中引用的第三方数据和其他信息均来源于公开渠道,易观分析不对此承担任何责任.任何情况下,本文仅作为参考,不作为任何依据.本文著作权归发布者所有,未经易观分析授权,严禁转载,引用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易观分析发布的任何内容.经授权后的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使用时应原文引用并注明来源,且分析观点以易观分析官方发布的内容为准,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删减,增添,拼接,演绎,歪曲等.因不当使用而引发的争议,易观分析不承担因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并保留向相关责任主体进行责任追究的权利. | 0.908938 | 889.5 | 0 | 0 | 1,752 | 370 | 929.5 | 4.1875 | 0.099494 | 0 | 200,200,019,658 | 金融_经济 |
儒商涩泽荣一:景仰孔子,反对战争
[
摘要
]日本由于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中涌现出了更多的资本主义企业家,在他们的努力下,当他们想进一步为自己利益而战时,政府不能够忽视他们的态度.
日本涩泽荣一纪念财团董事长涩泽雅英
[编者按]
涩泽荣一被称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日本产业经济的最高指导者","儒家资本主义的代表".他是日本现代企业制度 - - 株式会社的创始人,一生参与创办的企业组织超过500家,遍布银行,保险,矿山,铁路等产业部门,其中许多至今仍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他热衷于西方经济制度的引进和企业形态的创新,率先发起和创立近代经济团体组织.作为日本历史上最伟大的儒商,涩泽荣一一生崇拜孔子,积极致力于将"论语"思想运用到经商实践.他把中国儒家精神与效仿欧美的经济伦理合为一体,奠定了日本经营思想的基础.5月12日,在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主办,腾讯文化媒体协办的"儒商论域2014 - 儒商典范与财富"论坛上,日本涩泽荣一纪念财团董事长涩泽雅英追述其曾祖父涩泽荣一的故事,以下为演讲实录:
日本资本主义之父涩泽荣一
涩泽雅英(日本涩泽荣一纪念财团董事长):
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涩泽荣一的生活和工作片断,这些对促进日本经济和社会转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被叫做日本资本主义之父.涩泽荣一通常被视作非常了不起的商人,但他的人生目的和追求却是更为广泛的从社会改革到教育到慈善,甚至在日本的外交领域都发挥了重要影响.这种广泛的观点是他在1867年去法国访问时塑成的.当他回到日本时,涩泽荣一将他所学的东西付诸实践.当时他的目的就是要为日本的现代化创建蓝图.
涩泽荣一当时负责35个甚至更多不同的在日本的项目,这些项目有建造铁路,邮局,对国家的税收体制进行立法等.除此之外,他还要实现日本社会经济体制改革,要建立起一种新的国家货币来取代旧的封建经济体制.当时和一家德国公司进行合作,首次印刷了大量的纸币,除此之外也进一步促进了日本社会的改革.在近代日本社会变革中,之前的幕府突然之间丧失了权力,我们也看到这进一步在日本社会中引起了更多的振荡,如果管理不善对新成立的政府造成影响.涩泽荣一提出了几千页的改革方案.虽然当时他处在自己人生的早期阶段,只有30多岁,但当时他投入了大量的经济,他在政府里所做的工作得到了政府的承认和高度肯定,他很快建立了自己的声誉,在日本政府高层中成为一个冉冉升起的新星.
1873年,涩泽荣一他从日本辞职,担任银行的总裁和CEO,这是日本第一个西方模式的金融机构.此后的60年中,一直到他去世之前,也就是1931年去世之前,涩泽荣一一直在私营部门工作,再没有加入政府部门工作,也没有从事政治方面的工作.涩泽荣一有着非常坚定而且长期的信仰,他希望能够来解决阶层之间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我们看到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私人的地位还有个人地位应该得到增强,而在日本当时的社会中并没有被得到加强,所以涩泽荣一希望能够建立起这样一个体系,认为商人可以合作,维护自己的联合利益,甚至有必要时,还应该共同站起来在政府面前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但当时企业家仍然还是没有受到日本社会的重视,还处在比较低的社会阶层.涩泽荣一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说服其他的银行家,同事们,直到他们同意组织起来,组织一个企业家的网络,比如银行家协会,商会或者股票交易所等这样的机构,进一步的发展成新的力量中心.
在日本社会中,新的权力中心完全由资本家所指导,这是在几十年前在日本社会所发生的变化.日本由于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中涌现出了更多的资本主义企业家,在他们的努力下,当他们想进一步为自己利益而战时,政府不能够忽视他们的态度.当时,资助和管理新的公司对日本现代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涩泽荣一参与到了建立和管理500多家企业的工作中.这些企业涵盖了整个日本现代化的方方面面,从公共事业到交通,再到保险,到煤矿,造船与人工化肥甚至酒店和餐饮的管理,而且他一直非常慷慨地提供大量的支持,为那些想要建立自己公司的人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他告诉他们向银行怎么贷款,并如何设立非常严谨的财务方面的计划等.
除此之外,他参与创始建立了众多的企业,也愿意为其他公司提供资本支持.但到后来他认识到一些企业在起步之后,会卖自己的股票,然后再将这些收入投资到其他企业中,对于这些公司,他没有任何兴趣来主导这些企业,但他以自己的支持和力量默默促进日本企业以及日本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转型.
涩泽荣一在36岁时建立了日本第一个现代福利组织,在1876年时,他的具体目标是要解决贫困问题,以及帮助弱势群体.作为这个组织的主席,涩泽荣一克服了大量的财物和组织方面的困难,而且一直非常积极地参与了60年的工作.直到他去世,他每个月都会对这个机构进行访问,他非常努力并且认真地帮助弱势群体和儿童,并与他们进行沟通.
涩泽荣一一生崇拜孔子,多次到访中国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涩泽荣一访问上海和北京的活动.1914年"申报"报道了当时的活动,这次活动是由当时上海商界所组织的一次活动,涩泽荣一在会上背诵诗歌的能力和写的书法给活动参与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1914年,"顺天时报"写了一篇文章说到,我们要向日本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否则中国工业化的希望会非常渺茫.报纸中专门表彰了涩泽荣一在工业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他在提升商人阶层的社会地位并投入自己一生的力量对底层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报道中还描写了涩泽荣一的性格,他是非常热情而且理性,非常友好的人.报道强调,参加这次会议的中国商人,毫无疑问与涩泽荣一开展了非常欢快,愉快的对话.
"申报"在1914年5月的报道中记述到,涩泽荣一指出,中日之间的关系建立于双边理解以及相互同情的基础之上,但如果我们仅仅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其他人利益是不对的,当代经济关系在这两个国家,很大程度上由日本追求自私的利益所主导,这往往是比战争还要糟糕的.这篇报道指出日本最近在满洲里的行为表现了军事入侵的苗头.而日本人所建造的铁路,对当地人的福祉,利益是微乎其微的.报道还指出,即便没有人不会同意涩泽荣一对于商业行为的道德视角,但可能要花几个世纪的时间,才能有希望真正将之实现.
涩泽荣一一生非常坚信孔子的理论,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当时有很多美国人希望将涩泽荣一转换成一个基督徒,但他经常会用孔子的这段话,来表明他自己对孔子的信仰,并告诉别人,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信仰而不受其他人对自己的要求.涩泽荣一89岁时,他与蒋介石在蒋家进行了会谈,当时他再次引用了孔子的这段话,并将这段话作为指导当时日本和中国之间的双边关系的原则,因为当时双边关系已经越来越困难了.
蒋介石会见这位老人,因为在当时涩泽荣一已经是一位重要人物,蒋介石听到这位日本老人能够引用中国的理论作为两国之间关系的描述,当时甚至觉得这是开玩笑的.毫无疑问,这位日本老人非常理解中国的理念,而他也是一个具有现实主义关怀的老人,他的这一个性在他去世很多年之后还被人津津乐道.据报道,当蒋介石在南京欢迎日本商业代表团时,讲到涩泽荣一的时候曾跑了题,不再念自己已经准备好的稿子,而开始谈论起涩泽荣一来.涩泽荣一当时刚刚去世,蒋介石建议大家默哀,表达对这位日本老人的尊重,因为涩泽荣一觉得中日战争不仅是要毁灭中国也会毁灭日本自身.
总之,涩泽荣一的个性,成就以及对诞生于中国曲阜的儒家学说的创造性现代化创新,已经影响了人数众多的亚洲人,并将会继续指导和教育我们,谢谢大家!
(本文系腾讯文化"腾讯思享会"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0.915686 | 136.652174 | 0.036375 | 0 | 427 | 867 | 954.3 | 4.328125 | 0.126312 | 0.032471 | 200,200,019,783 | 金融_经济 |
六大方向推进产权市场行稳致远 - -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六大方向推进产权市场行稳致远 - -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上海产权市场特约评论员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总结新规律和新特征,明确2022年经济工作基调,为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依据,也从六大方面为以产权市场为代表的非标资本市场指明了发展路线图,凝聚了创新共识和部署了战略任务. 一,聚焦服务国资国企改革创新和并购重组等方面,提升实体经济活力和推动重点领域优先发展.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稳步推进电网,铁路等自然垄断行业改革". 以服务国有产权与资源交易为主体,助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是产权市场的基本功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指出,要"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民企要相互配合,推进兼并重组和战略性组合".未来,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将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与资源整合,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将进一步扩围,放量,提速,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将更注重高质量,深层次的匹配和融合,通过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等方式,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当前,产权市场正在加速资本资源整合,不断吸引各类所有制市场主体入场,促进国有资本与非公资本双向深度融合.2016年至2020年间,我国产权市场共完成混改项目5820宗,累计交易额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8万亿元.其中,国企混改项目5523宗,交易额1.05万亿元.产权市场通过打通和加快要素资源在企业国有资产,金融机构国有资产与活力中小企业间要素的快速流动和高效配置,提升国有资产的周转速度与产出效率,实现经济整体结构的调整与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近三年,中央及地方非上市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挂牌项目平均增值率达到14.67%,国有企业增资扩股项目平均增值率达到10.7%.通过自由和充分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是引导资源要素配置到更高效率领域的先决条件,产权市场规范的交易体系和交易程序,有效地降低了社会资源的交易成本,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必须牵住牛鼻子,持续推进要素市场"一网交易".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要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中国经济已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优化和提质增效是未来的工作重点.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改革为产权市场带来战略发展的新机遇.产权的"顺畅流转"是现代产权制度的核心,通过一定程序的产权交易(运作)能够促进资本,技术,数据等新兴生产要素,关键生产要素实现价值增值和顺畅流转,从而持续获得要素市场的资金支持和变现收益,强健经济肌体,畅通金融血脉.产权市场将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要求,加快构建服务于改革发展的新兴要素市场,持续推进全要素市场化"一网交易",打造统一的综合性全要素市场化交易平台.将非标准资本市场作为交易枢纽,促进各类要素通过统一平台进行交易,通过"一网交易"促使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运行规则发挥效用,推动非标准资本市场建成聚集,高效,畅通的"国内+跨境"的要素"一网交易"平台,健全非标资本市场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以市场化方式整合各类要素交易市场资源,形成全要素市场"一网交易",是形成交投活跃,运作规范的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必然选择.通过发展产权市场等非标市场,推动非标资产进场交易,是各类要素进行市场化流转,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的基本保障,也是提升要素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关键所在. 三,产权市场将坚持资本市场定位不动摇,与证券市场双轮驱动服务实体经济. 本次中央经济会议提出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全面注册制"的提速也意味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化和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持续提升.加强产权市场和证券市场各板块联动,发挥产权市场数十年成功运营的制度优势,平台优势和投资资源优势,通过为未上市企业的优质资产进行挂牌招商,履行交易程序,进行股权变更和资金结算等业务,为上市公司寻找优质并购标的.发挥产权市场交易公开透明,定价机制科学有效的平台优势,上市公司可通过产权市场处置子公司股权,实现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优化,增强竞争力和经营实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证券市场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随着退市新规付诸实施,未来主动退市,并购重组,破产重整等上市公司多元化退出途径将进一步丰富,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资本市场新生态将逐步成形.这些退市企业虽不再满足证券市场的上市标准,但仍可通过产权资本市场,实现产股权转让和新一轮的增资扩股,积极谋求再次发展.随着证券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产权市场和证券市场的联动将更加紧密,将进一步补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短板,提升市场运行效率.在此进程中,产权市场将通过与证券市场双轮驱动,不断完善市场定位,业务功能和交易监管,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交易要素双向流动,在促进产权市场探索开展私募股权融资,退出以及相应的登记,转让,结算等业务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权市场和证券市场应加强对接合作,打通产品流通渠道,增强在交易撮合,投融资服务,并购重组等方面的合作,把两大资本市场打造成为一体化的综合性资本市场服务平台. 四,增强区域政策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实现区域要素市场一体化发展.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 此前2019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就提出,"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区域协同发展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一带一路"倡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的出台,为要素交易全面融入国家区域战略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势必助推产权市场进一步加强区域整合和发展,推动包括长三角一体化交易平台在内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不断完善,形成区域联动,合作共享的区域要素流动和集聚的新格局.产权市场作为构建统一开放的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等各类要素市场的有效路径,将通过严格的产权保护激发各类主体活力,释放发展新动能;将依托公平竞争,促进各类要素价值发现和高效流转;将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筑牢根基. 五,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增强对中小企业和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服务.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 "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以及要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等的政策支持力度". 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这一问题显得更为突出.近年来,国家多部委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投融资贵问题.目前全国有4400多家上市公司,但这一规模不到我国全部企业数量的万分之一,众多处于成长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每年有超过上万亿规模的融资需求,产权市场能够根据中小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提供存量转让,增资扩股,私募进场等股权融资服务,评估,评级,信用增进等中间服务,以及质押融资,债券发行,融资租赁等债权融资服务,通过"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整合各方资源,弥补证券市场规模化,标准化,门槛高的不足.同时,为各类所有制公司"引战改制"提供服务,为拟上市公司开展路演,询价等相关服务;协助有基础,有意愿的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使企业快速成长,并最终实现与多层次资本市场衔接,成为上市企业的"孵化器"和"蓄水池".在此过程中,产权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背景下,可以充分发挥与标准化资本市场的协同优势,携手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多元化的投融资服务,共同助推"增量","扩面"和"降价",更好实现"服务实体经济"这一资本要素市场的核心使命. 六,坚定不移推动碳市场发展,以市场化方式有序引导节能减排.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 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要充分发挥市场力量,运用市场化方式,服务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化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已经成为落实"双碳"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一方面,以政策体系构建推动碳现货市场化交易,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为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而出台的诸多顶层文件,旨在构建着眼未来的"1+N"政策体系.其中"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以市场化机制建设,出台碳市场交易管理条例,相关业务细则,进一步"加强电力交易,用能权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的统筹衔接".通过提高市场流动性,帮助企业将能源使用成本,碳减排成本转化为资产收益.同时,完善碳现货交易产品体系,尽快规划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简称"CCER"),碳普惠等品种,引导资源和资金向节能减排领域汇集,以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清洁能源方向的研发和推广,从根本上改变企业对于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从而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另一方面,以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推动碳金融发展,稳步实现"双碳"目标.本次会议指出, "要推行稳健有效的宏观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发展的支持". 推动碳金融市场有序建设,完善绿色金融体系.首先,以有效的货币政策实现长效激励,提升碳减排相关货币政策工具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提升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其次,大力发展碳金融市场,积极推进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依托碳现货交易,开发碳配额远期,碳掉期等碳金融衍生品,以促进各种资源在碳市场中的有效配置,并为市场风险规避提供多种工具.再者,逐步允许金融投资机构,其他配套服务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升其积极性和参与深度.最后,以标准化金融市场的监管要求,明确碳金融产品的开发,交易,监管等多方面要求,提升碳金融市场的风险防范能力. | 0.895564 | 2,130.5 | 0.029398 | 0 | 4,230 | 1,199 | 943.5 | 4.316406 | 0.127904 | 0.018982 | 200,200,019,866 | 金融_经济 |
腾讯内容开放平台
科技驱动价值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大家应该经常会听到"分散投资"这个词,那么什么叫分散投资,为什么建议大家分散投资呢. 分散投资也称为组合投资,是指将资金拆分为多份后,每份资金分别投资于不同资产或者采用不同的投资策略的投资方式.每种资产或投资策略之间应该尽量保证一定的差异性,从而降低所有投资同时回撤的概率. 通过分散投资,可以降低"爆仓"或者短期大幅回撤的概率,优化持有期最大回撤,提高总体的风险收益比. 在量化投资中,同样会应用"分散投资"的理念. 一方面,在开发量化策略时,会从不同的角度构建模型,尽量使用更多种类的数据,从而从底层数据上增加策略之间的差异性.尽量使得每个策略都有其适应的市场环境,同时策略之间又有一定的区分度.这样在某些策略阶段性表现一般的时候,又有一些策略会表现较好,以东边不亮西边亮的方式来平滑收益曲线. 另一方面,在量化投资中会控制每个策略的占比上限,防止某个策略占比过高,对整体表现影响过大.从而避免单一策略失效时,其他策略由于占比过低而无法平滑收益的现象. 面对基金投资,非专业投资者亦应该考虑分散投资,不用开发复杂的模型和精密的计算,指数基金或许是最简洁的分散投资方式.无论是沪深300,中证500等,都包含了市场几百支股票,并且它们的权重亦会随着资本市场进行动态调整优化. 从当前市场来看,在各大指数之间,中证500指数依旧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无论是从绝对收益目标角度,还是相对收益目标角度. 1.绝对角度: 我们认为目前整体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较低:首先,近一段时间权益市场行业轮动现象较为显著,没有出现全市场普涨的高风险环境,市场上总有性价比较高的行业存在,较难发生全市场范围的踩踏现象;其次,宏观角度出现巨大危机的可能性较小,经济整体仍然呈复苏趋势.在此前提下,我们认为继续持有权益类资产仍然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2.相对角度: 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比了中证500和沪深300的性价比: a)行业分布角度 备注:行业分布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1年11月15日. 从行业分布角度看,中证500相对于沪深300,主要集中在化工,有色,钢铁等偏周期行业,在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家用电器等消费医药板块集中度较低,我们认为,当前周期类行业的行情尚未结束,回调弹性仍在,中长期来看这类行业的相对优势仍比较突出.消费医药板块虽已大幅下调,但性价比仍旧不高,目前仍处于左侧筑底阶段,可能仍需较长时间才会重回大众视野实现强势反弹. b)基本面角度 备注:净利润同比增速对比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1年11月15日. 从基本面角度看,中证500净利润增速情况仍要领先于沪深300,且领先程度有扩大趋势,这也印证了我们的观点,即以周期类行业为轴的中证500指数成长性更强,在当前更受市场青睐,在此基础上,股价的短期回调更加凸显性价比. c)估值分位数角度 备注:估值分位数对比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1年11月15日. 从估值端看,当前中证500的估值大约处于历史15%分位数附近,而沪深300则处于60%分位数.沪深300指数近半年虽不断回调,但仍然不算便宜,相比之下中证500由于基本面端增速迅猛,使得估值被业绩快速消化,当前仍旧处于比较低的位置. 无论是从绝对角度的市场整体风险,还是相对角度的与沪深300的性价比对比,我们都认为,当前继续看好中证500的投资价值. 胡羿 基金经理 浙商基金 智能权益投资部 基金经理 复旦大学金融硕士.2015年开始从事量化策略开发工作,曾任东海证券自营分公司量化研究员,雪松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目前负责多因子及指数增强方面策略开发,代表产品浙商沪深300指数增强,浙商中证500指数增强,浙商创业板指数增强基金经理.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人工智能投资存在固有缺陷,投资者应当充分了解基金运用人工智能投资的风险收益特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的其他基金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并不等于将资金作为存款存放在银行或者存款类金融机构,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材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本产品由浙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销售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 0.904877 | 1,035.5 | 0.034918 | 0 | 2,062 | 473 | 1,815.6 | 4.128906 | 0.14534 | 0 | 200,200,019,868 | 金融_经济 |
论道场景化费用管理,招银云创"赋能企业发展专题交流会"圆满举行
近日,由招银云创联合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招商银行武汉分行共同举办的"聚思·共话:赋能企业发展专题交流会"在武汉市成功举办. 本次交流会,汇聚了来自华中地区的近50位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及财务管理专家,聚焦数字化变革背景下的企业费用管理升级,围绕企业费用管理与成本控制,企业账户服务,结算服务,贷款服务,投融资服务等话题,共同分析了新形势下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如何结合政策引导,资源优势与赋能工具,推动园区内外企业的数智化发展. 当前,在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统筹推进的大环境下,企业降本增效,合规增益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精细化,智慧化的费用支出管理及节流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交流会上,多位企事业单位代表分享了日常费用管理面临的难点和痛点.在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企业差旅,用车,采购等费用支出场景,具有高频次,流程复杂,事后处理,智能化水平低的特点.当前,多数企业的数字化水平亟待提升,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逐渐去除手工账,以信息化手段构建财务管理基础,提升管控效率;同时,也希望通过量化数据监控流程管理全流程,将事后分析转变为前瞻性预测,将财务管理由事后转变为事前,并将数字化的费用管理纳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闭环中. 以"数字化时代的企业费用管理变革"为主题,招银云创费用管理专家从财务管理转型,基于场景化的费用管理新思路,新一代智慧费用管理解决方案等方向,分享了招银云创视角下企业如何基于具体应用场景,实现更加精细化的费用管控,以及财务如何更好地支持业务发展. 作为招商银行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和面向企业数字化服务的载体,招银云创把先进的金融科技应用在企业资金流管理数字化服务领域,定位为专业的财务数智化服务商及银企场景化联接平台.基于金融云服务,招银云创形成了集团企业司库GET,场景化费用管理SCO,业财融合分析MAP三大数字化产品体系.通过为企业级客户提供资金流管理全链条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与服务,招银云创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财务价值创造,打通产融合作壁垒,致力成为银企联接的创新者和产融信任的构建者. 在费用支出管理领域,招银云创创新推出的新一代智慧费用管理解决方案 - - 场景化费用管理SCO,围绕企业差旅,出行用车,采购等多个高频消费场景,通过"费用管理大脑"实现企业财务流程场景化,平台化管控.SCO具有SaaS化部署(SaaS),可拼装架构(Component),开放式接口(Open)的特点.结合创新咨询及产品拼装实施,SCO帮助企业实现费用管理的全流程线上化,智能化,提升费用支出的合规性;通过开放接口,实现业务与财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并以多维数据分析洞察为输出,为企业业务决策提供支持,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和数字化管理升级. 目前,招银云创场景化费用管理SCO已经为金融机构,IT互联网行业,制造业,农牧业,建筑业等众多行业企业,以及政府,高校等事业单位提供了一站式数字化费用管理解决方案. "让费用管理更简单".随着企业数字化的深入推进,招银云创坚持场景化理念,将继续把先进的数字技术应用于企业资金流场景中,助力各行业企业费用管理升级和财务数智化建设,成为数字经济和企业降本增效变革的重要推动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 0.902616 | 688 | 0.013899 | 0 | 1,344 | 273 | 1,378.8 | 4.082031 | 0.102471 | 0 | 200,200,019,880 | 金融_经济 |
史英哲:中国可持续金融大有可为
9月10日电题:"史英哲:中国可持续金融大有可为"
作者史英哲(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研究一部主任)
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参会成员国,中国政府做出了履行"21世纪行动议程"等会议文件的庄严承诺.此后,中国先后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相关纲要,导则和法规,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一.在此背景下,促进金融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和金融长期有效运行和稳健发展更符合当下中国经济发展需求.
一, 中国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显著
2015年,联合国进一步提出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指导2015-2030年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工作,也为金融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加速转型提供了"
指南针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做出诸多努力,从多方面推动了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质进展.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成就在于生态保护方面.2015年到2018年间,中国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仍是当下环境领域最为明确和迫切的任务之一.西方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通常预留了50到70年,而中国仅预留了30年,实现"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此外,巨大的资金缺口也是一个挑战.根据清华大学牵头的"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报告测算,如果要实现1.5目标导向转型路径,2020-2050年仅能源系统就需新增投资137.66万亿元,折合每年新增投资约4.59万亿元.若想实现碳中和,运输业,能源工业,建筑业等社会各个行业均需改革,耗资巨大.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主要成就是推动共同富裕.近几年来,中国在减贫领域取得巨大成果逐渐被国际认可,"十三五"时期,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减少5575万,于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之后,中国将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优化城乡区域发展格局.
二, 中国可持续金融市场成绩斐然
可持续金融根据强调环境和社会效益的不同,包含气候金融,绿色金融,社会责任金融等多方面内容.只有注重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等方面综合发展的可持续金融才更符合中国当下的经济发展需求.
近十年来,中国在推动可持续金融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第一,
中国银行
业推出了各类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和扶贫金融业务.截至2020年底,中国21家主要
银行
的绿色
信贷
余额已接近12万亿,排名世界第一.这主要归功于中国金融市场自上而下的系统性监管体制与规范化的统计制度,大力促进了绿色信贷识别效率.关于普惠金融,自2005年以来,政府鼓励金融市场积极创新,更好地服务中小型企业融资需求.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统计,截至2020年底,54家上市
银行
已向中小型企业提供了7.58万亿的融资资金.
第二,推动了可持续发展债券市场稳步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债券市场包含绿色债券(其中可细分为普通绿色债券,碳中和债券和蓝色债券),防疫债券,乡村振兴债券,扶贫债券和社会责任债券.过去5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在国际取得亮眼成绩,累计发行规模已超1.4万亿,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吸引了众多国际投资者关注中国市场.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既有在岸发行的绿色债券,也有离岸绿色债券,几乎每年的发行数量都超过100只,市场十分活跃.其他绿色债券市场如欧洲,美国的发行量则较为疏散.2021年2月,
中国银行
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动发行了首批碳中和债券,上半年发行规模达1397.13亿元,占同期绿色债券市场总发行量45.4%.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统计,截至2020年末,扶贫债券和乡村振兴债券过去5年的累计发行规模约为4606.5亿元;据统计,防疫债券发行规模超1.3万亿元,其中大部分是由中央政府发行的抗疫特别国债.2020年,
兴业银行
及其他金融机构还发行了数笔离岸和在岸蓝色债券.总体而言,中国推出了多款开创性可持续发展金融产品,构建了领先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债券市场,为全球可持续金融市场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
三,推动全球可持续金融发展仍需努力
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和使命,加强国际交流,开创合作共赢新模式是推动可持续金融发展的首要关键词.
我们要鼓励更多机构参与到可持续发展领域中,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贯穿公司所有业务部门,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商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同时要加强可持续发展技术,标准和教育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在可持续发展标准方面,国内与国际逐步建立比较一致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标准及方法;在可持续发展技术方面,促进国际技术双向转移合作,开展市场碳足迹跟踪测量工作,大力推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在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借鉴欧美成熟教育体系,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 | 0.897784 | 66.2 | 0.019727 | 0 | 299 | 587 | 1,565.5 | 4.257813 | 0.172205 | 0.004287 | 200,200,019,993 | 金融_经济 |
十年潜伏与迸发:你不知道的DAO
原标题:十年潜伏与迸发:你不知道的DAO DAO在今年开始遍地开花,最初版本还没看清,新的DAO项目已倏然而至,从DeFi到DeFi DAO,从公链到共建,DAO似乎要以一种颠覆的态势重塑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此次我们将重新梳理DAO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以及其在各个阶段的核心特征,对我们判断DAO的下一步走向和可能出现的创新有一个初步的参考. 思想实验提出 - 隐形DAO巨头比特币成功示范 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直译为分布式自治组织,是一种将组织的管理和运营规则以"智能合约"的形式编码在区块链上,从而在没有集中控制或第三方干预的情况下自主运行的组织形式.网上可查报道,最初的思想萌芽由比特币贡献者迈克·赫恩提出,将其描述成一种在理想状态下,30年后实现无领袖的去中心化组织场景. 而从目前的实践结果和发展情况来看,于当时出现的比特币已然是DAO实践最伟大和成功的案例,在技术框架的领导下,全球参与者共同维护比特币分布式账本,并成功运营至今.但这种巨大成功并没有在之后的案例中重现,也很难有项目可以比肩比特币所构建的庞大网络自治形态. 启蒙-比特股 在2017年之前,区块链的典范之作比特币也并不流行,更别说DAO这样一个新概念了,关于DAO类基建开发乏善可陈.2014年,前Block.one首席技术官Daniel Larimer推出比特股,并在EOS.IO公链实现,该比特股用来实现一个理想自由市场金融体系的比特币扩展协议,创造了一种新的名为多态数字资产的金融产品,旨在帮助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交易所.简单理解,比特股意在创建更多的比特币复制品.但这样的设计在后续发展中仍旧显现出中心化特质,在4.0版本升级中,比特股核心开发者未经社区投票同意私自更改投票规则,引发社区普遍不满,认为其不止中心化,且新规则过于强硬. 在这期间还有Dash,Digix,以及最为著名和轰动的The DAO.在当时,DAO得到V神的大力推崇,他非常坚定的提到只要拥有了基于图灵完备的平台智能合约,就可以支持不受人为干扰的分布式自治组织.The DAO便是基于以太坊图灵完备平台的实践者,并一举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巨额众筹金.通过将募集到的资金锁在以太坊智能合约中,并根据众筹人出资数额获得相应的DAO代币,且参与者同步拥有投资项目议案和投票表决治理的权利,所有决策将综合许多人的智慧之后作出比某个专家或领导更好的结论,初步实现所谓的"众智"和自治.这时候,关于DAO的管理模型初步迈入"众治",而非中心化系统中的"独断专权". 不幸的是,The DAO好景不长.由于智能合约上的技术漏洞,黑客赤裸裸的盗取了众筹金,使其遭遇致命一击.虽然以太坊最终通过实施硬分叉退回了被盗资金,但该项目已然无力回天,三个月便迅速跌落神坛.其中的悲喜交错,恰恰反映出DAO的技术不足,且当时的考量标准往往和筹得金额或声量制造挂钩,使得DAO建设者难以收获长尾价值,更难创造更多的价值洼地. 延续 - 长时间的探索 来自维基百科对分布式自治组织的介绍戛然而止在2016年的The DAO,对于最近几年发展并没有铺陈和介绍.显而易见,在The Dao之后的四年,整个行业都按下了放缓键,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仿佛逐渐偏离我们的视线.但如若放在当下去复盘,DAO在那几年的沉寂期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在熊市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开发,其恰恰也反映了整个行业的相同处境.可以说,在夹杂迷茫与希望的情绪中,所有的一切都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万物奔腾.基于长时间的蛰伏,公链性能越发完善,也越有能力支持创建更多的DAO应用程序,这就为迎接DAO的"春天"打下基础. 厚积薄发-起义和新游戏规则 时间来到2020年的DeFi之夏,也是在这一年整个圈层都迎来新机,这里也包括DAO.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百度搜索DAO,你会发现弹出的结果内容大多聚焦"什么是DAO?",这也间接说明,发展十余年的DAO并不被人熟知,仍处于科普和用户教育的阶段.而从市场的整体情况看,当时DAO已经涌现了比较知名的项目,譬如DeFi中较为流行的MakerDAO协议,只不过热度之下,大家更多的将它作为DeFi项目的标杆,而忽视了它十足的DAO项目本质. 进入2021年,DAO爆发的苗头若隐若现.三月份,美国怀俄明州参议院委员会正式投票通过DAO法案,允许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转型为DAO,并在七月份正式生效.年末,DAO的风头愈发强盛,红杉资本曾将推特改为"我们帮助有胆识的人缔造传奇DAO,从创意到代币空投.LFG."引发巨大关注.在Messari 2022预测报告中,它提到,DAO 是一种个体之间协作的组织模式,是经济上合作追求效率的一种表现形式.DAO 不光是社区投投票,未来更是各类事情,公司模式的转变,直指DAO的发展空间可能比NFT更具想象空间. 万物皆可DAO的时代已经到来,圈内流行的DAO项目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像在2022年元旦假期风靡的OpenDAO,被29000个收藏者共有的Merge创作权拍卖,以及除了纯粹服务于协议和项目发展的DAO组织,涌现了如风投类DAO组织The LAO,Flanmingo等,媒体DAO组织Bankless DAO,GCR等,资助类DAO组织Uniswap Grant,Aave Grant等,收藏类DAO组织等. 分析认为,本次DAO浪潮的掀起,使得落地方向多元且创新,但项目的内在玩法仍旧单一雷同,仅能作为再一次泡沫泛起阶段.而好的影响是,越来越的项目开始通过DAO去捍卫自己的权利,或通过集结更多微小的力量去创造以往不敢尝试的可能,并在参与中获得应有的激励报酬.DAO能够爆发,其本质是越来越多的微小生产者看到了去中心化技术带来的革新和改变,有更多的组织和人群涌入创造,并有了譬如跨链,VR,隐私计算,游戏,元宇宙,NFT等可以相互借力的技术和产业,且能继续纵横交错的进行连接利用.总之,作为区块链产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DAO最终的目的是走向完全的自治协同去中心化,而这样的探索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 0.912136 | 1,269 | 0.005536 | 0 | 2,521 | 672 | 1,030.2 | 4.113281 | 0.111111 | 0.004118 | 200,200,020,036 | 金融_经济 |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出炉
乐林峰 川观新闻记者 刘春华
8月31日,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发布"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组织召开全省人社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对全省规划实施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规划"共10章45节,分为三大板块,在综合评估"十三五"发展成就和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聚焦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明确"十四五"时期我省人社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部署了一系列具有创新型,突破性的重大政策,重要改革和重大平台,明确了实施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保障举措.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规划提出6个方面的发展目标,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不断优化,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和谐劳动关系机制更加健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质效明显提升.从支撑目标实现,突出人社事业发展重点出发,提出了就业,社会保障,人力资源服务业,人才人事,劳动关系,公共服务6类共27项指标,比"十三五"规划增加了14项指标.
"规划"在对标对表人社部重点任务的基础上,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双城经济圈建设,人社事业发展重点,对8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作出安排,包括: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推进农民工工作战略性工程,推进人社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人社公共服务能力和质量.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编制并实施我省人社"十四五"规划,是人社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肩负的历史使命,对于推动国家和我省"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举措在人社领域细化落实,引领全省人社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人社"十四五"规划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建设为统揽,立足人社部门作为重要民生部门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助推部门的职能定位,全面分析人社事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统筹短期与长远,兼顾需要和可能,明确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任务举措,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人社事业应该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阐明了人社部门如何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路径选择,是新时代人社事业发展规律的集中体现,是全省人社系统接续奋斗的行动纲领.
全省人社系统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全省人社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安排上来,牢固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坚决防止规划和实施"两张皮"现象,切实细化责任分工,健全保障机制,加强监测评估,强化宣传解读,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作出积极贡献.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 0.892113 | 122.181818 | 0.050936 | 0 | 239 | 450 | 926.2 | 4.035156 | 0.137649 | 0.002782 | 200,200,020,126 | 金融_经济 |
管清友:监管要给平台企业一个调试期,尽可能减少市场和行业的震荡
讯12月29-30日,由凤凰网主办, 承办的"2022 峰会"召开,本届峰会以"中流奋楫"为主题,盛邀政商学界近40位顶级嘉宾,就当前复杂局面中,如何激发经济活力,如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进行深度探讨,为全球及中国经济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激发民营活力提振企业信心"圆桌对话 在谈到平台企业和平台经济的发展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指出,要杜绝在过去这些年里头,我们在很多领域都出现一种情况,即原来没说不行,大家都这么做了.然后现在说不行了,那以前做得就都不行了,这种情况其实杀伤力很大. 管清友表示,应该在探讨清楚理论,法律,监管之后再去做,从现在开始把新老阶段划分开来,不要再追溯过往.就是过去可能监管或者相关的法规确实是个空白,既然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很多企业也都这么去做了.但是从现在开始,既然已经建章立制了,那么企业就得按照这个来. 管清认为,还要给企业一个整改期或者说调试期,得有一个缓冲.中国现在已经不是"草根经济"这个阶段了,已经是"树根经济"或者说"丛林经济"了.一个企业不像过去一棵小草,可能死了就死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但是现在很多企业它都是一个生态,是一片树林,它影响面太大了.所以很多事情在法律法规的建设方面要充分讨论,考虑到各种情况,给企业调试期,尽可能的减少市场和行业的震荡. "最近我看到一个学者写了一篇文章是对这几年的一些复盘和反思.他说在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时候,从政府这个角度来讲,其实承诺不做什么可能比承诺做什么更重要.从企业这个角度来讲,无论是平台企业还是国企,民企,真正让企业从感知度上感受到这种所谓稳定的,持续的,友好的环境才是至关重要的."管清友表示. | 0.886945 | 371.5 | 0.002725 | 0 | 711 | 162 | 998.8 | 4.027344 | 0.145357 | 0 | 200,200,020,131 | 金融_经济 |
落实地方债常态化管理 监管局出台因地制宜举措
本报记者杜丽娟北京报道 在宏观调控以稳增长为主,兼顾防风险的背景下,各地持续出台措施加强地方债常态化管理."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获悉,截至目前,山东,山西,黑龙江等地监管局已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具体举措. 在山东省,针对区县一级对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管理重视程度不足,专项债全过程绩效管理不到位的问题,财政部山东监管局提出要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积极开展专项债绩效评估,培养绩效管理理念,建立健全评价机制等措施. 山西省忻州市在专项债券发行提速,支出加码的基础上出台了"债10条",构建专项债券使用管理"谋,储,用,调,管"的全链条临时管控机制. "从政策内容看,这些政策主要采取穿透式全覆盖的监测方式,对地方债的动态储备进行了管理,这有利于全面控制增量隐性债务的发生."一位地方财政系统人士表示. 据悉,今年8月,财政部发布"202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报告强调要常态化开展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管理核查,积极推进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控增化存,持续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研究员鲁璐介绍,今年以来,我国持续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工作,在建立专项债券支出进度通报预警制度后,各地也持续落实了地方债常态化管理工作,并因地制宜推进全链条监管. 记者从财政部黑龙江省监管局获悉,目前该局正认真贯彻刘昆部长关于"要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决不允许通过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铺新摊子"的要求. 在做好债务日常监管工作的基础上,强化对新增隐性债务问题的监管,通过检查,核查,调查等方式,对有关单位涉及隐性债务的问题进行严肃查处,加大整改督促力度,严格遏止新增隐性债务. 根据财政部黑龙江省监管局的安排,该局将从完善制度体系,信息体系,重点监控体系建设三个方面建立全过程,穿透式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机制,提升债务监管质效. "202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指出,下一步财政部将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对专项债券项目实行穿透式监测,按月通报预警专项债券支出进度,常态化开展专项债券使用管理情况专项核查,全面压实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管理责任. 在市场人士看来,严格落实专项债券资金处理处罚机制,强化对违规行为的硬性约束,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的进一步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中建政研集团政府服务中心技术总监,政府投融资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王嘉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不同省份,对于专项债券项目的管理要点,侧重之处也有较大差距,从实践来看,经济体量较高的省份,因整体经济实力较强,其项目收益也偏乐观,但对财政实力较弱的省份来说,当项目收益与预期出现较大偏离时,财政未来的偿债压力就会增大. "从我们的观察看,对于债券管理,财政部门需要提高专项债券项目融资与收益平衡审核能力,同时要在项目谋划过程中,进一步论证项目运作模式的闭环管理模式."王嘉诚说. 基于此,今年以来,多地也调整了2022年专项债资金用途.根据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披露的信息,今年三季度,深圳,浙江,河南,甘肃,安徽,四川,宁波,贵州,湖北,山东,青岛,厦门等地财政部门对部分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进行了资金用途调整,其中深圳,浙江,安徽,宁波等地部分要求专项债发行不满2个月. 鲁璐对此表示,专项债资金用途的适时调整可以避免资金闲置浪费,提高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绩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此前财政部曾出台"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途调整操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根据该指引,财政部提出因债券项目实施条件变化等原因导致专项债券资金无法及时有效使用的,可将债券资金依规调整至其他项目. 不过根据中诚信最新发布的报告,债券发行后短期内调整资金用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论证不严谨等特点,对于参与方来说,后续需着力提高项目储备质量,精准接续债券资金,并敦促配套融资资金到位,以从根本上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率. 中诚信预测,10月中下旬有望迎来新一波专项债集中发行,鉴于四季度经济在全年经济中的重要性,预计各地将持续加强专项债使用进度管理,从而更好发挥专项债券拉动有效投资的作用. | 0.899824 | 853.5 | 0.017668 | 0 | 1,684 | 418 | 1,327 | 4.210938 | 0.123609 | 0 | 200,200,020,404 | 金融_经济 |
信用是最好的"市场通行证"
孙海苗 据4月19日"余姚日报"报道: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将我市一家多次受罚,且屡罚不改的企业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这是自2021年9月1日实施"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以来,全省质量安全领域首个"列严"惩戒案例.进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后,将对这家企业在银行业务办理,行政许可,资质资格审查,工程招投标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一并取消其在市场监管领域所有的评先,评优资格. 诚信无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良好的信用是企业和个人融入社会的"通行证".让诚信者得益,让失信者受限,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为准则.对企业来说,诚信守法是生存之道,立身之本.企业要把诚信守法摆在重要位置,强化社会责任和规则意识,努力实现各经济合作利益方的共赢多赢,促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围绕以健全的信用机制畅通国内大循环,以良好的信用环境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以坚实的信用基础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以有效的信用监管和信用服务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等方面,提出了23项内容,必将对未来一个时期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各级政府要将诚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无形资产,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和个人信用系统,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推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风气.近年来,我市在全市广泛实施的"道德银行",就是对文明崇德,诚实守信者在金融服务上提供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各级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则是一种信用惩戒,尤其对失信被执行人在多个方面进行信用惩戒,包括工作就业,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使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不妨多措并举,多策共施,营造崇尚诚信,践行诚信氛围,让诚信文化深入人心,让信用变得越来越有用,真正树立"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用信用的力量,不断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 0.892655 | 442.5 | 0 | 0 | 871 | 236 | 784 | 4.082031 | 0.128814 | 0 | 200,200,020,454 | 金融_经济 |
申银万国陈晓升:中国正进行快速的金融深化
网易财经9月15日讯
日前,
申银万国
证券研究所总经理
陈晓
升在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开学典礼上表示,中国正在进行快速的金融深化,并发生正负反馈的机制效应,更为重要的是,变化背后的逻辑如何理解.
他表示,在正负反馈机制效应市场上,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要崩溃,依据来源就是所谓的负反馈,金融深化的措施失败,中国经济无法承担产能过剩等问题.
但是,陈晓升认为,也存在正反馈的可能,包括国务院降低食品经济的融资成本,不断地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经济发展的质量,提高宏观经济调控的灵活性.
"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来理解这种变化背后的逻辑."他表示,用收益率可以帮助了解金融变化背后的逻辑.
在他看来,除了金融的逻辑,还需要了解企业的逻辑.在快速转型变化过程当中的中国,理解企业的逻辑重要的是理解它的治理结构,以及商业模式的改变.在过去两年,发生了非常多的商业模式的改变."我们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到目前为止,从事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也就是说,它通过定向发行新的股票,然后进入到新的一个产业的上市公司的数量,是过去十年的总和."
除了金融的逻辑和企业的逻辑,陈晓升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还是人的行为背后的逻辑.研究金融关键还是关于人性的研究,不同人口的消费特征不同,不同代际的消费逻辑不同,导致研究的逻辑也会不一样. | 0.894828 | 48.333333 | 0 | 0 | 168 | 155 | 679.8 | 4.046875 | 0.124138 | 0 | 200,200,020,696 | 金融_经济 |
"十四五"开启新征程 服务业具有广阔的开放空间
近
年来,我国开放之门越开越大,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相对于其他行业,我国服务业开放水
平
仍有待提升,特别是在
金融
,电信等敏感领域以及数字服务等新兴领域,尚存在一些准入,准营限制."十四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具有广阔的开放空间.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积极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利好频出,服务业开放已经成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
北京作为我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试点期间在科技,教育,
金融
等多个服务业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进一步打造我国服务业开放新高地,在北京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天津,上海,海南,重庆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并出台了相关试点方案.
近
日,海南自由贸易港版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实施生效.这是我国继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后又一重大制度型开放举措,将
大大
提升海南服务贸易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流动三种模式的开放程度和便利化水
平
,为
中国特色
自由贸易港建设助力,为全国跨境服务贸易扩大开放先行先试积累经验.此外,在
新冠
肺炎
疫情
仍在全球蔓延的背景下,我国加大跨境服务贸易开放力度,为全球服务提供者带来发展机遇,也为全球经济复苏做出了贡献.
国家
文化出口建设也取得了新进展.商务部,
中央
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组织开展了第二批
国家
文化出口基地认定工作,评选出的16家基地,既包括北京东城区等行政区域,也包括上海仓城影视文化产业园区等文化类园区,既包括景德镇等中华传统文化出口重镇,也包括海口市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等新兴文化出口聚集区.新时期,
国家
文化出口基地将在产业集聚,创新发展,示范引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断激发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推动文化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水
平
,助力文化强国建设,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商务部,
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等7部门还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
国家
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从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支持政策,提升便利化水
平
,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加强人才培养和激励等方面支持
国家
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新时期,各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将在市场化运作,吸引境外人员消费,扩大中医药服务出口,加强对外开放等方面积极探索,在提升中医药国际影响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推动我国中医药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十四五"时期,我国服务业扩大开放仍有很大潜力可挖.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充分发挥重点开放
平
台能动
性
.为进一步提升开放水
平
,我国不断打造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重点开放
平
台,取得一系列开放成果.新时期,应给予各开放
平
台更大的改革自主权,大胆试,大胆创,自主改,为我国服务业全面扩大开放试压试水,积累经验.
二是扩大重点领域对外开放.继续压缩现有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外商
投资
准入负面清单特别管理措施条目,特别是在
金融
,电信等敏感领域,在风险可控和保证
国家
经济安全前提下,不断降低服务业外资市场准入门槛,吸引更多高质量国际服务业企业来华
投资
.
三是扩大数字服务对外开放.我国的数字服务产业起步较早,已经拥有一批世界领先的数字企业.面对此次
新冠
肺炎
疫情
,我国在远程办公,智能医疗等数字技术方面展现出巨大活力与强劲实力.新时期,我国应以开放促发展,紧抓全球数字发展前沿,推动数字技术创新,打造数字服务产业新优势.
四是加强服务业开放后监管.服务业类别繁多,且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普及,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这给我国服务业开放后监管工作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对选择开放的敏感领域,应加强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建立不同层级政府和不同领域职能部门纵横联动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形成监管合力,一经发现重大风险,立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 | 0.877751 | 23.710145 | 0.031961 | 0 | 156 | 528 | 1,041.4 | 4.09375 | 0.132029 | 0 | 200,200,020,805 | 金融_经济 |
经济飞速发展的越南,十年以后会不会成为发达国家?
看到越南的今天,其实很容易联想到十年前的我们. 越南的国土面积不大,和我们的文化也大致趋同,人口结构相对也非常健康,没有老龄化倾向,因此全球一些低端供应链也比较愿意搬迁到越南. 但这些迹象,真的能够表明越南会在十年后成为发达国家吗? 这事还得从2020年说起. 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在2020年大流行瘟疫下还能继续维持经济增长的经济体之一,当然我们也是. 越南河内在疫情一开始便迅速行动,在很长时间里实施清零,并获得一定的成功,根据世界银行的数字来看,2020年越南GDP增速为2.58%,同年我们为2.3%. 时间回到2022年,如今的越南改变策略,推进疫苗接种运动,在一系列的操作之下,越南如今几乎取消了所有的防疫限制措施,越南国家卫生和流行病学研究所负责人还表示,越南再度实施封锁不太可能. 而亚洲开发银行对越南的经济预测是,2022年越南经济增长率是6.5%,2023年是6.7%. 就在今年2月,韩国三星也宣布,将在越南增加投资9.2亿美元. 制造业转移至越南的现象的确客观存在.据专业杂志"电子学实践"报道,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和硕等电子企业正将部分生产基地转移至越南. 其实早在2018年,就已经有供应链转移至越南的一些迹象. 客观来说,这的确表明越南经济有向好的趋势,但越南经济依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越南如今已经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这对越南而言有好有坏.坏处在于,越南严重依赖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外来供应;而好处则在于,这给越南带来了巨大的投资和拉动了就业消费的增长. 2020年,越南的外贸比率为209%,这表明越南经济的高度依赖性,而人口近一亿的越南内需也显然不够强劲,无法为越南带来外需之外的"内循环". 除此之外,越南在东南亚地位特殊,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潜在的竞争对手也会很快威胁到越南的经济发展. 泰国经济在发展上已经领先越南一步,生产的商品价值更高;印尼则开始逐渐摆脱其传统的国内导向,致力于融入全球经济. 因此从宏观上来看,越南今年的经济增速的确有着不错的飞跃,这是事实,但若是说越南能够在十年内成为发达国家,显然还不太现实. 要想成为发达国家,越南显然还没有那样的底蕴. 当然了,越南在一些地方的创新的确值得肯定,而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越南的经济也一直以7%左右的速度保持增长,2019年更是超过人口大国印度,成为外资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但越南的优势是什么?是廉价劳动力,这一点和二十年前的我们非常相似,光靠廉价劳动力发展的制造业,越南可以成为新锐发展中国家,但却还不足以成为发达国家. 我们都知道国际组织按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高低,将全球233个国家和地区划成了四种类型,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 要想成为发达国家,必然要具备三个要素: 生产力水平的高度发达,GDP和人均GDP的双高,且第三产业(服务和商品)占GDP的比重一般要大于60%左右 经济运行机制成熟,具备优势,健全有效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 经济国际化程度高,对外出口多,总体质量高,金融市场国际化,跨国公司高度发展 以这三个条件来看今天的越南,别说十年不能成为发达国家,哪怕再给十年,越南也很难成为发达国家. 越南要想成为发达国家,其难度是异常困难的. 目前全球只有31个发达国家,这31个国家的GDP占全球的60%,在全球范围内,欧洲发达国家最多,有23个;亚洲发达国家为4个,北美洲有2个,大洋洲有2个,非洲和南美洲则没有. 成为发达国家有多难呢?我们看最近的韩国就能够从中窥得一二. 韩国于去年被正式认定为发达国家,这是1964年联合国贸发会议成立后,首次有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变更为发达国家. 而早在2020年,韩国的人均GDP就已经高达3.16万美元,而韩国成为发达国家,那也是2021年的事情了,因此要想成为发达国家,仅仅只是经济还不行,在全球范围还必须要有其一定的影响力,文化,科技,人才等方面的综合考量. 而越南虽然近年来发展势头很猛,但要想成为发达国家,还需要很长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关于发达国家,还有一个比较普遍的国际标准是人均GDP达到3万美元,以当你的亚洲四小龙来看,如今他们都达到了人均GDP三万美元的标准. 而越南人均GDP多少呢? 2020年,越南人均GDP只有2785美元,这个数字离人均三万美元差了十万八千里. 客观来说,虽然越南这几年得益于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吃到了一些红利,经济也有不错的增速和发展,但要想在十年内成为发达国家,这就不仅仅是奇迹的问题了,是离谱的问题,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人类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十年成为发达国家的先例,这一点是不可能的. 基于此,越南经济向好这是事实,未来大概率前景也足够不错,但要想在短短的十年一跃成为发达国家,显然还是过于急躁了,也是某些人过于乐观的一厢情愿的想法. 全球如今也才三十一个发达国家,其中大部分都是老牌发达国家,有着深厚的背景底蕴,越南要想在短短的十年里成为发达国家,这不是难度的问题,而是根本就不可能. 经济发展是有其脉络的,从爬到走再到飞,一定会有一个过程,越南目前还处于"爬"的阶段,走路都不会,如何飞得起来呢? 说得再具体一点,十年前我们人均GDP为6100美元,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人均GDP达到了12000美元左右,假设越南十年把人均GDP翻三倍,也不过是达到了我们今天的位置. 简而言之,要想成为发达国家,对每一个经济体来说都是前路漫漫,任重而道远.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 0.894602 | 1,167 | 0.004301 | 0 | 2,309 | 756 | 938.4 | 4.191406 | 0.161954 | 0 | 200,200,020,948 | 金融_经济 |
银保监会发声!要求财险公司2020年车险,农险等线上化率达80%以上 逐步建立各类线上业务风险数据库
财联社(上海,记者 丁艳)讯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财险业务线上化将成为加快财险高质量发展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5月21日,银保监会财险部向财险公司,保险业协会等下发"关于推进财产保险业务线上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据"财联社保险频道"记者获悉的内部文件显示,"指导意见"要求2020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基础完备,与银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线上化体系,车险,农险,意外险,短期健康险,家财险等业务领域线上化率达到80%以上,其他领域线上化水平显著提高,鼓励具备条件的险企探索保险服务全流程线上化.
一位银行系寿险公司战略规划人士对记者表示,"财险险种标准化较强,线上化更容易推动,而寿险更为复杂线上化很难."
一位中型财险公司投资人士指出,"线上化对于财险公司来说肯定需要投入,投入多的服务好,总体服务水平会提高.这里说的线上化,其实就是和客户互动理赔服务线上化,只要有个公众号或者app的入口,理赔信息从这里提交就可以,核心就是系统和线上系统的对接,让服务更便捷."
探索无接触式核保核赔 运用新技术改造存量保险产品
具体来看,"指导意见"提出要集成推进线上化任务.首先,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鼓励各财产保险公司丰富线上服务渠道,推广官网,APP,微信公众号等自营网络平台,提升保险业务可获得性和服务便利性.支持探索智能自助设备,智能咨询服务及远程服务终端等在线下门店的应用,加快线下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推动线上线下渠道互动融合.
其次,提供线上全流程服务功能.各财产保险公司应在满足现有客户承保,理赔信息自主查询功能的基础上,通过自营网络平台提供便民惠民的线上操作统一入口.引导保险消费者线上咨询投保,报案理赔,批改退保,信息维护等自主操作,实现全流程线上化运营.优化服务响应,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便捷的线上保险服务.
同时,探索无接触式核保核赔.鼓励各财产保险公司运用生物科技,图像识别,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采取视频连线,远程认证等手段,探索推进非现场验标查勘,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快保,应赔尽赔快赔.要做好财险行业信息数据共享,为线上核保核赔提供数据基础.
在拓展线上化服务领域方面,"指导意见"强调要创新线上产品服务.鼓励各财产保险公司围绕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居民消费等重点领域,创新线上产品和服务.支持运用新技术改造存量保险产品,改善定价模式,实现产品形态和运营方式差异化.要挖掘新技术,新经济发展产生的保险需求,加快专业细分领域保险产品创新.
其次,延伸线上服务链条.鼓励各财产保险公司采取多种形式做好汽车,医疗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各财产保险公司要加强与汽车产业链,医疗供应链,应急救援,遥感测绘等各类机构联动,协同做好财产安全防护,个人健康管理,灾后救助救援等综合保障工作.
同时,建设线上生态圈.支持各财产保险公司创新孵化项目,建设以科技为支撑,以保障为核心,以保险为纽带的新型线上生态.鼓励探索专业化细分领域,链接不同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端和需求端,搭建开放式产品生态体系,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方案或解决方案,支持打造保险线上生态圈.
逐步建立线上风险数据库 聚焦车险,信用保证险等重点领域
在夯实线上化工作基础方面,"指导意见"指出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要研究制定线上化业务指引,探索建立涵盖产品营销,资金划转,查勘理赔等环节的行业标准.综合运用认证认可,协会自律监管抽查等手段,促进标准落地,提升服务质量.
其次,要探索逐步建立各类线上业务风险数据库,聚焦车险,农险,信用保证险,短期意健险等重点领域,加强与外部机枃的沟通协作,推进跨行业跨地域的信息数据共享.
在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指导意见"要求建设线上销售追溯体系.各险企应在保护消费者隐私权的前提下,运用数据还原,区块链等科技手段,记录在线销售界面和营销过程,完整记载用户投保行为全流程轨迹,实现销售行为可回溯,重要信息可查询,双方责任可界定.
其次要提升消费者线上消费满意度.各公司应加强保险产品合同内容,免责条款等与消费者利益相关的信息披露工作.要及时发布维权提示,开辟线上客户服务和客户投诉入口,构建在线争议解决,现场接待受理,第三方调解等工作进展,及时化解合同纠纷.
同时,各公司应提升技术安全水平,妥善保管消费者资料和交易数据,不得非法买卖,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0.891053 | 95 | 0.013749 | 0 | 155 | 426 | 1,501.4 | 4.054688 | 0.144737 | 0 | 200,200,021,023 | 金融_经济 |
新京报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年来,福建省,浙江省等多地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念,借助商业银行资金的存户分散式输入和资金的使用集中式输出模式建立起"生态银行""两山银行",以生态资源整合,生态产品开发和价值实现为主要内容.
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创新机制,"生态银行"在推动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进乡村振兴等工作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南平"生态银行"田螺湾项目.新华社记者 徐祥达 摄
"生态银行"专业化运作体系有待构建
"生态银行"实践试点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主管部门不明确."生态银行"实践探索影响的领域广,涉及政府部门和机构单位多,但目前仍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存在多头管理,难以明确各环节中管理部门的责任,影响了其发展进程.
例如,去年12月自然资源部鼓励各地搭建"生态银行"等自然资源资产运营管理平台,但并未明确主管单位,也未明确谁负责对"生态银行"工作进行监督考评.
其次,专业化运作体系有待构建.除福建省南平市,"生态银行"在其他地区的探索均为政府主导,缺少专家委员会把脉,对社会化资本也缺乏吸引力."生态银行"需构建"专家委员会+自然资源运营公司+项目公司"的运营体系,通过对接市场,对接项目,破解社会化资本难引进的问题.
最后,一体化运作平台待搭建.目前,国家层面缺乏生态资源资产交易的"生态银行"平台,缺乏有效连接各地各部门的交易系统,行政区及部门间的信息壁垒也难以消除.
因此,按照"政府搭台,农户参与,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模式,"生态银行"亟待搭建一个国家层面生态资源管理,整合,转换,提升的平台,提升生态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产业化经营水平.
南平"生态银行"五夫镇朱子文化园项目.新华社记者 徐祥达 摄
尽快构建"生态银行"国家标准与监管体系
为切实解决"生态银行"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尽快明确此项工作的主管部门.结合目前实践工作,东部地区的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山东省等地已开展了"生态银行"建设工作,西部地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等地也有意愿开展.因此,国家层面应尽快明确此项工作的主管部门,在现有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升经验,为其他地区开展"生态银行"建设提供指导和帮助.
第二,尽快出台"生态银行"国家标准.2022年1月27日,银保监会发文称,一些地方出现多起未经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批准,不规范使用"银行"字样的情况.比如,用"两山银行"命名相关生态资源经营发展平台等.这无疑会对开展"生态银行""两山银行"探索地区的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应尽快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生态银行"标准,定义统一名称,明确概念内涵,运作程序,风险防控机制等,指导和规范全国各地"生态银行"工作.
第三,构建"生态银行"监管体系.有关主管部门应对已开展"生态银行"建设工作的地区加强管理,随时掌握运行情况等,必要时组织专家实地考察调研,不断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体制机制.
第四,健全金融机构产品服务及风险防控机制.绿色金融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资金保障,其产品服务有效解决了生态资源"抵押难"的问题.同时,为规避风险,基层政府和企业应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资金应重点用于开发市场前景好,增值效果好的项目,金融部门也应健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防控机制. | 0.866576 | 73.45 | 0.026027 | 0 | 201 | 515 | 1,109.4 | 4.171875 | 0.146358 | 0 | 200,200,021,072 | 金融_经济 |
杭州对口援建阿克苏特别报道(四) 杭州的"金融活水"润泽了阿克苏的沃土 精准滴灌逾13万户农牧民及小微企业
今年50岁的闻建初,是杭州联合银行第四批援疆领队,杭州联合银行阿克苏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从事金融工作30余年,从信用社员工做到分行行长,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
但刚到阿克苏那段时间,他发现,很多经验都用不上了.
最远一次调研跑了460公里
"阿克苏分行的业务有3个特点,一是小额,分散;二是业务基本都是线下的;三是走访企业距离特别长,动不动就要跑几百公里."闻建初感慨,"杭州一个客户经理每年能跑1000多户,我们分行的客户经理跑100多户都累得不行了.我们经常要去田间地头找农户,了解他们的资金,经营状况.最远一次跑过460公里,去调研一个做砖头的企业,最后给他们发放了200万元贷款."
至今,闻建初已带领团队走访企业逾300家,阿克苏本地企业和浙江在阿企业各占一半.
全疆首创"库容贷"
阿克苏是瓜果之乡,果品销售关系广大果农生计,涉农贷款也是分行的首要信贷领域.
闻建初发现,在果品产销链条中,冷库发挥着重要作用,冷库越多,越能对抗自然和市场风险.但每到水果采收期,很多收购商会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导致上游果农水果销售不畅,下游冷库又"吃不饱".
于是,他和团队研发了创新信贷产品"库容贷" - - 根据收购商在冷库中的水果存放量来发放贷款,冷库存放水果越多,可发放贷款就越多,等库存水果销售完,再偿还贷款.
为确保贷款用于水果收购,分行还采取"代付"方式,直接把钱打入果农账户,既降低信贷风险,又保障了果农利益.
全疆首创的"库容贷"推出后,相当于为整个果品产业链条"输血".截至目前,分行已累计为38户果品收购商发放"库容贷"4400万元.
惠及农牧民
及小微企业逾13万户
"援疆不光要引资,更要引智,把杭州的好做法带入阿克苏."闻建初说.
他和团队陆续推出商标权质押,税银贷,云保贷等信贷产品,让阿克苏的企业可以使用商标权,企业征信记录等无形资产获得银行贷款.
他还牵头引入浙江省金融支持就业贷款 - - 就业保障贷.针对疫情期间一些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资金短缺问题,只要企业征信记录正常,经营规范,就发放贷款,用于企业发工资 - - 帮助30余户企业渡过了难关,稳住了4000余人的就业.
截至2022年末,分行累计发放贷款近80亿元,其中涉农贷款近60亿元,小微企业贷款20亿元,惠及农牧民及小微企业超过13万户. | 0.865628 | 57.055556 | 0 | 0 | 175 | 239 | 1,237 | 4.007813 | 0.193768 | 0 | 200,200,021,170 | 金融_经济 |
刊首语 | 王力:向着现代金融监管体系迈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金融监管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2023年3月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在13项改革措施中有6项事关金融监管领域的改革. 第一,在现有银行 保险 监督管理委员会基础上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该机构将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统筹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处置,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投资者保护职责划入该机构. 第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由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强化资本市场监管职责,划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企业债券发行审核职责,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负责公司(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工作. 第三,撤销中国人民银行大区分行及分行营业管理部,总行直属营业管理部和省会城市中心支行,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设立省级市级分行.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保留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牌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合署办公.不再保留中国人民银行县(市)支行,相关职能上收至中国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 第四,将中央金融管理部门管理的市场经营类机构剥离,相关国有金融资产划入国有金融资本受托管理机构,由其根据国务院授权统一履行出资人职责."一行一局一会"和外管局等金融监管部门作为国务院直属部门,派出机构均使用行政编制,工作人员纳入国家公务员统一规范管理.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统筹优化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设置和力量配备.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专司监管职责,不再加挂金融工作局,金融办公室等牌子. 本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几乎涵盖了所有金融监管部门,机构改革是金融改革中最为基础的环节,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业界普遍认为此次改革将会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一是厘清了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新组建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不仅仅是新旧机构的更替,而是对监管边界的一次重大调整和职责的重新划定.新机构名称突出了"金融"这一属性,突破了银保监会"银行""保险"两词的字面权限范畴.比如,银保监会除了监管银行保险业外,还承担着 信托 ,金融AMC,金融AIC,消费金融,金融租赁,汽车金融,银行系理财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名称显然更科学.将国家发改委的企业债发行审核职能划入证监会,也是厘清部门之间权限职责的举措,使相同事项由不同部门分管的职权割裂问题得以理顺,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向着更加市场化的方向迈进. 此外,业界关注不多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问题,也是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的历史问题.比如,很多国有金融机构股权分散于央企,地方国企和各级财政部门,甚至还存在于高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所有权交叉重叠导致国有资产托管混乱和利用效率低下.国有资产特别是国有金融资产是全体人民积淀的宝贵财富,也是国家主权信誉的物质基础,为全面摸清家底,确保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需要由专门机构管理各类来源的国有金融资产和金融机构国有股权,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也是本轮金融监管改革的一大亮点. 二是明晰了金融监管领域的央地关系.我国地域广阔,地区差异大,中央和地方之间,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处理是国家治理体系改革特别是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敏感话题.在既往的改革中经常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两难困境.目前,各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基本上是脱胎于地方金融工作办公室,虽然名义上是监管机构,但受制于地方利益导向而存在身份诉求对立的现象.在监管工作中往往以"促"代"管",重视"引资扩张"忽视"风险管控",甚至有些地方监管部门亲自上阵参与金融资源争夺.这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身份错位情形,不仅扭曲了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而且还会助长滋生监管套利行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强化金融监管首先是中央层级监管对地方监管实行强有力的领导,调动地方监管力量服务国家金融监管,维护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大局.特别是对监管行为"一竿子插到底"的穿透式监管和现场监管,更离不开基层监管力量的配合.监管形势的变化和更高水平开放,需要构建央地协同高效的监管组织架构.监管结构的优化客观上也需要在央地之间最大限度地缩减传导链条,管理层级过多不仅影响上传下达过程中反馈执行的效率,而且也无法适应监管形势变化的新要求,更为重要的是,不同地方,不同层级监管主体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认知局限,容易导致合成谬误,不利于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撤销央行大区分行的改革也是以理顺央地关系和促进地方之间融合发展为出发点的. 三是强化了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金融部门作为社会资源管理中枢,本质上是一个特殊的金融服务行业,广大金融消费者是各类金融机构最直接的资金和业务收入源头.从金融监管的现实情况考察,大部分金融领域违法犯罪的受害群体都是普通金融消费者,可以说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与打击金融领域违法犯罪是一体两面.为此,推动金融监管改革必须把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放在首位,这不仅是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践行"金融为民"发展理念的根本遵循. 在金融监管实践中,虽然银行保险监管部门都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内容,但相对而言证券监管部门同资本市场广大投资者和实体企业关系更为密切,比如那些发生在资本市场的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违法案件,其资金来源上游渠道也多集中在银行,信托公司及银行保险系资管公司等,属于银保监会的监管对象.此外,发生于证券市场的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件更易曝光,受到社会舆论和媒体普遍关注,会促进司法机构及时介入.而发端于小微金融和类金融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更为隐秘,呈现高频,面广,周期短的特征,是金融风险的高发地带,更需要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履行中央监管部门职责,切实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是为建立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奠定了基础.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包括建立健全金融稳定发展协调机制,理顺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完善"风险为本"的审慎监管框架等.目前,各司其职的分业监管体制与预期监管目标存在差距,特别是为防范应对重大系统性金融风险,需要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为此,组建证券市场之外涵盖全部金融业态的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正逢其时.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新格局正在形成,也为建立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奠定了基础. 本轮金融监管改革既强化中央部门集中度,由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负责金融领域的机构业务行为监管;同时央行又不断收缩微观监管职能,更加专注于宏观审慎监管,借鉴国外经验的"双峰"监管模式将浮出水面.审慎监管旨在维护金融体系和机构稳健运行,行为监管旨在负责公平交易,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利益.此外,本轮金融改革还强调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在我国金融分业经营框架下,金融控股集团是一种横跨多个金融业态的特殊行为主体,其控股的各类金融公司更容易成为引发交叉性和传导性金融风险的高危地带.为此,在构建现代金融监管体系过程中,对金融控股集团这一风险交汇体和曾经的盲区加强监管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 0.920676 | 1,538 | 0.017933 | 0 | 3,054 | 964 | 833.3 | 4.191406 | 0.093953 | 0 | 200,200,021,269 | 金融_经济 |
封面文章 | 家族办公室与家族慈善
作者:郑晓芳 来源:"家族企业"杂志 2022年5月,瑞银财富管理和德勤联手发布了一份名为"薪火相传――慈善事业助力家族理念永续传承"的报告.该报告旨在探讨亚太地区富裕家族的下一代如何在引领系统性,可持续性的家族捐赠模式的同时,传承家族文化,延续回馈社会的价值观,理念和责任感. 在该报告中,瑞银财富管理董事总经理兼大中华区慈善服务主管及瑞银香港慈善基金会负责人董黎滢女士指出,"对于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拥有多世代成员的富裕家族来说,家族慈善信托,基金会和家族办公室的联合架构模式已经发展成常用做法.这样的组织结构为家族成员提供了一个交流,连接,决策的平台.有一些家族也会选择由家族办公室来监督基金会的运营." "家族企业"杂志连线了董黎滢女士,就家族慈善信托,基金会和家族办公室的联合架构模式如何运作,联合模式中三个机构各自的职责和功能,家族办公室在家族慈善事业中发挥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专 访 董黎滢 瑞银财富管理董事总经理兼大中华区慈善服务主管及瑞银香港慈善基金会负责人 Q & A Q="家族企业"杂志 A=董黎滢 Q:"薪火相传 - - 慈善事业助力家族理念永续传承"报告中提到了目前被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拥有多世代成员的富裕家族所采用的联合架构慈善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家族慈善信托,基金会和家族办公室三者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在经营家族慈善事业中,这三者各自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A: 在这一联合架构模式中,慈善信托扮演的角色是一个永续的资产管理平台,通常主要参与者都是家族的成员和下一代,一般较少有家族以外人士参与.一般来说,营运公益活动就是通过基金会,而基金会董事会成员可以是家族或是家族以外的专业人士.假如基金会的宗旨是推广教育,那可以加入一些教育方面的专家作为董事,为基金会出谋献策,董事的安排较具弹性.此外,有些基金会会因需要在一个或多个地区或国家作慈善而在多地注册.而相反,为方便资产管理,慈善信托通常只会在一个地方成立,为基金会提供财务资源,以便基金会使用.慈善信托是一个可以留给子孙后代永续做慈善的平台.像洛克菲勒家族已经传到第七代,当初其家族也是把资金放在一个信托里,那么家族的每一代都是信托的受益人,可以用这笔资金做慈善. 因为内地慈善信托还在起步阶段,加上不少内地企业在香港或其他地方上市,所以目前来看,家族慈善信托暂时还是以离岸信托方式为主.而基金会一般都是注册在家族所在地,因为需向规管当局登记申请,需要受到较高程度的监督,相对信托而言,基金会的成员信息,资金数量,投资方式和资产配置,资金去向等信息要求更为公开透明. 当然,无论是设立慈善信托还是基金会,家族都会有税务方面的考量,这方面通常都会聘请税务或法律顾问为家族提供适合的意见. 有些家族设立的信托专注于慈善领域,有些家族则会把家族传承和慈善事业放在同一个信托里,但是会写清楚多少比例的资金将用于慈善.以我们都熟悉的比尔·盖茨家族为例,家族设立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信托以及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家族信托负责管理捐赠的财产,请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做投资,以确保资金保值增值;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则负责这笔慈善资金的使用,基金会聘请了1600多位员工在全球各地寻找慈善项目,致力于减少健康与社会发展领域的不平等现象. 所以,慈善信托是资金管理平台,基金会是慈善活动的运营和管理平台.当然,基金会也可以接受社会捐赠,也可以开具发票,比较有弹性.对于一些大规模的慈善资金,一般会采用比尔·盖茨家族的模式,即把资金放在信托里,把公益活动的运营放在基金会.而家族办公室的角色是做好信托资金的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 我们以香港一个家族为例,来说明这套联合架构模式如何运转.这个家族一代成立了家族信托.家族的一代和二代成员共同组成了一个家族委员会.有关家族信托的重大决策,比如信托资产的投资与分配,都由家族委员会成员来投票决定.但是,涉及到信托资产日常的投资与管理以及风险的管控,则还需要请专门的人来做.承担这一角色的就是家族办公室.这个大家族成立了一家在香港颇具规模的家族办公室来打理信托资金.家族信托的钱交由家族办公室做专业的投资管理,投资收益再拨给基金会去做捐赠. 值得一提的是,家族办公室还要担当家族管家的角色,负责家族下一代的培养,管理家族的创业基金,教育基金,管理家族成员的健康,安排家庭旅行,家庭会议和家庭聚餐等等. Q:具备哪些特质的家族适合建立这种联合架构模式? A: 这主要看慈善资金的规模大小.最近几年,我从报章里也注意到中国不少上市企业家,都公布捐赠个人股份的很大一部分来做慈善.体量较大的慈善资金,可考虑做一个三角架构的联合模式.由于成立和维护不同架构需要较多的成本,时间和人手,所以慈善资金规模较小的企业可能就不太适合联合架构模式.他们可以直接成立一个慈善基金会,把资金投入基金会,通过基金会去做一些投资,将投资收益用于慈善.当然,在信托里面做投资,弹性会更大,家族甚至不用成立基金会,可以直接从家族办公室或者家族信托里拿出一部分钱捐给慈善组织. 所以,是否建立联合模式,首先要看慈善资金规模,其次看家族是否想要永续经营慈善事业,第三要看家族做的慈善是否专业成熟,如果家族需要专业的人去管理项目,评估影响力,那么可以考虑成立一个联合架构. Q:家族办公室在财富家族经营慈善事业的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A: 家族办公室第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帮助家族管理慈善资金,做好资金的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把慈善资金的投资管理做好,家族才有更多的资金投入于慈善事业. 此外,如果这个家族做的慈善事业比较成熟,有涉足公益创投,影响力投资或者可持续投资,而基金会的员工不具备这方面的专长,那么家族办公室就要承担起这些工作.家族办公室里可能配有专人负责家族慈善. 第三,就是对于捐赠的管理.如果家族没有设立专门的慈善基金会,那么家族办公室就要负责寻找慈善项目,管理项目,评估影响力等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本文详见于["家族企业"杂志2022年7月刊] 未经本刊授权,不得转载;经本刊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 | 0.904461 | 1,266.5 | 0.041601 | 0 | 2,515 | 803 | 1,235.7 | 4.191406 | 0.118042 | 0.022796 | 200,200,021,300 | 金融_经济 |
中国经济为什么行 - - 黄奇帆解读中国经济九大红利
今年,我们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过去的40余年里,中国经济长时期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1979年中国的GDP占全球的1%.2019年中国的GDP超过全球的16%,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这个成绩是怎么得来的?答案就是改革开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认为:改革开放是中国40余年发展的核心动力,而贯穿这个核心动力的一条主线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接下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给中国经济带来诸多红利.由此足见,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彰显了党对改革开放的领导力.
稳中向好的中国经济接下来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走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哪些红利?请看记者对黄奇帆同志的专访.
记者:
您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快推进生财型,聚财型和资源优化配置型改革,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
黄奇帆:
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统筹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难度很大,需要我们围绕有重大潜在红利的供给侧问题,推动一批生财型,聚财型,资源优化配置型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成效激发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
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红利
记
者:
如何理解金融领域改革和对外开放?金融领域改革和对外开放又会为中国经济带来哪些红利?
黄奇帆:
经过40年改革开放,我国工商产业领域引进的外资企业资产几乎等于全部工商产业资产的30%.外资企业形成的进出口总量占整个中国进出口总量的50%.但是,由于我们在金融领域的开放度不够,目前外资金融机构只占整个中国金融资产的百分之一点多.我们在三个方面的开放度有限.首先,外资不能办某些类别的金融企业,或者不能展开某些新业务,这是市场准入的门槛问题.其次,即使准入了,还有股权比例的限制.再次,即使工商注册登记了,还有的营业范围不能做.由于各类限制过多,一些外资银行的功能,跟一个办事处也没有多大区别.
中央高度重视这件事.从去年4月份到现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相继出台了64条很具体的开放性规则.其中有24条是关于市场准入的,有11条是关于股权比的,有29条是关于经营范围的.准入类方面强调在准入前给予外资同等国民待遇,股权方面可能会逐步让外资控股甚至独资设立境内金融机构,营业范围方面则放开各种各样业务许可.
这64条能到位的话,相信今后几年会有一波非常热闹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的潮流,有可能一年带进来几十亿,几百亿美元,10年时间就有几千亿美元资本金,会带来上万亿美元的运行资金,这样就增加了金融供给侧的力量.到2030年以后,外资金融机构占中国全部金融资产的比例,从现在的百分之一点几涨到百分之十是完全可能的.特别应当强调的是,外资金融机构的开放不仅会带进更多的金融资本,还会带来金融企业管理的经验,金融产品开放的技术和国际金融市场运作的路径,倒逼中资金融机构在与狼共舞,与虎相伴的竞争中做强做大,更好地发展.
二
服务贸易领域开放的红利
记
者:
改革与开放从来都是相伴而生,40余年前的开放带动了中国的改革,同时40余年的改革也推动了开放.服务贸易的开放是衡量开放度的晴雨表.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看,您认为我们的服务贸易领域开放还有哪些空间和潜力?
黄奇帆:
我国进出口货物贸易从1979年的200多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4.62万亿美元,顺差3518亿美元,成就斐然.但是我们在服务贸易领域尚未充分发挥潜力,目前一般是一年750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逆差3000亿美元.
首先,服务贸易每100亿营业额,有70%左右能形成增加值;货物贸易100亿营业额,只有25%左右能形成增加值.我们服务贸易加货物贸易一共是5万亿美元,总的顺差只有500亿美元.但是用增加值来算的话,我们还是亏的.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服务贸易逆差加起来一共7000亿美元.我们就占了3000亿约40%,逆差过大.
其次,我们现在做的2000多亿美元的服务贸易出口,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缺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密集的品种.
再次,中国的货物贸易运行过程中必然伴随的服务贸易业务,比如保险,清算结算,物流,大部分被境外企业做了.因为缺少自由贸易的制度安排,使得这一块一直做不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推出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就是要以自贸试验区推动贸易自由,投资自由,资金流动自由,物流仓储自由,人员就业流动自由,数据流动自由等六个方面的自由.服务贸易有几十个大类,两千多个小品种,这些都跟这"六个自由"有关.自贸试验区的一大使命就是要为中国解决服务贸易的瓶颈,短板创造条件,这将给中国的服务贸易带来发展的春天.
10年,15年以后,相信中国的服务贸易可能从现在的7500亿美元翻一番,就是1.5万亿美元,翻一番半就是2万多亿美元.到那时候逆差就不是扩大一倍而是缩小一半,也许就一两千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就是1.5万亿人民币,这将给中国经济带来万亿人民币的增加值.中国在进出口贸易上,今后十年真正的动力红利,体现高质量高效益要求的内容,就在服务贸易.
三
农民工在城市落户的红利
记
者: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擘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中国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也是城市化不断加快的过程.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问题是瓶颈,首要问题是户籍问题.您是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的大力倡导者,请您谈谈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
黄奇帆:
上个世纪80年代农村的土地承包制改革释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过程.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到"十三五"末要实现2亿农民工就地落户城区,其中有1亿在沿海城市落户,1亿在内陆城市落户.去年12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改革措施,能对经济增长产生新的人口红利.
目前中国还有近3亿农民工,由于不能落户城区,使得这3亿农民工的"工作寿命"减少一半.与我国城市职工一般60岁退休不同,农民工一般干到45岁左右,随着年龄增大,沿海城市的企业一般就不聘用他了.他本来可以干到60岁,现在只到45岁,少了15年,少了15年就等于就业工龄少1/3.同时,农民工在正常上班的时候,一年12个月总有两个月回家探亲,这两个月回家相当于一年的1/6.1/3+1/6=1/2,理论上农民工的"工作寿命"因为是农民工状态而不是城镇户籍状态,大体减少一半.换言之就是3亿人减少一半.所以户籍制度改革不仅是改善农民工待遇的问题,人权的问题,对农民关爱的问题,同样也是生产力问题,是人口红利的问题.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谁把农民工的城市化户籍制度做好,谁就是赢得未来10年,15年主动发力的城市.哪怕你这个城市现在有1500万人,如果里边有900万农民工,你不做好这件事,让农民工今后10年不能落户,可能10年以后就有500万人被别的地区吸收了.1500万人口的超级大城市的常住人口可能就变成八九百万,变成第二等级的城市.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党中央已经提出这个问题,我们要着力落实.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重大红利的措施,各地应该把它当作重大措施狠狠抓一下.
四
降低运输成本的红利
记
者:
据了解,我们国家的物流成本是全球最高的,这实际上是一种资源的巨大浪费.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把浪费变为红利?
黄奇帆:
中国货物运输总量占GDP的比重是15%.美国,欧洲都在7%,日本只有百分之五点几.我们占15%,比其他国家额外多了几万亿的运输成本.中国交通运输的物流成本高,除了基础设施很大一部分是新建投资,折旧成本较高以外,相当大的部分是管理体制造成的.由于我们的管理,软件,系统协调性,无缝对接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了各种物流成本过高.
举个例子.2018年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已达13.1万公里.这些铁路花掉近10万亿的资金,却只运输了中国全部货物的6%.其余的94%,汽车大体上运了84%~85%,飞机,轮船,管道运输也运一些.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状况?因为把货物转到火车上很麻烦,大家就把东西装上汽车,上千公里开出去,算一笔账,汽车运输成本是火车的3倍.过去几十年各地开发区公共设施"七通一平"中,很少铁路通.
事实上,只要一个企业有几十亿产值,火车就要开到厂里去.现在几百亿的企业货物运输,全靠卡车拉,这些都是不经济的.美国的铁路是100多年前建的,现在的货物运输量有20%是铁路运的,这就是资源优化配置,就是物流成本的集约节约.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有很多浪费.建议各个地方,各个行业如果都把这方面问题梳理一下,衔接一下,就可以起到有效降成本的作用.哪怕降不到7%的GDP占比,能够在现有基础上下降3%~4%的占比,就省了3万亿~4万亿.
五
有效配置城乡土地资源的红利
记
者:
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稳慎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并提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您认为应如何有效配置城乡土地资源?
黄奇帆:
由于城市用地的集约性,一个农民在农村的宅基地等建设性用地平均为250平方米,在城里的建设性用地平均为100平方米.全世界城市化过程中,不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城乡的变迁,人口集聚到城里,农村里的宅基地等建设性用地会大幅度减少,就使得农村耕地数量相对增加,所以没有出现耕地短缺的问题.但我们的农民是两头占地,农民到城里来,他在农村的宅基地还是留着的,宏观上城乡资源没有流动,没有配置.这不仅就造成耕地短缺,也导致了住宅用地少,土地供应成本高,整个城市的房价也就会高.
这里有一个城乡建设性用地指标增减挂钩总体平衡的问题.如果一亩宅基地产生20万元,1亿户家庭大概7000多万亩宅基地,如果有一半实现了城乡之间增减挂钩的转换,就是3500万亩.一亩地20万就是7万亿,这就是农民的一笔原始资本.在这个过程中,守住了国家法律规定的三个红线:第一,不能把集体所有权变成私有权.第二,守住耕地红线,把宅基地变成耕地,把耕地变成城市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形成平衡.第三,维护农民的利益,这个过程使农民因宅基地的这个指标转换增加十几万,二十万的收入."三个有利"形成有效周转,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六
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红利
记
者:
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当前,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减轻企业负担,国务院决定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和实施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政策.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亟须改革,请您谈谈应如何推进这项改革.
黄奇帆:
公积金是社会公共福利系统的阶段性产物,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国家环境.该制度是上海向新加坡学来的.1990年代初,我国房地产还没有市场化,当时上海人住房人均只有7平方,全部靠政府和企业来造房子不可行.于是上海就学习新加坡住房公积金经验,相当于职工们搞了一个互助金.这个互助金,个人缴费6%,单位缴6%,资金集在一起,为买房的人提供低息贷款.这在当时还没有银行按揭的时候有其积极意义.但自1995年起,商业银行开始提供房地产按揭贷款.人们首付付完后,剩下的百分之七八十是商业银行按揭贷款.而当商品房市场循环已经形成的时候,公积金最初的使命已经基本完成.到2018年底,中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5.75万亿,而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4.98万亿,在整个贷款余额中不到20%.其为人们购房提供低息贷款的功能完全可以交由商业银行或成立专门的住房银行来解决.
我国企事业单位现行五险一金综合费率达55%,已是世界之最.其中公积金为12%(养老保险缴费率为28%,医疗保险为12%,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各种小险种加起来约3%),一年1万多亿,目前已经累计达到14.6万亿的规模.目前的公积金体系运行至少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覆盖面不广,缺乏公平性.公积金政策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试水,到现在20多年过去了也才只覆盖了1/3的城镇职工.二是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企业必须按时,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法律刚性要求对广大尚未执行公积金政策的中小企业形成了隐性的合规成本.三是存在投资收益低,运营高消耗等问题,本身的存在还挤占了其他更高效率的制度安排,如年金体系的操作空间.这需要我们找到更有效的路径,为个人,企业,国家建立新的,替代式的"资金循环".
建议改革公积金制度,代之以建立新的年金体系.一是将现有已累积起来的14.6万亿的公积金直接转化成企业年金,并拓宽企业年金投资资本市场的机制和通道,确保公民已缴存公积金的收益只增不减.二是对已经发生的公积金贷款,可以按照一定利率优惠政策转化为商业贷款,由商业银行或住房银行按照差别化利率原则继续执行.三是将企业原本为职工缴纳的6%公积金转变为企业给职工缴纳的6%企业年金,而职工个人的6%年金并不强制缴纳,职工可以自愿决定是否缴纳.四是加大税收优惠力度,鼓励企业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提高普惠性,从而为健全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提供有力支撑.总之,经过这样的平滑转移,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把百姓,企业所创造的财富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并让它为国家,企业,个人都创造更大的价值.
七
健全企业年金制度的红利
记
者:
最近,您在讲座中多次提到,我国应借鉴美国经验,健全推广企业年金制度.企业年金制度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有何利好?
黄奇帆:
一直以来,长期资本短缺,机构投资较少的问题制约着我国资本市场繁荣稳定,其根源在于一些基础性制度缺陷.从国际经验看,资本市场的长期资本应该以保险资金特别是养老保险资金为主.养老保险资金从体系上说有三类,第一类是政府收的养老金;第二类是商业性的养老保险或健康险;第三类就是企业年金.从占GDP的比重来看,前面两类中美两国都差不多,在20%上下.但企业年金规模2018年中国仅有1.47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仅1.6%;而美国2018年的401(K)计划下(类似于中国企业年金)的资金规模大约有5.2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约25%.
一般而言,上述三类资金投资资本市场的比重有所不同.前面两类一般10%左右,最高不超过30%,也就是说无论是商业保险资金还是政府的养老基金,只能拿出不超过30%的资金投资证券市场.而企业年金则不同.比如美国5.2万亿年金,将近2/3投资于共同基金.
目前,在美国股市的1/3即10万亿是这三大保险支撑的,其中企业年金贡献最大.美国的企业年金之所以有这个规模和这种投资方向,得益于美国"401(K)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其核心规定是:雇主为雇员缴的年金额在雇员工资的6%以内可以进行税前列支,雇员缴费在上限以内的部分可以进行免税.有了这一个杠杆,企业就会很认真,很努力地把本来可能要交税的转化为为高管,为职工补充养老保险,职工也会很积极参与;有这个杠杆就形成了占GDP比重超过25%,规模达5.3万亿的企业年金.
建议学习借鉴美国经验,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健全推广企业年金.可将原来缴存公积金时使用的税收优惠政策沿用到企业年金上,要求企业缴存6%,个人按自愿缴存(但最高也不超6%);企业和个人缴费都享受所得税税前抵扣政策;各个企业的年金可以按自愿原则集合成规模更大的投资基金,委托专业的投资机构投资,条件成熟时可以将投资股票的比例放宽至50%甚至2/3.这样就可以为资本市场引入源源不断的长期资本.
有了这类资金的加入,资本市场就活跃起来了,大型的基金机构投资者也被发动起来.这不仅有利于补充社会养老保险资金,还有利于形成庞大的长期资本供给,为资本市场繁荣稳定奠定基础.
八
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红利
记
者:
国有企业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国企改革的命题是从管企业,管资产转向管资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企改革要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请您谈谈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所产生的红利.
黄奇帆:
针对国资国企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由管资产转变为管资本的大思路.其中,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有什么区别?好像投资和运营有区别,但区分又不是那么明显,这导致操作上几乎无从下手.
我们理解,资本投资公司和资本运营公司至少有以下两方面区别:一方面,大凡资本运营公司,往往有资本无债务,总资产等于总资本;而资本投资公司可以举债融资.另一方面,资本运营公司在投资的时候,对被投资企业而言是财务投资者,只根据被投资企业的效益来投票,依据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来行使投资者权益,不负责不干预具体经营活动,这一点有点类似私募基金;而资本投资公司则要从战略性掌握产业链并实质性地控股一些企业.
这方面,新加坡淡马锡公司值得我们学习.该公司是新加坡政府的资本运营公司,目前总资产规模大约有4000多亿新元(约合2万亿人民币).淡马锡不仅基本没有负债,其投资风格也是以财务投资为主,不干预被投资企业的运营.十年来,该公司员工数量始终没有超过800人,在全世界20个国家地区有20个办事处.4000亿新元中,有1000多亿投在美国,1000多亿投在欧洲,1000多亿投资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地区.更神奇的是,30年来该公司年均资本回报在15%左右.
2018年,我国企业国有资产(中央和地方)资产总额210.4万亿元,负债总额135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总额58.7万亿元.建议拿出20万亿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其余交给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这20万亿如果授权给三个运营公司,一个公司6万亿~7万亿.这些运营公司可以像私募基金那样根据被投资企业的效益来决定进退,再与资本市场结合起来,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结合起来,有进有出,资本就盘活了.这种财务性投资,做到10%的回报率相对容易.如果这20万亿的投资每年有个10%,每年就多了2万亿.这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也是关键一招.
九
投融资PPP模式改革的红利
记
者:
PPP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项具体举措.2019年,国家出台了PPP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PPP规范健康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制度保障.目前,我国的PPP市场已初步建立,但是其发展速度,质量和规模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您认为应如何深入推进投融资PPP模式改革?在推进中,要注意防范哪些问题?
黄奇帆:
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已经成为中国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截至2018年12月31日,在库PPP项目共有8649个,投资额13.1万亿元,其中4860个PPP项目处于执行阶段,项目落地率仅56.2%.特别是为防范地方融资风险,国家有关部委对PPP项目库进行了清理整顿,2018年后的项目数量大幅减少.如何有效释放PPP在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巨大效能,也是"十四五"期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是要做到"五种平衡":第一,凡市场化收费可以平衡投资的,比如高速公路项目就完全放开,由市场主体来做;第二,凡当期收费较低,暂时平衡不了的,像供排水,停车场等项目,就可以通过逐步调价的措施,使项目最终形成投入与产出的大体平衡;第三,凡是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不能收费的投资项目,要通过政府采购,分期付款的方式,把一次性投资变成长周期的公益服务采购,以时间换空间,形成长周期的投入产出平衡;第四,凡是特别大的投资项目,比如地铁项目,没有条件以采购方式推进运作的,政府就应配置土地等相应资源使其平衡;第五,对土地开发整治等收益很高的公共服务项目,政府要限定投资者的收益幅度,不能损害公共利益,否则就是搞利益输送.
推进中,要注意严防"五种问题":一是防范"形股实债"的PPP,让政府背上高息债务;二是防范投资方在实际经营中乱收费,加重老百姓的负担;三是在一个地区要统一相关实施标准,防止同类项目不同标准;四是防范灰色交易,PPP项目往往集土地转让,项目招投标,资产收购兼并于一身,必须按规范程序操作,确保交易公开,行为规范,程序合法;五是防范项目遇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如果影响到项目正常运转时,政府应及时施以援手,决不能出了问题撒手不管.有了这些规矩,PPP项目就能够有效推进,既不让投资者吃亏,政府也不吃亏,群众也不加重负担.
以上九条改革措施,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体现.
其中,深化服务贸易领域开放,降低运输成本,大力推进农民工在城镇落户等属于生财型的改革,有利于创造新的财富;加快金融领域对外开放,加快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属于聚财型改革,可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健全企业年金制度,有效配置城乡土地资源,深化投融资PPP模式改革属于资源优化配置型改革,可以显著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助推高质量发展.以上九条,并非新发明,新创造,而是来自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十九大战略部署的意图和要点.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提供的分析框架和原理开动脑筋,想一些真正能够起到实效的改革举措,共同努力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0.898894 | 92.244898 | 0.007308 | 0 | 373 | 2,558 | 1,267.7 | 4.183594 | 0.16073 | 0.000816 | 200,200,021,354 | 金融_经济 |
美联储加息进入中段 美债开始逐渐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本周最受市场关注的事件莫过于,美联储将于北京时间9月22日(周四)凌晨公布美联储利率决议,同时也将公布利率点阵图和对未来经济,就业数据的预测.考虑到美国8月份通胀数据整体回落,但涨幅仍超过预期,同时就业,消费等数据依旧表现强劲,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本周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
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美联储9月份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82%,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为18%.考虑到市场已经对美联储75个基点充分定价,22日加息幅度并非本次会议的重点.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分析师白雪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本次议息会议的重点在于会后公布的利率点阵图隐含的利率中值和未来加息节奏.按照计划日程,美联储只在季度末的3月,6月,9月和12月四次会后发布联储决策者最新的经济数据展望,以及代表他们各自对未来几年利率水平预期的点阵图.
美联储预计继续保持鹰派
据悉,点阵图是美联储对未来加息或者降息做预测的图谱,是一种前瞻性的信息.之所以发布点阵图,是因为美联储认为自己与市场的沟通太少,市场有时候不太能理解它的信息.因此,美联储希望通过公布点阵图,加强与市场的沟通.
点阵图上的每一个是实心小圆点的位置都代表一位美联储委员对未来利率的预测.美联储发布点阵图时,会公布利率中值,代表美联储未来的前瞻利率.除了预测当年末的利率,委员们还需要分别预测未来几年和长期的利率,因此一定程度上点阵图是市场管窥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路径的一个窗口.
白雪认为,考虑到8月后美联储选择重回偏鹰派立场,以求快速稳定通胀预期,因此9月会议可能会进一步淡化市场对"加息接近尾声"的预期,以巩固货币政策收紧信号带来的"降通胀效应",比如可能更多采用类似于"加息未到终点"的表述.
她还预计,9月点阵图对2022年末,2023年末联邦基金利率的中位数预期应该会较6月份进一步上调.6月会议对2022,2023年末利率的中位数预期分别为3.25%-3.5%和3.5%-3.75%.本次会议可能会将2022,2023年末利率中位数预期分别上调至4%和4.5%左右.
关于市场上出现的加息100个基点的预测,白雪认为,加息100个基点属于超预期,超大强度的加息,考虑到议息会议前美联储与市场的沟通情况,应该尚不在美联储本次加息考虑范围内.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周君芝认为,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预计将大幅调整点阵图,也将标志美联储对市场加息预期的纠偏已告一段落,美联储或重新领先市场利率曲线.从更长的角度上看,在美国CPI数据见顶回落的过程,美联储更追求加息的持续性.单次超市场预期的力度加息不再是适宜的选择,因为这与美联储反复强调的"更坚定更长期抗争通胀,以实现经济软着陆"的思路相悖.
在白雪看来,虽然目前CPI开始回落,但绝对水平仍远远超出联储的"舒适区",以住房租金为代表的核心服务通胀或仍具粘性,三季度美国通胀可能仍处于磨顶过程,今年年内总体通胀同比下行的趋势虽较为确定,但也难有明显回落.我们预计,这加大了美联储短期内不能放松紧缩步伐的压力.11月,12月,以至明年上半年,在通胀出现趋势性回落之前,加息步伐可能都不会停止.
美债开始逐渐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近期在鹰派加息预期聚集的推动下,美债收益率持续强势上行,截至9月20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突破3.5%,上冲至3.57%的11年高位.
华泰证券张继强认为,近期美债收益率持续上行,10年期再次突破3.5%,在全球比差逻辑下,美债开始具备配置价值.横向比较来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传统安全资产中明显占优,甚至超过部分国家的高等级信用债;历史纵向比较看,10年期美债无论是名义利率还是实际利率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不过,美联储继续持续加息仍是美债收益率面临的最主要上行风险,美联储政策利率或达到4.5%甚至更高,叠加美债市场流动性在缩表提速下有持续恶化的趋势,不排除中短期有进一步冲高的可能.
白雪向记者指出,美债方面,中短期来看,市场预计美联储"加息周期持续更长,政策利率终点更高",加上美债市场流动性在缩表提速下持续收紧,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仍有进一步上行可能,美债价格尚未见底.
但从长期来看,随着美国经济基本面走弱,通胀逐步回落趋势较为确定,加息计价也将随之回落,加之"全球比差"逻辑下,主要非美经济体下行风险更大,10年美债作为传统安全资产的避险优势将进一步凸显.10年期美债收益率甚至超过了部分国家的高等级信用债,美债将具备较高配置价值.另外,从历史水平看,10年期美债收益率无论是名义利率还是实际利率均处于较高水平,这也是支撑美债从长期来看具备配置价值的一个角度.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援引银科控股首席经济学家夏春说法,"中国在7月增持美债的时间节点与投资策略都把握得相当好,一方面是美元指数持续走强,令增持美债的汇兑收益水涨船高,另一方面7月起美国经济衰退迹象日益明显,令美债的避险配置需求开始增加,令美债价格有望回升.更重要的是,当前美国国债收益率已明显偏离长期趋势,超卖迹象日益明显,适度增持也能获得不菲的抄底收益."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向记者分析,当前美债的熊市尚未结束,但配置时点确实在临近.按照美联储的说法,未来美国的通胀率(以CPI衡量)要从目前的8%-9%降到2%,那么美国未来的基准利率要上升到4%-5%,而目前联邦基准利率为2.25%-2.5%,可以说美国加息进入到了中段,也是最难熬的阶段,未来几次加息的幅度都很大,并且随着利率的快速上升,加息对经济的冲击和资本市场的冲击都在加大.
吴照银指出,按照历史上美国加息过程中美国国债收益率和联邦基准利率之间的关系,国债收益率会领先于联邦基准利率变化.那么目前美国联邦基准利率进入到中期阶段,对应的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到了中后期阶段,但是还没有见顶.因此美国国债市场熊市尚未结束,还没有完全进入到可配置阶段,可能到今年底,美债配置时点才会到来. | 0.906797 | 122.85 | 0.022467 | 0 | 225 | 622 | 2,093.9 | 4.09375 | 0.156288 | 0.005513 | 200,200,021,528 | 金融_经济 |
从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难兼容看格局重构的必要性
从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难兼容看格局重构的必要性 压低人民币币值的汇率扭曲,超过需求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中黄金占比过少诸现象的形成与长期存在的原因,归根结蒂是"在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不兼容"的状态下,企业选择了"牺牲国家的根本利益和群众的利益,设计出财富向企业流动的格局,以使企业做大做强"的理念,并长期执行,造成的结果. 设计的"财富向企业流动的格局",是围绕着"快速形成外汇储备积累,与多持有国外债券获取效益的理念"展开的. 1)为实现外汇储备快速积累设计的运行逻辑流程 央行围绕着快速形成巨量外汇储备的目的,形成了以压低人民币币值为主令信号的"开环控制系统"模型,"压低人民币币值,低价出口产品,抢得市场占有率,稳顺差,以顺差外币为信用基础印刷按汇率折算的等额人民币,到商业银行购买外汇,形成外汇储备",该模型的运行,诱发了国际分配结构的扭曲,形成了中国对美国和西方输送巨量汇率补贴的局面,同时在国内助推通胀. 对于"上述模型"助推国内通胀的问题,2011年06月,吴敬琏在"全球流动性泛滥 出口导向政策酿成苦果"一文中,有如下的描述: (因为本国货币规定的汇率很低,借助低要素价格和低附加价值产品的出口,花费很大的气力,搭上了资源和环境,但得到的实惠不多,东西卖得很便宜很便宜!所以在美元储备大量积累的情况下,美国一旦受不了,它(美元)一贬值,辛苦赚来的钱就缩水了. 但是由于大量地释放货币,到2006年12月,我们的外汇储备就到了1万亿美元,世界第一!很多人很高兴,但是经济学家很忧心.因为这1万亿美元,是中央银行要拿出8万亿的中央银行货币,中央银行货币在经济学上叫"高能货币",从央行出来一块钱"高能货币",由于乘数效应,国内市场上大概会形成5块钱的购买力.8万亿的中央银行货币形成的购买力就是40万亿人民币,40万亿的货币出笼,就形成了流动性泛滥.) 通过压低人民币币值作为切入点的快速积累外汇储备的模式,年年稳顺差,年年印刷相应的人民币投放市场,助推国内通胀,造成社会的危机感,不符合强国战略的初衷. 2)为多持有国外债券以获取效益的逻辑 ● 积累超过需求的外汇储备是形成多持有国外债券的条件 按国际流行的做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外汇储备需求量,是满足"三个月的进口需求,与支付短期外债"的需求之和(短期外债指一年期限内的外债),央行的外汇储备超过了需求值许多. ● 外汇储备中黄金占比过少 据2020年初调查的数据: 美国,黄金储备8133.5吨,占外汇比重75.2%; 德国,黄金3371吨,占外汇比重70.6%; 意大利,黄金2451吨,占外汇比重67.9%; 法国,黄金2436吨,占外汇比重63.9%; 俄罗斯,黄金1909.8吨,占外汇比重17.6%; 瑞士,黄金1040吨,占外汇比重5.3%; 日本,黄金765.2吨,占外汇比重2.5%; 荷兰,黄金612.5吨,占外汇比重68.2%; 印度,黄金560.3吨,占外汇比重5.5%; 中国,黄金1842.6吨,占外汇比重2.4%; 世界各国央行的黄金平均占比11.6%; 央行冷遇黄金的做法令人困惑,局外人猜测,也可能猜错,冷遇黄金可能与央行的"效益创收意识有关"."买美债是最安全,最有诚信,利息最高"的理财产品的说法,成为业内人士理直气壮的"公理",虽然实际情况是,购买并持有美债和外国企业债券是巨亏的生意,但由于购买并持有黄金,黄金并不能形成账面上的"效益创收",企业无法从黄金潜在升值的价值上提取"创收的效益".因此,央行选择了冷遇黄金,热心于持有美债与国外企业债券的方向. 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远低于世界各国央行的黄金平均占比11.6%的水平,从不同的角度看,都是令人困惑的.如果说相关人员不知道黄金在货币领域的价值(黄金不是货币,胜似货币),不可能.如果说相关人员知道黄金在货币领域的价值,而冷遇黄金,说明存在着"渎职的嫌疑".外汇储备中黄金占比过低,透视出相关部门责任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待提高. 3)格局重构问题 解决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难兼容问题的途径是格局重构,属于国家战略层面问题的决策权,如外汇储备的所有权,外汇储备的形成与运作原则,和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问题均应该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人大,结合财政部严谨论证后的"对相关问题的量化方案"做出决策,央行作为具体执行部门,按上级制定的原则执行.央行作为财政独立的企业,实践已经证明,难以胜任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重担. 4)外汇储备一元二层有约束管理体制是合理的选择 对于格局重构,"外汇储备一元二层有约束的管理体制"是合理的选择,一元就是由一个部门管理经营外汇储备,不搞多元化分散管理,二层是指决策层和实际操作层分开.具体而言,就是外汇储备归国家财政部所有,并负责管理,最高权力机关人大结合财政部共同确认外汇储备的各项决策事宜,并由财政部策划资金,支撑外汇储备计划的实施.财政部设立的外汇储备分类账,是国库的账单之一,由央行继续行使国家财政部的出纳职务,经理国库,其中包括经理外汇储备专项账单,央行是下层具体执行部门,与人大和财政部按"上下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协作,人大和财政部是上层决策部门,负决策责任. 决策部门须对下列问题做出决策: ● 外汇储备的规模大小; ● 外贸交易原则; ● 汇率评定标准及其应用; ● 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方向; 以上问题归人大和财政部论证决策的理由是充分的,因为这其中涉及到有关法律条款的理解与执行问题,涉及到观察分析问题的视角问题.当相关问题像现在这样,都局限在央行和汇率研究部门决策和运作时,事实已经证明,无法避免"倾向性认知偏差"现象的存在,"只要有可能出错,就会出错",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在国家根本利益与企业自身的利益不一致时,出错的概率提升. 格局重构后,并不影响央行"经理国库中外汇储备账户"的职能,并不影响央行代表国家参与国际交往的职能. 5)外汇储备划归财政部的合理性 分析央行外汇储备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央行是用"印钞买汇"的方法形成外汇储备的.印钞买汇包含两个侧面的要素,第一个要素是"印钞买汇,相当于印钞在国内买货,买货后,通过与国外的贸易获取顺差币值",第二个要素是"按顺差额度印钞,把相应的高能货币投入到国内市场". 分析第一个要素,顺差外币实际上是外贸企业职工劳动价值的一部分,是外贸企业的应得利润,与央行并不存在关联性,但央行具有外币的储存和经营权,欲取得外汇储备的所有权,央行需要"印钞买汇",完成"把纸变成外币的储存过程".分析第二个要素,向国内投放巨量高能货币,稀释了民众手中人民币的含金量,因此外汇储备本质上是"从民众手中人民币中提取的含金量铸成的".显然,在形成外汇储备的流程中,央行只是"把纸印刷成货币,到商业银行换回外贸企业的顺差利润部分外币,形成央行的资产"的,而后货币通过商业银行流入市场.因此,央行资产的增加,与它的劳动价值的投入,极不匹配.按这一逻辑流程运作,央行可以在不停顿地吸纳民众手中人民币含金量的过程中,"奇迹般"地实现富可敌国. 鉴于此,外汇储备划归财政部是合理性的,但财政部不能"印钞买汇",财政部只能用"财政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形成和管理外汇储备,这样形成的外汇储备,才真正能体现出国家财政的发展状况. 按"外汇储备一元二层有约束管理体制"进行深化改革,也是历史的路提示的"必然"结果.在国家把"人民币汇率调控权,外汇储备形成与运作权,外汇储备所有权"均交给央行后,央行利用持续地惯性运行"权益性,临时性"政策的方式,给社会酿造了难以善后的酸酒.中华民族没有必要继续维持,因央行的汇率扭曲行为诱发的"国际分配结构扭曲"现象的存在,没必要世代向美国和西方进行汇率补贴. 按一元二层有约束的管理模式管理外汇储备是正确的选择,格局重构是深化改革的课题之一,中国不能在"临时性,权宜性"具有缺陷的秩序面前,叶公好龙. | 0.873846 | 1,625 | 0.024684 | 0 | 3,227 | 834 | 1,310.5 | 4.175781 | 0.169231 | 0.006645 | 200,200,021,598 | 金融_经济 |
许生:财税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
7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财税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这对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提出了新要求.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包括财税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如何发力?对此,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研究员,首席财税专家许生展开详细解读.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研究员,首席财税专家许生) 当前经济呈稳定恢复态势 许生分析,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稳经济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国民经济企稳回升.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56.26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第二季度受俄乌冲突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多发散发等不利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9.2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4%,经济顶住压力实现了正增长,宏观经济稳定恢复态势基本确立. 与此同时,我国社会总需求总体疲弱,内需相对不足问题依然存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效应近年来下降趋势未有实质性改善,经济增长的外向度有所提升. 积极扩大总需求,尤其是促进内需有效扩张,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有客观必然性,也有现实紧迫性.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从消费需求看,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效应处于波动下降状态.2017年-2021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分别拉动当年经济增长3.9,4.3,3.5,-0.2,5.3个百分点,仅2021年由于疫情缓和经济恢复和2020年的低基数影响,其拉动效应有较大幅度反弹.2022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低于2021年全年拉动效应.其中,第二季度受疫情影响,最终消费支出向下拉动当季经济0.9个百分点. 从投资需求看,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效应总体处于下降状态.2017年-2021年,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分别拉动当年经济增长2.7,2.9,1.7,1.8,1.1个百分点,投资需求的经济增长拉动效应总体在下降.2022年上半年,我国资本形成总额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全年拉动效应.其中,第二季度资本形成总额拉动当季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低于上半年整体拉动效应. 从外部需求看,我国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效应总体处于上升状态.2017年-2021年,我国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分别拉动当年经济增长0.3,-0.5,0.7,0.6,1.7个百分点,外部需求的经济增长拉动效应总体在上升.今年上半年,随着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加快落实,产业链供应链不断修复,外贸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成为三大需求中拉动效应最为显著的因素.其中,第二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当季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高于上半年整体拉动效应. 拓宽政策空间,加大实施力度 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包括财税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近年来致力于实行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调节.宏观调控的力度,广度,深度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所承受的压力始终在增加,政策效果和经济韧性不断受到挑战. 许生表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应进一步拓宽政策空间,加大实施力度,统筹供给修复和需求扩张,确保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落实落细既有政策举措.近年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针对供给修复和需求扩张实施了强有力的宏观政策,对促进我国经济在全球疫情大流行中率先实现复苏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财税政策支持供给修复看,今年以来,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对减轻企业负担,增强市场活力,促进供给修复起到了积极效果. 从财税政策支持需求扩张看,在扩大财政支出方面,今年以来,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2021年多安排2万多亿元,总规模达到26.7万多亿元,增长8.4%,可用财力明显增加,增速也远高于2021年财政支出实际增速.其中,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的最大增幅.在提高预算赤字率方面,今年2.8%的名义赤字率比2021年实际执行赤字率高出0.2个百分点,实际扩张力度大于去年水平.在积极运用政府债券扩大有效投资方面,按照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原则,年初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3.65万亿元,主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支持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项目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运营.在运用财税政策促进消费方面,落实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免征车辆购置税等政策,支持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延续执行失业保险保障阶段性扩围政策,继续向参保失业人员,失业农民工发放补助等. 下阶段,应继续高效落实落细既有财税支持政策,加大稳投资扩消费政策执行力度,持续促进供给修复和需求扩张,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下大气力稳定和巩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超前谋划增量政策储备.一是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补充重大项目库;支持中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积极推进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盘活存量资产,用好专项债,做好金融服务对接,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土地,资金需求,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 二是更大力度做好财税政策促消费工作.要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不断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更多释放居民消费潜力.针对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加大就业帮扶和就业服务力度,积极推进农民工以工代赈,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三是持之以恒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积极促进出口,扩大进口,做好技术,外资引进工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持续发挥好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 0.897312 | 1,246.5 | 0.044686 | 0 | 2,474 | 556 | 1,824.7 | 4.222656 | 0.162455 | 0.009826 | 200,200,021,651 | 金融_经济 |
既然数字经济是未来 那么就业的未来就在那里
3月10日,围绕今年经济形势,就业,数字经济等关键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接受了包括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在内多家媒体的专访. 5%的预期增长目标是综合考虑了国际国内形势做出的综合判断,这个目标是务实的,稳妥的,是可以实现的. 农村的市场化,尤其是要素和产权的市场化是不充分的,这有待于改革去激发. 现在的就业要更多依靠数字经济来带动,既然数字经济是未来,那么就业的未来就在那里. 关键词:经济增长 今年5%的增长目标 稳妥,务实,可实现 谈到今年5%的增速目标,刘尚希说,5%的预期增长目标是综合考虑了国际国内形势做出的综合判断,这个目标是务实的,稳妥的,是可以实现的.市场的预期更高一些,主要是考虑去年只有3%的增长,在低基数上将有一个高增长,但这种从基数效应去理解增长目标是不全面的. 他表示,要看到2023年在有的方面确定性在增强,比如疫情防控得到了优化,疫情方面的确定性比过去一年增强了.尽管新冠病毒怎么演变,还有待于观察,但眼前的疫情防控政策不会逆转.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在持续恢复,已经成了一种趋势.而不确定性集中体现在"三重压力":即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 刘尚希解释,像供给冲击,中美关系下一步很难预判.在国际方面,全球大变局加速演变,未来难以预料,全球不确定性和风险与去年相比在加大.同时,需求收缩状况,现在还没有实现根本好转.老百姓消费信心不足,投资者信心也相对不足.要提升市场信心需要一个过程. 关键词: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最大难题在于农民如何富起来 刘尚希指出,共同富裕最大的难题在于农民如何富起来.他说,按户籍人口来算,农民现在仍占大多数.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没有超过50%,这样计算,就有超过50%的农民.从收入来看,农民是低收入群体.少数或极少数农民可能富了,但是,把农民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是一个低收入群体,也是一个能力偏低的群体.他们要从低收入变成中等收入面临着很多难题,尤其是体制机制的障碍,核心问题就是城乡二元结构怎么破除. 刘尚希解释,城乡二元结构,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二元".第一个是"公有制的二元",就是说公有制分为国有制,集体所有制.农民生活在集体所有制当中,市民生活在国有制当中.二元的所有制,带来的市场化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集体土地还没有真正做到市场化,宅基地上的住房的交易也受到各种限制.所以从要素市场来看,农村的要素市场没有真正发育起来,农民作为集体经济成员,他的经济身份在一般意义上是清晰的,而在法律意义上是模糊的. 刘尚希特别提到,农民作为集体经济成员,其财产权利现在可量化的就体现在三块地:耕地,宅基地,林地.这三块地的承包权,经营权给了农民,但货币价值是多少,因市场缺失无从得知.除了这些以外,还有集体经济,比如集体建设用地,集体财产,其中农民有多少财产权利在法律上并不清晰.农民已有的三块地,其交易,流转也有诸多限制.在融资方面也有很多不便.这些都是在不同所有制下,不同群体,在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不平衡. 刘尚希说,农村的市场化,尤其是要素和产权的市场化是不充分的,这有待于改革去激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还要进一步探索.尤其是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如何融合,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怎样放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它们必须是平等的,比如土地都是建设用地,但是集体的和国有的差别大,其权利和价格都不一样,这就形成了一个明显的二元市场.这对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在集体土地上农民财产的增值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第二个"二元"是"经济的二元".刘尚希说,因为农村经济跟城市经济比起来,劳动生产率,非农就业的容量都很低.在农村经济中,农民要创收,依然有各种各样的限制,在低效率低附加值的经济中,只能获得低收入,除非离开农村到外地去打工,才可能真正增加他们的工资性收入,或者到城市里做个体户,增加经营性收入.所以离乡的非农就业,现在是农民增加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的一个重要渠道.而在农村,通过规模化种植业,养殖业富起来,对大多数农民来说是比较难的. 第三个"二元"是"社会的二元".刘尚希解释,"社会的二元"表现在社会身份上,比如农民进了城市当了农民工了,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但是因为社会身份不同,农民工的基本权利和市民是不一样的,不能享受同等待遇.在公共服务方面,农民工作为新市民和老市民之间,待遇也是有差别的.这就是社会身份的二元. 因此,刘尚希指出,农民要共同富裕,要走向现代化,三个"二元"都必须要破除.而三个"二元"的破除,需要二元体制的改革. 关键词:就业 大学生工资的高低 取决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 "一定要看到数字经济是未来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也就是国家进一步发展,做大经济增量的依靠."刘尚希说,基于这种认识,现在的就业也要更多依靠数字经济来带动,既然数字经济是未来,那么就业的未来就在那里. 刘尚希解释,数字经济的特点就是使原来不可交易的资源变得可交易.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得到了拓展,比如一些农村特色农产品,以前很难卖,现在通过数字平台直播代购,销售很快.还有共享经济,让一些存量财富变成了生产资料.对于青年人来说,传统的就业空间越来越窄,通过数字经济就业才是根本出路. 日前,不少网友谈到大学毕业生工资偏低的问题,刘尚希表示,大学生工资的高低不取决于大学生身份,而是取决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工资与行业,岗位有关系.工资与劳动生产率关联在一起,年轻人不能撇开劳动生产率和附加值去谈工资收入的问题. 刘尚希说,现在数字化带来了很多新职业,这些新职业很多招不到人,猎头公司还要去挖人,这可能和教育结构,专业设置的滞后性有关系,涉及到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教育体制改革要让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能与时俱进,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去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 0.889214 | 1,196 | 0.040285 | 0 | 2,370 | 590 | 1,065.1 | 4.234375 | 0.130435 | 0.06677 | 200,200,021,702 | 金融_经济 |
留学背景提升科研项目 | 佐治亚理工学院:机器学习下的财务分析&金融市场
原标题:留学背景提升科研项目 | 佐治亚理工学院:机器学习下的财务分析&金融市场 Paper King - - 专注科研教育 课题介绍 会计通常被称为"商业语言",在学术调研过程中,教授将带领大家学习与会计,审计,资本市场和金融社交媒体相关的各种内容.课题将通过互动讲座的形式来呈现,内容涵盖了"教科书"观点及其与资本市场的相关性,然后带领学生讨论一篇同行评议的研究型文章,通过研究人员的视角介绍会计在资本市场中的角色和作用. 教授将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课后报告以及演示来对个人进行评估,以确保参与者将在课题结束时拥有坚实的会计基础和对实证会计研究的入门级理解.具体的学习单元包括:1. 会计的初步认知;2. 会计流程&估计;3. 会计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4. 会计流程中的"第三方";5. 机器学习的应用. 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学生将会从会计信息准备者的角度(即什么是会计,如何使用估算来提高信息质量等)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为财务会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应该能够将本课题的知识应用于财务报表分析,并理解公司管理者在收益公告中引用的各种财务指标.最后学生应该对与在会计和资本市场相关的实证研究中使用的基本方法有一定的把握.这些技能将在大家未来商业课程的学习和各种与商业相关的职位就职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导师介绍 Prof. R. M 佐治亚理工商学院终身教授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亚特兰大办事处咨询顾问 在主流会计期刊上发表多篇知名文章 研究方向:资本市场,财务会计与审计 从事与公司自愿和强制披露,社交媒体等非传统披露以及审计和财务会计研究的交叉相关的各种研究课题 学校介绍 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Georgia Tech(Gatech 或 GT),1885年建校,坐落于美国东南部第一大城市亚特兰大,是享誉世界的研究型大学,美国大学协会,NCAA第一级别成员,公立常春藤之一.佐治亚理工学院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并称为美国三大理工学院,是美国南部最好的理工类院校. 在世界大学理工科排名中,THE榜单2020年全球第9位,2021全球第12;QS榜在世界大学理工科排名中,THE榜单2020年全球第9位,2021全球第12 ;QS 榜单2021全球第13位 .GT自2011年十年间的THE世界大学排名中连续5年综合排名全球前30,在2017年计算机科学分类下全球第5位;2021THE世界大学排名全球3名.在U.S. News美国最佳大学排名中2020 位列29名,2021第35名,2021年其本科工程学院排名全美第4,计算机科学类全美第5;其中土木工程,工业工程(连续25年),网络安全等专业位列全美第1;生物医学,航天,化学,软件,机械等工程系以及离散数学,商业分析等近20个专业位列全美前3. 学习目标 理解会计流程和"估计"的角色 探索会计流程中的"第三方" 学习会计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 了解机器学习在该领域中的应用 项目产出 教授私人推荐信(教授EDU邮箱网推) 教授签字课程证明 教授签字项目评价表 项目推荐信 国际EI/CPCI会刊论文辅导及发表(独立第一作者) 实地或远程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学生可选参加与否) 项目优势 在地国际化特色 不出国门,就可以跟随海外名校教授进行学术研究,既为学生及其家庭节省了国际旅费又避免了时差等不适应性. 海外名校现职教授全程授课并指导科研 导师均为海外名校现职教授/终身教授,具有丰富的学术和科研经验,教授将根据中国学生特点设计课题,学术性与趣味性兼备,让学员在学术框架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开题,文献检索,科研报告撰写,修改等多个环节进行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 中国双一流名校现职教授全程直播辅助指导 导师均为国内双一流高校现职教授/终身教授,具有丰富的学术和科研经验,教授将根据中国学术发展方向以及中国学生特点设计课题,学术性与趣味性兼备,中方和外方教授双师让学生在同一领域探索更多学术内容,同时让学员在学术框架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同步发展. 专业TA/RA助教全程辅助 助教将经过严格筛选,择优录取相关专业Master/PhD,并通过系统化培训及考核后参与进入科研项目组.助教将协助学生进行课题知识的预习和复习,并为学员提供辅助性指导和技术支持.此外,助教将与学生分享自身升学,海外学习和科研等经验,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情况,提供辅助性建议. 专业论文老师1V1辅导论文发表 每一位论文老师通过严格筛选,为学生量身制定国际会议及时间规划,另外在论文选题,论证,语言组织,排版,选会,投稿,录用,见刊,检索一系列环节上,论文老师会为学生提供一对一论文指导,确保学术论文地道,专业,顺畅,高效地发表. 全面提升多项能力,提高名校录取几率 为来自全球高中生及大学生提供经济便捷的世界顶级学术研讨和实践的参与机会,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分析和创造性思维,复杂沟通(口头和书面表达)和全球视野,通过深度学习,帮助学生大幅提高申请几率,并向成为国际水平高精尖领域人才和高水平创新人才更近一步. 项目细节 1.上课形式 ClassIn在线教室小班互动 2.开课时间 2022.05.14 3.项目周期 10周学术科研 4.课时数量 140个课时 适合人群 高中生和大学生 项目报名 欲报名的同学请仔细阅读本篇推文,添加顾问的微信,进入咨询和报名流程. | 0.887446 | 1,155 | 0.039983 | 0 | 2,273 | 824 | 1,562.5 | 4.042969 | 0.161905 | 0.044293 | 200,200,021,984 | 金融_经济 |
人口发展深度分析:未来的人口变化会对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未来 10 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和绝对数量继续下降;
2011 年以来我国 l5~59 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 量与占比逐年递减,总人口抚养比逐年上升.即使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将 15~64 岁作为劳动年龄人口,2010 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也达到了峰值,2013 年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逐年递减.根据联合国 2019 年人 口展望中对中国人口增长和结构做出的预测,未来 10 年中国劳动人口年龄占比(15-59 岁)将从 64.5%降 至 59.4%,2050 年后预计将稳定在 50%左右;从绝对人口数量来看,未来 10 年劳动年龄人口将从 9.32 亿 减少至 8.70 亿,未来将持续减少.未来 10 年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从 12.4%上升至 16.9%,预计 2060 年后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稳定在 30%左右,15 岁以下少儿人口占比将从 17.6%降至 15.8%,即使放开计划生 育,出台鼓励生育政策,也难以明显扭转总和生育率向下的趋势.
劳动力内部结构趋向老化;
具体来看劳动年龄人口的构成,我们将劳动年龄人口分为 15-24 岁,25-49 岁, 49 至 59 岁三组,即青中老年三个阶段,较为明显的是 25-49 岁中年劳动力人口占比及绝对数量将在未来 10 年甚至 50 年内一直呈下降趋势,老年劳动人口占比呈现波动趋势,绝对数量在未来 10 年则逐年下降,而一 般我们认为中年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更高.
劳动年龄人口是劳动力的源泉,80%以上的劳动年龄人口是现实的劳动力.考虑到残疾等非自立人口,在校 生等,劳动年龄人口与现实生活中劳动力数量存在差别.不过劳动力占劳动年龄人口总体的比重是稳定的; 因此我们简单以劳动年龄人口变化趋势替代劳动力供给变化趋势来展开分析,即假定劳动参与率保持稳定.
从经济增长理论来,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降低将削弱经济增长动力.
经济增长理论可以大致分 为古典增长理论及现代增长理论.古典增长理论强调劳动力与劳动效率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亚当斯密的"国 富论"指出增加国民财富与促进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增加劳动力数量以及通过分工提高劳动效率来实现的.大 卫李嘉图强调,国民财富是一国所生产的产品的总量,财富的增加可以通过提高劳动者数量与劳动生产率两 种途径来完成.穆勒的经济增长理论提出: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口,资本,技术与自然资源.现 代经济增长理论通过建立经济增长模型,对经济增长动力进行分析,其中,哈罗德-多马模型指出,在均衡增 长的条件下,一国总产出增长率等于劳动力增长率加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在索洛模型中,在均衡增长路径 上人均产出的增速取决于技术进步的速度,而总产出的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率与技术进步速度之和.内生增 长理论则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又决定了技术创新水平高低.
潜在经济增长率可由劳动力数量,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共同决定,因此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 经济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
:首先,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劳动力供给数量下降,直接影响社会生 产水平和经济增速.其次,人口结构的变化伴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上升,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 社会及家庭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从而增加了人力资本的积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此外,人口结构变 化通过改变资源分配结构对经济增速产生影响.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人口出现老龄化现象,人口抚养比 上升,老年人和儿童在经济中属于"消费型"人口,本身并不创造产出,人口抚养比上升降低了社会储蓄水 平,从而对资本积累产生了"挤出效应",随着资本积累的下降,经济增长能力实际被削弱.最后人口年龄 结构变化对技术增长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方面老年人口增加,其知识更新速度较慢,创新意识较弱,掌 握新技术和新科技的能力相对较低,故人口老龄化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技术进步,但另一方面,劳动力稀缺, 人力资本投资增加,而技术进步则依赖于劳动力的平均人力资本水平,更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更有可能产生好 的技术,利好技术进步.而从我国实际出发,暂时还未看到人口红利消失利好技术进步的明显证据.
结合全球各地区数据来看,人口增长速度越高,老龄化程度越低,经济增长速度越高
.从横向数据来看,可 以发现人口与经济增速大体存在这样的规律:首先是 GDP 增速与人口增速呈正相关,人口增速越快的国 家,GDP 增速往往也越快.反之,人口增速较为缓慢,GDP 增速也会较为缓慢.其次是人口结构也会对经济 增速产生影响,65 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越小,GDP 增速越快.这一年龄段人口比例越大,GDP 增速相对较慢. 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几个国家,如日本,意大利,希腊以及德国等,经济增速普遍放缓,甚至出现了负增 长.而人口老龄化不明显的印度,卡塔尔等国家增速普遍较快,2010-2017 年年均增速分别实现 7.5%以及 11.5%.
从纵向来看,可以发现一个国家在人口高速增长,劳动力比例提升的"黄金年代",经济增速往往较强,随 着出生率下降,经济体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经济增速也逐步放缓.日本的老龄化最早开始于 20 世纪 70 年 代,随着逐步进入老龄化时代,日本经济增长中枢明显下行,70 年代之前,日本经济增速基本维持在 10% 左右的高增长水平,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人口增速以及劳动力比率出现下降,GDP 增速也逐渐趋缓,截 至 2018 年,日本 GDP 增速同比只有 0.8%.从希腊的发展经验来看,希腊人口的拐点发生在 2000 年前后, 2000 年之后,希腊的劳动人口比例转为下行,2006 年后希腊 GDP 增速也逐步下行,2008 年至 2016 年持 续负增长;可以发现,随着人口拐点的出现,希腊的经济增速也是走低的.
老龄化下人力资本投资增加
低生育率下,劳动年龄人口往往面临较高的抚养比,但预期寿命的改善刺激人们增加教育投入,即人们有动 力积累教育人力资本,而知识技能的提升能有效改善劳动生产率,反而有助于提高潜在的经济增长速度.
国 内学者张秀武,赵昕东(2018)通过理论分析,实证检验得出结论: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即老年人口比例上 升,儿童抚养比减少,使得家庭趋向于增加子女教育时间,增加教育投资,提高教育人力资本,从而促进潜 在经济增长.发达国家较早经历了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因此在人口年龄变化对人力资本积累和劳动生产率 率的研究上更为成熟,Fougère 和 Merette(1999)发现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预期寿命的增加,将会给后代带 来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机会,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刺激了经济增长,从而缓解了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 此外人力资本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要素回报率变化的影响,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将会显著地提升工资率水 平,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我们以高等教育人口占比来衡量教育人力资本的变化,发现即使不考虑总人口生育率,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均 GDP 的增长,大部分国家居民教育水平均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 实现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有效的提升了单个劳动力的生产率,利好经济增长.我们选取老龄化较为严重的 日本,希腊,意大利,芬兰等发达国家数据,从上世纪 80 年代至今各国劳动年龄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 人口比例直线上升,各国教育人力资本水平不断提升.
人口结构变化或将改变中国高储蓄现象,挤压资本形成
老龄化加剧会降低国民储蓄率,对资本形成产生"挤出效应".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储蓄率会随被抚养人口 的比例上升而下降,随劳动者人口比例上升而上升.从宏观的角度来看,15 岁以下少儿人口,老年人口属于 经济中的"纯消费型人口",本身并不创造产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人口抚养比随之上升,这意味着 经济中消费型人口比重增加了,进而会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占比,储蓄率随之下降.不过人口抚养比对储蓄 率的影响会随着人均收入增长逐渐减弱,也会因为各地区文化差异导致居民储蓄习惯不同而存在差异.
以日本为例,可以看到,随着日本社会老龄化,日本的国民储蓄率也随之下降,20 世纪 70 年代起,日本开 始步入老龄化社会,截至到 2015 年,日本老年人口比重达到了 26.3%,步入了重度老龄化社会.而随着日 本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日本也从一个高储蓄国家转变为正常储蓄国家.1970 年,在日本刚刚步入老龄化社会 时,日本的国民储蓄率为 40.37%,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是典型的高储蓄国家,随着日本老龄化加快,日 本的国民储蓄率进入了下行区间,截止 2016 年,日本的国民储蓄率为 28%,与 IMF 预测的世界平均水平 26.73%差异不大.
我国老龄化的转折出现在 2000 年前后,但从总抚养比的角度来看,我国总抚养比的拐点是在 2011 年前后出 现的,与国民储蓄率出现拐点的时间基本一致.在 2011 年前,随着总抚养比降低,我国的国民储蓄率逐渐 增加.在 2008 年前后达到了 51.54%的高点,2011 年后,总抚养比转为上行,国民储蓄率也出现了下降. 截止 2018 年,我国国民储蓄率为 45%,仍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但可以预见,随着老龄化的发展,总抚养 比将继续上升,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也将逐步下降,可以预见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人口抚养比上升,中 国的高储蓄现象在未来或将不复存在.有学者估计了中国的储蓄函数,并研究了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储蓄的影 响,结果证实中国的储蓄率和老年人抚养比率以及未成年人抚养比率存在反向变动的现象,储蓄率和老年人 抚养比率的负相关性更强.
经济中的资本形成和企业投资资金来源即国民储蓄,因而储蓄水平决定了资本投入的天花板,国内数据也验 证了以上结论,资本形成总额占 GDP 与储蓄总额占 GDP 比例,国民储蓄率高度相关,随着人口结构变化不 断拉低国民储蓄率,预计生产端的资本投入和形成将会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影响经济增长速度.
老龄化将对投资造成负面影响.
从投资的需求端来看,当投资产生后,主要用于两部分,一部分用于资本的 深化,即提高人均资本存量,另一部分会用于资本的广化,即为新增人口提供平均资本.当经济体处于人口 老龄化进程中,新增劳动力减少,用于资本广化的这部分需求减少了,国内投资需求也会下降.此外,从资 本回报率角度,老龄化趋势下劳动力数量下降,意味着生产过程中资本的占比增加,受边际报酬递减的影响, 资本的报酬率是下降的,也不利于吸引更多地投资加入.
从我国的投资率与劳动人口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投资率基本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在 2010 年以 前,我国投资率总提升随着劳动人口占比的提升而增加,在 2010 年达到了 47.9%的高点,此后,随着我国 劳动力人口转为下行,投资率也逐步下降,截止 2017 年,我国投资率为 44.4%.随着劳动人口比率的进一 步下降,我国的投资率下降的趋势或将持续下去.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将加剧通缩风险
长期人口结构变化改变劳动与资本价格趋势;
工资率是劳动力供给及需求的均衡价格,同时在均衡条件下也 等于劳动的边际报酬率,劳动力供应的减少提高劳动者议价能力,从而使得实际工资水平上升,从劳动的边 际报酬率角度来看,劳动力供应下降,人力资本深化,劳动边际报酬率必上升.在货币中性的假设前提下, 实际利率水平是储蓄与投资的均衡价格,此外根据企业生产出清的条件,实际利率同时等于资本的边际生产 率,人口结构变化也会间接影响实际利率,随着劳动力供应的不足,企业更倾向于增加资本投入以弥补劳动 力不足带来的损失,从而出现人均资本的深化,即 K/L 不断提升,资本边际报酬率降低,资本回报即实际利 率也降低.日本,德国,希腊和意大利等首先进入老龄化的国家均或多或少面临实际利率水平下降的困扰. (其中希腊 2011-2014 年高利率水平受到主权债务危机扰动)
老龄化给经济带来通缩的风险.
陈卫民,张鹏(2013)对国内数据实证分析后认为少儿比重上升有利于推升 通货膨胀,而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年龄人口比重上升则会降低通货膨胀率.结合未来 10 年我国人口结构变 化,虽然同时存在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老年人口占比上升,少儿人口占比降低,但从绝对数量和占总人口比 重上来说,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变化幅度最为显著.因为我们认为未来十年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中对通 胀影响最大的因素,即未来通货膨胀率存在下降的压力.
其次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人们对通胀的容忍度降低,经济中代表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选择关系的菲利普斯 曲线会更加扁平(高见,2010),因此在政策调控上,会偏好选择低通胀的目标.从收入角度,老年人群主 要收入为固定的养老金及企业年金等,从资产配置角度,老年人群更加厌恶风险,倾向于选择固定收益类金 融产品,这意味着老年人对通货膨胀问题会更加敏感,随着老龄化的发展,整个社会对通胀的容忍度在降低, 对于低通胀有着更高的诉求,中央银行在进行货币政策调控时,会倾向于给予物价稳定更大的权重.
第三,在老龄化社会,政府面临较大的财政收支压力,在财政收支平衡的要求下,政府更加倾向于采取提高 税率,并削减政府开支的政策组合.在这种政策组合下,社会的总需求实质上受到削弱,进而给总体价格水 平带来下行的风险.此外,在老龄化社会,政府通过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的难度加大了,根据李嘉图等价原 理,老龄化下的经济体,政府财政负担已经较大,如果为了刺激消费采取了减税等积极地财政政策,必将导 致财政政策的进一步恶化,而财政政策的进一步恶化预示着未来的高税率,当消费者预期到这一点时,在政 策的刺激下也不会采取增加消费行为.
老龄化还会通过影响人们的预期对实际价格水平造成影响,在老龄化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动力被削弱了,在 这种情况下,企业预计到未来经济的低增长,从而会减少投资行为,消费者预期到自身收入水平增速放缓, 从而倾向于提前减少自身消费.经济增速放缓的预期实质上抑制了社会总需求,从而对整体价格水平造成影响.
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的国家,如日本,希腊等,普遍经历着通缩的压力,以希腊为例,希腊的 CPI 增速在 2013 年之后出现了负的增长,2016 年希腊 CPI 增速为-0.83%.从日本的经验来看,2000 年以来,日本的 CPI 增速基本维持在 0 附近上下波动,2014 年日本通缩压力有所缓和,但很快又出现下降,2019 年日本 CPI 同 比增速为 0.6%,仍没有摆脱通缩的压力.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恶化国际收支结构
从经常账户来看,老龄化,出生人口下降导致的人口红利消失将导致经常账户的恶化,一方面,老龄化下, 国民储蓄率下降,总体消费水平增加,这将对进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数 量下降造成劳动力成本提升,将削弱一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实证研究也表明,年龄结构与经常项目负相关, 其中 Taylor(2002)2 指出,人口老龄化常常带来经常项目的恶化,Brooks(2006)3 表明,随着婴儿潮迈入老龄 阶段,欧盟与美国将产生巨大的经常账户赤字.
从国际资本流动来看,正如上文所论述的,老龄化带来内部投资需求降低,并且资本报酬率下降,在这种情 况下,资本倾向于向投资需求旺盛,资本报酬率较高的国家或地区流动.其中 Turner(1998)指出,OECD 国 家的人口老龄化将带来内部投资需求的降低,为提高资本报酬率,老龄化国家的资本将流向人口老龄化更加 缓慢或根本没有发生老龄化的国家或地区.
老龄化将提升财政收支压力
老龄化会提高财政收支压力;
老龄化对财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支出端来看,随着老龄化的发展, 劳动力占比下降,老年人口增加,与老年人口相关的养老金支出,医疗卫生服务等支出将增加,政府财政支 出压力加大.另一方面,从收入端来看,随着老龄化的发展,经济增速放缓,税基缩减,造成财政收入减少. 在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政府倾向于提高税率或者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进行融资,进而造成政府部门 的负债水平不断提升.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老龄化的发展,日本社会保障支出压力逐步加大,从社会保障支出占国民收入比重来看, 1965 年日本社会保障支出仅占国民收入的 3.05%,截止 2016 年,这一比重已经提升至 29.57%.从社保支 出的结构来看,在社会保障支出中,养老金支出与医疗保健支出是占比最高的两个部分,2016 年,养老金支 出与医疗保健支出占 GDP 比重分别达到了 14.15%以及 9.71%,两者合计占比高达 23.86%.
从财政赤字角度来看,日本的财政赤字处于一个较高水平,2010 年,日本财政赤字率最高达到了 11%,近 年来,日本政府赤字率水平基本维持在 6%至 7%之间,2017 年的赤字率为 6%,远高于 3%的国际警戒线. 在政府赤字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日本政府部门的负债率也在飞速提升,从 1997 年至 2017 年,日本政府部门 负债率增长了 132%,截止到 2017 年,日本政府债务水平已达到 GDP 的 212.3%.可以说日本的高赤字率 与高负债与人口老龄化有一定的关系. | 0.870991 | 164.581395 | 0.008489 | 0 | 459 | 2,168 | 1,140.8 | 4.191406 | 0.188922 | 0 | 200,200,022,055 | 金融_经济 |
徐林: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机遇和挑战
来源:保尔森基金会
保尔森基金会绿色金融中心推出"对话绿色金融"访谈系列,携手全球绿色金融业界领袖,共同探讨绿色金融主流化的具体挑战,提高国际资本市场对绿色金融的认识.2021年,绿色金融中心特设立"
碳达峰碳中和投融资实践及展望
"专题访谈系列,邀请来自全球业界的专家深入探讨金融及各产业部门的碳达峰碳中和投融资实践,并对未来进行展望,希望他们的真知灼见能启发更多的创新思考.
徐林
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
徐林
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
徐林于1989年8月加入国家计委规划司,2006年起,先后任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发展规划司司长和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2018年10月任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
他曾参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多个五年发展计划和规划的编制,主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编制,全程参与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九大报告起草工作;参与国家区域发展规划,主持国家新型城市化规划编制,参与多个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负责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规划编制;参与国家财政金融领域若干重大改革方案的制定,以及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和监管,曾连任三届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发审委委员,并曾参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专门负责产业政策和工业补贴谈判.
他担任的主要社会职务有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委员,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聘研究员,全联并购公会常务副会长兼党委书记等.
他曾在南开大学,美国美利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学习,获得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Q&A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0年9月宣布了中国的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并将其纳入中国首要工作任务之一.目前,碳达峰和碳中和已经列入"十四五"规划建议,并被确定为2021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您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作期间参与了多个中国的五年规划起草,在您看来,下一个五年中国落实这项目标面临的最大挑战和机遇都有哪些?您对推进目标实现有哪些建议?
答|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大会上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新的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从海内外媒体反应看,一些外国朋友感觉有点出乎意料.其实,如果了解中国的发展政策演变过程,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从中国发展政策演变看,中国自签署联合国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议程以来,就高度重视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此后的每个五年计划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重点加以关注.虽然中国的五年规划已经不是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指令性计划,但从"十一五"规划开始,中国将涉及可持续发展的污染物减排和生态环境治理,单位GDP能耗等指标,作为需要对政府官员进行考核的约束性指标,其中部分指标实际上与应对气候变化高度相关.设置约束性指标的规划实施机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落实与政府职能相关发展指标的重要举措,这在西方国家可能并不容易理解,应该说是中国制度的一种特色.如果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官员不采取措施完成五年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是要受到追责的.恰恰是因为五年规划实施机制的特殊安排,中国的五年规划所提出的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目标,基本都得到了实现.
中国政府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简单出于官员们的主观愿望,而是为了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应作的贡献.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到,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老百姓对改善生活品质的新要求,越来越多地与生态环境,气候变化有关,人民希望呼吸更清新的空气,喝更洁净的水,吃更安全的食品.与此同时,在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过程中,国际社会也希望中国在减排问题上承担更多责任.因此,中国的国家五年发展规划作为中国政府最重要的发展政策纲要,必须对这些问题做出积极回应,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和举措.科学发展观,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恰恰是顺应了这一变化和要求.
要实现新的碳排放目标,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必须尽快行动,从提高能效水平和促进绿能替代方面加快进程,并建立新的激励机制和政策环境.为此,中国的"十四五"规划会是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需要对如何实现新的碳减排目标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政策举措,各个地方政府,中央相关部门的五年规划也会做出部署和安排.我参与过好几个地区"十四五"规划编制的讨论,都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作为要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一些企业也积极响应 ,提出了面向未来的碳中和行动计划.从我个人的认识来看,为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中国应该在以下几个领域重点开展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节能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用最先进的能效技术和智能技术,促进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生活节能,提高中国的整体能效水平,使中国能效水平能够尽快达到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从目前看,中国与世界能效水平最高的国家还有40%左右的差距,需要尽快缩短差距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二是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提高绿色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比例.这包括进一步提高光能,风能,生物质能的生产和消费比例,加快光能,氢能相关领域,如材料技术,储能技术,智能电网技术,高效电机,碳捕捉消纳的技术研发,尽快实现绿能或低碳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从趋势看,过去10年,风电综合成本降低了70%,光伏发电成本降低了80%,今后光伏有望成为最廉价的能源,并更好支撑氢能的发展,从而替代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燃料.
三是健全碳减排激励机制.应该尽快实施年度碳排放总额基础上的分配制度和交易制度,使碳减排量具有的价值能够在市场通过交易得到实现,并形成奖励激励机制.以森林碳汇为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土森林覆盖率从12.7%提高到目前的23.3%,产生了巨大的投入,也形成了巨大的生态和碳汇价值.如何让这些投入形成的生态碳汇价值成为市场价值,需要有好的产权界定,产权交易,价值评估等市场价值变现机制.一旦这样的机制建立起来,可以激励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森林碳汇和生态环境建设之中.当然,我们还需要建立系统的碳金融机制和为碳减排行为服务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四是倡导构建全球性有利于碳减排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自由贸易和投资便利制度,禁止此类技术出于任何政治或非政治目的的进出口和跨境投资限制.
Q&A
中国的工业规模巨大,落实碳减排要求对于政府和高碳产业来说都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推进工业低碳转型需要政府和私营资本的广泛参与,这意味着将有很多的投资机遇.您认为最大的投资机遇有哪些?
答|
工业是中国能源消费最大的部门,尽管工业在整个GDP中的占比在持续下降,但依然是最大的能源消费部门和碳排放部门.特别是钢铁制造,建材制造,电力生产等部门,都是传统化石能源消费大户,也是中国的高碳产业部门.
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一是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实现高附加值,低耗能产业的替代,降低高碳产业部门的比重;二是推进工业领域的节能,如果能利用最先进的节能技术对工业部门的设备进行节能改造,可以节约至少30%以上的能源消耗;三是对工业部门加快实行高碳燃料和原料向低碳含量燃料和原料的替换.
在以上三个方面,私人资本都有很多的投资机会.以节能为例,我们投过和看过的企业,在参与工业节能方面都有很好的私人投资案例,年投资回报率并不低,可以达到30%左右,这样的投资回报对私人资本是有吸引力的.目前的障碍是,金融系统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还不够到位,影响一些从事节能服务的民营企业持续扩大投资规模.
Q&A
作为中美绿色基金的董事长,您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中美绿色基金在促进碳达峰和碳中和方面的规划吗?
答|
中美绿色基金是专注于绿色投资的专业投资机构,我们选择投资标的的标准包括了有利于温室气体减排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创新,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而且是我们未来的核心投资领域.
目前我们正在募集二期基金,在我们准备的募投项目中,就包含了不少新能源技术类公司,氢能技术开发利用公司,综合能源服务技术类公司,这些投资标的,要么有利于提高非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比例,要么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我们还在部分地区,携手地方政府和企业,进行绿色低碳产业园区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这包括以零碳和低碳理念规划设计并建设园区的厂房,办公楼,住宅和综合能源系统,携手基金被投企业在园区植入高附加值,低排放的绿色低碳产业,构建产城一体,功能融合,密度合理,智能生态,运行高效,收益可观的绿色低碳产业园.这样做还可以把基金的绿色投资与绿色低碳园的发展结合起来,这也是我们正在探索的不同于其他投资机构的一种发展模式.
Q&A
2020年由于新冠病毒冲击,很多机构投融资的步伐都受到影响,中美绿色基金主要取得了哪些进展?
答|
我们与许多投资机构一样,募资进展和投资项目都受到了不利影响.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在一些方面取得了进展.
一是对管理公司进行了调整,注册成立了新的中美绿色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专门承担中美绿色基金二期基金和今后所有新基金的募集和运营,管理公司合作伙伴也基本确定,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已经基本搭建完成;
二是积极开展二期基金的募集,目前初步形成了约80亿人民币的出资主体和出资意向;
三是在主基金募集过程中,储备了上百个绿色领域的投资标的和项目,并在不断深化对这些项目的调研和筛选,并将在今年一季度完成针对四个项目专项基金的募集和投资,投资额约2亿人民币;
四是与江苏南通,内蒙古呼和浩特,湖南株洲,签署了合作开展数字经济,绿色医疗,绿色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低碳产业社区投资,建设,运营的合作框架;
五是深化对投资策略和投资重点的研究,这包括如何根据需求和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升级趋势,挖掘未来有前景的投资风口和赛道,如何发掘技术创新突破产生的供给创造需求所形成的潜在投资机会,如何在碳中和趋势中挖掘新能源产业链领域新的投资标的,如何准确把握宏观周期性政策变化对一二级市场估值的影响等研究课题.
Q&A
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倡导和践行促进绿色低碳和减轻气候变化的?
答|
我总体上是一个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作为一个专注于绿色投资,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专业人士,我个人毫无疑问也需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比如,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尽可能节约用水,特别是节约使用热水;购买节能电器,并尽可能节约用电;减少开车出行,短距离内尽可能步行并乘坐公共交通,在四小时以内尽可能乘坐高铁而不是飞机.与此同时,我还会参加一些有利于改善生态和环保的公益活动和个人捐助.当然,如果我换车,一定会买一辆纯电动汽车.我希望通过个人的点滴努力和示范,带动家人和更多同事,朋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身体力行绿色低碳理念. | 0.916895 | 89.387755 | 0.004118 | 0 | 361 | 1,305 | 925.6 | 4.203125 | 0.104795 | 0.000847 | 200,200,022,092 | 金融_经济 |
怎样下好年度经营计划"五步棋":开局,布局,做局,控局,收局
目标可以不合理,但计划必须合理,为目标设定可行的计划,付诸可以切实落地的行动.2023年战略破局,需要这样一种新思维,新观念和全新的领导力. 文:沈小滨(中国企业领导力发展中心首席领导力顾问) 战略破局包括五步:开局,布局,做局,控局与收局,虽然战略规划工具有很多,但做不出一个好的年度经营计划是领导者的痛苦.2023年,下好年度经营计划 "五步棋",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做好新一年度战略规划,就是最好的开始.无论外在环境如何变化,自有应变之道.战略破局"五步棋"如图1所示. 开局:最重要的是激发斗志与欲望 关于年度经营计划,领导者虽然年年做,但有三种常见的错误. 第一种,无用主义. 认为外面世界变化太快,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计划没有意义.但是,如果没有计划,我们怎么知道变化?没有比较的基准,如何有效应对变化?当危机真正来临的时候,只能手忙脚乱,慌忙救火. 计划的意义,正是为了应对变化.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一句名言:Plan is nothing, Planning is everything. 第二种,经验主义. 知道计划是有用的,但是延用过去的方式,办法,经验,用一种线性的思维方式做年度经营计划.计划年年做,形式一样走,态度也认真,但就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世界变了,环境变了,技术变了,竞争对手和客户需求也变了,可是自己还没有变.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 第三种,无知主义. 知道计划的重要性,态度也很认真,但是认知没有跟上,做战略的方法有问题,自己却全然不知.虽然用的是管理大师的理论,模型没有问题,流程也按部就班,但结果总是不能让人满意. 比如,计划不实际,不能落地;目标要么定得太高,要么太低;口号喊得很多,关键路径没有找到;目标都摊派下去了,资源与能力却没有配套.如此这般,虽然有计划,事实上却是一个不好的计划,不能执行的计划,一个假计划. 2023年,时代变了,领导者也得变.无论外在环境如何变化,心中永远有自己的应变之策,下面是三条行之有效的建议. 第一,新年开局,先务虚,再务实,解决团队的激情与士气问题. 企业领导者经常犯一个错误,就是喜欢先事后人,而不是先人后事. 新年战略规划,开局在前,布局在后,二者顺序不能颠倒,就像项目管理中的启动与计划,启动在前,计划在后. 开局强调的是愿景,使命,大目标,大方向,理想与梦想,志向,勇气;而布局强调的是目标和计划的科学性,执行的可行性,资源的合理性. 华为的任正非,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大胆提出一个蓝图,未来的电信市场,必将三分天下,华为必有其一.没有这样的初心和壮志,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成功.所有的成功,都开始于一件事情 - - 敢想.如果连想都不敢想,又怎么可能做得到. 因此,对任何一家公司而言,做好新年开局,领导者首先需要做的是"做人",做理想,做梦想,做激情,做士气.总之,先学会务虚,再学会务实.这才是领导者最核心的工作.2023年新年开局,制订年度经营计划,也应该从这里开始. 第二,眼睛向外,发现机会. 向外看,才能发现各种可能性.成果来自公司外部,即来自客户.战略规划,离不开市场洞察,既要拿起望远镜,尽可能看得远,又要拿起放大镜,想办法看得清晰. 不看市场,不看行业,不看别人,哪里看得到机会.这个世界不缺少机会,缺少的是一双发现机会的眼睛.智慧从洞察市场,洞察行业,洞察客户中来. 华为总结了一套方法论,叫作"五看三定"."五看"分别指看市场,看行业,看客户,看友商,看自己;"三定"指定业务,定目标,定策略. 因此,在制订年度经营计划时,需要"五看".只有走出去,看到市场以后,眼界才能开阔;看到客户以后,就会看到需求;看到标杆以后,就会看到差距. 落差会激发团队的斗志与欲望.这也是华为BLM业务战略规划的逻辑起点,从两个差距分析开始,一是向内看,看自己的业绩差距;二是向外看,看自己的机会差距.由此,一个激励人心,有挑战性的目标也就呼之欲出了. 第三,先有目标,后有计划 .区分目标与计划,不要一开始就讨论目标的科学性.目标先要解决敢想的问题,再解决实际落地的问题. 新年战略开局,做好年度经营计划,一定要把目标和计划作为两个不同阶段,不要混为一谈,不为资源所困,不要限制人们的想象力.资源可以不为我所有,但是可以为我所用.这才是企业家精神,也是干事情的人的情怀所在. 因此,一些有智慧的企业家,在战略开局阶段,为了打破团队思维的禁锢,在设定目标的时候,往往对目标加倍,甚至放大三四倍,让团队暂时不要考虑目标的可行性,而是放开想象,寻找达成目标的路径与方法,倒逼团队的创新与创意. 在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尝试一下这种方法激发大家,不仅多一份激情,还会多一份浪漫.目标的战略意义如图2所示. 对待目标的态度,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传统的KPI观点,另一种是当下互联网流行的OKR观点. 传统的KPI观点认为,目标是用来考核和承诺的,设定的目标要兑现.因此,目标在设定之初,一定要科学和合理.而OKR观点与KPI观点正好相反,目标不是用来考核的,而是引领方向的,可以根据实际变化动态调整. 两种方法各有其适用场景,KPI观点适用比较稳定的环境,未来是可以预测的;OKR观点适用变化的环境,未来暂时不可预测.一个强调预先计划,另一个强调即时计划. 在传统的目标管理中,有一个 "三做"理论,即一个好的目标,要考虑员工想不想做,技术上可不可做,组织机制保障方面能不能做. "三做"理论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事实上却有问题.这是一种典型的固定式思维,缺乏发展的眼光,即在当下约束的条件下,给多少资源,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情,这不是企业家思维. 综观企业发展史,没有一家优秀的企业是通过"三做"理论获得成功的,如果基于"三做"理论,只能为资源所困,听天由命,发展受限,增长无力.反过来,企业需要超越资源的限制,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世界上所有的优秀企业家,都具有一种发展型的思维,打开边界,不为自己设限,才是战略破局的企业家精神所在. 在一个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观念,目标可以是不科学和不合理的,特别是在战略的开局阶段. 在这里强调的不合理指目标的战略引领作用,而目标的分解,目标的计划,目标的资源匹配必须合理.目标的达成,需要的是一系列合乎逻辑的行动,一套科学合理的资源保障,一种恰如其分的组织能力保障. 从人的层面,要强调的是,下级不应该同上级讨论目标的合理性,目标是上级的一种战略意志,一种战略决心,一种战略选择.目标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想,不一定是准确的. 但随着执行的推进,我们对事情的发展,对客户需求的变化,对外部市场的洞察,以及员工能力的提升与新资源的获得,让我们有了一种条件,一种可能,达成当初看起来不甚合理的目标. 当执行与计划之间发生偏差的时候,也正是学习和成长的好机会,要么调整计划,要么调整执行,一切都是理性的行为.下级可以跟上级讨论资源的差距,路径的选择,目标的优先级,行动的关键措施.下级的使命,永远是让行动落地,让措施有力,让资源高效利用,让目标最终达成. 目标不是一下能实现的.如果目标偏离了实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可以变更管理流程. 制订一个好的计划,必须讲究科学,讲究技术的可行性,匹配相应的资源,找到关键的成功因素,找到最可行的突破口,全力以赴,全情投入,夺取最后的胜利. 总之,目标可以不合理,但计划必须合理,为目标设定可行的计划,付诸可以切实落地的行动.在岁末年初,这是企业领导者最重要的一件事情,2023年战略破局,需要这样一种新思维,新观念和全新的领导力. 布局:排兵布阵,决胜千里之外 在布局阶段,强调排兵布阵,精准施策,发挥人的二次创造能力,通过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运用智慧,发现胜利的突破口,找到成功的路径.在布局阶段,做好全面计划,制订关键行动措施,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做好战略解码,找到关键成功因素. 战略解码涉及四方面内容: 一是从虚到实的解码. 如数字化转型战略,这仅是一个方向性的战略指引,目标怎么定,路径如何选,关键战役是什么,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责任如何明确,只有这些问题明确以后,战略才能执行和落地. 二是从上至下的战略分解. 如公司的战略增长目标,从公司,部门到个人,要一级一级分解,最终确保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 三是公司价值链跨部门,跨专业的横向分解,确保端到端的客户成果交付. 如保证客户满意度,明确研发,生产,销售和客服,需要承担什么任务. 四是从远至近的分解. 如对一个大战略目标进行分解,需要分解到年,月,周,甚至到日,最终确保长期规划的达成. 上述四方面的分解,只是涉及 "数量",如何确保"质量",这就涉及关键成功要素,也叫关键战役. 分解在理论上可以不考虑资源所限,但资源总是有限的,环境因时而变,要想做好资源计划和匹配,需要高超的领导艺术与智慧.计划就是在资源受限和能力不足条件下的一种排兵布阵,一种致胜策略. 一个好的计划,需要领导者做出一系列的关键决策,如进攻的突破口如何选择,路径如何规划,时机如何把握,节奏如何控制,关键里程碑节点如何设计,资源如何优化配置,战斗队形如何展开,这一切都是考验指挥官雄才大略的地方. 计划既是一门科学,一种理性的思考,一种事前的沙盘模拟演练,又是一种艺术,一种经验与智慧的结晶. 第二,把每一个关键行动措施,当作一个项目做好行动安排. 计划做得越好,活动安排得越仔细,执行就越简单.做好年度经营计划,可借助很多的专业工具. 最简单的是5W2H方法;比较专业,复杂一点的,有项目管理计划法.此外,还有咨询级别的华为业务战略规划BLM;麦肯锡的战略规划7S;具有国企特色的战略规划10步法等. 战略分解后,战略的执行与落地,往往是一个一个的项目,也叫必胜战役.对一个项目而言,如开发一款新产品,推动一场组织变革,都需要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论,做好项目计划.一个好的项目计划通常包含的九个专业计划,如图3所示. 总之,战略如何转化为目标,目标如何转化为计划,计划如何转化为行动,这是企业的中高管团队新年达成战略共识的机会,是最好的团队学习模式和团队建设的方式.在这种意义上,企业年度经营计划,首先是一种对中高管团队的投资;其次是一种回报,一种战略执行与落地的有力保障. 目标需要伟大,计划需要科学,计划是要为达成目标服务的.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做项目计划,也需要讲究科学和合理. 第三,做好风险谋划,不但有A计划,还要有B计划. 在今天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黑天鹅"和"灰犀牛"无处不在,我们需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把握住不变的,二是快速适应变化的.风险管理是有一套流程的,从识别,分析,应对和控制都有详细的规定. 同时,对风险的应对,也有规避,减少,转移和接受四大策略.一个好的计划是一个计划集,帮助我们应对思维的局限,以及应对没有预测到的外部环境变化.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计划都要有一个B计划呢?毫无疑问,这样会让计划变得更复杂,成本更高. 针对这方面的问题,亚马逊的贝索斯有一个风险应对的方法论,值得借鉴和学习.他认为,决策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向的决策,指不可逆的决策,比如,一个基建厂房的投资,一个开发的零部件模具;另一种是双向的决策,指做出决策以后,还有后悔的机会,还可以低成本进行修改,甚至推倒重来,比如,一个软件的开发,一个还未执行的项目计划. 对于单向的决策,我们需要对决策进行认真的评估,通过流程和机制,确保决策不会出现低级错误,决策需要慢一些;对于双向的决策,则可以权衡利弊,为了效率,有时候需要冒一些风险,以换得商业机会的窗口期. 做局:高效执行与落地 如果说布局是排兵布阵,精心算事,重心在事,那么,做局则是组织行为,精心选将,重心是人.要做好局,需要做好三件事情. 第一,选好人. 企业战略的执行与落地,最终靠的是人,选择好人(特别是领导干部)是执行的关键.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人去负责一个项目,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项目的成功与否.我有一个经验,一旦一个项目进展不顺,如果撤换项目经理,项目大概率可以受控,甚至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如何因事而异选择人是一门领导艺术,比如选人的时候,是看重能力,还是更看重意愿;是看重技术能力,还是更看重人际关系.这取决于很多方面,包括项目的约束条件和实际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第二,赋能团队. 在战略的执行与落地方面,任正非在华为有一个指示:方向大致正确,组织必须充满活力.战略设计得再好,如果执行的时候,团队不能冲峰陷阵,不能打胜仗,战略又有何用?赋能团队,激活团队,激活个体,至少要解决三方面问题: 一是更多地授权一线团队,让前线能够呼唤炮火,更好,更快地响应一线作战需求,确保组织的敏捷应变. 一方面,需要组织扁平化,减少层级;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发挥班长的作用,让班长能够带领队伍打胜仗. 二是实施项目经理制. 从层级型组织转变为矩阵型组织,特别是对大型制造业企业来说,包括一些大型的研究院所,是一种恰当的选择.在矩阵架构下,项目团队作为一种柔性组织,随需而变,由项目经理负责端到端的交付,拉通跨部门,跨专业的协同,在纪律和灵活性之间,找到一个效益最大化的平衡点. 三是鼓励多一点机会导向,少一点问题导向. 机会和问题,它们既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又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如果一些问题解决不了,机会就会抓不住.在企业管理中,人们习惯于解决各种问题,而非寻找各种机会.对于问题和机会,德鲁克有一个建议,寻找喂饱机会,解决饿死问题.把时间和精力,首先用来寻找机会,而不是解决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问题或不再是问题,也不再需要解决. 此外,在企业里,还有一个重大的挑战,就是我们太过关注问题,习惯于追责,而不是把重心放在寻求发展机会上.在战略执行与落地方面,多关注一点机会,少关注一点问题,或可说是一种更积极主动的策略选择. 第三,改变领导方式,从管理到领导,少做警察,多做园丁. 简单做一个区分,管理是关于事的,领导是关于人的;管理是关于管控的,领导是关于激发的;管理是关于维护秩序的,领导是关于变革创新的.如果说,在简单的执行环境下,用管理就不会有什么问题,那么在复杂的不确定性环境下,如果继续延用管理的方式,一定会带来不小的问题. 此外,还需要认识到,对于Z世代的新员工,他们与70后,80后已有很大的不同,他们越来越不愿意被管理.随着时代的进步,Z世代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限于物质和金钱.他们期望得到更多的自由,快乐,表扬,认可,激励,自我决策的机会等. 那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指挥,命令和控制的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合Z世代的诉求.他们对领导者的期望是,不仅是一个管理者,还要是一名教练,一名咨询顾问,一位好老师和一位心灵的导师,当员工有需求的时候,随时可以提供心理的抚慰,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总之,在做局阶段,强调发挥人的创造性,强调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能像田忌赛马一样,运用团队的智慧,找到成功的路径,找到胜利的砝码. 控局:敏捷应对变化 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越是变化,越需要计划.计划不可能一次性到位,只有不断更新和修订,才能满足实际变化的需要.在日本丰田体系中,强调的就是动态计划,实行滚动式的生产计划.滚动式的计划好过教条式的计划,这也是互联网时代敏捷管理的本质诉求.在控局阶段,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敏锐识别变化,及时调整纠偏. 做好执行过程的管控,有两种重要的机制可以运用. 一是战略质询会议. 每个月,每个季度,都定期召开质询会,检讨战略达成的情况.高管团队针对战略目标,设定红,黄,绿灯三种情况,制订下一阶段的行动计划. 二是问题解决机制. 日常提出来的问题,都要机制化,记录在案,明确责任人和解决日期.在下一次会议中,团队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回顾上一次提出来的问题,是否解决,是否可以关闭.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及时解决,责任人可以再次承诺,一直跟进到解决为止. 通过这种机制,不仅能促进问题的解决,而且还能帮助绩效管理的落地,有根有据地对一个人在项目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一个人是否负责,能力如何,态度是否积极,都可以真实地反映出来. 第二,做好变更控制与调整. 战略管理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对战略进行纠偏和调整.在项目管理里,有一个变更控制小组CCB(Change Control Board),对变更情况进行评估,就像投资评审一样. 评估的结论有三个: 一是批准变更,增加相应资源与预算;二是拒绝变更,项目团队自行消化;三是中止项目,或者暂停项目,将来再做评审. 第三,帮助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当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责任人可以把问题向上升级,请求上级的支持.如果上级在规定时间内,也不能解决,或者没有回应,则可以进一步升级,一直找到组织里的最高负责人.这样的一个问题升级链条,是确保项目执行与落地机制的一部分,是项目管理法制精神的一种体系.升级流程是用来保护执行团队的,是确保执行到位的有效机制之一. 当然,这个升级流程,可能导致责任上移.一般而言,在这个流程的执行方面,有一个二八原则需要遵守,即20%的问题可以升级,如果80%的问题需要升级,那就要检讨前面所说的选人问题了. 此外,升级问题,不是简单地把问题抛给上级,把责任上移.下级向上级提出问题,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让上级做选择题,而不是做问答题.下级向上级提出问题时,不能只提问题,而没有建议;除了建议,还要给出建议背后的理由与证据,让上级更好地做出决策.这才是高效执行团队应有的风范. 收局:做好复盘,让组织不断学习和成长 大多数企业会面临一个问题,即张三犯的错误,李四照犯;张三这个月出现的问题,下个月还出现.如此这般,我们的组织,总是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重复,工作做了很多年,但是团队却没进步,没有形成组织的智慧.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就需要做好战略复盘. 复盘是一种事后流程化的经验与教训总结的方法论,分析什么做得对,什么做得不对,以便从前面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和成长,不犯类似的错误.所有的优秀公司和个人,都非常重视复盘.复盘是有标准格式的,一些常用问题如表1所示. 企业不重视复盘的原因大多是没时间.比如,A项目还没有做完,B项目就来了;B项目还没有做完,C项目又来了.员工在压力下,被推着不断做新的项目,没有时间对过去的项目复盘.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有效的措施是将复盘工作机制化,把复盘纳入项目计划中,成为项目活动的一部分. 此外,除了强制性的措施,项目还要做分享.项目的复盘,还要为项目外的团队服务,让没有参与项目的人,能够吸取项目经验与教训,避免已经犯过的错误.真正聪明的人,不仅从直接经验中学习,还会从间接经验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智慧不断传承下去.人是这样,组织也必须是这样. 只要战略制定清晰,团队上下达成共识,找到关键行动措施,执行机制与流程到位,战略执行就会变得简单.执行力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战略设计的问题,是领导力的问题.我们现在有了一把好钥匙,下好年度经营计划"五步棋":开局,布局,做局,控局与收局,帮助企业做好新年战略破局. | 0.868531 | 3,932.5 | 0.022785 | 0 | 7,834 | 1,818 | 894.6 | 4.113281 | 0.161475 | 0.013392 | 200,200,022,120 | 金融_经济 |
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蓝图明确
12月24日,人民 银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保监会等部门共同印发"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5年,将初步建成西部金融中心,金融体制机制更加优化,金融机构创新活力不断增强,金融开放程度显著提高.到2035年,西部金融中心地位将更加巩固,基本确立具有较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影响力的区域金融市场地位,形成支撑区域产业发展,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西部陆海贸易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内陆金融开放服务体系. 鼓励银行 保险 机构在成渝地区发展 打造西部金融中心, 银行业 保险业肩负重要任务. 在加快形成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快培育法人金融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主体依法依规发起设立证券公司,理财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等法人金融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成渝地区法人金融机构利用永续债等方式补充资本.推动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同时,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支持内外资金融控股集团,银行保险机构在成渝地区发展. 在科创金融,绿色金融,消费金融等重点创新领域方面,"规划"鼓励成渝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或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支持保险机构创新科技保险产品和服务,探索建立科技保险奖补机制,推广专利保险试点.鼓励金融机构支持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等技术研发和实践应用,打造绿色技术创新高地;在符合政策前提下,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境外募集资金用于成渝地区绿色企业,绿色项目.鼓励消费金融公司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多渠道融资,依法合规与境外金融机构开展合作;探索非银行支付机构稳妥拓展非现金支付应用领域,便利真实合规的经常项下交易跨境支付. 为了打造内陆金融开放体系,提高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能力,"规划"提出,将有序推进西部金融中心跨境金融业务创新.具体来看,将允许符合要求的金融机构成为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 期货 市场的托管人;在符合条件情况下,探索成渝地区征信评级产品与境外实现互认,支持境外评级机构的境内全资或控股子公司依法依规开展境内评级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融资租赁企业通过境外借款,境外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成渝地区法人金融机构按监管规定在东盟国家争取境外保荐上市,发行债券等业务牌照资格. 推动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本次"规划"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支持成渝地区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建立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提升成渝两地金融融合水平.在这一原则下,构建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机制至关重要. "规划"提出,要建立适应改革创新的多功能开放账户体系.开展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探索开展与川渝自贸试验区建设相适应的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业务.推动账户制度改革和创新工作在成渝地区先行先试.研究境外投资者用一个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处理境内证券投资事宜. "规划"强调,要协同推进支付体系一体化建设.探索移动支付跨区域协同发展路径,推动移动支付在成渝地区公共服务领域互联互通.拓展移动支付使用范围,提升境外人员在境内使用移动支付便利化水平.建立联合打击支付领域违法犯罪联防机制,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群众高品质生活. 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规划"明确,要推动成渝地区信用体系一体化,市场化建设,在行业政策制度体系框架下,逐步形成统一的区域信用政策制度和标准体系.推动成渝地区地方征信平台互联互通,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依法加大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开发利用力度. 在金融统计数据共建共享共用方面,"规划"强调,要加大成渝地区金融统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动成渝地区金融综合统计数据共享,提升成渝地区金融统计数据处理能力. | 0.905944 | 765.5 | 0.00657 | 0 | 1,516 | 452 | 1,286.3 | 4.046875 | 0.107773 | 0 | 200,200,022,223 | 金融_经济 |
"1969-1972"林彪阴谋被粉碎后的经济调整
上一期讲了珍宝岛,"913"事件,标志着国际,国内风向标的转变.本期介绍当时经济领域政策的调整(共1934字,阅读需7分钟). 1969年,中共九大召开之后,国内政治局势趋于稳定,工业部门和其他综合经济部门的工作逐步恢复,扭转了前两年连续下降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S~九大座次既不按资历,也没按姓氏笔画,究竟是按什么规则呢?原来大会就要开幕了,但主席台就座人员排序还没定下来.工作人员只好请示周恩来.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就难在江青身上.当时林彪已经内定为毛主席的接班人,江青为进一步谋取更高政治地位,曾要求新党章加上"江青是文化革命的旗手",但被制止.无论是按资格还是按地位,江青都要坐到边上去,她肯定会吵闹.周恩来经过深入思考,他提出了意见:将早先参加筹备本次大会碰头会的 林彪 ,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姚文元,谢富治,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汪东兴,温玉成等十二人安排在毛泽东左边,周恩来,董必武,刘伯承,朱德,陈云,李富春,陈毅,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元老们安排在毛泽东右边,这样江青在前排就处在比较靠近中间的显眼位置,既满足了她的政治虚荣心,又能暗示出她还不是中央领导核心.而这次安排,却泾渭分明地划分了台上人的人生际遇.) 1970年,国民经济计划和第四个五年计划,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狠抓战备,促进国民经济新的飞跃",强调集中力量建设大三线战略后方,并规定了工农业生产总值,粮,煤,钢产量等不切实际的高指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总理提出"国民经济要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指导思想,要求根据需要与可能,合理地规定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把计划放在既积极,又稳妥可靠的基础上,以保证国民经济比较均衡地发展. 但在当时"用打仗的观点观察一切,检查一切,落实一切"的影响下,反复强调"备战"的重要,集中力量建设战略后方,要求各协作区要自成体系,促进国民经济的"新飞跃". 由于指标过高过急,经济发展中出现了积累率过高,基本建设规模过大,盲目发展钢铁工业,上马军工项目,随意搞独立经济体系等问题.各地方纷纷加强属地建设,人为的产生了块块(地区与地区间)之间的经济摩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为推动工业化发展,从农业吸收就业人口.工矿企业大批吸收农民进城做工,1970~1971年新增职工中,约有600多万人来自农村,影响了农业的发展,降低了工业劳动生产效率,扩大了消费品和商品粮的供需矛盾. 1971年,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加 24亿元,粮食销售增加 53亿斤,而粮食征购量却减少了30亿斤,不可避免地带来市场供应紧张,商品差额大,货币无法回笼,银行钞票增发. 国民经济出现了危险的"三突破",即职工人数突破了5000万人,工资支出突破了300亿元,粮食销量突破了800亿斤,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压力. 林彪反党集团被粉碎后,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党中央的日常工作,并开始了一系列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由国家计委降低了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调整,降低高积累;同时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控制职工人数,加强劳动工资管理和控制基本建设规模,加强基本建设管理. 其次,在工业建设方面.为了扭转鼓吹空头政治导致的不敢抓生产,不敢抓业务的倾向,明确提出"政治挂帅要挂到业务上",鼓励各级干部理直气壮地抓生产,抓业务.在企业管理方面,加强统一计划,整顿企业管理,落实党对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的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农业生产方面.针对当时农村在极左思潮下,普遍存在分配不兑现,劳动计酬上的平均主义等,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状况,要求各地不要硬搬照套大寨的管理办法,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把多种经营当作资本主义去批判,总结当地好的经验,坚持群众欢迎的办法. 总的来说,是有利于集体增产,个人增收,减轻农民负担,使分配兑现,克服劳动计酬上的平均主义. 同时,在运营管理体制方面也进行了部分调整. 物资管理方面:实行物资分配大包干,国家计委统一管理的物资,改为分级管理,在保证完成国家计划前提下,各省市自治区之间,可以组织生产协作和来料加工,改革订货方法,逐步做到物资就地平衡,就地供应. 财政管理方面:规定在1971年实行的财政收支包干的基础上,自1972年起,地方超收1亿元以下的,归地方,超1亿元以上的部分,一半留在地方,一半上缴中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本建设管理方面:所有基本建设纳入国家计划,不准搞计划外工程,不许乱拉资金,乱挤物资搞自筹项目.而要按照基本建设的程序办事,勘探设计要提出比较可行的方案,采用成熟的工艺和技术.新建项目所需要设备实行成套供应,以实际进度,新增能力,劳动生产率作为检查计划完成情况的标准.努力降低工程造价,积极进行基本建设投资大包干试点. 这些措施的本质,都是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块块为主,条块结合的计划管理办法,扩大地方计划权限. 预告:本期是第四次波动中的经济调整后,下一期看当时的民生情况,更好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 | 0.877968 | 1,053 | 0.020982 | 0 | 2,081 | 598 | 923.9 | 4.117188 | 0.165242 | 0.004307 | 200,200,022,233 | 金融_经济 |
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出台现曙光 业内呼吁尽快推出
本报记者 吴晓璐
9月6日,在"2021年金融街论坛系列活动――第三届西城区企业上市主题交流活动"上,证监会上市部主任李明表示,这段时间以来,证监会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总体认为,经过多年积累探索,制定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简称条例)的时机已经成熟,并且已成为当前市场的迫切需要.
多位市场人士认为,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资本市场违法违规"零容忍"背景下,出台条例十分有必要,而且时机比较成熟,应该尽快推出.
上市公司提质需系统规则支持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条例已开始起草,但至今尚未正式出台."在此期间,条例制定工作始终没有间断,我们一直在积累'监管生活'的经验,寻求与"公司法""证券法"之间的协调."谈及条例为何一直未能出台,李明解释道.
"目前出台条例具备良好时机和基础,应该尽快推出."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质量决定了整个资本市场的活力.随着注册制的推行,上市公司数量越来越多,如果监管跟不上,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会影响资本市场运行.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背景下来看,出台条例十分紧迫.
李明表示长期以来,对违法违规行为打击不够,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方式不足,是市场反映的强烈诉求.尤其是近年来,各方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期盼更大,对防范化解上市公司风险要求更高,现有规则在提高质量,风险处置等方面缺乏有力支撑.市场普遍反映,在现有规则基础上"缝缝补补"已难以取得突破.
"具体来讲,"公司法"主要面向一般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基本原则之一是公司自治,没有授权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的职责,出现争议问题通常提交法院进行解释,裁决.但是,对于上市公司,其公众属性更强,风险外溢性更强,需要更加统一细化的规则供公司遵循,出现争议也需要证券监管部门及时行动,及时避免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证券法"虽然授权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证券业务活动进行监管,但主要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活动,在其法律框架下需要围绕这一行为展开对市场主体的规范,涉及上市公司的主要是信息披露,没有对上市公司自身的组织和行为进行全面规范."李明进一步解释道.证券监管部门尽管已基本建立起一套包括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并购重组,退市等在内的监管规则体系,但由于位阶较低,立法上存在限制,执法上也缺乏威慑力.
"条例出台后,将使监管规则更加体系化,系统化,监管基石打得更牢.同时,加强监管,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促使企业战略更加稳定和推出更多的科技创新是连在一起的,即软监管和企业硬实力的提高,是融为一体的."魏凤春认为.
条例出台时机基本成熟
李明表示,经过30年的发展,上市公司监管积累了大量鲜活的经验和教训,监管理念,制度,方式基本成熟定型,尤其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发布后,社会各方对制定条例的认识总体趋于一致,当前制定条例的时机基本成熟.
另外,7月6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亦提出,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证券法",加快制定修订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
巨丰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朱振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期,推出条例的时机比较成熟,而且也十分有必要.一方面,新"证券法"实施一年多,需要层层逐步完善监管体系.而且,除了上位法,监管条例可以更加细化地规范上市公司行为,包括信息披露,资本运作等.另一方面,目前资本市场正处于深改中,对上市公司和实控人加强规范,需要一套体系科学,层次分明,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规则体系,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
据李明介绍,目前,证监会正在抓紧推动出台条例,基本想法是:条例作为上承两法,下接证监会规则的行政法规,不追求"大而全",立足于监管法的定位,重在规范上市公司监管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上市公司监管的难点,痛点,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的监管.
"从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两方面加强指导和监管,才能更有效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营造更有序的证券市场秩序."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信息披露层面和公司治理方面,上市公司和实控人起到关键作用.近年处理的一些针对实控人的案件表明这方面有必要制订更详细的规则和指引,并为制订相关法规积累了经验. | 0.886898 | 111.625 | 0.019696 | 0 | 354 | 491 | 984.3 | 4.199219 | 0.151736 | 0 | 200,200,022,358 | 金融_经济 |
马骏:让绿色金融更普惠 让普惠金融更绿色
马骏(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绿色金融的框架中包括四个支柱:分别是标准,披露,产品和激励.所谓绿色金融的标准就是它的界定标准,到底什么是绿色的,必须有一套说法.目前为止至少有三套绿色金融的界定标准:一是关于绿色信贷的界定标准,二是关于绿色债券的界定标准,我们叫绿债目录,第三是绿色产业目录.这三套标准是有机结合的,基本上是相通的.此外对绿色项目有披露要求,最初主要是环境效益的披露,现在披露内容逐步在扩展.产品有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等,绿色信贷总量已经达到16万亿人民币.激励措施也不少,包括去年由人民银行推出的关于碳减排支持工具,地方上使用了很多像对绿色金融的一些担保贴息等措施.绿色金融发展到目前,正式有了一个体系概念之后,已经有七年.现在我们的绿色贷款余额是全球第一,绿色债券存量排名全球第二.普惠金融发展非常好,过去几年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都有很大的提升.但是,现在面临一个需要研讨的问题,绿色金融还不够普惠,普惠金融不够绿色.绿色金融主要还是聚焦在大型基础设施类的建设,比如绿色能源,绿色交通和绿色建筑项目,由于行业特点这些做绿色项目的主体一般是大中型企业,央企,国企比较多,也有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参与度比较有限.从普惠的角度看,我们做过调研,地方上中小银行绿色信贷的比例相对比较低,一些小银行的绿色信贷比例只有1%左右,大银行有百分之十几甚至百分之二十的,这体现了小银行覆盖的普惠客户包括小微企业和农业客户等等,他们的绿色程度也相对比较低.这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有界定标准的原因,披露的原因,激励机制的原因.所以,下一阶段重点要研讨,为什么普惠金融绿色的程度不是很高,怎样能够有效地把普惠当中的绿色做起来,同时,把绿色金融延伸到更多的小微,"三农",消费等领域中去.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第一是把绿色金融的标准逐步延伸,使其覆盖更多的小微企业,覆盖更多的农业活动,以及消费类活动.到目前为止,绿色金融标准主要基于项目,而项目虽然比较明确了是211类,但大部分项目是在大中型企业中落地,小微企业没有能力开展比较正规的绿色的项目.因此,未来必须对小微企业本身有一个绿色界定标准,不管有没有项目,但企业是不是绿色的必须要明确.对农业来讲,农业经济活动需要有一些比较明确的认定其绿色性的标准,比如化肥,农药,哪些不绿,哪些是有机的比较绿色的,农产品的绿色化程度到底该怎么界定,这些界定标准是需要从金融机构角度可操作的,不能太复杂,成本不能太高.此外,消费领域中的绿色界定也需要明确,其实产品层面已经有了很多的标准,像绿色家电,绿色汽车,绿色建筑物等等,但如何把这些技术性标准,转换成为金融机构可以比较低成本进行操作的标准,这是下一阶段需要重点进行的一项工作和完善的一些机制.有了这些机制之后,金融机构才能比较便利地识别绿色小微企业,绿色农业活动和绿色消费活动,才有可能把绿色金融产品和支持性政策延伸到这些领域中去.第二是要建立符合小微农业和消费相关的绿色ESG的披露体系.前面提到,绿色金融中的第二大支柱是披露,不光本身需要是绿的,同时要告诉市场,金融机构和公众,我确实是绿的,要能够把环境效益记载和报告出来,包括减少了多少的碳,减少了多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污水等等,这些披露的具体的要求和计算方法及如何实施,需要有一套办法能够适用到小微农业和消费.具体的要更多的采用金融科技的手段进行披露,不仅仅是披露这一个环节,跟披露相关的整个产业链,包括对数据的采集和计算,对活动如何进行贴标,最后报送给监管部门向公众披露等等.这些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尝试,尤其在中国第一批绿色金融改革实验区当中的一些地方,尤其是湖州市已经做了不少这方面的工作,包括最近开发的湖州关于小微企业的ESG评价体系已经高效地开展了对小微企业的绿色识别.第三是开发一些适用于小微农业和消费方面的绿色金融产品.过去的绿色金融产品大量的是支持绿色基础设施的项目,但是小微有它自身的特点,比如一些小微企业没有项目贷款的要求,但它主要的要求就是流动资金,怎样对流动资金进行绿色的贴标.农业,消费都需要有自己有特色的金融产品,例如买房子,绿色按揭就是绿色消费贷款,买汽车如果是买电动车也是一种绿色消费贷款.有些地方已经推出了企业和消费者的碳积分,这也是挺好的尝试,碳积分可以作为对普惠的客户进行授信和利率优惠的基础.另外还可以考虑对绿色中小企业提供集合债金融工具.最后是如何提供政策激励,让普惠的绿色性和绿色的普惠性进一步提高.具体是把现有的普惠金融的激励机制,同绿色金融的激励机制整合起来,争取把他们同时用到绿色普惠的经济活动当中,这样就具有了双重优惠,对这些经济活动可能会产生更大的激励.具体怎么做,还是要深入研究,但工具都已经有了,比如绿色领域中的担保,贴息,再贷款等等工具.在普惠领域当中也有类似的工具.怎么把这些工具重叠的部分用好,而且把对象识别清楚,这些都是下一阶段要做的重要工作. | 0.920367 | 1,036 | 0 | 0 | 2,051 | 469 | 1,232.7 | 4.328125 | 0.096042 | 0 | 200,200,022,452 | 金融_经济 |
国际疫情导致金融危机?对A股影响几何?四部门回应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22日电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引发高度关注.疫情会导致全球金融危机吗?对于我国经济,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应对国际疫情影响,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有关情况,并回答社会关切的问题.
3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周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李超,国家外汇局副局长宣昌能介绍应对国际疫情影响,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目前断定全球已进入金融危机还为时尚早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
近期,国际疫情扩散蔓延,受此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欧美和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股市已经平均下跌30%左右.目前来断定全球已经进入了金融危机还为时尚早.
国际金融危机通常有三个基本的特征:一是是否存在国际金融市场跨市场的持续的恐慌性下跌.二是是否出现大量的金融机构,特别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倒闭.三是看全球的实体经济运行是否受到了严重破坏.
目前,针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加剧,许多国家都陆续出台了一些应对措施,这些措施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中国金融市场经受住了考验,目前运行总体平稳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
从实际情况来看,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发生之后,我国金融市场经受住了考验,表现出了高度的稳定性,波动幅度很小.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市场预期也比较稳定,宏观政策的空间和工具储备是充足的.我国金融体系的运行总体平稳,金融市场预期稳定,货币信贷平稳较快增长,国民经济经受住了疫情冲击,也为全球经济金融的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
国内的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生产生活的恢复都展现了非常好的势头,这些对改善市场预期起到了决定性的支撑作用.与境外市场相比,我国的金融市场总体比较平稳,A股市场展现出了比较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A股市场的波动幅度相对比较小,投资者的行为更加理性.当前股票市场的杠杆资金总量与2015年高峰时相比已经下降了80%,高比例质押上市公司数量较高峰时期已经下降了1/3.
资料图:中国人民银行.中新社记者 张兴龙 摄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对中国银行保险业影响不会太大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
这次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加上国内经济确实存在下行压力,我们的判断是,这肯定会对中国的银行业保险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总体来看,影响不会太大.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银行业保险业总体运行是很平稳的,没有迹象显示风险突然爆发.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好转,银行业保险业还会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从数据来看,全国的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金融风险也已经从原来的发散状态转为收敛.近三年来,银行业总共处置的不良贷款达到了5.8万亿元,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等高风险业务压降了16万亿元,一批出问题的金融机构已经得到了有序处置.
外部环境不会改变中国资本市场平稳向好趋势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
从我们上市公司调研情况看,复工率已超过了98%,这个数据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流动性合理充裕,股市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总的看,外部环境的影响是阶段性的,不会改变中国资本市场平稳向好的趋势.
近期外资流出对A股不是颠覆性,根本性的冲击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
今年年初到现在,实际上外资从A股市场净流出大概200多亿人民币.由于过去特别是2019年外资进入A股市场比较集中,数额也比较大,拿近一个月的数据跟以前比,可能反差就会显得比较大.但实际上这个净流出数额规模并不大,而且目前外资占A股市场流通市值的比重还不到4%,交易占比也不是非常大.所以,外资流动对A股市场有扰动,但不是颠覆性,根本性的冲击.
资料图:某证券交易大厅的股民关注大盘走势.
适当放宽保险公司权益类投资比重30%的限制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
保险公司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二大长期机构投资者,目前我们保险资金的运用余额已经达到了18.8万亿元,投资股票和基金的规模达到2万亿元左右,占到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10.8%.下一步,对偿付能力充足率比较高,资产匹配状况比较好的保险公司,允许其在现有权益投资30%上限的基础上,还可以适度提高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重.
资本市场改革不会受疫情影响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
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工作不会受疫情的影响.关于创业板改革,已经做了一定阶段的认真研究论证,包括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创业板改革会重点抓好注册制这条主线,同时会在其他一些方面,包括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一系列基础制度方面,作出改革安排.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资料图:银行工作人员展示100元人民币. 张云 摄
预计未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1:7附近波动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
近期受国际疫情影响,国际外汇市场出现比较大的波动,人民币汇率虽然也有一些波动,但总体保持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总体来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预计未来还是在1:7附近上下波动,有贬有升,继续双向浮动,外汇市场运行平稳,汇率预期是稳定的.
国家外汇局副局长宣昌能:
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基本面,货币和金融条件将成为稳定我国跨境资金流通的有力支撑,人民币汇率将会在合理区间内双向波动,不存在大幅度贬值基础.
货币政策宽松会不会有更大的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
下一阶段,分阶段把握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始终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特别是要实现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的基本匹配,并且可以略高一些.加大对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发行金融债券的支持,目的是要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整体信贷投放意愿和能力.继续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以此引导贷款实际利率不断下行. | 0.90443 | 59.463415 | 0.048991 | 0 | 185 | 791 | 871.9 | 4.160156 | 0.126743 | 0.00602 | 200,200,022,581 | 金融_经济 |
推动征信行业在法治轨道上高质量发展
推动征信行业在法治轨道上高质量发展(财经观) 为征信业务立规矩,不是为了限制行业发展,恰恰是为了明确发展的边界和路径,推动征信行业高质量发展.相信随着各项规则的确立和实施,征信业一定能在法治轨道上走得更好更快 征信业务迎来了规范发展的重要举措.日前,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公布"征信业务管理办法",以信用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加工,提供,信息安全等全流程合规管理为主线,以明确征信业务边界,加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为重点,实现对征信业务的全流程规范. 征信业务,是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动.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征信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重要性日益凸显.截至目前,国家已批设两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备案134家企业征信机构和59家信用评级机构,形成了央行征信中心与市场化征信机构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征信业在优化资源配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和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征信领域广泛应用,消费记录,出行信息,上网痕迹等大量有效"替代数据"被采集,分析和应用于判断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征信已突破传统借贷信息共享的范围,已有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不能完全覆盖征信的新业态,新特征.与此同时,一些打着征信旗号的大数据风控公司和数据服务商利用市场优势,在未经充分授权的前提下,过度采集企业和个人数据,并应用于各种商业目的,征信市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无证驾驶",无序发展等现象.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征信业务相关管理规范的缺失,一方面让企业和个人"担惊受怕",担心自己的信息被非法采集和利用,造成隐私泄露和权益受损;另一方面也让一些征信机构"无所适从",不知道自身业务的合理边界与行为规则,对政策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预期,不敢放手发展相关业务.长此以往,将影响征信行业的健康发展,也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征信服务的要求. 此次出台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在保护权益和规范发展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从法律规范层面为征信业务"正本清源",有利于推动征信业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直击痛点,为加强信用信息保护筑起屏障.针对个人和企业在信息采集方面的担忧,"征信业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信用信息采集应遵循"最小,必要"原则,防止过度采集.在此前的征信业务中,存在无授权采集,"一次授权,无穷采集,无限使用",加工处理过程不透明,自动化决策有失客观公正等问题,信息主体的知情权,同意权,异议权无法得到保障.而根据"征信业务管理办法",今后采集个人信用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并明确告知信息主体采集信用信息的目的,征信机构不得以欺骗,胁迫,诱导的方式采集信用信息,不得从非法渠道采集信息,从而最大限度保护了信用主体的合法权益. 清除盲点,为征信业创新发展划好边界."征信业务管理办法"明确了信用信息的定义及征信管理的边界,能够很大程度上消除市场的不确定性预期,鼓励市场主体适应数字时代征信产品和服务变革需求,增加征信基础设施投资,更好地应用新兴科技推动征信业务创新发展.近年来的实践证明,作为借贷征信数据的补充,"替代数据"有助于更好刻画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缓解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融资困难,助力普惠金融发展.适应征信业发展新趋势,"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将征信"替代数据"应用纳入监管,并强调从事征信业务须取得合法资质,可有效解决"无证驾驶"的问题,将新兴征信活动纳入法治监管的轨道.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征信业务立规矩,不是为了限制行业发展,恰恰是为了明确发展的边界和路径,推动征信行业高质量发展.相信随着各项规则的确立和实施,征信业一定能在法治轨道上走得更好更快,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金融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0.898423 | 792.5 | 0.051396 | 0 | 1,567 | 351 | 883 | 4.183594 | 0.113565 | 0.097175 | 200,200,022,731 | 金融_经济 |
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提高到90%说明了什么?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杨志勇 研究员
近日,财政部公布中央财政预算,所提供的系列表格和说明信息量丰富,从中我们看到中央的预算资金走向,可以看到预算资金的来源.这些资料和往年一样,反映中央本级的支出情况,也反映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情况.就以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来说,中央本级支出占比一如既往的低, 本级支出35395亿元,占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1294亿元)的32%,即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相当部分给了地方.这是1994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结果,反映了中央和地方财力支出的基本格局,也反映了财力中央集中的现实.
2019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灵活多样,各类支出并不是沿用过去常见的基数加增长的安排方法,而是有增有减.一次性支出因素消除,支出规模就可能缩减或增幅缩小;新的一次性支出因素出现,支出规模就可能相应扩大.而且,各类支出安排中有多项动用了结余,这体现了盘活资金存量,提高财政资金效率的要求.
2019年中央财政一般公共预算中变化最大的是转移支付.2019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75399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67763.1亿元,占90%;专项转移支付7635.9亿元,占10%.一般性转移支付占90%!过去年份一般占60%左右.2018年中央预算显示,一般性转移支付占63%,专项转移支付占37%.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口径!2019年中央财政预算专门对此作了说明.为了便于比较,2018年执行数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变化作了调整.
2018年中央财政预算显示,2018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62207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38994.5亿元,专项转移支付23212.5亿元.根据2019年预算报告,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具体执行情况是:税收返还7987.86亿元,完成预算的98.2%.一般性转移支付38759.04亿元,完成预算的99.4%,占转移支付总额的比重提高至62.8%.专项转移支付22927.09亿元,完成预算的98.8%.
2019年一般性转移支付中的"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是新生事物.2019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预算数为31845.69亿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加2099.88亿元,增长7.1%.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640.3亿元,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为32485.99亿元.专项转移支付中的相当部分通过"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科目调整到一般性转移支付,这是一般性转移支付数量大幅增加的直接原因.
一种流行的观点是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专项转移支付好,因此转移支付结构的优化就是要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2019年的中央财政预算显示,一般性转移支付占转移支付的90%,符合所谓优化目标的要求.指标的变化并不能说明问题,这本身就是共同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一部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国办发〔2018〕6号),在一般性转移支付下设立共同财政事权分类分档转移支付,原则上将改革前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安排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共同财政事权事项,统一纳入共同财政事权分类分档转移支付,完整反映和切实履行中央承担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共同财政事权的支出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中的每一项都是针对具体事务,例如,2019年与教育相关的有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学生资助补助经费,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补助资金,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补助资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专项资金,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特殊教育补助资金,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预算数等,而且每一项2018年都有相应的支出.其他支出项目多数也是如此.因此,"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实际上不太新,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大幅度扩大主要是统计口径调整的结果.
这也引发我们对专项转移支付的思考.专项转移支付真得不如一般性转移支付?从中央政策目标的实现来看,专项转移支付政策针对性更强,更有利于中央政策目标的实现;从地方来看,真正意义上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应该是没有限定用途的,可以更好地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更好地让地方因地制宜合理优化支出结构.当下,一般性转移支付中相对而言更突出没有限定用途的支出是均衡性转移支付.2019年的中央对地方的均衡性转移支付15632.00亿元,同时公布的同口径2018年预算执行数是14095亿元.根据2018年的中央财政预算,当年的均衡性转移支付是24438.57亿元,这一数据包含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2019年,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等已成为与均衡性转移支付并列的科目.这是了解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数据需要注意的问题.
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的确定考虑了地方各类公共服务支出的需要,各类需要通过系数的方式在标准支出中得到体现,因此与具体的转移支付项目相比,均衡性转移支付是一个较为综合的中央帮助地方改善财力的指标.统计口径不是不能变,但变化之后数据之间找规律可能就变得更加困难.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尽可能给出可比数据,2019年中央财政预算做到了这一点.为了让数据更具可比性,数据的构成和形成机制也应更多地披露出来,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帮助政府改进效率.总之,转移支付如何合理分类,应重点考虑它是否有助于预算绩效的评价,是否有助于政策执行监督效率的提高. | 0.916595 | 212.545455 | 0.043796 | 0 | 437 | 520 | 2,786.6 | 4.203125 | 0.197177 | 0.038563 | 200,200,022,746 | 金融_经济 |
沛县农商银行派驻"金融村官"赋能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沛县农商银行把派驻"金融村官"作为支持乡村振兴,助力城乡共同富裕的突破口,发挥"服务员,指导员,宣传员"三项职能,搭建便民服务,富民强村,产业发展,共建共享四大平台,履行"为民服务,金融指导,助力发展,政策宣传,公益传播"五项工作职责,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乡村的路径和措施,打造"乡村振兴主办行". 搭建四大平台 紧盯目标"不松懈" 以"基础服务不出村"为标准,沛县农商银行探索"普惠金融服务站+金融村官"的服务模式,实现普惠金融"智慧型,便捷化"一站式服务.自"金融村官"驻村以来,共办理业务量187.5万笔,交易金额7.07亿元,为近万名村民提供便捷金融服务,真正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百米". 该行深挖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累计向3840户小微企业,4443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9103个体工商户宣讲金融政策,共计对走访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1589户,授信金额27.18亿元,用信1383户,用信金额23.58亿元,为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金融村官"以"铁脚板"走基层,逐户建立普惠信息档案,实现372个行政村的建档信息全覆盖,共计建档26.32万户,实现授信17.97万户,授信面达68.28%.通过上门走访逐户告知授信额度,共计额度送达4.12万户. 为全面深入了解农村产业,生态,乡风,生活等领域现状和发展规划,沛县农商银行还提供"零距离"金融服务支持,不断落地,落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各项措施,助力优化农村金融文明生态,提升乡村善治水平. 密织"生态网络" 为民服务"不缺项" 以"金融村官+网格化"为基础服务模式,沛县农商银行在沛县范围内建设30个一级网格(支行),407个二级网格(行政村),1235个三级网格(自然村).通过履职"网格化",开展金融讲堂,金融夜校等活动,将金融知识,政策宣传到老百姓身边,结合当地特色,特点,精心选取打造汉润社区,1978电商园,陈油坊,孟庄社区,敬安辣椒育种基地5个"金融村官"示范点,以点带面,为沛县金融村官工作树标杆. 聚焦急难险重 担当作为"不走样" 今年以来,沛县农商银行累计对困境群体发放小额贷款8808户,发放金额3.49亿元,为沛县300余户困境百姓送上米,面,油,春联等慰问品,切实把温暖及关怀送到百姓心中. 与此同时,沛县农商银行"金融村官"充分发挥"村官"和"金融专员"双重身份,主动投身抗疫主战场,用行动争做"疫"线先锋,主动担当作为,竭诚解决群众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 "金融村官"是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百米"的创新之举,沛县农商银行"金融村官"在驻村中人人争当为民办事的服务员,金融管理的辅导员,"三农"发展的助力员,政策知识的宣传员,社会公益的传播员,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做实,确保专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金融村官"实现了由银行员工向村干部的转变,由村管理的"旁观者"向"亲历者"转变,也让他们有了更多时间和责任深入基层,接触百姓,实现政府,银行和农户的无缝衔接,做到金融服务让政府放心,百姓满意,社会认可. | 0.843994 | 641 | 0.012569 | 0 | 1,261 | 382 | 1,523.8 | 4.027344 | 0.221529 | 0 | 200,200,022,961 | 金融_经济 |
余永定:浅谈中国债券市场国际化
万泰雷,张琪和陈夙合著的"大国债市 - - 金融高水平开放背景下的国际化之路"一书对中国债市国际化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bond markets)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全面回顾,系统探讨了在这一进程中中国所面临的种种挑战.无疑,本书是中国债市国际化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对从事相关工作的政府官员,从业人员和经济研究工作者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债券国际化的相关概念与基本内涵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随着资本管制的放松或解除,金融国际化成为国际金融活动的一个基本趋势.债市国际化是金融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认为,金融国际化包含三个维度:一是资金的跨境流动,二是资金借以跨境流动的金融工具,三是支持资金实现跨境流动的基础设施.资金只有通过一定载体才能实现跨国流动,正如人员的跨境流动必须依靠飞机,轮船,火车等不同类型的交通工具,债券,直接投资和股票等金融工具都是资金流动的载体.为了使作为资金载体的金融工具 (如债券)实现跨境流动,还需有相应金融基础设施的支持,正如飞机,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安全运行必须有机场,港口和车站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持.
对应金融国际化的概念,下一层级的概念应该是 "债券国际化"和其他金融工具的国际化.但文献中似乎不太用"债券国际化"这个概念,常见的说法是"债券市场国际化".因而,债市国际化的概念应该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债券工具(bond instruments)的国际化,即债券的自由跨境交易;其二,债券市场本身的国际化,即为方便债券的跨境交易,建立合乎国际规范的债券市场.
债券工具国际化意味着中国筹资者和投资者可以自由跨境发行或购买国际债券.所谓国际债券包括三类:外国债券,欧洲债券和全球债券.
外国债券是指非居民发行的用发行地所在国货币计价的债券,如扬基债券,武士债券,猛犬债券和熊猫债券 (以下简称"熊猫债") 等.欧洲债券是指居民或非居民发行的用发行地所在国之外国家货币计价的债券,如在伦敦发行的日元债券,美元债券.全球债券是指融资者同时在不同国家 (包括本国)发行,且可用包括本国货币在内的任何国家货币计价的债券.与欧洲债券不同,全球债券可以用发行地所在国货币计价.例如,作为全球债券,日本居民发行的日元债券不仅可以在日本发行,也可以在其他国家发行.
理论上说,中国借贷者和投资者发行或购买国际债券可以有如下情景:
第一,中国借贷者在境外发行以发行对象国货币计价的债券,即发行外国债券 (如扬基债券,武士债券和猛犬债券等).
第二,中国借贷者在境外发行以非发行对象国货币计价的债券,即发行欧洲债券.
第三,中国借贷者同时在多国 (包括在国内)发行用某种外币或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即发行全球债券.
第四,中国投资者购买外国借贷者在中国发行的人民币债券(对非居民而言,是在中国发行的外国债券,即熊猫债).
第五,中国投资者在境外购买外国借贷者发行的欧洲债券.
第六,中国投资者在境外购买外国借贷者发行的全球债券.
第七,境外投资者在中国购买中国借贷者发行的人民币债券(对非居民而言,即购买外国债券).
不难看出,作为借贷者,中国发行外国债券 (如在美国发行扬基债券,在日本发行武士债券),欧洲债券 (如在我国香港发行美元债券,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 - - 点心债也属于这一范畴),全球债券 (如我国内地企业在我国香港发行全球销售的美元债券).作为投资者,中国购买外国借贷者在中国发行的人民币债券 (如购买国际金融公司 (IFC)和亚行发行的熊猫债),外国借贷者在境外发行的外国债券 (如在美国购买美国国债或在境外购买熊猫债),外国借贷者在境外发行的欧洲债券 (如通过 "南向通"在我国香港购买美元债券和其他币种的债券)和外国借贷者在境外发行的全球债券.
在过去20多年中,中国借贷者发行全球债券,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从境外筹集资金,形成海外债务;中国投资者则购买境外借贷者发行的全球债券,外国债券 (熊猫债)和欧洲债券向境外提供资金,积累海外资产.中国的跨境债券交易基本涵盖了国际债券的所有方面,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已经取得长足进步.
从理论上看,中国的债券工具国际化还存在以下几种可能性:中国投资者在中国购买外国借贷者发行的欧洲债券;中国投资者在中国购买外国借贷者发行的全球债券;境外投资者在中国购买外国借贷者发行的欧洲债券;境外投资者在中国购买外国借贷者发行的全球债券.
中国借贷者和投资者同境外投资者和借贷者之间的所有通过债券买卖实现的交易都不再受到限制或很少受到限制,且大多数交易已经达到足够规模之日,即中国债券资金实现跨境自由流动之日,便是中国债券市场实现国际化之时.
本书指出:截至2020年末,中国债券市场规模超过11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比重超过100%,市场规模已经跃居全球第二.但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末,全球国际债券25.58万亿美元存量中,发生在我国在岸债券市场的跨境债券融资(熊猫债)存量只有383亿美元,在全球份额中占比仅为0.149%.截至2020年末,我国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持有占比仅为2.92%.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截至2015年末,全球债券中有31%的份额是由外国投资者持有的.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还有相当大的提高余地.
债券国际化应有利于资源配置和国民福祉
本书主张加速债市国际化的一个主要根据是,中国的跨境债券交易规模同中国国内债市规模"极不匹配".这种观点或许是正确的.但我感觉讨论中国债券的国际化问题 (不是债市国际化)似应将其纳入一个更为普遍的框架之中.
首先,中国海外资产和负债规模是否同中国资源跨境,跨时的优化配置相一致?一方面,中国是一个高储蓄国家,并不需要依靠外资维持经济增长.因而,可以主张中国的海外债务应该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上.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经济的较快增长,首先应该把资金用于本国的软硬件投资.因而,也可以主张中国的海外资产应该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上.这样,中国海外资产和负债规模在财富中的占比,以及占GDP的比例似乎存在一个适度规模,并非越多越好,占比越高越好.
其次,中国海外资产和负债的结构是否合理?数十年来,中国一直保持贸易顺差和经常项目顺差.因而,根据定义,中国是资本净输出国.如果不能实现经常项目的平衡,中国就不得不持续增持海外资产.中国持有海外资产的形式不外乎是持有外国借贷者发行的债券(包括美国国库券,其他国家的主权债,金融机构债,公司债和一些短期融资工具等),外国公司股票,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这样,中国就存在一个优化海外资产和负债结构,提高投资收入的问题.
例如,在中国9万亿美元的海外资产中,收益率极低的储备资产为3.3万亿美元,占总资产的37%.外汇储备在中国海外资产中的占比过高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同股票资产相比,债券资产波动较少,风险较小,但收益较低.同直接投资相比,债券资产风险更低,但收益也更低.因而,债券资产(除外汇储备资产)在中国海外资产中的比例是否应该进一步提高,这是一个值得认真讨论的中国海外资产结构优化问题.
长期以来,在中国的海外负债中,外国直接投资占有压倒性的重要地位.在改革开放初期,这种状况自有其历史原因.时至今日,这种情况自然会发生变化.最近几年中国的国际债券融资快速增长,可看作中国海外负债结构的改善.但在中国继续维持经常项目顺差,即中国由于国内储蓄过剩,一直是资本输出国的情况下,外债迅速增加是否正常?在肯定中国企业在海外融资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海外借贷的迅速增长是否同企业因流动性短缺而同央行进行的博弈,或同企业,金融机构的投机套利有关.
事实上,如本书所指出的,次贷危机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实施量化宽松和零利率政策,美国国债收益率降到30年来最低水平.对于有海外业务的发行人而言,直接在美元市场融资比利用人民币融资后出境更便宜.随着中美利差的逐渐增大,2013年起,中国海外公司债发行规模持续居于新兴市场国家首位.
与此同时,人民币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升值,一些境内企业借入美元债务,近端结汇成人民币,到期购汇还款,获得人民币升值收益.近年来,中国实施"去杠杆""去产能"政策,国内融资环境趋紧,尤其对房地产企业,城投公司及落后产能行业企业发债融资进行限制.这些企业在境内融资受限,于是到境外发行人民币或外币债券.
总之,国际债券跨境流动的增加本身不是目的,国际债券跨境流动规模的增加应该促进资源配置的改善和中国国民财富的增加.为此,必须通过改革消除扭曲国际债券跨境流动的制度性因素,必须实现汇率的基本自由浮动,必须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必须保持必要的资本管制.虽然理论上可以建立实现国际债券规模和结构最优的模型,但实践中很难说这类模型会有什么实际作用.最简单和直观的办法还是历史的和国际的对比.遗憾的是,本书没有做这方面的对比.
直觉上,金融的国际化,包括债券市场的国际化,必能改善中国的资源配置,提高中国的国民福祉.虽然资源配置的改善和国民福利的提高如何衡量依然是一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但资金的跨境流动将导致中国海外净资产的增加,而海外净资产的增加将导致投资收入的增加.世界上所有资本净输出国的情况都是如此,然而中国却不在此列.中国海外投资头寸表存在两个被长期无视或视而不见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按定义,给定时期经常项目的累积=该时期海外净资产+价值重估效应.中国的海外净资产在2011年中就已经达到2万亿美元,而2011 - 2020年中国累积的经常项目顺差为1.8万亿美元.但十年之后的2021年中,中国的海外净资产依然是2万亿美元.这是怎么回事?虽然海外资产的计算要考虑估值效应,但这高达1.8万亿美元的缺口无论如何是无法用估值效应解释的.那么,钱到底到哪里去了?在这个问题没有搞清之前,我们又如何能够放心大胆地推动债券国际化.
第二个问题:尽管中国在过去十年中海外净资产一直保持在2万亿美元左右,但在过去十几年中,中国的对外投资收益一直是负值.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同1.8万亿美元的缺口相比,这种情况在理论上比较容易解释:中国海外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低收益的资产(如作为外汇储备持有的美元国债)在资产中的占比过高.此外,作为最为"昂贵的负债",直接投资所占比例过高.因而,尽管中国持有2万亿美元的净资产,投资收益却是负值.这种情况是否合理?其长期后果对于迅速老龄化的中国意味着什么?要使投资收益转负为正,中国海外投资头寸的结构必须调整.但怎么调整?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行动计划?没人知道,甚至少有人提及.
总之,中国债券国际化问题,应该在优化海外投资头寸总量和结构的框架下讨论.否则,难以判断中国是否应增加国际债券的发行和购买. | 0.89912 | 130.323529 | 0.036183 | 0 | 296 | 1,347 | 1,125.9 | 4.300781 | 0.127962 | 0.005111 | 200,200,022,979 | 金融_经济 |
财报,物价 7月A股运行的核心因素 A股还会持续上升空间
原标题:财报,物价 7月A股运行的核心因素 A股还会持续上升空间 一,海外市场:高通胀叠加强加息,美国经济处于衰退前期. 美国通胀未显著缓解,美联储7月加息75基点是大概率事件.高通胀和利率上行使得消费者信心大幅受挫,商品零售显著回落,楼市持续降温.近期2年期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再次倒挂,也预示着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剧.欧洲地区经济增长受俄乌战争直接影响,同时高通胀下欧央行开启加息将进一步抑制需求.6月全球制造业景气度回落,近期全球疫情也有所反复,需持续跟踪海外增长放缓对我国出口订单的影响. 二,通胀上行高于预期,市场担忧宽货币受到掣肘. 6月国内CPI同比上涨2.5%,高于市场预期的2.4%.受养殖户压栏惜售以及二次育肥影响,近期猪肉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发改委接连出手保供稳价.政策层面,稳就业和稳物价是下半年央行工作重点,在欧美高通胀的前车之鉴面前,国内央行仍将以"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不透支未来"的宏观政策取向为主,并更注重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缩量也表明央行坚持防止大水漫灌,避免资金空转的风险.近期随着复工复产推进,市场利率也开始上行,逐步向政策利率回归.根据华西宏观组的预测,下半年国内CPI整体将逐步上行,9月或将破3%.在国内通胀见顶前,市场对宽货币受到掣肘的担忧仍会存在. 三,7月中下旬企业中报密集披露,盈利因子将发挥阶段性作用. 二季度国内经济受疫情扰动,A股整体企业盈利将大幅下行,不少行业中报业绩承压.尽管市场对A股盈利下行已有预期,但反弹至当前阶段,市场风险溢价已有较多下行,A股整体估值回到近十年中位数附近,部分行业估值处于历史高位,后续仍要考虑到部分企业盈利超预期调降的风险."盈利因子"发挥阶段性作用,有利于A股行情走的更稳,更远. 四,投资策略:财报与物价 - 7月A股运行的核心因素. 经过过去两个月的反弹,市场整体估值已经回到了近十年中位数附近,A股蜜月期可能暂时告一段落,有一定概率进入震荡行情.后续重点跟踪三个方面,上海疫情的发展,猪价走势及企业中报的披露情况.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不再发生如今年3-5月的大规模反复的前提下,我们认为A股运行下行有底. 行业配置上,建议关注三条投资主线: 1)受益于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高景气板块,如" 新能源(光伏,特高压,储能),新能源整车及上下游 "; 2)涨价受益相关,如" 养殖 "; 3)估值回到相对合理范围的消费品,如" 医药,食饮 "等.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宏观经济波动超预期;政策力度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大幅波动等. | 0.872629 | 553.5 | 0.037341 | 0 | 1,078 | 306 | 1,833.5 | 4.097656 | 0.161698 | 0.027149 | 200,200,023,033 | 金融_经济 |
三季度调查失业率稳中有降,但蓝领的岗位少了
原标题:三季度调查失业率稳中有降,但蓝领的岗位少了
目前我国整体就业局势保持稳定,调查失业率稳中有降,但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部分群体失业率仍然较高,沿海一些地区缺工现象犹存,保持就业稳定还要持续努力.
目前我国整体就业局势保持稳定,调查失业率稳中有降,但在一些抗风险能力较弱的领域和人群中,岗位需求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20日发布的三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1年三季度CIER(即中国就业景气指数)为2.15,高于上季度的2.09和去年同期的1.89.与上季度相比,本季度招聘需求人数减少14.64%,求职申请人数减少16.71%,CIER指数季节性回升.
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我国就业景气指数仍然处于高位,但经济增速的回落对于蓝领,小微企业的影响需引起进一步重视.从数据来看,三季度小微企业就业仍不乐观,小微企业招聘需求人数同比下降近两成,就业景气指数也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此外,近年来就业景气度一直处于高位的蓝领市场,在三季度招聘需求回落,求职申请人数有所回升.
调查失业率稳中有降
18日国新办就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吹风会,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在会上表示,中国经济下行但就业保持较好状态的原因主要是我国整个经济工作要围绕着民生改善,围绕着就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就业,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
"经济出现回落并不意味着我国经济的内生动力不足,企业看到我国经济内生动力仍然强劲,认为是阶段性,短期性,偶然性问题,所以响应国家的政策,稳定就业岗位."姚景源说.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04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5%.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也低于全年5.5%左右的调控目标.其中9月份的失业率为4.9%,比上个月回落0.2个百分点.
从调查失业率的月度数据来看,7,8,9三个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1%,5.1%和4.9%,走势稳中有降.
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对第一财经表示,第三季度的GDP增速降至4.9%.虽然第三季度经济下沉压力有所加大,部分产业的劳动用工数量会有一些影响,但由于前三季度经济总体向好发展,第三季度经济增长下滑的影响向就业传导尚需一定时间,但影响的产业领域比较有限,主要涉及部分制造业,其中相当一部分资金密集型产业,对就业影响不大.
从调查失业率的分项指标来看,7,8,9三个月,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2%,5.3%和5%,也趋于改善.25~59岁就业主体人群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4.2%,4.3%和4.2%,失业率水平比较低,保持基本稳定.
今年以来一直处于高位的青年失业率出现了掉头向下的态势.大学毕业生入职就业增加,带动青年人失业率下降.7,8,9三个月,16~24岁城镇人口失业率分别为16.2%,15.3%和14.6%,呈现逐月回落的态势.
另一个就业重点人群农民工的就业状况也在继续改善,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同比增长2%,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疫情前水平.7,8,9三个月,外来农业户籍人口主要是农民工的失业率也小幅回落.
姚景源表示,我国的调查失业率前三季度是5.2%,比去年同时期回落了0.5个百分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是5.5%,目前还是低于设定的预期目标.农民工就业情况也很好,前三季度新增加农民工就业351万人,大体上和2019年水平相当.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认为,三季度的这些就业数据体现了我国就业市场目前总体稳定,有回暖迹象,特别是部分行业,部分地区回暖迹象较为明显.
姚凯表示,随着我国服务业的逐渐恢复,中秋,国庆的假日消费带来消费市场的增长,服务业对就业带动力有所加大.另外,随着我国就业促进"十四五"规划的发布,大力开展创业带动就业,灵活结业等新型就业方式的推动,目前就业效果仍然较好.
补上就业的风险点
报告显示,中国就业景气指数走向与官方的数据保持一致,同时它还在微观层面发现了当前就业市场中的一些风险点.
报告称,从行业来看,本季度,教育/培训/院校行业仍然处于景气指数较高行业排名的榜首,但供求人数都有明显收紧.受"双减"政策影响,2021年7月至9月,教育/培训/院校行业招聘需求人数和求职申请人数均逐月下降,CIER指数也出现了环比大幅下降.中小学教师,家教以及教务管理人员等职业招聘需求人数和求职申请人数均呈现下降趋势.
从企业规模上来看,大型企业景气度最高,小微企业就业仍不乐观.大型企业的供求人数同比上升明显,招聘需求人数增加124.81%,而小型和微型企业招聘需求人数则下降,降幅分别为17.12%和19.07%.
曾湘泉表示,本季度蓝领市场出现的"需求下降,供给上升"是一个新情况,小微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蓝领指数降至近三年最低水平.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认为,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部分群体失业率仍然较高,沿海一些地区缺工现象犹存,保持就业稳定还要持续努力.
张成刚认为,目前我国就业市场的主要挑战是结构性"分化"趋势明显.我国当前处于后疫情影响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叠加时期.在这特殊的阶段,部分受益于经济转型升级的行业,如先进制造业呈现需求旺盛.国际贸易持续高位推动加工业制造业需求持续走高.同时,受经济转型升级影响的行业,受疫情冲击的行业以及政策加强监管的行业中,劳动者就业受到了较大冲击.
张成刚建议,宏观经济是我国就业市场稳定的基础.未来应努力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激发中小企业发展动力和竞争活力,推动数字经济新引擎作用,以提升制造业,服务业水平和质量,从而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 | 0.886192 | 91.923077 | 0.041159 | 0 | 167 | 617 | 1,918.3 | 4.199219 | 0.177406 | 0.05989 | 200,200,023,247 | 金融_经济 |
关于股权转让,税款追征期的2个核心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股权转让深受资本青睐,成为募集资本,资源优化的重要手段." 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益融合,境外股权收购业务频密发生,为了规范市场行为和促使市场良性有序发展,国家密集下发了关于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相关政策. 但在实务中,往往有企业铤而走险,利用政策盲点规避纳税义务. 本文以案例浅谈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过程中,涉及的追征期情况分析: 实务案例 境外A公司持有境内C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公司")100%股权,2016年2月D公司收购A公司所持C公司的全部股权,并于同月办理了股权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此次股权转让涉及企业所得税980万元. 于2022年6月,税务机关追查本次交易的完税情况. 案例分析 由此可见,在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交易的过程中,非居民企业和代扣代缴义务人都有各自的责任,应该按时申报缴纳税款,否则将依法处罚. 就本案例而言,由于已经过了追征税款的期限,税务机关既无法追缴非居民企业A公司的企业所得税,也不能对D公司未履行代扣代缴义务进行处罚. 追征税款期限的判断 综上所述,非居民企业A公司未按照规定进行纳税申报的行为不属于偷税,抗税,骗税范围,属于因纳税人失误导致未缴或者少缴税款,又因未缴税款数额在10万元以上,因此适用5年的追征期. 在本案例中,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已经超过5年,因此根据征管法规定税务机关不能够继续追缴非居民企业A公司的企业所得税. 综上所述,D公司未履行代扣代缴义务的追征期为5年,在本案例中,未履行代扣代缴义务的行为已超过5年追征期,税务机关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总结与展望 在实务中,常常发生利用追征期限的限制,来逃避纳税义务和代扣代缴义务的行为. 目前,通过股权转让交易产生的代扣代缴义务主要有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和代扣代缴非居民企业所得税两种.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五条规定:"个人转让股权办理变更登记的,市场主体登记机关应当查验与该股权交易相关的个人所得税的完税凭证.",及各地方税务局,工商局针对个人股转转让的要求. 在办理工商变更之前,需提供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因此利用追征期限制逃避个人所得税的盲点已被堵上. 那么,日后会否出台更多实施细则,来完善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 我们拭目以待! 笔者认为,无论是纳税人还是扣缴义务人都应当按照规定申报纳税,如果未按时申报纳税,在追征期限内被税务机关,将面临巨额的滞纳金和行政处罚,严重时甚至有刑事责任的风险. 因此,要重视业务的合规性,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以免因小失大. | 0.900656 | 533.5 | 0.020794 | 0 | 1,047 | 226 | 926.6 | 4.050781 | 0.124649 | 0.003096 | 200,200,023,516 | 金融_经济 |
渣打:中国已经着眼于2022年的经济增长 财政支持效应有望转正
渣打
银行
首席经济学家,大中华区研究部主管丁爽在报告中指出,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并要求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意图是维持2022年增速在5-6%区间,政府可能把更多重心放在遏制下行风险,而非提振上行潜能.
报告认为,除非增速跌落至5%下方以及失业率大幅上升,否则政府不会强力刺激经济;而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年初财政政策将是托底经济的重要支撑,
货币
政策更多是配合.
丁爽认为,财政政策还有充足扩张空间.据其测算,倘若年初预算报告中的额度用足,在今年剩下的8-12月,中国政府的广义赤字规模高达8.7万亿元,而去年同期为5.5万亿元.不过鉴于全面执行预算亦面临约束,预计全年实际赤字规模料为
GDP
的6%.即便在这种情景下,中国政府在今年最后五个月亦有6.4万亿元的赤字可用.
财政支出主要领域在灾后重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领域支出.基于对
财政收入
增长的保守预估,渣打预计8-12月中国财政支出同比增速至少为7%,远高于1-7月的0.4%.
财政支出进度缓慢和
信贷
收紧,是2020年四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动能放缓的主要原因.今年1-7月广义财政赤字仅相当于GDP的0.2%,而去年同期由于疫情冲击财政支出迅猛,广义财赤相当于GDP的3.2%.
货币政策方面,基于GDP在5-6%,通胀处于2-3%的预估,丁爽预计M2同比增速在7-8%,社融增速约10%,基本和"稳健货币政策"的立场相当.
而为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他预计中国央行要么调降
存款准备金
率增加货币供应,要么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扩张资产负债表.预计央行在今年四季度再降准50个基点.
而除非经济大幅下滑,丁爽预计中国一直到2022年都将保持政策
利率
(公开市场操作
利率
和MLF利率)不变.不过四季度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有很大概率会调降5个基点.
目前渣打预计今年三四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分别增长6%和5%,两年平均增长5.4%和5.7%,经季节调整后环比分别增长0.4%和1.3%.也即是说,预估已经反映了三季度明显放缓的因素.
渣打对中国今明两年成长率预估分别为8.8%和5.6%,2023年在5.5%;对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CPI
)今明两年同比涨幅预估分别为1.5%和2.5%,预计2023年在2.5%.
渣打预计一年期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今明两年都在2.95%,2023年在3.05%.
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 0.856256 | 34.151515 | 0.012522 | 0 | 111 | 273 | 2,736.8 | 4.109375 | 0.232476 | 0.010033 | 200,200,023,588 | 金融_经济 |
增值税留抵退税首月"成绩单":8015亿元退税款到账,小微企业占比超96%
央广网北京5月10日消息(记者刘柏煊)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规模空前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是今年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性举措.从今年4月开始,约1.5万亿元资金"活水"陆续流向大大小小的市场主体.10日,税务总局,财政部,人民银行三部门联合举行留抵退税发布会.发布会上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留抵退税政策实施首月,全国已有8015亿元留抵退税款退到145.2万户纳税人账户上;其中小微企业占比高达96.1%. 今年大规模留抵退税从4月1日起实施.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展示了政策落地首月的"成绩单"."今年4月1日至30日,全国已有8015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退到145.2万户纳税人账户上.税务部门与财政,人民银行等部门通力协作,采取有力措施,合力推动政策加速落地,确保政策落实落细,落准落稳." 其中,小微企业最快拿到退税"红包",从户数占比来看,是受益主体.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司长谢文介绍:"在已获得退税的纳税人中,小微企业共139.5万户,占比96.1%,共计退税4189亿元,占比52.3%." 根据政策,今年,针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放宽增量留抵退税条件,将增量留抵税额退还比例由60%提高到100%,并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 财政部税政司司长贾荣鄂表示,小微企业量大面广,支撑的就业人口多,自然是留抵退税政策考虑的优先级."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比较弱,在小微企业资金紧张的时候,留抵退税这一场'及时雨',直接给企业增加现金流,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难关,复元气." 此外,最新数据显示,"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六大行业受益同样明显,4月份共有52.2万户纳税人获得退税3927亿元. 业内观点认为,在留抵退税实施首月的基础上,退税进度有望进一步加快.按照时间表,从5月起,开始退还小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与此同时,中型企业存量留抵退税实施时间提前至5月1日,原定实施时间为今年第三季度. | 0.868653 | 453 | 0.028986 | 0 | 868 | 233 | 1,943.2 | 4.039063 | 0.215232 | 0.011905 | 200,200,023,594 | 金融_经济 |
巴西央行连续加息 经济回暖但挑战增加
新华社圣保罗8月4日电 综述:巴西央行连续加息 经济回暖但挑战增加
新华社记者罗婧婧
巴西中央银行3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13.75%,为2021年3月以来连续第12次加息.巴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表示,为避免长期通胀风险,"继续大幅收紧货币政策至更具限制性的区间是合理的".
自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今年3月开启加息周期以来,为防止资本外流导致本币贬值,通胀压力加剧,巴西央行已连续4次加息,累计将基准利率上调了300个基点.
市场普遍预计,本次加息将是巴西央行今年最后一次加息.巴西央行最新一期"焦点调查"预测,2022年巴西基准利率为13.75%,与前一周预测持平.
今年以来,巴西联邦政府采取减税,完善社会福利,增加财政补贴等一系列措施刺激经济,应对高通胀,取得显著效果.今年7月,巴西地理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广义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化增幅连续第2个月下降,环比增幅为2020年6月以来最低值.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7月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巴西今年经济增速预期上调至1.7%.这是该组织今年第二次上调巴西经济增速预期.今年4月,IMF将巴西今年经济增速预期从0.3%上调至0.8%.
巴西瓦加斯基金会金融专家夏华声对记者表示,IMF最近一次上调巴西经济增速预期主要基于巴西经济内部发展动力.巴西联邦政府上半年通过一系列鼓励支出的财政刺激措施并削减政府收入,包括加大对社会福利项目的资金支持,采取临时措施降低部分进口商品关税,提高税收补贴等.此外,今年以来农业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利好巴西农业.
瓦加斯基金会巴西经济研究所近期发布的经济监测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该国商业信心指数,服务业信心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均上扬.7月,服务业信心指数更是上升至2013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该研究所经济学家鲁道夫·托布勒表示,当前巴西国内需求转暖,服务业总体形势向好,巴西政府近期采取的经济刺激措施有望使服务业在第三季度的表现好于预期.
出口方面,巴西经济部外贸局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1月至7月,巴西累计出口额为1940.79亿美元,同比增长20%.
不过,夏华声表示,巴西经济下半年仍面临一些挑战.内部挑战主要包括居高不下的通胀压力,高利率以及总统大选年面临的不确定性等.从外部环境看,美联储持续加息的负面外溢效应,以及能源危机,粮食价格上涨和新冠病毒新变种对全球供应链的威胁等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此外,巴西诸多经济刺激措施将于2022年年底结束,届时税率可能重归高位.高通胀,高利率环境下私人投资能力不足,重要大宗商品利润微薄,消费领域前景不明等都将制约该国未来经济增长. | 0.905226 | 80.642857 | 0.030357 | 0 | 152 | 302 | 1,682.1 | 4.125 | 0.168291 | 0.0199 | 200,200,023,700 | 金融_经济 |
生态环境部: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凤凰网财经讯 2023亚太金融论坛于3月17-18日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以"开放合作 包容发展"为主题,着力探索数字化,产业转型等方面的金融创新举措,及"双碳",投融资,普惠金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凤凰网财经全程报道.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代读生态环境部赵英民副部长的致辞. 陆新明在致辞中表示,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关乎人类的前途命运.我们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国家治理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推动引领气候变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近十年来,我国污染物排放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减排分别超过了84%和58%,PM2.5连续九年下降,累计超过57%,重污染天数比例只占到1%左右,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34.4%.与此同时,我国经济总量实现年均6%的较快增长,生态环境保护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仅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加快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二是碳市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共纳入发电企业2162家,一年多来,市场运行平稳有序,成为全球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截至到2023年的3月17日,也就是昨天,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32亿吨,累计成交金额106.2亿元.目前,全国碳市场已经建立起涵盖配额分配,数据管理,交易监管,执法检查等全流程的基本框架制度,打通了各关键环节.碳市场促进企业温室气体减排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发挥了碳定价的功能,实现了预期建设目标. 三是气候投融资试点有序开展.气候投融资是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有力措施.近年来,我们会同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原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部门在气候投融资,顶层设计,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等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2021年的12月,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共同启动了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气候投融资先进经验和优秀实践.去年8月,确定了23个地方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 四是全社会绿色低碳意识显著提升.我们连续十年举办"全国低碳日"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每年我们都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年度报告,向国内外展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效. 五是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力量.我们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原则和目标,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多边进程,推动"联合国气候公约"缔约方大会取得与发展中国家有力的成果,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体系,深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 0.900859 | 640.5 | 0.033019 | 0 | 1,255 | 348 | 1,327.7 | 4.109375 | 0.144418 | 0.018209 | 200,200,024,000 | 金融_经济 |
持续推动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
内容摘要: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逐步从"非均衡"发展走向"协调"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区域协调发展作为要领,持续不断地激发局部性及全域性的发展潜能,经济表现显著超越全球绝大多数同等发展水平国家,持续缩小与美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差距. 区域经济从"非均衡"转向"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变,是基于我国不同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及经济发展比较优势变化的实际情况,在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和通信网络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实现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布局和战略手段."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具有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区域协调发展顺应时代大势 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到20世纪末,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着力点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一方面,这是因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农耕社会向现代工商业社会转变,我国缺乏经验和样板;另一方面,需要集中各种稀缺要素资源快速培育少数经济增长中心,再以这些经济增长中心为依托,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扩展到沿海广大地区,并进一步辐射牵引内陆地区共同发展.理论上,我们可以把"以点带面"的增长模式称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模式,也就是让少数地区先发展起来,再去带动其他地区发展,这是改革开放初期20多年我国区域发展的基本特征. 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增长中心包括四大经济特区,沿海14个开放城市和后来发展的上海浦东新区及海南岛.随着经济全面增速,发展最为突出的是四大一线城市和其他许多副省级或地级城市.但是因为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这些经济增长中心只能牵引附近其他城市和农村发展,对内陆地区的辐射作用非常有限.因此,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人均GDP水平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别也持续扩大.长时间明显的年均增长速度差异,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形成了一个从东向西逐级下降的"三阶瀑布",构成三个不同的经济发展"俱乐部",在每个俱乐部之间似乎隔着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缩小全国人均产出和收入差距,迫切需要区域,城乡的协调发展. 进入21世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就是对外贸易总量占GDP比重,从2001年的不到三分之一迅速提高到2006年的64%.与此同时,对外贸易顺差快速增长,国家外汇储备突破3万亿美元,为我国对外投资提供了强大的资本基础,使我国同时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和流出国之一,为构建强大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奠定了牢固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然而,2008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2010年的欧洲债务危机,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所引发的全球综合性危机,使我国沿海地区的对外发展,对内搞活面临各种新的挑战.因此,传统产业不断向内陆地区和东南亚地区转移,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经济增长中心城市开始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深化改革,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韧劲,以质量替代速度,向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而内陆广大地区利用广阔的土地空间和各种自然资源优势,依托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的国家大战略,以崭新的姿态,迅速发起对东部沿海地区的追赶,充分展现后发优势,实现连续多年人均GDP增长速度高于东部地区的新景象,有效缩小了三大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使全国形成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与此同时,我国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发展突飞猛进,充分发挥全球人口大国和地域辽阔的规模及范围经济优势.高铁,高速公路,航空,水运,"互联网+"等立体交通通信网络的建成,彻底改变了中国交通通信及物流的落后局面,成为全球最先进,规模最大的交通通信体系.这一立体交通通信体系的高效率全域性覆盖,极大压缩了各种生产要素,信息,商品及服务的流通时空和成本,使昔日落后的内陆地区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能,区域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趋同发展新格局,区域之间的人均产出差异及城乡人均收入差异迅速缩小. 区域,城乡发展差距持续缩小,是我国区域经济从"非均衡"向"协调"发展的重大转变,也是我国经济40多年连续不间断高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和实现路径,不仅得益于区域,城乡的协调发展,更重要的是内陆城市群的发展壮大.2020年,GDP总量超过1万亿元的内陆城市已经有7个,其中重庆,成都,武汉的GDP总量分别排在全国万亿级城市中的第5,第7和第8位.按社会消费总量计算,重庆和成都分别排在第3和第5位,均超过深圳的社会消费总量.这些内陆地区超大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连续10年超过许多沿海城市.2001 - 2020年间,在全国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内陆5个城市的名义GDP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2.5%,比沿海四大国家中心城市的8.4%高出4.1个百分点,极大地缩小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差距. 高质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越来越复杂和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国内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人口红利空间缩小,人口老龄化和自然环境治理压力不断上升,迫切需要转变生产方式,贯彻新发展理念,特别是要以"质量优先"替代"速度优先",以"协调发展"替代"非均衡发展".另一方面,最近十多年来,受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等突发事件的影响,我国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外向型发展格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经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06年的64%不断回落到31%左右.因此,党中央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坚持高水平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同时,依托超大国内市场和完整的工业体系,打造强大而富有韧劲的国内大循环. 就区域协调发展而言,要以科技创新为推动力,促进区域,城乡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优化城乡和区域空间布局,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及韧劲,共享人类发展成果.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第一,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区域协调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同阶层之间的协调和包容性增长,不仅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结果.现阶段,我国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还比较大,以地级城市为单位,最富有的城市人均GDP是最落后的城市人均GDP的十倍以上.许多省份的省会城市首位度不断提高,长期以来"虹吸"多于"溢出",省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全国范围内,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依然比较大,城乡社会服务,尤其是医疗教育养老服务质量差别明显,严重阻碍人口自由流动和低收入阶层人口向中高收入阶层畅通转移.因此,我国只有通过提高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加快落后地区发展速度,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协调生产与生态关系,才能有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释放长期增长潜能. 第二,全面贯彻"从全国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把全国分成数十个城市集群,在城市群之内以一个或多个大型城市作为经济增长中心,通过技术要素聚集,提高它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打造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创新极"和经济中心.借助这些以创新为主动力的经济中心,去实现本区域内部微观均衡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强化四大国家级经济增长极的发展及辐射能力,提高黄河长江流域生态建设力度.同时,把四大国家级经济增长极打造成为我国最大的创新极.通过建设全国综合立体交通通信网络,大幅度提高发达经济增长板块辐射牵引落后经济增长板块的速度和质量,实现四大经济增长极之间的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巨大的菱形结构,构建一个宏观"马阵跨阱,板链拉动"新格局,带动全国人民实现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 第三,强化多个区域性城市集群建设,促进全域性区域协调发展.在四大经济增长极之外,我国还有20多个区域性城市集群或增长中心,包括长江中游城市群,东北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等.这些城市群都有一个或多个核心城市,需要集中力量发展.特别是在应用技术领域,要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技术应用及推广效率,通过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效率,努力缩小与国家级经济增长中心的发展差距,拉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乡镇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一个"国家级经济增长极 - 区域经济增长中心 - 中小城市乡镇带"无缝衔接的立体空间结构,让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土地,人口及其他生产要素迸发出最大的发展潜能,在持续缩小区域,城乡和不同阶层人口发展及收入差别的同时,释放出强大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动能. 第四,充分利用推广数字技术,提高区域协调发展科技含量.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人工智能,低碳技术,既是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的新型推动力,也是国民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尤其是要"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具有最明显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特征,非常适合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具体国情.低碳技术和新能源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生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必然选择.基于我国40多年改革开放所积累的物质技术人才基础,在全球新技术革命浪潮中,最有可能对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实现超常规追赶.做好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重要手段,既可以把数字经济和低碳技术的最大发展潜能挖掘出来,也可以在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牢固的空间经济地理发展基础. | 0.907473 | 1,967 | 0.01172 | 0 | 3,920 | 1,355 | 749.2 | 4.304688 | 0.119471 | 0.005911 | 200,200,024,035 | 金融_经济 |
柳传志布子 联想控股投资"三军联动"
长于业务协同,资源整合的柳传志在投资上也实现了"三军联动".
"现在我们的做法是,联想之星进行天使投资以后,比较成功的项目,联想投资会跟进.如果项目大的话,弘毅投资也跟投.最终帮助企业完成从天使投资-VC-PE,再到上市的全链条."日前在"联想之星创业大讲堂暨创业联盟"启动大会前,联想控股董事长兼总裁柳传志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如果企业愿意独立上市,我们就退出;如果(所投企业)与我们核心运营资产方向相符的话,也可以归入联想控股的核心运营资产里来."
"联想之星"化蝶利润中心
联想控股旗下已经有了两个投资公司---弘毅投资(PE)和联想投资(VC),而联想之星则专注于企业更早期的天使投资.
最初把社会效益和公益性放在首位的"联想之星",不经意间成为联想控股的利润来源之一,完全是柳传志无心插柳的结果.
"如果这块业务属于成本中心的话,将影响联想控股上市后的表现.不过现在形势完全不同了,'联想之星'所投项目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未来可以形成不错的利润回报."按照计划,"联想之星"还将在2014-2016年,与联想控股的其他资产一起打包,整体上市.
柳传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坦承:刚开始做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会产生很好的利润.在内部开会时,柳传志还提出,上市前要不要把"联想之星"这块业务拆分出来.
联想控股孵化器投资部常务副总经理陆刚表示,当时"不特别强调财务回报,希望通过投资能帮助这些企业成长,从各方面解决他们的问题."据悉,每年光运营成本就高达一千多万
由于时间尚短,目前还无法用数字化指标考量联想之星的投资收益率,不过,从已投项目的发展态势看相当不错.
陆刚透露,"一家TMT公司最近正在做第二轮融资,不到一年的时间,企业已经增值五六倍."
模式:不一般的天使投资
联想之星成为联想控股的增量来源于其投资模式密切相关.
联想之星首期4亿元基金全部由联想控股出资,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投资.
与一般意义上的"撒胡椒面"式天使投资不同(一开始投得少,当企业有了好苗头以后再追加投资),联想之星天使投资采用的投资方式有一定的定向性,用柳传志的话说是-----像雷达一样能够扫描得很清楚.
迄今,联想之星已投资了北京中科纳新印刷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微纳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优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总投资额1.5亿元人民币,企业覆盖TMT,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农业,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在这些种子期和极早期的被投企业中,60%来自于"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学员;50%的项目在投资时尚未成立公司,其余企业收入规模均在千万元以下.这个培训班2007年底由发起中国科学院和联想控股共同发起成立其目的是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培育科技创业领军人物.
"创业CEO特训班的课程每期历时一年,200多个课时,每次三天左右的封闭式培训.所以在投资的量与规模上,不一定是撒开了.这里面有撒开的,也有需要重点投的,完全可以加大资金量,不必被表面的东西所限制."
这一点也反映在联想之星对企业投资的资金,在量的规模上往往是一般天使投资的二三倍.
据悉,联想之星投资的平均当量在六七百万人民币,最高的投了1500万元人民币.从投资的占比上面来说,大部分会在20%左右,最高不超过40%.
经过三年多的磨合,联想之星提出了"创业培训+天使投资+创业联盟"的新模式.
如果说创业培训和天使投资,解决的是人与钱的问题,那么,创业联盟关注的则是创业企业成长与长期发展的问题.
目前,联盟的战略合作者不仅包括地方科技园区,金融服务机构,还有13家投资机构.
陆刚表示,创业联盟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合作者数量将不断扩容.
"就单项目投资规模会逐渐有所控制,会投在企业的更早期.此外,将带动更多的社会的资金参与我们的投资项目.我们的目标是,一年投资20家企业."
"联想之星"前三期学员中,已经有二十多名学员获得了来自除联想以外投资机构或企业的投资,融资总额近3亿元人民币.
二级火箭助推上市
按业务内容划分,联想控股的投资业务有三大板块:核心资产运营投资,资产管理,联想之星/孵化器投资.
"联想之星创业大讲堂暨创业联盟"的启动,意味着联想控股在天使投资领域投资模式的逐步成熟,并且与控股旗下的联想投资,弘毅投资形成一个完整的资本运作平台.柳传志也表示,如果项目好,联想投资,弘毅投资都会跟投,甚至有可能纳入联想控股长期持有的核心资产,与控股资产一起打包上市.
在联想之星已投资的20家公司之中,包括天津瑞发科,北京联合绿动在内的4家企业都先后获得联想投资的进一步跟投.
联想控股旗下的联想集团,融科置地以及正在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化工产业都划归核心资产;并与资产管理板块(弘毅投资,联想投资),孵化器投资形成良好的互动.资产管理板块持续创造现金流,支撑核心资产的投资,而后者创造出的业绩再支撑联想控股整体战略实施,以及上市业绩.
柳传志解释:所谓核心运营资产是不卖的,是要自己经营的,而资产管理是以赚钱为目的的,投进去后还要退出的.
联想控股资本平台的完善,以及新战略的提出,事实上都是为其整体上市做铺垫.资产管理与孵化器业务还扮演了核心运营资产项目储备库的角色.
基于利润增长率和运营资产规模等各方面的考虑,近一两年联想控股的收购步伐明显加快.
柳传志打比方称,联想控股的资产将分成二级火箭来助推上市.第一级火箭就是联想控股的核心运营资产,以保证在上市时,除了联想集团之外还有一定的利润当量和一定的吨位.上市后,就需要靠第二级火箭来推动."新投业务的增长率每年要超过30%.对此,我们有一整套布局,以及执行方案,监察体系." | 0.883312 | 64.75 | 0.007752 | 0 | 139 | 514 | 1,048.1 | 4.078125 | 0.153153 | 0.001554 | 200,200,024,084 | 金融_经济 |
我国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商业模式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腾飞,整体综合实力迈上了新的台阶,空前的发展也成就了中国第一批的富裕阶层,也就是那部分"先富起来的人".而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崛起及高净值人群的持续增加,投资者对财富管理的市场需求也在日益提升,
如何有效管理手中的资产,使其保值增值,成为时下他们所需要面对的最新命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应运而生.我国财富管理行业起步较晚,中国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整体发展历程也仅仅短短十多年.
而我们所要详述的商业模式,并不能简单地归纳为并列关系,更多的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日趋完善的进化史.
一,金融理财产品的代销
如果要定义最初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就离不开谈到信托公司.
在20世纪出现的信托公司,可以说是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雏形.
顾名思义,所谓信托公司就是以信任委托为基础,采用货币资金和实物财产进行交易,信托公司的基本特征就是将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行为模式.
首先财产所有者将自己的财产委托给代理方,然后代理方再根据委托方的意图对财产进行妥善管理与经营,当然这些都需要得到委托方的授权.也正是基于以上特征,信托公司主要分为委托业务和代理业务这两大类.单纯从这个角度来看,
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业务与信托公司业务有颇多相似之处.
其中他们最基本的共通之处,或者说是目标也是不言而喻,都是通过投融资的方式为客户最终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不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民财富管理需求的提升,信托公司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要求,
其中立性和客观性无法得到保证,这时第三方财富管理的模式开始兴起.
可以说最早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是伴随着房地产业和信托业的繁荣应运而生的.基本的商业模式是依靠委托信托产品,来获得"第一桶金"的.其主要特点是创始团队来自传统金融机构,有一定数量的高素质客户资源,
从委托公司承接产品寄售,以固定收益产品为主,获得销售佣金.
而这样的"代销"模式发展至今,仍是目前大多数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主要的商业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模式非常"轻资产".
首先,产品销售过程中没有传统行业繁琐的供应链管理,物流仓储等高额成本,其次,投后又有信托公司隐形刚兑担保.更让人趋之若鹜的是,这样的模式还是典型"三方共赢"的市场局面.
第一客户买了就等着到期实现较高收益;第二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卖了就等着收取高额佣金;第三信托公司产品发了就等着赚取不菲的价差收益.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之间的主要竞争也就是围绕:
谁的客户开发和产品销售能力更强?谁拥有更多高质量的客户和可投资的金融资产?
一时之间,自带大客户的理财顾问成了各家机构争抢的香馍馍.这样一种商业模式可以轻易复制,这也让很多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尝到了甜头,开始了迅速地跑马圈地和布局.
第三方财富管理市场的迅速扩张,大量公司的涌现,后来也就渐渐成为财富管理行业的基准.
代销的产品也从最初的信托产品,拓宽到基金子公司以及非标债权类等金融产品.
虽然简单的商业模式很容易实现,但这样的"一劳永逸"并不是可持续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外部环境变化是不可低估的.
由于信托公司直销渠道的发展和信任的最终打破,固有产品的供应受到限制,客户群体在同类产品面前变得越来越"挑剔".
二,自建资产端,进行产品的反向定制
当固有的模式难以为继,新的市场更难拓展,老客户面临亏损的风险,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也开始纷纷找寻新的出路.可行的方案有两个:或者向上游扩张,做大做强资产;或者向下游扩张,做好客户.
诺亚财富作为领军企业,率先走出了第一步,成立了歌斐资产,开始向上游扩张.
之后其他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也开始纷纷效仿歌斐资产进行产品的反向定制.
自建资产端,开拓自己的产品线成了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们现阶段的最优解.
具体而言,自建资产端的意义大致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理财顾问可以通过多元化的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加灵活的资产配置方案.
也不会因为周期变化等外在因素而流失客户,更可以吸引到更多客户.另一方面,由于对自身的资产端足够了解并且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这也促使平台深入到底层资产去做风控,更好地把控风险.
在互联网数字化媒体的发展浪潮中,
在金融市场瞬息万变的当下,传统的只依靠产品代理营销的中介模式,必将被时代所抛弃.
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应该做好连接客户和资产的桥梁,一方面对接客户,注重赢得目标客户的信任;另一方面对接资产和产品,
注重研究寻找高质量的资产,开发和设计合适的金融产品.
因此在这个阶段,第三财富管理机构的商业模式也开始慢慢倾斜.
其成功的关键在于:
如何赢得客户的信任,让客户选择我们的产品?如何研究市场和资产,设计出正确和受欢迎的产品?
在这个发展阶段,出现了更多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无论是在公司数量上,还是在管理资产规模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大型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例如诺亚及钜派等,因向上拓展自营的资产管理公司,主动参与到资产端和产品端,获得管理费收入.总体来说,目前第三次财富管理机构的主要盈利收入来源于:
一次性佣金为主,经常性管理费和服务费为辅,并且伴随管理资产规模的增大,经常性管理费也水涨船高.
但由于卖方的代理模式导致资产管理产品的逆向选择.这也就意味着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能拿多少钱由不同产品佣金比例决定.
从利益导向出发,这也导致国内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很难做到独立客观.
因而财富管理行业商业模式的合理性,也需要仔细考虑和斟酌.
三,投资理财规划及财务咨询等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投资者认知的逐渐进步,
愈来愈多的高净值客户开始喜欢定制化,个性化的专业服务.
而这给广大的第三财富管理机构和从业人员,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但这也意味着回归到了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本质上.在成熟的欧美国家,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是能做到客观中立的.
他们会根据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来判断他们所需投资工具,从而提供综合性的理财规划服务和方案.然后通过提供这些方案和规划来向投资者收取规划及咨询费用,会员制服务费用等.
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利益跟投资者客户是保持高度一致的,他们能否给投资者提供满意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才是商业模式的关键一环.
这第三种商业模式,如果以简单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客户导向模式.
理财顾问在对客户的资产状况和风险偏好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再根据客户的财富管理目标进行全方位的理财规划.
例如甲客户是倾向收益稳定,风险回避型投资者,那他的理财规划肯定是基于他的财富目标来定制的.
之后理财顾问再严格按照客户认同的理财规划方案,来帮助其进行资产的配置,并对理财规划方案实施动态评估和实时调整以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通常来说
以客户为导向模式的内核,就是客户的目标与理财顾问的目标是趋同的,
这对于客户的利益是一种保障,某种程度上也督促着理财顾问的专业负责.
理财顾问在对客户的资产状况,家庭情况及风险偏好等进行综合考量的基础上,给客户设计一套与其自身匹配的财富管理方案.然后理财顾问再根据该财富管理方案设定的终极目标,来进行资产配置,按需采用相应的投资理财工具.
在这个过程中,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及理财顾问始终保持着客观中立的立场.
另外对于高净值人士来说,他们更倾向于管家式的服务,希望能够通过专业机构或者专业人士的管理,来帮助自己的财富和资产得到最优的规划安排,从而确保满足其各方面的财富管理需求.
因而私人财富和资产管家式的模式,对于高净值人群而言是非常受欢迎的,尤其是那些超高净值人群.
目前而言这是财富管理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这对于机构和客户而言更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为了适应国内日益高涨的财富管理需求,
越来越多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也开始涉足家族信托,在全球各地设立家族财富办公室.
通常理财规划的详细目标正好对应着理财的八项规划.
第三方财富管理的业务范畴,也正是在个人理财规划的具体目标和需要的基础上,来帮助客户进行规划和安排,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这八项规划分别为:第一
现金规划,在确保资产流动性的同时持有一定的现金来应付日常需求,突发事件应急以及投机性需求.
第二消费支出规划,顾名思义就是使消费支出的安排更为合理,对于消费支出的合理规划有利于维护财务经济状况的稳健平衡.第三教育规划,达成教育期望目标.教育期望包括个人和子女,通过一定的规划以达成个人与家庭的教育期望目标.
第四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对风险进行提前防范和保障.
众所周知,保险的意义就在于通过适当的规划和财务安排,将风险发生时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第五投资规划.工作中所产生的薪资收入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投资者需要通过其他投资理财的渠道或工具来帮助实现财富的稳定增值.第六税收筹划,合理的纳税和避税.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一定的理财规划,将需要承担的税负降低到最小.
第七退休养老规划.进入老年后,这也是根据人的生命周期而言,人获得收入的能力也随之下降,因此在可掌控的年龄段就应该进行长远规划以保障老年生活的安逸.第八财富分配与传承规划.
在理财规划中借助一定的金融工具和产品,制定规划出合理的方案来保证客户财富的延续和传承.
四,总结
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
信托公司与基金子公司纷纷制定了压缩通道+资金池,非标债权类产品规模的时间表,
由此而来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产品代销规模将随之大幅度缩水.
与银行,基金,保险及信托等传统金融机构不同,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在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时,
不仅产品能够同时覆盖国内和国际两个金融市场,并且能够运用到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税务等,
各类资产管理工具和手段,来帮助投资者制定出合理的资产配置方案.
与此同时,
随着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的影响力逐渐提升,它的话语权也在不断的提升.
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将目光,投向了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成为他们新的渠道,这样对双方而言也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 0.911837 | 49.658537 | 0.011568 | 0 | 118 | 929 | 766.3 | 4.183594 | 0.098969 | 0.000878 | 200,200,024,923 | 金融_经济 |